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制冷与空调原理及维修》课程的应用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生产企业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要求职业学校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制冷与空调原理及维修》课程的实践课教学,力求做到职业教育“能力为本”和“以人为本”二者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法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生产企业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要求职业学校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必要的,具有时代适应性。但是,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能力教育,它还必须“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关怀和尊重,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在职业教育中,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二者具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因而构成职业教育的统一的培养目标。职业学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进行教学,才能够做到“能力为本”和“以人为本”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很多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参照国内外有关中职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应用电子专业《制冷与空调原理及维修》课程的实践课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个任务,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融“教、做、学”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讲讲做做,做做讲讲,边学边做,学完了以后当即通过"做"来实践、印证,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再回到课堂上来讲,予以解决,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下面,本文以任务驱动法在电子电器专业《制冷与空调原理及维修》课程的实践课教学谈谈个人的心得。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制冷与空调原理及维修》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根本特点,笔者把教学实施方案分为任务设计、任务分析、任务探究和效果评价四个阶段。
  一、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法的关键。任务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的任务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若能创造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无疑将大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电冰箱、空调器的故障现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贴近实际生活,在电冰箱、空调器的检修技能教学中,教师若能设计或收集一些学生遇过的真实的故障问题,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设计的任务应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能够真正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任务。比如,学习电冰箱与空调器的电气控制系统时,教师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连接,也可以设计一些制冷系统完好但电气控制系统混乱的电冰箱与空调器故障,让学生去排除。学习制冷系统工作流程时,可安排学生设计并制作制冷系统模型。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必然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与电气控制原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电气连接安装、割管、弯管、扩管、气焊、系统抽真空、检漏、充注制冷剂等相关实践技能。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但能对电气控制系统与制冷系统有真实的感知,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任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学习电冰箱、空调器的故障检修时,设计的任务应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在初始的任务中,可设计一些电源或简单电气元件损坏的故障,随着学生分析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再设计复杂电路故障及制冷系统故障。
  (4)任务设计时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个人完成的任务,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目标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解决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并在不断的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分组完成任务时,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综合任务,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便于学生的相互促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是任务驱动法的难点,对任务进行适当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
  分析任务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入门,提示任务探究的方向。比如,电冰箱、空调器的故障检修实例中,解决问题的着手点是故障现象分析。电冰箱、空调器的故障类型很多,同样的故障,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现象,如压缩机故障有可能出现运转正常但不制冷、压缩机不能启动、压缩机通电后马上过载保护等多种不同的现象;不同的故障,也可能存在多种相似的现象,电冰箱、空调器不制冷有可能是制冷剂泄漏、制冷系统堵塞、压缩机故障、电气故障等多种不同的原因。因此故障现象分析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故障现象,提醒学生观察故障现象时应注意的问题。如电冰箱制冷系统泄漏故障实例中,通常可观察到以下六种现象:①压缩机启动及运转正常;②运行电流偏低;③压缩机机壳温度升高不明显;④蒸发器没有气流声或气流声很小;⑤排气管和冷凝器不发热;⑥蒸发器和回气管不冷。很多学生在观察此类故障现象时会漏掉一个甚至几种现象,这样就可能对故障的分析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到任务完成的效率或是无法完成任务。此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开展。
  三、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是任务驱动法的重点,是学生自主探究的阶段,也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阶段,更是一个全面提升整体素质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任务的本质,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适当的启发,给出合理的建议,指导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但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比如,电冰箱制冷系统泄漏故障实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六种现象(详见:二、任务分析),由现象①可推断出电冰箱的电气及控制系统正常;现象②③可推断出压缩机的负荷变小;现象④可推断出制冷系统管道没有或仅剩极少量制冷剂在流动;现象⑤⑥可推断出电冰箱没有制冷也没有热负荷。让学生自行探究并验证电冰箱出现何种故障,确定相应的故障维修方案。制冷系统模型的制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与电气控制原理的相关资料,与学生共同探讨流程的可行性、布局的合理性,但最终的方案由学生自行确定。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旁听者,而是学习探究的主体。
  在自主探究阶段,学生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大胆尝试,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主协作,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四、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在任务驱动法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学生成果的静态评价,还包括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如学生完成制冷系统模型的安装后,教师要进行四个方面的评价:(1)对作品的工艺、布局、制冷效果进行评价。(2)对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解决方案和完成效率进行评价。(3)对完成任务过程中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4)对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学生的作品布局合理、工艺美观但制冷效果差,有些学生的作品制冷效果好但工作效率低,有些学生工作效率高但工艺性差,有些学生操作方法和步骤存在问题。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当然,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评价为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接受新的任务。
  通过教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归纳总结完成任务的方法,体会成功心得,反思不足之处。除教师点评外,学生的互评也是必要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起到很好的相互促进作用,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这种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通过完成任务,把“教、学、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学习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到课堂学习与场地实践完全同步的“学中做,做中学”课程整合模式,在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金泉.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佐周.制冷与空调设备原理及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现有的校园网络实际需求情况建立一道有效的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防线是必须的。  关键词:校园网;安全系统;服务器;Internet;网络    1 引言    伴随着各种网上教育系统和办公系统的应用,带来了许多工作的方便和效果,但随之而来的黑客、木马、病毒猖獗入侵,也给许多学校工作造成了许多麻烦和损失。教育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
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必然性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所涵盖的意义是:草原文化从传统文化转型为现代文化。讨论草原文化是否需要实现文化转型,首先要搞清楚文化转型的内涵。具有代表
一、“探究性学习”背景下的教与学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它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因为是学习,所以它不同于科学家发明创造那样的探究,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理解和掌握未知的知识;同时探究性学习,又不同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关注的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另外探究性学习还是一种学习的手段,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如何把教学目标的落实分段实施、在实际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适当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拓展探究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在探究活动中注重交流、评价的互动空间,完善探究活动的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关键词: 科学探究;分段实施;问题意识;探究精神  所谓科学探究(可简称为探究)就是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自主性非常有限。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经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
6月1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海峡论坛·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期刊
笔者参加了县里举行的2009年物理课堂教学比赛,这次比赛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授课班级由参赛教师随机抽签决定。笔者参赛的授课班级是本县第二中学八年级2班,课题是《合理利用机械能》,经过精心准备和积极参赛,最终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参赛得到的启示总结如下:    启示一: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的情感距离越近,意味着课堂越和谐,课堂教学效果
2月23日,手机杂志运营商VIVA无线新媒体联合传媒市场监测与调查机构新生代发布((2011年度中国手机杂志业态报告暨第二届手机杂志排行榜》。报告认为,网站开始过气,移动应用将成为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教学由于受传统上课班级授课制的约束和限制,教师从备课、讲授、作业辅导、考试评定等环节,很少顾及不同学习智能水平学生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上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各自的水平层次上,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提高和发展。特别是进入高三年,片面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难度上为了与高考接轨,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评价上采用了同样的高标准,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为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其中,建设和谐机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面,只有加强和谐机关建设,才能更进一步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