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unken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体育课上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讨论的热点,我认为首先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应该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下面谈一谈低年级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关键词:主体性 手段 游戏
  【中国分类号】G633.96
  
   一、游戏教学法
   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 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孩子 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小、幼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很快适应正 规的体育,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 ,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1.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作对、作好。 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 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井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 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向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 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
   2.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 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 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 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 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是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 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 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 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 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
   3.放松部分的游戏设计。放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使身心放松、愉悦。游戏方法较 其它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舌头”、“给球打气”、“参观自然保护区――模仿各种小动物”、“风 吹雪花飘”等,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4.过渡性游戏的设计。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主要教材出现,它还可以作为过渡性教材出现。其目的是使课中 所有教材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如在篮球和实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戏就要精心设计。“头上胯下传 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 ,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 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 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 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 接受。
   2.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 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 、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
   3.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 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 .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 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4.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 ,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 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 定的地点。
   5.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 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 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 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辉强、胡新成.《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第4期.
  2张兴百.《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要“保鲜”》.《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第12期.
  3李容.《运用激励策略增强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体育教育探索之舟-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题、论文、教案、案例精选》.上海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音乐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学生是民族文化的接受者、弘扬者,更加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在初中课堂上,要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来让中学生体会到外在的愉悦和内在的成功体会。通过初中的课堂教学,来让民族音乐所蕴含的人间真情、民族尊严、伦理美德以及人文境界等来感染中学生,进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音乐;音乐文化;弘扬  【中国分类号】G623.71    中华
对比敏感度是衡量人眼在不同空间明暗对比下分辨物像的能力,反映人眼识别空间复杂物体的能力。对比敏感度由空间频率通道进行调谐,空间频率通道调谐曲线的包络构成对比敏感度函
摘要:速写作为高考美术专业基础课统一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主要考查考生的三种能力——对比例、透视与结构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对人物整体动态的表现能力、速写表现技法的运用能力。本文从美术教学规律的角度,就如何使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速写的三种能力,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高考美术 速写 有效教学 艺考生  【中国分类号】G623.75      速写,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技法。它不但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
摘要:乐理教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质,它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乐理教学中将两者巧妙地融在一起,音乐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它容纳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内涵,音乐将这些文化以人口相传吟唱的形式传承下来。乐理教学涵盖着音乐科学领域当中的各种专业词汇的定义与特色,以及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乐曲反应的文化内涵等。本篇论文就是针对音乐文化与乐理教学之间的关联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音乐文化 传承 乐
在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部分。明确指出了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大纲》规定,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懂得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他们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所以,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要一环。决不能把音乐课仅仅局限于唱歌教学
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推动了国内3G业务的发展。作为进入电信市场的3G新业务,其业务发展的态势如何,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国内3G业务的发展趋势,无疑有助于了解3G业务变化机理,为电信运营商加大与3G业务链上各主体的合作,加快3G新业务的扩散速度提供决策依据,其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以3G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