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回放】
材料一:“学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它启发我们思考:“成年人”不等于“成人”,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
材料二: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人不能生而为“人”,必须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呈现完美之形,提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材料三:著名学者钱理群曾抨击“老奸巨猾”的学生,认为“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人生的精算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阅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认识和感悟?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评委解读】
考查全面的思辨和归纳材料能力。三则材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材料一的观点是“成年人不等于成人”。材料二则谈到成人的途径——学习,怎么学?通过哪些方式学?第三则材料表明,(北大作为最高学府)即使学习就一定可以“成人”吗?三则材料间隐藏这一层逻辑关系,因为题目谈到“全面理解材料”,因此我们最好不要仅仅就一则材料而写作,而要在理解完逻辑链条后去写作。可以持批判角度,也可对“成人”提出不一样的理解,但落脚点一定是如何真正“成人”。
(明 灯)
作者自画
卢贝尔,高二学生,现任乐清中学丹霞文学社社长。喜欢阅读与音乐,热爱自然。
张晓风的《食橘者》里有一个吃橘子的老人,他用小刀割开橘子的皮,一瓣一瓣撕去橘子的经络,文章里说他“以一种玄学家执迷的格物精神,细味那些神秘的金汁溢涨的橘子”。很早之前读过这篇文章,很感叹这位食橘老人的魅力,而不知不觉,我也成了一个食橘者。
把吃橘子当成一件大事,仔细地完成,我自认为在增加吃橘子的分量。而我的“食橘”也不止用在橘子上。即使在学校里,我也习惯慢慢走,边走边看,于是我能看到那棵绿底里沁出红潮的树,摸到广播里浑圆指尖按在琴键上的触感。这些景色和耳朵里的触压不断地撩拨我的情感,雕饰我的修辞。
这也许是一件太任性的事情,尤其是当午休时好多刻苦的同學在学习时,我坐在中间不紧不慢地吃二十分钟的橘子,写字的沙沙声简直是扯住衣角快要刺进皮肉的一排细针。
学以成人,我想不管我们学的是礼乐射御还是仁义礼智信,最重要的不是科目内容,而是学习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思维方式与体悟。应试教育其实也带给了我很多,合理规划、分类,理性处理情绪,受益匪浅。我也深知它有存在的合理性,我必须为了应试而奋斗,我也很乐意去奋斗。不过我认为,成人应当是做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应试教育偏向理性,因为感性是灌不进去的。感性需要点火,没有人为我们点火,我们就自己为自己点火。
这就是我食橘的由来。
在我心里,所有情感和细碎的欲望都可以变得盛大,我希望我隐匿的欲求都能挣脱面纱,清晰地展现出来。我赞同的是,情感就是人的生命力。
高一的时候我不顾一切地学,半年下来跟同桌讲过的话竟然屈指可数。可我的成绩却上不去,反而越学越焦虑,最消沉的时候经常偷偷在公共厕所里哭。我记得我当时问过自己:“我在生活吗?”现在想想,答案的确是否定的。我确实不想含苞便死,于是升到高二我改变了学习方法,这便有了“食橘”,让我可以毫无愧意地释放感情,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似乎少了,我的成绩却提升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所有人都咬紧牙关拼命学的时间,竟然还有人有食橘老人的悠哉,还会有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闲工夫,还会花一个中午的时间看玫瑰,还能无愧意地在与朋友的感情冲突里去自我认知——这好像挺幼稚的。不过我确实有收获,我在银白通透的月亮里感受到冷雨滴顺着脊背滑下来的令人战栗的雀跃。阳光下,每一片叶子都在闪光,我听见“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高歌,我一遍一遍地读《报任安书》,让“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一遍遍以隐晦的剑刺进我的心。我在感受,我在表达,我在生活。
我再没有愧疚,对于这些被我“浪费”的时间,因为我认为偷懒和偷闲的区别很大,成人的过程是努力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平衡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不应该是两者的相互压制,而是促使两者尽情释放,使之在碰撞中融合。正如《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艾利欧的爸爸最后说的那样:“你只要记住,上帝赐予我们的心灵与身体只有一次……别让那些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我终于对我的情感负起了责任,而与此同时,我并没有对我的理智不忠。
没有人否定成人的意义,但大多数人总是为了沉稳,对年少的热情与率真进行扼杀,而内心既愤恨不已又无可奈何。其实我觉得,这两者并不是非要你死我活,只有理性或者只有感性都不算成人,成人是找到一个平衡点,释放感情,同时又用理智去稍加束缚——必要时,以理智来承担感性的后果,或者是以感性来将理智脱离机械的泥淖。
感性与理性的平衡,通俗一点来说,应当是做自己与负责任的平衡,我们从哭闹的婴孩,长大成率真而不乏理智的成人,这种平衡是我们处理自己与外界关系的方法,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要忠于自己,也要忠于他人,做到这两者的统一,便是成人,便是对自己负起活着应有的责任。
鲍勃·迪伦说过:“我不是什么代言人,我是月光下裸体的舞者。”人活一辈子,没有一日不可不起舞,不可不抒情,迎着节奏起舞,舞便有了意义;顺着本心,舞便有了韵味。
(指导老师:徐 琤)
创作感言:
我自认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十分感性,并且希望情感可以在我的生活中占据较大的比重,这便是写《食橘》的初衷吧。我十分珍惜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感情,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也正是因此,我渐渐感觉到在从前的生活里,我的感情是如此匮乏与淡薄。
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而于我而言,那些从社交媒体或者娱乐节目里获得的感觉并不能充实我,日复一日枯燥地埋头学习也只会干涸我的灵魂,于是,这就成为我“食橘”的动机,也是我阅读、看电影、练钢琴等等等等的开始。
我从隽永的文艺作品中感受到丰满,从催人泪下的乐曲中感受到充实,从生活中遇见的各种人以及对于他们我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感情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深刻。
而当然,我也在尽可能地平衡好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平衡好理性和感情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就是成长的方式与过程。我希望人生可以因为理性而井井有条,也可以因为感情而恣意舞蹈。回忆过去,我为在感情驱使下的冲动而欢欣雀跃,它们应当永远是透明的露水,涤荡我布满泥污的双颊;我也为出于实际考虑而遏制住的感情而骄傲欢喜,当进退维谷的苦涩终于变成不悔当初的浅笑,我看到了成长的痕迹。
材料一:“学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它启发我们思考:“成年人”不等于“成人”,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
材料二: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人不能生而为“人”,必须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呈现完美之形,提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材料三:著名学者钱理群曾抨击“老奸巨猾”的学生,认为“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人生的精算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阅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认识和感悟?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评委解读】
考查全面的思辨和归纳材料能力。三则材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材料一的观点是“成年人不等于成人”。材料二则谈到成人的途径——学习,怎么学?通过哪些方式学?第三则材料表明,(北大作为最高学府)即使学习就一定可以“成人”吗?三则材料间隐藏这一层逻辑关系,因为题目谈到“全面理解材料”,因此我们最好不要仅仅就一则材料而写作,而要在理解完逻辑链条后去写作。可以持批判角度,也可对“成人”提出不一样的理解,但落脚点一定是如何真正“成人”。
(明 灯)
作者自画
卢贝尔,高二学生,现任乐清中学丹霞文学社社长。喜欢阅读与音乐,热爱自然。
张晓风的《食橘者》里有一个吃橘子的老人,他用小刀割开橘子的皮,一瓣一瓣撕去橘子的经络,文章里说他“以一种玄学家执迷的格物精神,细味那些神秘的金汁溢涨的橘子”。很早之前读过这篇文章,很感叹这位食橘老人的魅力,而不知不觉,我也成了一个食橘者。
把吃橘子当成一件大事,仔细地完成,我自认为在增加吃橘子的分量。而我的“食橘”也不止用在橘子上。即使在学校里,我也习惯慢慢走,边走边看,于是我能看到那棵绿底里沁出红潮的树,摸到广播里浑圆指尖按在琴键上的触感。这些景色和耳朵里的触压不断地撩拨我的情感,雕饰我的修辞。
这也许是一件太任性的事情,尤其是当午休时好多刻苦的同學在学习时,我坐在中间不紧不慢地吃二十分钟的橘子,写字的沙沙声简直是扯住衣角快要刺进皮肉的一排细针。
学以成人,我想不管我们学的是礼乐射御还是仁义礼智信,最重要的不是科目内容,而是学习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思维方式与体悟。应试教育其实也带给了我很多,合理规划、分类,理性处理情绪,受益匪浅。我也深知它有存在的合理性,我必须为了应试而奋斗,我也很乐意去奋斗。不过我认为,成人应当是做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应试教育偏向理性,因为感性是灌不进去的。感性需要点火,没有人为我们点火,我们就自己为自己点火。
这就是我食橘的由来。
在我心里,所有情感和细碎的欲望都可以变得盛大,我希望我隐匿的欲求都能挣脱面纱,清晰地展现出来。我赞同的是,情感就是人的生命力。
高一的时候我不顾一切地学,半年下来跟同桌讲过的话竟然屈指可数。可我的成绩却上不去,反而越学越焦虑,最消沉的时候经常偷偷在公共厕所里哭。我记得我当时问过自己:“我在生活吗?”现在想想,答案的确是否定的。我确实不想含苞便死,于是升到高二我改变了学习方法,这便有了“食橘”,让我可以毫无愧意地释放感情,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似乎少了,我的成绩却提升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所有人都咬紧牙关拼命学的时间,竟然还有人有食橘老人的悠哉,还会有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闲工夫,还会花一个中午的时间看玫瑰,还能无愧意地在与朋友的感情冲突里去自我认知——这好像挺幼稚的。不过我确实有收获,我在银白通透的月亮里感受到冷雨滴顺着脊背滑下来的令人战栗的雀跃。阳光下,每一片叶子都在闪光,我听见“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高歌,我一遍一遍地读《报任安书》,让“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一遍遍以隐晦的剑刺进我的心。我在感受,我在表达,我在生活。
我再没有愧疚,对于这些被我“浪费”的时间,因为我认为偷懒和偷闲的区别很大,成人的过程是努力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平衡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不应该是两者的相互压制,而是促使两者尽情释放,使之在碰撞中融合。正如《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艾利欧的爸爸最后说的那样:“你只要记住,上帝赐予我们的心灵与身体只有一次……别让那些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我终于对我的情感负起了责任,而与此同时,我并没有对我的理智不忠。
没有人否定成人的意义,但大多数人总是为了沉稳,对年少的热情与率真进行扼杀,而内心既愤恨不已又无可奈何。其实我觉得,这两者并不是非要你死我活,只有理性或者只有感性都不算成人,成人是找到一个平衡点,释放感情,同时又用理智去稍加束缚——必要时,以理智来承担感性的后果,或者是以感性来将理智脱离机械的泥淖。
感性与理性的平衡,通俗一点来说,应当是做自己与负责任的平衡,我们从哭闹的婴孩,长大成率真而不乏理智的成人,这种平衡是我们处理自己与外界关系的方法,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要忠于自己,也要忠于他人,做到这两者的统一,便是成人,便是对自己负起活着应有的责任。
鲍勃·迪伦说过:“我不是什么代言人,我是月光下裸体的舞者。”人活一辈子,没有一日不可不起舞,不可不抒情,迎着节奏起舞,舞便有了意义;顺着本心,舞便有了韵味。
(指导老师:徐 琤)
创作感言:
我自认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十分感性,并且希望情感可以在我的生活中占据较大的比重,这便是写《食橘》的初衷吧。我十分珍惜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感情,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也正是因此,我渐渐感觉到在从前的生活里,我的感情是如此匮乏与淡薄。
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而于我而言,那些从社交媒体或者娱乐节目里获得的感觉并不能充实我,日复一日枯燥地埋头学习也只会干涸我的灵魂,于是,这就成为我“食橘”的动机,也是我阅读、看电影、练钢琴等等等等的开始。
我从隽永的文艺作品中感受到丰满,从催人泪下的乐曲中感受到充实,从生活中遇见的各种人以及对于他们我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感情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深刻。
而当然,我也在尽可能地平衡好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平衡好理性和感情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就是成长的方式与过程。我希望人生可以因为理性而井井有条,也可以因为感情而恣意舞蹈。回忆过去,我为在感情驱使下的冲动而欢欣雀跃,它们应当永远是透明的露水,涤荡我布满泥污的双颊;我也为出于实际考虑而遏制住的感情而骄傲欢喜,当进退维谷的苦涩终于变成不悔当初的浅笑,我看到了成长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