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二十年守护“希望的麦田”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前是一排低矮的瓦房,好多窗户没有玻璃,冷风从这些空洞向室内猛灌。一张张摇晃的旧课桌,没了抽屉,黑板因为油漆脱落而变得斑驳。没有操场,只有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世纪之交,身边好友劝孙浩出去闯荡。临走前,他正巧路过以前的母校,顺便进去走走。
  他心疼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撕掉了手中的火车票。
  当地交通闭塞,获取资料非常困难。无奈之下,他只好求助于校长。校长专程去外地买回来一本参考书。这本大部头书籍,不知道被他翻了多少遍。就连干农活休息时,他也不忘拿出来翻一翻。
  光有理论知识还不够,他跑到其他老师的课堂上汲取营养。当同人走上讲台,倏然发现课堂的最后一排坐着一个成年人。有的老师不肯让他旁听自己的课程,孙浩被“请”出教室,他不想这么离开,趴在窗沿下偷听别人讲课。
  农村孩子的基础薄弱,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孙浩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适当在课本基础上降低学习难度。预习、复习、提问、总结,每个环节他都亲自示范。课堂上,孙浩鼓励学生们举手发言。在他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再那么闷声不响,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起来。
  除了传道解惑授业,孙浩在生活上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冬天到了,教室内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孩子们的小脸蛋冻得通红,手上被冻出一道道口子。孙浩在下课时弄来热水,给孩子们洗脸、捂手,买来冻疮膏涂在孩子们的脸上、手上、耳朵上。不久后,教室中出现一只煤球炉,燃烧的炭火让教室内的温度上升很多,孩子们终于不用忍受严寒听课。
  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陪伴,可是为了生计,他们的父母不得不离开家乡。怎么缓解学生们对父母的思念?孙浩想出一个办法:在教室的后墙上开辟出一个专栏,张贴全班学生的全家福。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全家人的合影,只能用几张小照片拼凑在一起。放学后,学生们都会在这个专栏前停留驻足,目光久久逗留在这些照片上。
  孙浩与每个学生家长约定好通话时间,孩子们与父母通话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说自己在孙老师的照顾下过得很好,让爸爸妈妈不用操心。
  渐渐地,这个乡村小学教师的名气传播出去,从2009年开始,孙浩被选为宿州市、区“送培送教”首席专家,成为“老师的老师”。
  孙浩顶着压力走上讲台。一堂讲座下来,质疑转变为佩服,这个农村教师确实有自己的独门秘籍。
  2020年,孙浩守望在这片“希望的麦田”上已经整整20年。最早的学生已经工作好几年,依然和他保持联系。这,是属于一名老师的快乐时光。
  除了收获学生们的认可,孙浩还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特级教师、全國模范教师、省级教坛新星、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伴随着这些荣誉,有省级重点学校想要“挖”他,面对更好的教学条件、更优厚的工资待遇,孙浩的选择是坚守。这个地方更需要他,渴望走出去的孩子们更需要他。他的根就在这个地方,这里承载着他的初心。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只能开展线上教学。孙浩担心孩子们理解不了课程内容,专门录制了几百个教学视频。看到孩子们在微信群上的反馈,孙浩揉了揉红肿的眼睛。他有好几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就为了给孩子们制作这些内容。
  2020年9月,孙浩迎来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一同上榜,入选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如今,孙浩老师奋战20年的汴河中心小学,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孙浩见证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坚守这方三尺讲台,为一个个农村孩子送去希望。
  (编辑
其他文献
英国哲学家培根說,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中国有句成语,叫“物以稀为贵”,意思是说,物品以稀少为珍贵。一件物品,如果老待在一个市场出售,物品的价格,就会因人们天天见着它而习以为常、缺少新奇感而下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和贵贱,也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一个人老待在一个“市场”,故步自封,画地为牢,那么他就会因发现不了新的机会,而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甚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做事之前我总是假设自己是错的。这个道理不是事先只想象着要有多么成功,而是失败也是一个选项。  两次小本投资营生失败之后,我调整好思路,又要在生意场上打拼了。这次我打算将北方故乡盛产的苹果,推销到南方稀缺的市场上。那里价格要高出一大截,但遥远的路途对不易保存的苹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前两次投资失败的教训警告我,我第一件事要做的,是假设自己是错的。这不是不对接下来的远途运输抱有成
生活中,我很讨厌这种人:总是喜欢把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上,生怕别人低看了他,好像他真的高人一等似的。事实上,这样的人,最让人看不起,其实也是最低等的人。  要知道,越是高人至人,越是朴素简单;越是低人俗人,越是烦琐复杂。前者,就像真理;后者,就像歪理。朴素简单,一如赤子之心;烦琐复杂,一如狼子野心。  我们知道,世间的一粒粒种子,放低自己,把自己融进泥土里,然后,开始萌芽、开花、结果。如果一粒粒种子
上午11点,上海徐汇区永康路68号,一堵墙被围得水泄不通。里面一层是一条长长的队伍在排队,外面好几层的人都拿着手机在拍照、拍视频。这堵混凝土墙的中央有一个不规则的洞, 这是很火的咖啡馆HINICHIJOU的全貌。没有招牌,没有窗户,没有门脸,也没有桌椅。在洞的下方挂着一个二维码的牌子,供顾客扫码下单。  每隔几分钟,洞口便会出现一只棕色毛茸茸的熊爪,托着一杯咖啡出来。顾客接下咖啡,熊爪或者比个耶,
2015 年11 月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越南首都河内,开始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舱门向欢迎人群挥手致意。2015 年11 月6 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总统府会见新加坡总统陈庆炎。会见前,陈庆炎在总统府广场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习大大最近真是忙了又忙。刚刚凭借亲切友善的绅士气度赢得英伦三岛一众粉丝,又马不停蹄出访越南和新加坡,开启了三天“旋风式”
在我居住楼下的一间车库里,住着一对中年夫妻。男人每天骑着三轮车去附近的菜市场门口卖煎饼馃子,女人的腿患有严重的风湿,行走不便。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这个女人一成不变地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或帮男人择些青菜,或捧一本书很认真地读。有时候,什么也不做,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笑容满面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一副神态悠然、幸福祥和的样子。  有一次,我被她一脸的阳光所感染,主动跑过去跟她搭话,才知道原来她来自沂蒙老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巡幸蒲州,蒲州刺史赵元楷督促当地百姓一律穿上黄纱单衣,装饰房屋门面,沿街夹道欢迎,并备了羊、鱼等礼品,作为赠送随行大员的“土特产”。然而,崇尚节俭的李世民不喜反怒,召而数之曰:“此乃亡隋弊俗,今不可复行。当识朕心,改旧态也。”谁知几句数落,竟致“元楷惭惧,数日不食而卒”。  由此不难看出,赵元楷因为一点小过失“数日不食而卒”,无不充分体现了其可贵的知耻意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不要觉得追星独属于年轻的你们,问问你的老师和父母,他们也曾有自己喜欢的偶像。一个又一个带着时代烙印的偶像,是曾经的年轻人青春的记忆。  然而,岁月无情催人老,多少人曾爱慕他(她)年轻时的容颜,又有谁能承受岁月的变迁?  人都会老去,但精神会永存。正确的追星应该是追寻一种精神,一种气概。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留下“饭圈”为流量明星掐架的一地鸡毛,则偶像崇拜毫无意义。偶像,应该是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在对比了后唐庄宗昔盛今衰的历史后也感慨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所以《周易·系辞下传》中说:“惧以终始,其要无咎。”  中国文化,非常看重善始善终。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写了鲁国乐官讲述奏乐的过程:“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这个过程分三个部分:始作,从之,以成。起始,展开
他是一名医生,留有不少传世医学专著。对《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经》及历代诸家之作,也有许多独特之见,尤其对伤寒温病之辩颇有研究。然而,尽管主业成绩卓然,但他却喜欢搞“副业”。他创作的《华山图册》、游记和诗词,不仅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收藏,还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王履。  王履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由于从小受家庭影响,牙牙学语时,他听的最多的是药名;笔走龙蛇时,他写的最多的也是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