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人程俊英、蒋见元将《蒹葭》定义为“描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得出《蒹葭》“爱情说”的结论,历来多有争议,与之相比《蒹葭》“求贤说”自有传统,并不断完善,而更加贴近题旨。下面本人将依据文本对《蒹葭》“求贤说”的合理性加以说明。
关键词:《诗经》;蒹葭;伊人
一.《蒹葭》“求贤说”的历代解读
郑玄笺“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认为“伊人”为“周礼之贤人”,已有“求贤”之意。朱熹《诗集传》:“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就诗论诗,没有明确所指,表明其本人对毛诗序所言“蒹葭,刺襄公也”存阙疑。
宋王质《诗总闻》:“秦兴其贤有二人焉,百里奚、蹇叔是也。……所谓伊人,岂此流也耶?”与郑《笺》同意为求贤。元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所谓伊人,虽不知其所指,然味其词,有敬慕之意而无亵慢之情,则必指贤人之肥遁者,惜不知其何人耳。旧说以为未能用周礼者非是”。此种说法将“伊人”定义为“贤人之肥遁者”亦有求贤意,但否定了郑《笺》将“伊人”解释为“周礼之贤人”的看法。
清人读《诗》多有赞同《蒹葭》“求贤诗”的观点。朱鹤龄《诗经通义》:“序说与诗不附,毛郑太泥周礼,永叔诸家推衍愈觉纡回,颖滨云襄公不知以周礼治其国,故告之曰:有贤者于是不远也,胡不求与为治哉?此近之。”此说赞同苏辙的观点,有《蒹葭》“求贤”之意。姚际恒《诗经通论》“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崔述在《读风偶识》中进一步分析:“《蒹葭》,亦好诗也。……平王东迁,地没于戎,秦虽而有之,而所听信者寺人,而经营者甲兵,征战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人材风俗,于是大变。然以地为周之旧也,故犹有守道之君子,能服习先王之教者;见其政变于上,移俗于下,是以深自韬晦,入山惟恐不深。诗人虽知其贤,而亦知其不适于当世之用,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从分析作诗之人的心理窥探“贤人”的形象。方玉润《诗经原始》“蒹葭,惜招隐难致也”,“盖秦处周地,不能用周礼。周之贤臣遗老,隐处水滨,不肯出仕。诗人惜之,讬为招隐,作此见志。一为贤惜,一为世望”。今人陈戍国亦同此说:“我们认为这首诗中的‘所谓伊人’盖即《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指贤而隐居者言。”
从以上论述可知,历代学者在解读《蒹葭》“求贤”主题中,大多以判断“伊人”的角色来推论此说,自郑《笺》将《蒹葭》所求之人为“知周礼之贤人”,后世学者在论说《蒹葭》“求贤说”主题中逐步深化对作诗之人和“伊人”的形象分析,得出更为细致的结论。
二.《国风·秦风》之《蒹葭》
《国风·秦风》中《无衣》《驷驖》《小戎》等篇颇见秦人的尚武精神,而《蒹葭》一篇于《秦风》中尤为特别,从其飘渺婉曲的气质中可窥见这一诗歌所表达出复杂惆怅的情绪,王国维曾言“《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秦风·晨风》毛序:“晨风,刺康公也。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焉。”郑《笺》:“先君谓穆公。言穆公始未见贤者之时,思望而忧之”;《秦风·车邻》毛序:“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郑笺:“君臣以闲暇燕饮相安乐也”。写“君臣相得之乐”。可知郑笺言《蒹葭》“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自有遵循。
三.“蒹葭”、“伊人”之窥探
1.“蒹葭”之说
《蒹葭》中除了所求“伊人”着墨甚多外,“蒹葭”一物占据了诗歌三段中各段的开端,“苍苍、萋萋、采采”描写“蒹葭”的状态,并由“蒹葭”的状态写后句“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化以表现时间的变化,此后才重墨于“伊人”,如此说来“蒹葭”与“伊人”存在某种微妙的联系。
《尔雅》:“蒹,薕。葭,华。”郭璞注:“蒹,似萑而细,高数尺。葭,即今芦也”。《说文》:“蒹,萑之未秀者”,“葭,苇之未秀者”。“蒹葭”一物在《诗》中多次出现,《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写“葭”的粗大肥壮;《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写“萑苇”的季节性特征等等,可推断“蒹葭”一物在《诗》三百中为寻常意象,在不同诗歌中,诗人选取的生长状态不同,称谓不同。
而《蒹葭》中“蒹葭“状态的不同,诗人追求“伊人”的足迹也发生了变化,对应诗人追求“伊人”,而“在水一方”的“伊人”“上下求之而不得”,相应地可以解释为“蒹葭”的“飘渺之态”也表现着诗人追求“伊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
2.“伊人”之谓
郑《笺》“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将“伊人”定义为“贤人”南宋朱熹《诗集传》“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未指明“伊人”的形象。而清人姚际恒、崔述、方玉润等人认为“伊人”为“隐居的贤人”。
《小雅·白驹》“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所谓伊人,于焉嘉客。”毛序:“《白驹》,大夫刺宣王也。”郑玄笺:“刺其不能留贤也。”诗中,“伊人”即為“贤者”。“《说文》释“伊”,言“伊,殷圣人阿衡,尹治天下者”;释“人”,言“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凡人之属皆从人”;而释“民”,言“众萌也。凡民之属皆从民”。可见“人”与“民”的性质不同,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萌,尤懵懵无知儿也。”如《卫风·硕人》,方玉润谓“夫所谓硕人者,有德之尊称也”;《卫风·氓》方玉润谓:“观其以氓直起,亦某甲某乙无知之人耳”集释:“氓,民也。蚩蚩,无知貌。”结合《说文》对“伊”的解释,《诗经》中“人”和“民”的用法,可推《蒹葭》中的“伊人”为“贤者”,而诗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求“贤人”,可说这位“贤人”存在“隐”的行为。
而《论语》中长沮、桀溺、楚狂接舆皆可定位为“隐居的贤者”,从《论语》内容上看,孔子虽然觉得与这些“隐士”“道不同”,却也十分尊重他们,这与《蒹葭》中诗人对“伊人”“敬”的态度相似。
此外,《庄子·杂篇·渔父》“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使船而去,延缘苇间。”中孔子对隐士“渔父”的“敬”亦是如此。
根据文本分析可得“求贤说”更贴近《蒹葭》的题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2]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3]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4]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8]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徐彦峰田亚岐《秦风·蒹葭》与秦都雍城地理环境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9(3)
[10]孙尚勇“诗书礼乐”与“强国之术”[J]四川大学学报2020(5)
(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关键词:《诗经》;蒹葭;伊人
一.《蒹葭》“求贤说”的历代解读
郑玄笺“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认为“伊人”为“周礼之贤人”,已有“求贤”之意。朱熹《诗集传》:“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就诗论诗,没有明确所指,表明其本人对毛诗序所言“蒹葭,刺襄公也”存阙疑。
宋王质《诗总闻》:“秦兴其贤有二人焉,百里奚、蹇叔是也。……所谓伊人,岂此流也耶?”与郑《笺》同意为求贤。元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所谓伊人,虽不知其所指,然味其词,有敬慕之意而无亵慢之情,则必指贤人之肥遁者,惜不知其何人耳。旧说以为未能用周礼者非是”。此种说法将“伊人”定义为“贤人之肥遁者”亦有求贤意,但否定了郑《笺》将“伊人”解释为“周礼之贤人”的看法。
清人读《诗》多有赞同《蒹葭》“求贤诗”的观点。朱鹤龄《诗经通义》:“序说与诗不附,毛郑太泥周礼,永叔诸家推衍愈觉纡回,颖滨云襄公不知以周礼治其国,故告之曰:有贤者于是不远也,胡不求与为治哉?此近之。”此说赞同苏辙的观点,有《蒹葭》“求贤”之意。姚际恒《诗经通论》“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崔述在《读风偶识》中进一步分析:“《蒹葭》,亦好诗也。……平王东迁,地没于戎,秦虽而有之,而所听信者寺人,而经营者甲兵,征战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人材风俗,于是大变。然以地为周之旧也,故犹有守道之君子,能服习先王之教者;见其政变于上,移俗于下,是以深自韬晦,入山惟恐不深。诗人虽知其贤,而亦知其不适于当世之用,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从分析作诗之人的心理窥探“贤人”的形象。方玉润《诗经原始》“蒹葭,惜招隐难致也”,“盖秦处周地,不能用周礼。周之贤臣遗老,隐处水滨,不肯出仕。诗人惜之,讬为招隐,作此见志。一为贤惜,一为世望”。今人陈戍国亦同此说:“我们认为这首诗中的‘所谓伊人’盖即《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指贤而隐居者言。”
从以上论述可知,历代学者在解读《蒹葭》“求贤”主题中,大多以判断“伊人”的角色来推论此说,自郑《笺》将《蒹葭》所求之人为“知周礼之贤人”,后世学者在论说《蒹葭》“求贤说”主题中逐步深化对作诗之人和“伊人”的形象分析,得出更为细致的结论。
二.《国风·秦风》之《蒹葭》
《国风·秦风》中《无衣》《驷驖》《小戎》等篇颇见秦人的尚武精神,而《蒹葭》一篇于《秦风》中尤为特别,从其飘渺婉曲的气质中可窥见这一诗歌所表达出复杂惆怅的情绪,王国维曾言“《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秦风·晨风》毛序:“晨风,刺康公也。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焉。”郑《笺》:“先君谓穆公。言穆公始未见贤者之时,思望而忧之”;《秦风·车邻》毛序:“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郑笺:“君臣以闲暇燕饮相安乐也”。写“君臣相得之乐”。可知郑笺言《蒹葭》“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自有遵循。
三.“蒹葭”、“伊人”之窥探
1.“蒹葭”之说
《蒹葭》中除了所求“伊人”着墨甚多外,“蒹葭”一物占据了诗歌三段中各段的开端,“苍苍、萋萋、采采”描写“蒹葭”的状态,并由“蒹葭”的状态写后句“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化以表现时间的变化,此后才重墨于“伊人”,如此说来“蒹葭”与“伊人”存在某种微妙的联系。
《尔雅》:“蒹,薕。葭,华。”郭璞注:“蒹,似萑而细,高数尺。葭,即今芦也”。《说文》:“蒹,萑之未秀者”,“葭,苇之未秀者”。“蒹葭”一物在《诗》中多次出现,《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写“葭”的粗大肥壮;《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写“萑苇”的季节性特征等等,可推断“蒹葭”一物在《诗》三百中为寻常意象,在不同诗歌中,诗人选取的生长状态不同,称谓不同。
而《蒹葭》中“蒹葭“状态的不同,诗人追求“伊人”的足迹也发生了变化,对应诗人追求“伊人”,而“在水一方”的“伊人”“上下求之而不得”,相应地可以解释为“蒹葭”的“飘渺之态”也表现着诗人追求“伊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
2.“伊人”之谓
郑《笺》“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将“伊人”定义为“贤人”南宋朱熹《诗集传》“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未指明“伊人”的形象。而清人姚际恒、崔述、方玉润等人认为“伊人”为“隐居的贤人”。
《小雅·白驹》“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所谓伊人,于焉嘉客。”毛序:“《白驹》,大夫刺宣王也。”郑玄笺:“刺其不能留贤也。”诗中,“伊人”即為“贤者”。“《说文》释“伊”,言“伊,殷圣人阿衡,尹治天下者”;释“人”,言“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凡人之属皆从人”;而释“民”,言“众萌也。凡民之属皆从民”。可见“人”与“民”的性质不同,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萌,尤懵懵无知儿也。”如《卫风·硕人》,方玉润谓“夫所谓硕人者,有德之尊称也”;《卫风·氓》方玉润谓:“观其以氓直起,亦某甲某乙无知之人耳”集释:“氓,民也。蚩蚩,无知貌。”结合《说文》对“伊”的解释,《诗经》中“人”和“民”的用法,可推《蒹葭》中的“伊人”为“贤者”,而诗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求“贤人”,可说这位“贤人”存在“隐”的行为。
而《论语》中长沮、桀溺、楚狂接舆皆可定位为“隐居的贤者”,从《论语》内容上看,孔子虽然觉得与这些“隐士”“道不同”,却也十分尊重他们,这与《蒹葭》中诗人对“伊人”“敬”的态度相似。
此外,《庄子·杂篇·渔父》“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使船而去,延缘苇间。”中孔子对隐士“渔父”的“敬”亦是如此。
根据文本分析可得“求贤说”更贴近《蒹葭》的题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2]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3]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4]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8]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徐彦峰田亚岐《秦风·蒹葭》与秦都雍城地理环境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9(3)
[10]孙尚勇“诗书礼乐”与“强国之术”[J]四川大学学报2020(5)
(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