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953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t the time of the integration of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 in which direction will China's modern urban sculpture develop? Whether following the "West Wind" with all in the same key and blindness or re-understanding and re-developing value of national culture to probe into an era-featured road of inheriting national cultural puls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important task. This article aims to preliminarily probe into cultural image of contemporary urban sculpture and acquire a cognition and common view to national cultural value and regional cultural valu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vironment art, urban sculp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urban culture and inalienably develops with construc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It's an urban symbol representing a city's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historical record in various development periods and it's a city's specific marking of possessing life, sense of history and national spirit. Beyond doubt, by means of what postures will China's modern urban sculpture be involved in this kind of consideration and how will China's urban sculpture be collateral in the progress of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pivotal to re-understand and re-develop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cultural value.
  


  如果说20世纪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世纪,到了21世纪,全世界正开始出现一个新的趋势:看东方!事实上,中国元素已在世界舞台上频频出现,东方的宗教、哲学正成为西方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研读的重要著述;东方的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艺术正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经典名作。在整个东方引入了大量西方文化元素之后,东方文化元素正在成为西方时尚的主题。
  在东西方现代文化交融之际,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方向何在?是千遍一律地盲目跟“西风”,还是重新认识和开发民族文化的价值、探索一条传承民族文脉的时代特色之路,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我国现代城市雕塑文化现象的初步探讨,取得对本民族文化价值及地域文化价值的认同共识。
  
  一、重新认识和开发民族文化的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速度的疾速增长,城市环境指标必然上升到新的高度——环境的自然物质性和社会人文性的高度谐和,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整体环境的硬软性指标准则。因此,任何城市建设规划,从一开始就应站在一个高视角,宏观地把握全局,关注文化深层、确定合理定位,塑造传承民族性、挖掘区域性文化底蕴的发展框架,以展现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与建筑总是不可分地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无可置疑,优秀的城市雕塑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构筑将起到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以其特有的艺术个性、艺术形态、艺术语言展示人们对历史、对现实和对未来的述说,给人们以美的陶冶和启迪,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反思人类历史文明的孕育历程、显示现代文明的精神力量、展示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可见,现代城市雕塑作为沟通环境与人的重要文化体裁,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优秀的城市雕塑应是城市本土文化的深层体现,它包括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地域性及时代性。它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代表了一个城市在历史的演变和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记载;是一个城市所具有生命力、历史感和民族精神的独特印记。
  然而,我国许多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类同,简单重复,缺乏个性,缺乏民族性,缺乏地域性。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它门类艺术,现代城市雕塑跟“西风”的现象尤为显得突出,甚至有些人认为:“现代城市雕塑”是一种“西舶来”艺术,我国遍地开花的现代“不锈钢”城市雕塑就是处于这一“夹生饭”的难堪局面,人们到底能从这些城市雕塑中感受到多少人性的温暖、多少艺术的真谛、多少民族文化的价值、多少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当西方文化向“后现代”转折之际,该是中国重新认识自己文化的价值,重新续上千年本根的时侯了。中国在有意识之表层已经太“现代”(西化)了,当今的中国极需一场“中国文化本根的复兴”。中国有中国特有的文化现实、特有的历史传统,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人生观及思维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中国还有人人皆知的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字……在文化"现代化"中经历了那么多梦想、挫折、悲剧、幻灭之后,今天的中国人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尘封千载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和开发民族文化的价值,重新发掘和整理区域文化的渊源。
  在此须明确,这里提倡的“文化的民族主义”,并不是排斥西方的先进科技,更不是拒绝借鉴西方文化的精粹,而是旨在恢复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的平等价值地位。同时,开发民族文化的价值、挖掘地域文化中深层的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内容,也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复古。
  
  二、倾听内心最朴素的需要
  
  跟着西方“现代”进步论的狂飙,西方文化元素优劣一统冲入中国文化领域。然而,今天我们的生活远非令自己满意,随着工业时代的急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持续恶化,不光是我们的空气、水和环境受到污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也在变质。我们渴望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只是一架赚钱的机器、一只单纯的经济动物,我们不但要做个精神健康、心灵丰富、灵魂自由的人,我们更想成为一个优雅、真诚、丰富、热情、神闲气定的人。现在到了该对我们自己的生活重新审视、重新评价、重新构建的时候了。我们不需要背离自然的“进步”,我们需要贴近自然的原本——回归自然;我们不需要背离民族的“现代”,我们需要贴近心灵的本体——返归故土,这就是人们内心最朴素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层面后返朴归真的内心需求。
  


  显然,现代城市雕塑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材质使用上都应遵循人们内心最朴素需要的准则——向着更具人性化、更具民族性的表现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众多雕塑材质的选择中,陶材质的运用是既古老又现代、既熟悉又陌生的塑造媒体。陶材质由于其坚硬的质地及不渗水性,早已在建筑上大量使用;而又因其不易风化、不易褪色等特性,为环境艺术家所青睐,因此,在西方大型环境陶艺作品应运而生。可以说陶材质是运用于公共艺术上最理想的材料之一。并且,更具材质个性的是:由于陶的发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陶材质源于泥土的渊源与人回归自然的本性使然的高度亲缘,令人们极易与之亲和。
  我们不能忘记,更不可忽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文明是中国现代陶艺得天独厚的发生发展圣地。我认为:崇尚淳朴、率真的现代陶艺在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必将再一次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三、探索一条凸显地域文化独具风格和价值的特色之路
  
  今天,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特性、发掘区域性文化底蕴,已成为我们这一代城市环境拓荒者义不容辞的重任。基于笔者多年的城市雕塑实践探索及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以下就本人从事专业创作的地区——广东省佛山,对构造本区域城市雕塑发展框架提出一点思考,旨在提出一种区域性城市雕塑建设理念。
  佛山,作为世界闻名的“陶都”古镇,进入21世纪后,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挑战、以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形象立于新世纪历史文化名城之林,必将引起世人的瞩望。因此,如何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凸现区域特色的现代城市雕塑之路,是摆在我院面前的严峻课题!立足本土陶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佛山文化事业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前景,陶文化,理应成为新世纪佛山特色文化的核心。通过多年的认真思考、反复推敲,2000年初,我正式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佛山城市雕塑建设总体框架构想:“挖掘本土陶文化资源,拓展现代陶艺在城市景观艺术中的运用,创建独具特色的佛山城市景观文化形象”。旨在将现代陶艺理念纳入城市雕塑景观艺术之中,以确立我院城市雕塑独具个性的发展方向。
  


  相继,佛山院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与佛山有关与陶有关的大型陶塑……所有这些成功立于景观之中的城市陶塑作品,都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构想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同时,也有力地论证了挖掘区域文化中深层的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内容的形式展现,是创建独具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的有力保证。还应该看到,这不仅仅是一般材质上的简单更替,而是应用本土的文化材质塑造本土人们喜闻乐见的区域文化题材及典故。
  中国在跟世界交融,佛山在跟世界交融。将佛山区域文化最为璀璨的“陶文化”运用在佛山城市环境公共艺术之中,营造一个以陶为主体的文化氛围,令人们融入一个陶文化的艺术境界,并令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佛山”,而不是其它任何一个城市。
  当今中国,在盛唐之后再次将国门向全世界敞开,经济的高速飞驰已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人性的回归成为现代国人内心最急切的需求,对人本身的认识已成为艺术思考的核心,这个核心所形成的社会意识成为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毋须置疑,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以怎样的姿态来参与这种思考,如何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与社会发展并行,重新认识和开发民族文化价值及区域性文化价值已成为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敦煌壁画雕塑与建筑艺术  文/谢成水 By Xie Chengshui    在古代,不管是东方或西方,雕塑和绘画往往和建筑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人类出现宗教信仰之后更是如此。当然,这两者的结合更多地是为着政治和宗教需要服务。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艺术也不例外,在敦煌这座经历中国十个朝代一千余年的佛教石窟里,其壁画、雕塑与建筑的关系似乎从洞窟的开凿之始就是浑然一体的。甚至可以说有的洞窟的形制完全是在艺术
期刊
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个保守的民族。但是一定要在自己的土壤上成长。一天到晚跟着人家转,东拼西凑、改头换面就算了自己的创造,那是最没有出息的。我们希望这个展览只是个开始,要一届一届地办下去。  The Chinese nation has never been a conservative nationality. But we must grow on our own soil. Following
期刊
生平:  瑞克·吾特斯[1882—1916]  瑞克·吾特斯生于比利时的Malines城。  1902年他20岁时,成为比利时艺术学院的学生,从师于比利时Charles Vanderseappen教授。在艺术学院,他结识了自己的终生伴侣内欧[Nel]女士。  他的第一件雕塑作品叫“家庭”,他同时开始学习和创作油画与雕塑二个艺术领域。  1908年,他创作了18幅油画和12件雕塑作品。  1911年
期刊
2005年7月1日到9日,在清华美术学院展厅举办了清华美院雕塑专业2004—2005学年度雕塑研修班作品展。记者前去观看了展览,并对进修班的指导教师、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和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的曾成钢教授(以下简称“曾”)作了专访。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记者:曾老师您好,我为展览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而感动,发现同学们的作品大多数是用传统写实的手段来表达,但是表现得极其深刻,令人振奋。你能谈一下自己
期刊
“黄天厚土”展览是对“皇天后土”的一种解释,实际上是对天地与人的关系的另一种解释。  “黄天”取其自强不息。所谓自强,对于先进者,是悲天悯人,引领潮流、开拓未来的责任。对于落后者则是一个追求平等、维护公平、争取自由的过程。那么,《雕塑》杂志寄望于我们参与评价,是要把“自强”的意义品评赞许,以期促进创作的成功。  在雕塑中,在2005年的雕塑中我们应该指望什么样的“自强”?我们指望中国的艺术家突击到
期刊
在“阳光下”雕塑“悠悠粤韵”   文/许鸿飞(广州雕塑院副院长、石磨坊主持人)    这篇小文如此起名,是因为我近来创作的两件颇具岭南风情与意蕴的雕塑作品,标题分别是《阳光下》和《粤韵悠悠》。以《阳光下》为题的肥女人和她的爱犬,已作为户外城雕矗立在广州沙面公园的入口处;《粤韵悠悠》则表现被誉为“南国红豆”的广东音乐或粤剧,这件作品曾在二沙岛广东美术馆公开展出。作为立足岭南的本土雕塑艺术家,我希望我
期刊
主持人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审美象征以及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显著指标。鉴于当前中国中小城市景观艺术的发展境况与时代趋势,中国《雕塑》杂志社、山东省栖霞市人民政府、北京市雅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中小城市景观艺术研讨会,旨在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城市景观发展道路,进一步促进栖霞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2005年10月15日,会议于山东省栖霞市成功召开
期刊
2005年的盛夏,第六届“和平颂”艺术节在山东蓬莱举行。沿着海边的道路,张贴着数以万计的书画作品,使这个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小城,再一次浸浴在浓浓的艺术气氛里。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中国《雕塑》杂志社主办的“中国钢铁焊接艺术大赛”应邀加盟艺术节。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们创作了24件风格各异的作品。这是国内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金属雕塑大赛。海、海风、阳光、白云……在蓬莱的海边,金属雕塑艺术展开了它巨大的魅力,
期刊
所谓民俗学,是以民间风俗、传说、口头文学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民俗是基于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体系而产生的。应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两部分,不管哪一部分都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   在民俗学,有亘古不变的东西,也有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东西。不变的东西,谓之精神和灵魂,是形而上的层面;变化的东西,谓之形式和物质,是形而下的层面。   我们研究民俗、民俗学与雕塑艺术的关系,不是简单地为雕塑艺术贴上一个标签,冠
期刊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urban constructions in China have come up with unprecedented tide, symbolizing constructions, big squares and walking streets have become the focal poi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