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环节。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将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提出一些看法。
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资质规定
我国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时间不长,尚属于监理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未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但是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中,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已基本应用于各项目工程的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合格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符合项目所在地规定的资质等级证书。
现代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下,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是一项多方面、相对复杂的具体工作。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职责和重要性,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气候、环境、资金等多方面因素,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技术的组织与监督工作。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要将工程的管理模式以网络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小到大、由点及面,确保将每一部分项工程纳入到受控范围之中,只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建筑工程的计划理念和工程奖励要求,才能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另外,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组织形式,还要在具体的工程管理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工程管理工艺。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专业化、技术化、正规化的要求。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必须督促施工单位通过开展有效的施工技术培训,使工程技术人员及时熟悉和掌握新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特征,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操作,进而整体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选择的方法和程序
为了选定符合要求的咨询工程师,业主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在美国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资质评审法。
资质评审法实质就是把资质因素作为选定咨询工程师的首要原则。它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为选择,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初步的工作范围及具体的项目评审原则确定由三至五家公司或个人组成的短名单。第二阶段为确定,邀请第一阶段排名第一的公司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理解业主的需要和期望,共同确定工程范围、所需要的服务及合同形式。第三阶段为定价,在选定了最具资质的公司并确定了详细的工作范围之后,应开始定价谈判。
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监理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大目标,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根据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特别是路基土石方、桥涵构造物、路面各结构层等关键要害部位。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以便对每道工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就避免因出现工作混乱,职责不清而影响工作效率。
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按施工阶段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的转化划分 .可分为对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管理;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即在使投入的物质资源转化为工程产品的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完成的工程产出品质量的控制与验收。其中包括:施工有关人员因素;材料(包括半成品)因素、机械设备(永久性设备及施工设备)因素、施工方法(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应对建筑工程建设生产的实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它包括事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控制、事中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事后的各单项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以上系统控制的三大环节,并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他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可以理解成对所投入的资源和条件、对生产过程各环节、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查与控制的一个系统过程。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指对工程准备阶段的控制,如测量成果的复核,试验数据的审批,施工工艺的慎重推敲等;事中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如突发事件的处理,人为因素的监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结束后质量的控制,如砼强度不足的返工处理,在不影响内部质量下的修整。
4.施工质量管理的国际惯例
国际上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与监督是十分严格的,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承包商的质量自检与质量保证。
2)业主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查,主要按FIDIC合同条件中的规定进行。业主代表或业
主指定的设计工程师或业主授权的其他机构及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3)政府的监督检查。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4.1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
4.2组织单项工程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4.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照要求及时整改。經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仍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技术处理方案。
4.4质量教育与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使员工满足所从事的质量工作对能力的要求。
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完善。
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资质规定
我国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时间不长,尚属于监理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未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但是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中,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已基本应用于各项目工程的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合格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符合项目所在地规定的资质等级证书。
现代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下,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是一项多方面、相对复杂的具体工作。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职责和重要性,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气候、环境、资金等多方面因素,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技术的组织与监督工作。建筑工程监理人员要将工程的管理模式以网络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小到大、由点及面,确保将每一部分项工程纳入到受控范围之中,只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建筑工程的计划理念和工程奖励要求,才能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另外,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组织形式,还要在具体的工程管理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工程管理工艺。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专业化、技术化、正规化的要求。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必须督促施工单位通过开展有效的施工技术培训,使工程技术人员及时熟悉和掌握新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特征,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操作,进而整体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选择的方法和程序
为了选定符合要求的咨询工程师,业主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在美国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资质评审法。
资质评审法实质就是把资质因素作为选定咨询工程师的首要原则。它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为选择,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初步的工作范围及具体的项目评审原则确定由三至五家公司或个人组成的短名单。第二阶段为确定,邀请第一阶段排名第一的公司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理解业主的需要和期望,共同确定工程范围、所需要的服务及合同形式。第三阶段为定价,在选定了最具资质的公司并确定了详细的工作范围之后,应开始定价谈判。
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监理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大目标,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根据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特别是路基土石方、桥涵构造物、路面各结构层等关键要害部位。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以便对每道工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就避免因出现工作混乱,职责不清而影响工作效率。
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按施工阶段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的转化划分 .可分为对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管理;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即在使投入的物质资源转化为工程产品的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完成的工程产出品质量的控制与验收。其中包括:施工有关人员因素;材料(包括半成品)因素、机械设备(永久性设备及施工设备)因素、施工方法(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应对建筑工程建设生产的实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它包括事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控制、事中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事后的各单项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以上系统控制的三大环节,并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他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可以理解成对所投入的资源和条件、对生产过程各环节、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查与控制的一个系统过程。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指对工程准备阶段的控制,如测量成果的复核,试验数据的审批,施工工艺的慎重推敲等;事中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如突发事件的处理,人为因素的监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结束后质量的控制,如砼强度不足的返工处理,在不影响内部质量下的修整。
4.施工质量管理的国际惯例
国际上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与监督是十分严格的,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承包商的质量自检与质量保证。
2)业主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查,主要按FIDIC合同条件中的规定进行。业主代表或业
主指定的设计工程师或业主授权的其他机构及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3)政府的监督检查。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4.1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
4.2组织单项工程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4.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照要求及时整改。經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仍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技术处理方案。
4.4质量教育与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使员工满足所从事的质量工作对能力的要求。
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