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学教师科创竞赛指导之浅见

来源 :格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的宗旨是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科学潜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然而,科技创新比赛对于基层小学的教师、学生、家长而言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几年的科技创新活动渐渐地成为每个学校的重头戏,对于基层小学而言更是一大重任。笔者认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有以下三个关键点。
  首先是学生,学生是一号主角。如果一个学生本身一点心思都没有,只是在父母亲的托付下而被动参与的比赛,即使这个学生获得了国家奖项的成绩也是没有意义的。相比之下,如果是学生自己感兴趣参与其中,无论成绩好与不好,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其次是家长,家长给予后勤支持。要家长全身心、全程投入带着学生,此外还要家长能给予足够的经济实力,并且有能力获得一些资源,比赛中能给学生提供实质性帮助。
  再次是教师,教师负责组织指挥。指导教师应该要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如今的创新比赛,与以往不同,必须要做出作品,且作品颜值要高,拿到满意奖项的概率会更大。
  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的成立,上面的三个关键点缺一不可。然而,对于基层小学,以上的三个关键点也是三大难题。
  首先,基层小学的学生,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能够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寥寥无几。根据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文学类小说偏多,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对科普类的书籍感兴趣,能长期坚持对这类书籍感兴趣的学生甚少。另外,基层小学95%左右的学生基本上是外地学子,平日里很少参加关于科技创新的比赛。
  其次,在基层小学找到适合参赛的学生不容易,同样的,找到可以全方面支持参与的家长更是难上加难。大多数家平日里基本都忙着打工赚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科技创新比赛,能在百忙中抽空来接送学生或者提供一些物质方面的支持,比如找材料、买元件等,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再次,在基层小学,大部分师资不足,年轻教师多,基本经验不足。由于指导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知识起点低,在很多想法里面涉及的很多科学知识都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其操作性、可行性都偏低。
  笔者作为基层小学的一名年轻、普通的科学教师,每班一周三节科学课,虽然和学生打交道的时间与语数教师差不多,但由于任教班级多,很多学生和名字都对不上号,不过在课上总少不了与学生们交流、讨论,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总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学生;课后也总有那么几个热爱科学的学生会主动来找科学教师提出“十万个为什么”。平时和其他任课教师的谈话里能初步了解几位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家长对学生的关心情况等等。任教以来,在对学生们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近几年本人尝试着指导几位学生参加了石狮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结合近几年来指导学生的情况,简单谈谈基层小学在指导科技创新竞赛中的一些浅见。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第一次带队参赛选学生时,我从任教的同一个班级挑选了3—4个学生,组织他们一起进行选题。一开始大家漫无目的、无从下手,在我的组织指导下,他们静下心来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学生们绞尽脑汁,还是没有任何思路。接着,我鼓励他们拿出笔和纸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就这样学生们开始构思着,慢慢地有了一些眉目。我趁热打铁取出身边仅有的一些材料,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选择需要的材料,动手初步设计出作品的轮廓,从而初步判断作品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为后续作品的改善奠定一定基础。通过让他们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在创造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说“心灵手巧,手巧心灵”,手的活动是大脑活动的物化表现。手可以说是人的第二大脑,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思维是在手的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的。当然,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笔尖上,更应该让学生动手,这样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选题想法源于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我校A同学的父亲是一名电焊工,他对电焊好奇,总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忙东忙西,小脑袋特别灵活,每次头脑冒出小问号时都会忍不住问他父亲。比赛中他就结合身边拥有的可利用资源,确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从而有效促进作品的顺利进行。最后,这个作品获得2018年石狮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三等奖。
  学生是整个过程的一号角色,尤其是在“玩”中萌发小發明奇想的学生更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我校B同学,别看他平日里少言少语,但最爱动脑,点子最多。在一次偶然机会,他突然提出想要设计一个可以自由伸缩的篮子,这个篮子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能带来一定的便利。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后,他开始着手准备材料简单制作,发现其制作过程可操行强,也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征,因此,将此确定为要研究的问题。最后,他与同班C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了此作品。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该项发明获得2018年石狮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二等奖并进入泉州复赛,最后获得泉州市第1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三等奖。
  学生能否在比赛中取得好的项目,家长的后盾和支持很重要。近几年的带队路上经历了从没有家长支持到不断有家长愿意无条件地支持,我校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比如,2019年石狮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D同学的作品《折叠式夹书架》,在作品成果定型后需要继续更换一些元件,为了不耽误进度,该学生家长二话不说,马上去超市、登录淘宝进行搜索购买相关材料。该作品最后荣获石狮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二等奖。
  近年来,每一年都有科技创新比赛,这对于基层小学的教师来说是每年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对于一名入职5年的科学教师而言,更是一道很难跨越的坎。面对这一挑战,每一年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学生、家长这两个关键点很难控制,作为教师我们只能尽量去找适合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改变自己去影响学生。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科技意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多猜想、多提问,探索如何建构他们自己的结论,教师切勿全部包办。教师要根据小学科学教材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必要机会,可能有时候实验时会因仪器、材料等因素,使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就应该事先做必要的示范。教师在示范时操作一定要规范,提醒学生在操作时也要做到遵守操作规程,强调规范化。比如实验中酒精灯点燃、熄灭中的注意事项:使用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什么位置,加热时试管口对向何方,如何转动试管,加热后要怎样取下试管夹等等,教师一定要作出具体指导,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如果部分学生在规范操作同时有自己的创意,教师要加以鼓励。
  在今后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指导中,教师要始终秉持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态度,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可行、可操作的建议,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整改。为有效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培养新时期建设创造性人才,本人将继续进行有益的探索,不断深入学习,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再立新功。
其他文献
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是救师应利用课堂有限时间高效精准地创设问题,但是,对于问题和思维过程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教师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立足于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二维模型思维层次,为教学中问题设计指出了思维方向,进而能够为教师提供具有实践性的指导,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认知,精准高效的地理问题,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的时代诉求,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则是重中之重,这实则与核心素养的内核是分割不开的。音乐作为一门高雅艺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并独立体会音乐之美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这对于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抓住“情·美·乐”为载体核心能力,以情养德,以美育人,以乐促创,全面、全方位调动中学音乐学科“德、智、美、创”的教育教学,促进教学的改革,力创高效课堂。
学习语文知识不单要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还要加强语言与文字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活动中,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独特性,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公式与定理.对此,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深化,教育内容逐渐增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越来越重.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文化知识,还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健全
期刊
在幼儿教育中顺利开展戏剧活动,幼儿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实施家园共育,凭借幼儿教师和家长合作为幼儿呈现出良好的戏剧活动氛围.在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帮助下,每一位幼儿
期刊
本土文化特色资源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及价值,对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选取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本土文化特色资源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园福建
期刊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小学阶段依托扎实有效的红领巾寻访,是厚植队员爱国主义情怀、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激发队员的寻访热情,能提升
期刊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给职业高中教育也带来了重要的指引,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的评改方面,呈现出“老师费力评改,学生一扫而过”“老师热情满满,学生冷面以对”的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的疲惫状态,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难以
期刊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是一项系统过程,我们一定要锐意进取,立志创新,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