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诗社》我只看过两次,第二次是在大学课上,第一次则是在罗宾离世的日子。虽说两次间隔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但对电影里的大多数细节的印象都已模糊了,唯独难忘那句标志性的“oh,captain,my captain!”和让我热泪盈眶的最后一幕。
在沉稳而严肃的威尔顿预备学院学习的学生们只会顺从不会反抗,他們被教导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富翁与有名望的人,而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但基汀先生出现了,他视规则如无物,让同学们撕掉刻板的教材,鼓励学生们站在讲台上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他是船长,牵引着这群学生,在如死水一般的学校中,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死亡诗社成为信仰者的天堂,给了这群在夜色中前行的年轻人以一束光,让他们得以在黑夜中吟唱。
《死亡诗社》实在感动了太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共鸣。这是一部关于博弈的电影,新与旧博弈,现实与浪漫博弈。对于在中国教育制度下长大的我们,这种博弈根本不陌生。每一所高中都好似威尔顿学院,而我们就是一个个迷惘的“尼尔”、“托德”。我们必须屈从于“学生的使命”,即使十八岁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理解。那时的我很无助,不承认战斗的意义却还要拼死搏斗,唯一自我安慰的方法是不允许自己思考。饭碗比梦想重要,标新立异不如安稳活着,我们胸腔中的热血渐渐失温,我们也渐渐甘愿成为没有自我,任凭他人放在流水线上打造的社会“未完人”。
或许我无法否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事实告诉我们,高考仍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跳板,应试教育仍是如今中国不能改变的现状,有钱有名有权仍是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成功。但我们在期待,期待如《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音乐家克莱门特、《地球上的星星》里的尼克老师,亦或是《音乐之声》里的修女玛利亚。他们是浪漫的,尊重人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不用世俗推崇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个孩子,教他们能够奏响自己生命的乐章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我们期待基汀先生能够存在于我们如死水一般的高中生活,告诉我们“seize the day”,允许我们用感性的一面面对生活,告诉我们要珍视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一味地如机器人一般行动,教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或许正是因为生命中从未出现一位“基汀先生”,在看电影时我才会份外投入些,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基汀先生的学生,随着剧情与这群学生们同喜同悲。基汀先生根植在我心中的是一种浪漫的思想,让我打破这世界牢牢的现实枷锁,拥有一片得以休憩的心灵麦荏地。他也令我无比向往我未来的教师生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船长,是黑色海洋的征服者,生命的掌舵人,挥舞着手臂呼喊着口号乘风破浪。他如同高尔基笔下的《丹柯》一般,拥有一种可以燃烧的热度,举着心脏化成的火把,带领着族人向生和自由的希望狂奔去。带着野性美的精神领袖,这难道不是我想成为的人吗?
这一切都太美好,但电影中的一个情节却是我打不开的心结,那就是尼尔之死。“死亡诗社”真的带来了死亡气息,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但如果说尼尔的死和基汀先生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是不同意的。设想一下如果基汀先生没有出现呢?尼尔可能还是那个尼尔,面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他可能会放弃表演话剧,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和教育悲剧,但一切都不重要,因为他还活着,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电影里他的死让整个故事走向最高潮,但我在思考,为梦想献身就是伟大纯洁,值得大肆歌颂的行为吗?当看见年轻胸腔中的热血被涂在墙上时,我认为让学生产生只能以死亡来面对人生困境的教育,是不合理的愚蠢的教育。或许新世界的到来总是需要有人为此牺牲的,但我无法承认用未成熟的脆弱生命来和世界抗衡的行为是正确的。
电影里说,基汀先生什么都教,唯独不教现实主义。但我想人总是属于社会的,抛弃它或被它抛弃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为了试图培养那1%的天才而牺牲99%的学生,不能让我的学生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幻想中的桃花源而做了一生潦倒郁郁不得志的人。一个成熟的人,不能仅仅只做黑夜中隐匿的吟唱者,唱着描写自己永远无法到达的完美世界的诗篇,而在白天缩进被窝拒绝一切现实,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将黑夜留给诗篇,并在白天努力耕耘。因此我必须要教给我的学生生活的技能,不能放松对他们学业的要求,我希望他们在未来能够有经济实力让他们生活得更浪漫。我希望我的学生既能被自己认可,又能被社会认可。
如果真的要我用一句话回答“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的话,我想我会说:我所希望成为老师,是能够教会学生怎么依靠现实主义生存,又怎么依靠浪漫主义活着。
在沉稳而严肃的威尔顿预备学院学习的学生们只会顺从不会反抗,他們被教导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富翁与有名望的人,而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但基汀先生出现了,他视规则如无物,让同学们撕掉刻板的教材,鼓励学生们站在讲台上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他是船长,牵引着这群学生,在如死水一般的学校中,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死亡诗社成为信仰者的天堂,给了这群在夜色中前行的年轻人以一束光,让他们得以在黑夜中吟唱。
《死亡诗社》实在感动了太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共鸣。这是一部关于博弈的电影,新与旧博弈,现实与浪漫博弈。对于在中国教育制度下长大的我们,这种博弈根本不陌生。每一所高中都好似威尔顿学院,而我们就是一个个迷惘的“尼尔”、“托德”。我们必须屈从于“学生的使命”,即使十八岁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理解。那时的我很无助,不承认战斗的意义却还要拼死搏斗,唯一自我安慰的方法是不允许自己思考。饭碗比梦想重要,标新立异不如安稳活着,我们胸腔中的热血渐渐失温,我们也渐渐甘愿成为没有自我,任凭他人放在流水线上打造的社会“未完人”。
或许我无法否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事实告诉我们,高考仍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跳板,应试教育仍是如今中国不能改变的现状,有钱有名有权仍是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成功。但我们在期待,期待如《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音乐家克莱门特、《地球上的星星》里的尼克老师,亦或是《音乐之声》里的修女玛利亚。他们是浪漫的,尊重人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不用世俗推崇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个孩子,教他们能够奏响自己生命的乐章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我们期待基汀先生能够存在于我们如死水一般的高中生活,告诉我们“seize the day”,允许我们用感性的一面面对生活,告诉我们要珍视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一味地如机器人一般行动,教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或许正是因为生命中从未出现一位“基汀先生”,在看电影时我才会份外投入些,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基汀先生的学生,随着剧情与这群学生们同喜同悲。基汀先生根植在我心中的是一种浪漫的思想,让我打破这世界牢牢的现实枷锁,拥有一片得以休憩的心灵麦荏地。他也令我无比向往我未来的教师生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船长,是黑色海洋的征服者,生命的掌舵人,挥舞着手臂呼喊着口号乘风破浪。他如同高尔基笔下的《丹柯》一般,拥有一种可以燃烧的热度,举着心脏化成的火把,带领着族人向生和自由的希望狂奔去。带着野性美的精神领袖,这难道不是我想成为的人吗?
这一切都太美好,但电影中的一个情节却是我打不开的心结,那就是尼尔之死。“死亡诗社”真的带来了死亡气息,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但如果说尼尔的死和基汀先生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是不同意的。设想一下如果基汀先生没有出现呢?尼尔可能还是那个尼尔,面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他可能会放弃表演话剧,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和教育悲剧,但一切都不重要,因为他还活着,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电影里他的死让整个故事走向最高潮,但我在思考,为梦想献身就是伟大纯洁,值得大肆歌颂的行为吗?当看见年轻胸腔中的热血被涂在墙上时,我认为让学生产生只能以死亡来面对人生困境的教育,是不合理的愚蠢的教育。或许新世界的到来总是需要有人为此牺牲的,但我无法承认用未成熟的脆弱生命来和世界抗衡的行为是正确的。
电影里说,基汀先生什么都教,唯独不教现实主义。但我想人总是属于社会的,抛弃它或被它抛弃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为了试图培养那1%的天才而牺牲99%的学生,不能让我的学生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幻想中的桃花源而做了一生潦倒郁郁不得志的人。一个成熟的人,不能仅仅只做黑夜中隐匿的吟唱者,唱着描写自己永远无法到达的完美世界的诗篇,而在白天缩进被窝拒绝一切现实,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将黑夜留给诗篇,并在白天努力耕耘。因此我必须要教给我的学生生活的技能,不能放松对他们学业的要求,我希望他们在未来能够有经济实力让他们生活得更浪漫。我希望我的学生既能被自己认可,又能被社会认可。
如果真的要我用一句话回答“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的话,我想我会说:我所希望成为老师,是能够教会学生怎么依靠现实主义生存,又怎么依靠浪漫主义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