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也得到进一步优化。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化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基于此,在进行化学授课时,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学习环境,引导其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化学、感受化学、学习化学,从而激起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水平。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18
引言:化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对世界产生更加深入、科学的理解,还能在此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但在初中化学授课时,很多问题仍存在于化学课堂。基于此,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化学授课的过程中,现已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效果。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授课时,未能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很多初中生缺少学习化学的兴趣,部分学生虽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但由于教师授课方式过于抽象,使其很难深入理解相应的化学知识内容,严重降低了初中化學教学质量。其次,化学授课内容单一也是一大问题。一些教师在进行化学授课时,只是进行照本宣科,无法结合生活对化学知识进行拓展,以至于学生只能接触到教材内容,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最后,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也是影响他们化学成绩的一大因素。事实上,很多化学知识都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验证的,而化学知识的最终表现形式也通常为某种物质、技术的合成。但在教学中,对学生讲授化学理论知识成了大部分教师的授课内容,这样对学生化学应用能力的发展有很大阻碍。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化学的策略
1.构建生活化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教师若不能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兴趣,将对其之后学习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产生很大影响。基于此,教师可从生活出发,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场景,对学生进行情景化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无形中明白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氧气》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不给学生讲那些枯燥的化学性质,而是通过多媒体,在一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播放几组视频。比如神舟五号的升空视频、奥运会火炬的熊熊燃烧、蛟龙号在深海中潜游等。当学生看完视频后,教师可说:“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们觉得眼熟吗,这里的每一个视频都和氧气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在现在的课堂中,氧气都环绕在我们周围,但是各位同学对氧气到底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氧气的知识吧。”而后再开始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结合生活对氧气的性质进行猜想,并通过学习验证自身的猜测。这种构建生活化情境的方式,能极大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对提升教师的化学授课质量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解读生活中现象,加深学生理解水平
化学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鉴于此,教师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结合化学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解读,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从而更好地将生活元素引入到化学课堂,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对化学概念、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教授《物质的构成奥秘》这部分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笔者曾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喝过红糖水吗?将红糖放入热水中之后,为什么很快固态的红糖就不见了,而整杯水都会变成红色?还有,当你们路过花丛的时候,即使眼睛被蒙上了,也能闻到花朵的香气,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些学生说:“……”通过描述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学生的求知欲将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对其化学理解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3.借生活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社会当中去,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去分析、探究,并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切实提升他们的化学应用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化学知识,还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对智力的发展、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授《水体污染及防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发现身边的水体污染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这些水体污染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危害,而后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水体污染问题记录下来,并将其制成调查报告,而后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对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归纳,以此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等。在此之前,教师可结合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主动性,将那些基础知识强、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定为学优生,把学习主动性低、化学基础差的学生定为后进生,将那些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定为普通生。而后将其分为3-5人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中都含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他们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时候,能够实现“以优带弱、互帮互助”的合作目标。通过此方式,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合作交流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在无形中构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生活是化学科目诞生、发展的土壤,也是教师开展初中化学授课工作的能量来源。在授课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借助各类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化学知识内容,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自身对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最终促使初中生的化学学习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 琼.初中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9.
[2]王艳玲.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8.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学 363104)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18
引言:化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对世界产生更加深入、科学的理解,还能在此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但在初中化学授课时,很多问题仍存在于化学课堂。基于此,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化学授课的过程中,现已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效果。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授课时,未能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很多初中生缺少学习化学的兴趣,部分学生虽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但由于教师授课方式过于抽象,使其很难深入理解相应的化学知识内容,严重降低了初中化學教学质量。其次,化学授课内容单一也是一大问题。一些教师在进行化学授课时,只是进行照本宣科,无法结合生活对化学知识进行拓展,以至于学生只能接触到教材内容,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最后,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也是影响他们化学成绩的一大因素。事实上,很多化学知识都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验证的,而化学知识的最终表现形式也通常为某种物质、技术的合成。但在教学中,对学生讲授化学理论知识成了大部分教师的授课内容,这样对学生化学应用能力的发展有很大阻碍。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化学的策略
1.构建生活化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教师若不能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兴趣,将对其之后学习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产生很大影响。基于此,教师可从生活出发,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场景,对学生进行情景化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无形中明白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氧气》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不给学生讲那些枯燥的化学性质,而是通过多媒体,在一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播放几组视频。比如神舟五号的升空视频、奥运会火炬的熊熊燃烧、蛟龙号在深海中潜游等。当学生看完视频后,教师可说:“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们觉得眼熟吗,这里的每一个视频都和氧气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在现在的课堂中,氧气都环绕在我们周围,但是各位同学对氧气到底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氧气的知识吧。”而后再开始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结合生活对氧气的性质进行猜想,并通过学习验证自身的猜测。这种构建生活化情境的方式,能极大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对提升教师的化学授课质量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解读生活中现象,加深学生理解水平
化学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鉴于此,教师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结合化学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解读,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从而更好地将生活元素引入到化学课堂,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对化学概念、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教授《物质的构成奥秘》这部分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笔者曾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喝过红糖水吗?将红糖放入热水中之后,为什么很快固态的红糖就不见了,而整杯水都会变成红色?还有,当你们路过花丛的时候,即使眼睛被蒙上了,也能闻到花朵的香气,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些学生说:“……”通过描述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学生的求知欲将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对其化学理解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3.借生活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社会当中去,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去分析、探究,并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切实提升他们的化学应用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化学知识,还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对智力的发展、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授《水体污染及防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发现身边的水体污染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这些水体污染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危害,而后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水体污染问题记录下来,并将其制成调查报告,而后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对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归纳,以此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等。在此之前,教师可结合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主动性,将那些基础知识强、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定为学优生,把学习主动性低、化学基础差的学生定为后进生,将那些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定为普通生。而后将其分为3-5人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中都含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他们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时候,能够实现“以优带弱、互帮互助”的合作目标。通过此方式,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合作交流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在无形中构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生活是化学科目诞生、发展的土壤,也是教师开展初中化学授课工作的能量来源。在授课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借助各类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化学知识内容,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自身对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最终促使初中生的化学学习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 琼.初中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9.
[2]王艳玲.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8.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学 36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