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重症患者由于禁食或不能进食,必须进行必要的营养供应以保证正常的机体需要,肠内营养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可靠的营养方法,为患者基础生命支持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但在进行肠内营养时要把握好其适应症、禁忌症,做好基础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护理监测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肠内营养顺利进行,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 肠内营养;重症患者;护理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09-01
近年来肠内营养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对疾病恢复起着关键作用,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1],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1 肠内营养目的
营养支持并不是单纯地提供营养物质,更需要的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进行正常或近似正常的代谢,以维持其基本功能达到利于病人康复的目的。
2 肠内营养适应症及禁忌症
2.1 肠内营养适应症 肠内营养总的适用于胃肠功能大致正常、热量及营养素经口摄入不足病人,还有些特殊情况如:高代谢状态;胃肠道疾病;肿瘤及相关情况;神经疾病;精神疾病;抑郁;器官衰竭。
2.2 肠内营养禁忌症 吸收功能不足;胃肠道机械梗阻;持久肠麻痹;严重消化道出血;难治性呕吐;高流量消化道瘘;严重腹泻;严重小肠、结肠炎。肠内营养优点:肠内营养可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完整性;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送至肝脏使代谢更加符合生理,有利于内脏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在同样热量和氮水平的治疗下,应用肠内营养病人体重的增长和氮潴留均优于TPN;促进蠕动的恢复;技术操作与监测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
3 肠内营养配方及方法
3.1 配方 匀浆饮食或以牛奶为主的配方;要素饮食;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的添加。
3.2 方法 肠内营养输入途径主要有口服、鼻导管等。可一次性、间歇性、连续性三种方式给予。肠内营养应用范围及实施时间: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尽早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护理措施
鼻饲管选择及放置,一般选择稳定性、相容性较好的硅胶胃管,有导丝的鼻胃管在昏迷病人置管中更具安全性,聚氨酯材料胃管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病人。喂养时注意“三度”:温度37-41C、自行配制和需冲调营养液应按比例配制、灌注速度应由慢到快。
5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5.1 胃肠道并发症 腹泻:为预防腹泻配制营养液时严格无菌操作,最好做到现配现用,开瓶后悬挂不应超过8h,灌注时可用加温器保持恒定温度,发生腹泻尽快找出原因,做好基础护理,并及时留粪标本送检。恶心、呕吐: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患者反应和耐受程度,动态调整肠内营养组成。3胃潴留:每次灌注前确认胃管在胃内,并检查胃内残留量。如经过3-4d仍不耐受可改为空肠内灌注。返流、误吸:鼻饲禁止翻身、叩背等动作,抬高床头30,或半卧位。
5.2 代谢性并发症护理 进行血糖监测,高血糖时合理应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低血糖时应以床旁血糖测定以快速诊断,快速补充高糖[2];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应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检查电解质平衡情况,对症处理,转氨酶升高跟氨基酸成分有关,选用其他营养制剂或停用后可恢复。
5.3 感染性并发症护理 感染主要表现为吸入性肺炎和肠炎性腹泻,应避免误吸,防止营养液污染,管理好管道。
5.4 鼻胃管的脱落和堵塞护理 肠内营养时记录管腔长度,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持续输注时,喂养管每4-6h可给予温开水冲管以防止阻塞,鼻饲前后均应用温开水冲管。
5.5 喂养管压迫所致并发症护理 正确固定管道插管时正确估计鼻孔及食道大小和管位大小关系,采用细小软管,可预防压迫并发症的发生。
5.6 应激性溃疡护理 如胃液呈咖啡色及粪便颜色改变时,应警惕应激性溃疡出血及时留标本送检,同时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
6 肠内营养护理监测
护理方面应注意胃管长度,灌注速度量、胃潴留量的交班,每日更换输液管及营养液容器,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失水多,每日应当从静脉补水500ml,保证出入量平衡。
7 小 结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3],而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临床常用的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肠内营养优于胃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的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外,更显示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所以在进行肠内营养时,一定要掌握肠内营养时的适应症、禁忌症、基础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护理监测等方面的护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以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任晓蕾,王晓旋,李玉珍.肠内营养支持概述[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4):47-60.
[2] 郝世静.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16):22-23.
[3] 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首选途径[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003,23(2):67.
【关键词】 肠内营养;重症患者;护理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09-01
近年来肠内营养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对疾病恢复起着关键作用,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1],肠内营养已成为临床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1 肠内营养目的
营养支持并不是单纯地提供营养物质,更需要的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进行正常或近似正常的代谢,以维持其基本功能达到利于病人康复的目的。
2 肠内营养适应症及禁忌症
2.1 肠内营养适应症 肠内营养总的适用于胃肠功能大致正常、热量及营养素经口摄入不足病人,还有些特殊情况如:高代谢状态;胃肠道疾病;肿瘤及相关情况;神经疾病;精神疾病;抑郁;器官衰竭。
2.2 肠内营养禁忌症 吸收功能不足;胃肠道机械梗阻;持久肠麻痹;严重消化道出血;难治性呕吐;高流量消化道瘘;严重腹泻;严重小肠、结肠炎。肠内营养优点:肠内营养可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完整性;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送至肝脏使代谢更加符合生理,有利于内脏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在同样热量和氮水平的治疗下,应用肠内营养病人体重的增长和氮潴留均优于TPN;促进蠕动的恢复;技术操作与监测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
3 肠内营养配方及方法
3.1 配方 匀浆饮食或以牛奶为主的配方;要素饮食;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的添加。
3.2 方法 肠内营养输入途径主要有口服、鼻导管等。可一次性、间歇性、连续性三种方式给予。肠内营养应用范围及实施时间: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尽早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护理措施
鼻饲管选择及放置,一般选择稳定性、相容性较好的硅胶胃管,有导丝的鼻胃管在昏迷病人置管中更具安全性,聚氨酯材料胃管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病人。喂养时注意“三度”:温度37-41C、自行配制和需冲调营养液应按比例配制、灌注速度应由慢到快。
5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5.1 胃肠道并发症 腹泻:为预防腹泻配制营养液时严格无菌操作,最好做到现配现用,开瓶后悬挂不应超过8h,灌注时可用加温器保持恒定温度,发生腹泻尽快找出原因,做好基础护理,并及时留粪标本送检。恶心、呕吐: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患者反应和耐受程度,动态调整肠内营养组成。3胃潴留:每次灌注前确认胃管在胃内,并检查胃内残留量。如经过3-4d仍不耐受可改为空肠内灌注。返流、误吸:鼻饲禁止翻身、叩背等动作,抬高床头30,或半卧位。
5.2 代谢性并发症护理 进行血糖监测,高血糖时合理应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低血糖时应以床旁血糖测定以快速诊断,快速补充高糖[2];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应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检查电解质平衡情况,对症处理,转氨酶升高跟氨基酸成分有关,选用其他营养制剂或停用后可恢复。
5.3 感染性并发症护理 感染主要表现为吸入性肺炎和肠炎性腹泻,应避免误吸,防止营养液污染,管理好管道。
5.4 鼻胃管的脱落和堵塞护理 肠内营养时记录管腔长度,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持续输注时,喂养管每4-6h可给予温开水冲管以防止阻塞,鼻饲前后均应用温开水冲管。
5.5 喂养管压迫所致并发症护理 正确固定管道插管时正确估计鼻孔及食道大小和管位大小关系,采用细小软管,可预防压迫并发症的发生。
5.6 应激性溃疡护理 如胃液呈咖啡色及粪便颜色改变时,应警惕应激性溃疡出血及时留标本送检,同时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
6 肠内营养护理监测
护理方面应注意胃管长度,灌注速度量、胃潴留量的交班,每日更换输液管及营养液容器,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失水多,每日应当从静脉补水500ml,保证出入量平衡。
7 小 结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3],而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临床常用的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肠内营养优于胃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的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外,更显示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所以在进行肠内营养时,一定要掌握肠内营养时的适应症、禁忌症、基础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护理监测等方面的护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以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任晓蕾,王晓旋,李玉珍.肠内营养支持概述[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4):47-60.
[2] 郝世静.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16):22-23.
[3] 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首选途径[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003,2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