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创新的开始,有效提问是学生创新的思维之窗,课堂上实行有效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良好的交流平台,在课堂中有效地提问也是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138
一、引言
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那么,怎样利用有效的时间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呢?课堂提问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抓住教学的重点,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辅导。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问,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更直接地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就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二、课堂提问有效性
1.要有目的性的提问。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一定是有目的性,是为了对学生了解教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引导。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以便于能够更直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地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作为教师能够准确的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是了解某种数学方法或是其中的数学理念。如果答错了,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在某段学习过程中及某个知识点上存在的某种问题。物给所需,才能更好更快捷地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点不足等问题。
2.要有针对性的提问。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侧重点,指出关键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切的提问,太简单、太难的数学问题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也会不同,因此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对问题的建设也要因人而异。
3.要有启发性的提问。要想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和探索能力,使问题变得更有效,那么一定要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最好带有情境感,给学生建立悬念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好奇心开始,达到对知识的认知目的。通过教师恰当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像在除法中,“13÷3”,那么就会出现小数循环的现象,这时,提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那么怎么取舍呢?”学生就会产生对这个问题的疑问,在心里有种期待感,这也是对知识渴望的内在需求,开始积极主动地探索并投入到知识中去。
三、提高有效提问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师生对话情境。激励、唤醒和鼓励是教育的真正艺术,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正是促使教育的真正意识得以体现的载体,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师生敞开心扉,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精心的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制造悬念,可以造成学生求知矛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愿望,通过悬念牵制学生的思维,催发学生对话的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主动进行对话,教师可以趁此诱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
2.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教学设计策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抽象性不是很强,但是仍有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话教学的设计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对话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1)从教学重难点处设计。
教学重难点往往都是学生感到不好学,也是教师感到难教的地方,所以,教师在设计对话话题时,要立足于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重难点的关键处预设,通过引导、点拨提高对话的有效性。如,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几个关键性的话题:什么叫作比?如何表示比?比的各个部分名称是什么?这几天话题是针对此课的主要认知目标进行设计的,通过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关键,通过对话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2)从教学的疑点处设计。
教学疑点是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学中教师感到有疑惑的地方;二是学生自觉无疑,其实又有疑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对所学知识发生混淆,往往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抓不到实(本)质,这个时候就容易产生疑问。因此,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学习的疑点,能够针对疑点进行设计对话,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
3.营造真实的数学情境,使知识具体形象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结合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进行教学,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材料与实际生活很贴近,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题目进行练习。例如:一段绳长24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段绳长几米?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24÷2=12(米),24÷3=8(米),24÷4=6(米),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试试.把题中的绳子换成长纸条,按题目的要求对折再对折,发现纸条被平均分成了4段,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就是把24米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6米。这样就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学生-B,I难以理解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弓1导学生更快地、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
4.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很多人认为小学数学不适合开展实践活动,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学数学一样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实践性较强,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合作交流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可以开展“走出课堂、走进银行”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可以作为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这样学生既可以将书本知识将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也可以学习到从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使知识得以升华,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金宗.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J].西藏教育,2011(11).
[2]王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的课堂关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138
一、引言
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那么,怎样利用有效的时间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呢?课堂提问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抓住教学的重点,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辅导。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问,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更直接地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就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二、课堂提问有效性
1.要有目的性的提问。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一定是有目的性,是为了对学生了解教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引导。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以便于能够更直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地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作为教师能够准确的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是了解某种数学方法或是其中的数学理念。如果答错了,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在某段学习过程中及某个知识点上存在的某种问题。物给所需,才能更好更快捷地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点不足等问题。
2.要有针对性的提问。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侧重点,指出关键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切的提问,太简单、太难的数学问题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也会不同,因此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对问题的建设也要因人而异。
3.要有启发性的提问。要想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和探索能力,使问题变得更有效,那么一定要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最好带有情境感,给学生建立悬念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好奇心开始,达到对知识的认知目的。通过教师恰当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像在除法中,“13÷3”,那么就会出现小数循环的现象,这时,提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那么怎么取舍呢?”学生就会产生对这个问题的疑问,在心里有种期待感,这也是对知识渴望的内在需求,开始积极主动地探索并投入到知识中去。
三、提高有效提问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师生对话情境。激励、唤醒和鼓励是教育的真正艺术,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正是促使教育的真正意识得以体现的载体,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师生敞开心扉,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精心的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制造悬念,可以造成学生求知矛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愿望,通过悬念牵制学生的思维,催发学生对话的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主动进行对话,教师可以趁此诱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
2.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教学设计策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抽象性不是很强,但是仍有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话教学的设计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对话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1)从教学重难点处设计。
教学重难点往往都是学生感到不好学,也是教师感到难教的地方,所以,教师在设计对话话题时,要立足于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重难点的关键处预设,通过引导、点拨提高对话的有效性。如,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几个关键性的话题:什么叫作比?如何表示比?比的各个部分名称是什么?这几天话题是针对此课的主要认知目标进行设计的,通过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关键,通过对话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2)从教学的疑点处设计。
教学疑点是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学中教师感到有疑惑的地方;二是学生自觉无疑,其实又有疑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对所学知识发生混淆,往往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抓不到实(本)质,这个时候就容易产生疑问。因此,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学习的疑点,能够针对疑点进行设计对话,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
3.营造真实的数学情境,使知识具体形象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结合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进行教学,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材料与实际生活很贴近,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题目进行练习。例如:一段绳长24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段绳长几米?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24÷2=12(米),24÷3=8(米),24÷4=6(米),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试试.把题中的绳子换成长纸条,按题目的要求对折再对折,发现纸条被平均分成了4段,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就是把24米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6米。这样就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学生-B,I难以理解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弓1导学生更快地、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
4.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很多人认为小学数学不适合开展实践活动,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学数学一样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实践性较强,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合作交流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可以开展“走出课堂、走进银行”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可以作为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这样学生既可以将书本知识将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也可以学习到从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使知识得以升华,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金宗.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J].西藏教育,2011(11).
[2]王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的课堂关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