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尽管见仁见智,但我有自己的做法。
一、引导观察生活,培养作文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观察实际生活,做一个有心人。无论是上学路上,去书店,逛街,在学校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人、物、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相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
又都会有不同的处事方法和原则,这些不同的人、物、事,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但学生写作时,只要一说写人,不管是父母、老师、只要写人物的肖像,就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孩子们的笔下,大都成了相同的摸样,为什么?就是因为老师说了一句话:某个同学“炯炯有神”写的好。这样学生笔下的人物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在他们初学写作时,引导学生读中学写,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雪儿》一课时,体会了文中描写雪儿的写作方法,叫孩子们学习这课的写作方法,仿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写作的兴趣培养起来了,就为写好作文树立了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重积累训思维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听音乐、猜谜语、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等方法来创设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迅速调动学生的感觉,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师生共同完成任务蓄势;采用“神入角色,心驻课文”的方法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冰心、当作亨特、当作盲孩子……去“亲临亲历”,“深入体会”,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辩论让学生发现不足;通过表演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把握。我还采用“每人每课提三个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预习时提出三个问题,抄写在预习本上,在课堂上交流提问,让学生与书本零距离接触;采用“统一符号、圈点批注”的形式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品味语言时找出喜欢的字词句段,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在采用“小测、听写、抄词”的形式抓字词落实,还“删难就简”增加一些让学生“亲临亲历”“感悟体验”“引发兴趣”“激活思維”的作业,让学生有热情,有乐趣,取得好的效果。如:学习第三单元春夏秋冬和古代诗歌的课文时,要求学生查找有关四季的成语、俗语、古诗,并为课文做画,在课外查找剪贴描写四季景象的美文,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造句,将句子制成卡片张贴在板报上,并把这句话扩写成30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章;学习《诗两首》时,让学生写歌颂母爱,抒写真情的诗歌;学习童话、寓言,让学生编写童话、寓言故事;学习《化石吟》时,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我与xx(某一古生物生物)的故事,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时,让全班同学写《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三、引导审读题目,把握习作要求
教师每布置一次写作文,都应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如写什么主题、用什么方式表达等都要让学生明白。当然,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先前知道要求,在作文时却忘记了,所以我们就要在学生写完作文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读写作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这次作文要写什么,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中心;其次,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看自己写了什么,找出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第三,引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去改自己的作文。如我们引导学生修改记叙文时,要他们对照找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又如“写一件有趣的事”,要求把自己经历过或看见的一件有趣的事写出来。内容要具体“有趣”,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待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写的作文,逐一修改。
四、创设写作情境,开阔学生思路
情境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理之一,写作前,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特意安排一些活动,搞一些有意义的学习和习作方面的活动,让学生们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述,再书面写出来,这样的效果,要比枯燥的说教好得多,这样的教学习作,实际上是让学生从封闭式的教学中开放出来,引导学生用身体的器官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训练中要注意三个特点:一是“快”,即迅速地不失时机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二是要“实”,指实在,可见可感的人和事;三是要“新”,即内容要新颖,形式要灵活。还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训练,如生泊指导、实物演示、音乐感染、表演体验等,都是为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受到学校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灵,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写出作文来。
五、引导互评互改,提升作文悟性
学生在自读自改作文后,可能作文中还有他们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每一次检查总是按照原有的思路进行的,所以在检查过程中,他们就很难找出自己的问题,互读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换读作文,模仿照维,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自我检查与别人检查同时进行的方式。实施这一过程,教师在家访时或召开家长会时,一定要给家长说明,要求学生、学生家长成员一定要积极配合。家庭成员要认真听学生读或监督学生读自己的作文,同时让学生修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写《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幅秋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和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像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和家长的认识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但是你可以告诉他:“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
一、引导观察生活,培养作文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观察实际生活,做一个有心人。无论是上学路上,去书店,逛街,在学校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人、物、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相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
又都会有不同的处事方法和原则,这些不同的人、物、事,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但学生写作时,只要一说写人,不管是父母、老师、只要写人物的肖像,就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孩子们的笔下,大都成了相同的摸样,为什么?就是因为老师说了一句话:某个同学“炯炯有神”写的好。这样学生笔下的人物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在他们初学写作时,引导学生读中学写,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雪儿》一课时,体会了文中描写雪儿的写作方法,叫孩子们学习这课的写作方法,仿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写作的兴趣培养起来了,就为写好作文树立了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重积累训思维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听音乐、猜谜语、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等方法来创设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迅速调动学生的感觉,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师生共同完成任务蓄势;采用“神入角色,心驻课文”的方法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冰心、当作亨特、当作盲孩子……去“亲临亲历”,“深入体会”,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辩论让学生发现不足;通过表演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把握。我还采用“每人每课提三个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预习时提出三个问题,抄写在预习本上,在课堂上交流提问,让学生与书本零距离接触;采用“统一符号、圈点批注”的形式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品味语言时找出喜欢的字词句段,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在采用“小测、听写、抄词”的形式抓字词落实,还“删难就简”增加一些让学生“亲临亲历”“感悟体验”“引发兴趣”“激活思維”的作业,让学生有热情,有乐趣,取得好的效果。如:学习第三单元春夏秋冬和古代诗歌的课文时,要求学生查找有关四季的成语、俗语、古诗,并为课文做画,在课外查找剪贴描写四季景象的美文,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造句,将句子制成卡片张贴在板报上,并把这句话扩写成30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章;学习《诗两首》时,让学生写歌颂母爱,抒写真情的诗歌;学习童话、寓言,让学生编写童话、寓言故事;学习《化石吟》时,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我与xx(某一古生物生物)的故事,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时,让全班同学写《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三、引导审读题目,把握习作要求
教师每布置一次写作文,都应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如写什么主题、用什么方式表达等都要让学生明白。当然,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先前知道要求,在作文时却忘记了,所以我们就要在学生写完作文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读写作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这次作文要写什么,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中心;其次,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看自己写了什么,找出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第三,引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去改自己的作文。如我们引导学生修改记叙文时,要他们对照找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又如“写一件有趣的事”,要求把自己经历过或看见的一件有趣的事写出来。内容要具体“有趣”,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待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写的作文,逐一修改。
四、创设写作情境,开阔学生思路
情境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理之一,写作前,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特意安排一些活动,搞一些有意义的学习和习作方面的活动,让学生们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述,再书面写出来,这样的效果,要比枯燥的说教好得多,这样的教学习作,实际上是让学生从封闭式的教学中开放出来,引导学生用身体的器官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训练中要注意三个特点:一是“快”,即迅速地不失时机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二是要“实”,指实在,可见可感的人和事;三是要“新”,即内容要新颖,形式要灵活。还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训练,如生泊指导、实物演示、音乐感染、表演体验等,都是为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受到学校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灵,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写出作文来。
五、引导互评互改,提升作文悟性
学生在自读自改作文后,可能作文中还有他们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每一次检查总是按照原有的思路进行的,所以在检查过程中,他们就很难找出自己的问题,互读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换读作文,模仿照维,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自我检查与别人检查同时进行的方式。实施这一过程,教师在家访时或召开家长会时,一定要给家长说明,要求学生、学生家长成员一定要积极配合。家庭成员要认真听学生读或监督学生读自己的作文,同时让学生修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写《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幅秋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和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像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和家长的认识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但是你可以告诉他:“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