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物理兴趣教学的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不能够学好物理,兴趣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够展开有效的教学,反之,则是浪费时间、精力的无用功。本文简单的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中学物理兴趣。
  关键词:中学物理 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动力源泉。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刚学物理的学生,大都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是不稳定的,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发现物理内容大多很抽象,如果再加上成绩不够理想,兴趣就会迅速下降,以至于影响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如何借助学生的直接兴趣引起他们的间接兴趣,将短暂的兴趣变为稳定的兴趣,这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问题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好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对本门学科产生较大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比如说在进行流体的流速与压强一课教学的时侯,让学生拿两张白纸,并在两张白纸中吹气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可能有些学生能解释但也有些不能解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比如说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亲身体验,逐步培养兴趣
  自我体验,自我感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获取知识。我们认识事物,总是先搜集和积累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得出结论。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对他们是未知,而教师是已知的事物。因此,仍应让学生按照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去学习,只不过资料是教师精选的。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可以得到教师的启发引导,以缩短学习过程的时间。只有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明创造的道路走,才能培养出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学会研究工作的科学方法,为未来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光的折射和反射。如进行理论讲述,学生可能不会有过多的收获,仅仅会记住一些理论结果。假如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室通过实验获得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对光线的理解,角度的度量,折射角、入射角的认识具有具体的认识,这对于他们的科学思维习惯的培育是很有帮助的。
  三、开展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明白的东西,人才喜欢去钻研,而越钻研,就会越明白。《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后巩固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得相对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这一实验教学目的,有些是通过教师演示来实现的,有些则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完成。当学生在理论学习之际,开展充分的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明白理论的指导性以及应用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在实验中逐步解决了许多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其动手的能力也会被提高,从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愉悦感,这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被持续的激发。例如:“测弹射器弹丸出射的初速度。”在沒有学习平抛运动以前,冒然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许多学生是没有头绪的,好多人不知道从何入手,如果学生在学习以及研究了平抛运动之后,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其效果将会变得很明显。首先,加深了对平抛运动理论的理解、认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起到理论的指导作用。其次,在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平抛运动的常识,还可以用来测量弹丸的速度,激发了他们钻研问题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探讨新的应用,解决新的问题,成功的刺激让他们处在愉悦之中,学习物理,应用物理的兴趣就被长久地定格在大脑中,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总结
  总而言之,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谈得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必须针对课堂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肖林.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构建有效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2]翟晓婷.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开篇引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低年级语文教学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兴趣,调
一、案例背景  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探究式学习已成了当前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在老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进行。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传统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过分强调“入乎其中”的模仿和继承,而忽视“出乎其外”的探索与创新,学生在建构数学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
一、这样的证法你知道吗?  学过几何的人都知道勾股定理它是几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定理,应用十分广泛。迄今为止,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有500余种。其中,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证法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总统为什么会想到去证明勾股定理呢?他用什么方法证明的你知道吗?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
【摘要】多媒体课件教学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本文从课件教学的优势、当前课件教学的不足和课件教学中应改进的问题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使多媒体课件教学更有效地应用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    随着教育技术逐渐的走进课堂,各种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应用于教学之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是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
训练目标: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  重点难点:结合实例学习怎样提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课时:一课时。  训练过程:    一、导课    1 大脑是身体各部分的指挥部,思想是文章的统率。在议论文里,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重要性)。在本次作文中,有些同学的作文没有中心论点,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提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板书:如何提出议论文的论点    2 提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有几种方
内容摘要: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化学概念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能力和发展技能的基础。本文针对较难掌握的概念设计不同的方法。从实验探究,实践联系,充分讨论,模型虚拟等四个方面把枯燥抽象的概念设计为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基本技能。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掌握概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形成能力和发展技
摘要:利用对Excel中数据库函数的使用来统计满足各种条件的数据及运算结果。  关键词:数据库函数 数据统计 条件区域 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6-0038-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
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它是师生发展全面素质的主渠道,是学生发展英语素质的主要场所,它不是单纯地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方法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富有趣味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反思能力和质疑能力。为使职校学生初步具有适应国际化、信息化时代要求的职业生存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我
【摘 要】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本人多年中学数学的教学经验,介绍如何改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来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高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中学 学习兴趣    新课程是素质教育从形式走向实质,从探索走向实施的标志。它真正体现了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主阵地的课堂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适合新课程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
【摘要】1996年4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正式提出,将“学会学习”置于21世纪的教育核心,学会问题的解决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问题解决策略”:1、“自问式”的解决问题过程的策略,能清楚的了解问题及问题的解决;2、学生错误问题的反馈和分析,能深入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3、学生错误问题的归因和解决的策略 。本课题是指导学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