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世界地位的变迁(上)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以来的近30年是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时期,其增长速度处于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品出口额均居于世界前列。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制造成本低的价格优势,而在发展的质量上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并面临不断增强的环境、资源和贸易摩擦压力。中国工业应该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增长质量,提升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改革开放;工业;制造业;地位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08)03-0050-06
  
  一、中国工业的增长奇迹
  
  (一)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将体制改革释放出的活力与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中国“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1951-1973年“日本奇迹”时期日本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8%,“亚洲奇迹”国家和地区的韩国、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在1971-2003年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06%、7.35%和6.53%,而1978-2006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69%,以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样评价中国:“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韩保江,2006)。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按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中国工业的增加值仅为1 607亿元,2006年已经达到91 310.94亿元;按照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2006年的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21.16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52%,比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还要高1.82个百分点。
  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78-2004年间,按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的中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1.30%,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比世界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快接近9个百分点。[1]其中,1980-1990年中国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1%,仅略低于韩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7%和10.9%,增长速度远远超过2.4%和2.0%的世界平均水平,也超过主要发达国家、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同样处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1978-200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以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衡量的年均增速为10.89%,以当年价格衡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44%。其中1980-1990年为10.8%,1990-2000年为12.7%,2000-2005年为11.1%,均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主要国家。
  (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国际地位的对比
  伴随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是中国工业的翻天覆地变化,中国已经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封闭的国家转变成一个工业产出和主要产品居于世界前列、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居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工业大国,“中国制造”的地位已经为世界所认可。
  1.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业的世界地位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并且轻重结构失衡。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破坏所导致的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以当年价格计算的197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为709.43亿美元,占世界工业的2.39%。排名列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之后居世界第十位,并且与美、日、德在规模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仅相当于美国的9.89%、日本的18.01%、德国的25.98%。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业品的产量较低,主要工业产品仅棉布产量居世界第一,煤、化肥居世界第三,水泥居世界第四,钢居世界第五,发电量、化纤产量居世界第七,并且与世界第一的差距巨大。绝大部分工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大到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小到香烟、火柴、肥皂都需凭票供应。
  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非常封闭的状态,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商品贸易的形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非常有限,1979-198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仅11.66亿美元。由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中国的出口商品规模也不大。1978年中国出口总额仅为97.5亿美元,进口总额108.9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并且当时的出口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1980年出口产品总额中初级产品占50.30%,而初级产品又以食品及矿物燃料为主,两项合计占出口总额的40.10%;在制成品中以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为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2.07%。在进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34.77%,工业制成品占65.23%,其中又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最大宗的进口商品。总体来看,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处于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的地位。
  2.当前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中国工业规模发展壮大,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世界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商品供应者。
  (1)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和制造业大国
  随着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其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04年按当年价格美元计算的中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达到8.16%,是1978年的3.4倍,被UNIDO称之为“工业占世界比重上升最显著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工业大国。以当年价格美元衡量,1978年美、日、德三个工业产出最大的国家的工业产出分别是中国的10.11倍、5.55倍和3.85倍;2004年美国、日本工业产出分别是中国的2.68倍和1.54倍,德国相当于中国的81.04%。中国已是继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制造业大国,按当年价格美元计算的中国2004年工业增加值占世界的9.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增长很快,在冶金、化工、纤维、服装制造、机械、电子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工业领域都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浙东南、闽南金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形成一批产量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从1978年到2006年间,房间空气调节器、彩色电视机产量增长了10 000倍以上,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集成电路、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增长了1 000倍以上,化学纤维、钢材、平板玻璃、乙烯、初级形态的塑料、汽车产量均增加了数十倍,卷烟、发电量、粗钢、水泥、纯碱产量也增加了10倍以上。中国的钢、煤、发电量、水泥、化肥、化学纤维、棉布、电视机、计算机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居于世界前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电视机等172类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白津夫,2005)。其中,钢产量2006年达到4.2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33.8%;水泥产量2006年达到11.0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44%;[2]大约生产了世界70%的DVD和玩具;超过一半的自行车、照相机、鞋、电话;超过三分之一的空调、彩电、计算机显示器、箱包和微波炉。从家具、冰箱、洗衣机到牛仔裤、内衣的广泛领域建立起显著的市场地位(Peter Navarro,2007)。
  (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加工平台和世界市场的主要供应者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部门和配套体系,劳动力、环境和资源成本低,国内市场广阔,兼之信息和运输成本下降推动全球生产网络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大量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工业部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和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FDI流入国。1979-2006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 918.97亿美元,2004-2006年中国FDI流入量平均相当于全世界FDI流入量的7.05%,相当于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量的20.93%;到2006年,中国的FDI流入存量占到世界2.44%,占到发展中国家FDI流入存量的9.27%(UNCTAD,2007)。工业是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最主要领域,其中大部分外资又投向制造业部门。2000-2005年间,中国工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均在70%以上,虽然2006年略有下降,但仍然高达66.36%。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2000年以来均保持在60%以上,2004和2005年超过70%。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凭借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中国工业品的出口量不断增长,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根据WTO的统计,1978年中国出口额仅为99.55亿美元,2006年达到9 690.73亿美元,其中制成品出口额的增长最为迅速,出口额从1980年的87.12亿美元增加到8 954.33亿美元。中国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产品在世界出口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产品出口额仅占世界总出口额的0.78%,到2006年,这个比重已经达到8.03%,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达到世界制成品出口额的10.84%。其中,服装出口额占世界服装出口额的30.63%,纺织品占22.27%;办公和通信设备占19.80%,其中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分别占26.13%和22.71%;机械和运输设备也占到10.46%(详见表1、表2)。
  


  


  二、中国工业世界地位的变迁
  
  根据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总量、规模的世界比重,出口产品的世界比重,国际分工地位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将中国工业在世界所处的地位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世纪末;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
  (一)中国工业的恢复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
  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推动中国工业走上稳步增长的轨道。中国的工业体系得以恢复和完善,工业物质技术基础得以加强,初步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居民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改革开放至199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占世界的比重有较大的波动。从1978年的2.39%增加到1985年3.20%的峰值后,又下降到1990年的2.16%。此后,中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保持了稳步、快速上升的趋势。至1992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的世界排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第十位上升到第七位,居美、日、德、英、意、法之后,占世界比重达到2.51%(2000年不变价格衡量的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3%)。在主要产品中,煤、水泥、电视机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化学纤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随着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快速增长,商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缓解。
  由于改革开放之初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误解,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比较小,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仍为进出口贸易。随着对中国改革开放形势了解的加深,一批外商、港商、台商开始以“三来一补”的形式利用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早期企业的成功带来的示范效应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流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稳步增长,从1980年的5 700万美元稳步增长到1991年的43.66亿美元,吸引FDI占世界FDI流入量的比重从0.1%提高到2.82%,占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量的比重从0.74%提高到10.93%,居世界的名次也由50名以外攀升到第11名。除少数年份外,中国商品出口额均增长很快,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提高。1978年,中国商品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仅为0.78%,1991年中国商品出口额已经超过1978年的7倍,占世界的比重超过2%。中国商品出口额的世界排名由1978年的接近30名攀升到1991年的第11名。在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已经下降到20%,而制成品比重提高到80%,其中化学和机械类产品出口金额比重提高到20.68%。随着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加工贸易在出口额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0%以下提高到1991年的45.1%。
  (二)中国制造地位的初步确立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度的推动力得以充分释放,国民经济和工业发展都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1992-1997年,工业的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1992和1993年两年甚至超过20%,中国工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快速提升。按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中国工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从1%的水平提高到2%(1987年)花了9年时间,从2%提高到3%花了5年时间,而中国工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接连超过4%(1994年)、5%(1997年)和6%(1999年)只用了2-3年的时间。到2000年,中国工业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达到6.28%,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达到6.67%。中国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列,如原煤、钢、水泥、平板玻璃等重要能源、原材料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化学纤维、化肥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布、手表、自行车、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家用空调机等各种消费品都居世界第一位。工业供给能力的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生活的工业品短缺局面,实现了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吕政,1999)。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运输成本、信息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产品模块化和可分割程度的增强,产品的生产过剩呈现出片断化的趋势,即原来在一个企业/国家内部完成的生产过程被打散并分散到多个企业/全球范围,在一个企业/国家内部的相对封闭的生产网络转变为全球性的开放的生产网络。同时,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其经济结构的重点转向服务业,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例如,1981年之前,美国的工业比重在30%以上,1991年下降到24.7%,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20.5%。借助生产的片断化趋势,发达国家将丧失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大量转移到国外,离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cing)成为一种国际趋势(麦肯锡,2004)。中国由于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且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生产规模大的优势,兼之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价值链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被转移到中国。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在1992、1993、1994、1996年分别超过100亿、200亿、300亿、400亿美元大关,并在1996-2001年间稳定在400亿美元以上的水平。1992年,中国吸引FDI额列美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之后,居世界第六位,并成为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993-1997年,中国吸引FDI总额一直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以及FDI流入存量占世界的比重在1994年和1997年达到历史顶峰,分别达到13.28%和4.37%。在中国大量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增长。1991年之前,中国FDI流出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下,最多的1991年也仅为9.13亿美元。1992年开始,中国FDI流出量大幅度增加。1992、1993年分为40亿美元和44亿美元,除1999年为17.74亿美元、2000年为9.16亿美元外,其它各年的FDI流出额均在20亿美元以上。
  中国与国际市场的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中国制造的产品大量涌向国际市场。根据WTO的统计,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在2000年前后超过3%。2000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达到2 492.03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86%;中国商品进口总额达到2 250.93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的3.38%。中国商品出口额的世界排名进一步提高到第七名。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市场占优势的产品仍以纺织品和服装为主,二者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0.27%和18.24%。但是机电产品的世界份额增长很快,机械和运输设备占世界市场的比重从1990年的0.89%提高到2000年的3.14%,办公和电信设备占世界市场的比重从1990年的1.05%提高到4.50%。从中国商品的进出口结构可以看到,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继续下降,2000年已经下降到10.22%,而制成品中的化学品和机械的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从1992年的20.68%提高到2000年的37%,增长近1倍。进口商品中的制成品比重和化学、机械类商品比重1999年达到最高点(83.80%和41.92%)。从贸易方式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增长,占出口额的比重在1996年提高到50%以上。由于“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进口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因此加工贸易可以作为产品内分工深化简单并具有说服力的度量(卢锋,2007)。中国利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进口零部件、出口制成品的国际分工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工业在总量上的赶超基本实现,中国制造的国际地位初步确立,甚至国外一些媒体认为,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吕政,2001)。
  (三)中国制造地位的强化阶段(21世纪初至今)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生产网络和国际市场,中国工业和中国制造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强化。自2000年前后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超过德国后,中国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与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0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相当于日本的36.53%,制造业增加值相当于日本的37.27%。至2004年,以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和当年价格衡量的中国工业增加值相当于日本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4.69%和64.75%,以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和当年价格衡量的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相当于日本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4.43%和65.00%。
  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突破500亿和600亿美元。中国吸引外资占世界的比重2003年曾一度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商品出口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除2001年外,自2000年以来中国商品出口额的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2003、2004年商品出口增长速度超过30%。出口的高速增长带来中国在世界制造业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3.86%提高到2006年的8.03%。中国在国际出口市场中的地位稳步攀升,2000年中国商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七位,2001-2003年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和日本,自2004年以来成为世界第三大商品出口国。中国的外贸顺差的世界排名快速提高。2004年,中国外贸顺差规模排在全球第14位,不到德国(第一位,1 938亿美元)的1/6;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1 019亿美元,列第四位,仅次于德国、俄罗斯和沙特,顺差规模约是德国的一半;2006年,中国外贸顺差1 775亿美元,略低于德国,列世界第二位(冯雷、李玉举,2007)。加工贸易比重一直稳定在50%以上,且加工贸易出口额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5 103.55亿美元,是2000年的3.71倍;加工贸易顺差增加到1 888.83亿美元,是2000年的4.19倍。
  在这一时期,除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通过商品贸易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走向世界市场。2001年中国FDI流出额为68.85亿美元,虽然2002-2004年有所回落,但2006年又增加至161.3亿美元,中国FDI流出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33%(2005年为1.46%)。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采矿和制造业部门,在制造业部门也主要集中于低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所占比重很低。但是也有华为、联想等一批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开始在欧美国家投资设厂,通过购并国外企业的投资方式大量增加,比较著名的有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和美国RCA的彩电业务以及与法国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
  这一阶段出现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中国呈现出“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简新华,2005)。一方面是工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是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除2002和2005年两年外,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要快3个百分点以上。重工业的高速增长带动重工业产品占国际总产量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以钢铁和水泥为例,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15.01%增加到2006年的33.81%,同一时期另外两个产钢大国日本的钢产量仅略有增长,而美国的钢产量则出现下降;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从33.88%提高到44.0%,而同期世界其它水泥主要生产国的产量仅有小幅增长,甚至出现下降。重化工业高速增长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中国对能源、矿石的消耗量相应大幅度增长。由于中国国内产量不能满足需要,能源和矿产品的进口量大幅度增加。1999年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进口额为89.12亿美元,2000年增加为206.37亿美元,2006年进一步增长到890.0亿美元,能源和矿产品进口额占中国全部商品进口额的比重也从5.38%提高到11.25%。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杨 放)
其他文献
[摘要]理性化的现代社会分工引致了职业化的合理发展,而工具理性的发展所造就的“职业人”使传统知识分子可能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中国的知识分子正经历也必然面对现代转型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当代大学教师的角色特征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中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性问题。重建当代大学教师的公共性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知识分子;公共性;公共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界定行业收入合理差距和偏差指数的测算方法,将影响行业收入的因素划分为劳动强度、技术水平、劳动环境、职业风险、受教育程度等五种基本因素,并给出相应的等级系数和影响权重。据此以大连为例,以最低收入的住宿和餐饮业为基数,测算出各行业的合理差距倍数;以2007年大连市分行业平均工资为个例,计算出大连市分行业实际收入与合理差距倍数偏离的指数。  〔关键词〕行业收入;合理差距;偏差指数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基本内容,然后,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政府对外投资政策的变化,中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以及东道国的资源、技术、市场、管理和政策法规等诱发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
期刊
〔摘 要〕本文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别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高管激励、外部审计等方面分析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的财务风险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财务风险负相关;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企业财务风险负相关;适当的高管激励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积极的审计意见与企业财务风险负相关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目前国内研制开发的第一台图书馆ATM使用情况及其功能的介绍分析,提出图书馆ATM建设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手段和实践意义以及它为图书馆发展带来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图书馆ATM;图书馆自助服务站;图书馆RFID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09)02-0092-03    图书馆ATM顾名思义,就是借鉴银行ATM概念,将其引入到图
期刊
〔摘 要〕企业内的物流治理模式是一种制度安排。物流治理模式可以看做企业组织成员基于主观认识的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博弈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内部博弈的参与者认知变化时,参与者所认知的博弈的形式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博弈的均衡,也影响了物流治理模式的改变。因此通过主观博弈的相关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企业内物流治理模式的演变原因,为如何促使我国企业朝着更高效率的物流治理模式演进这一问题找出答案。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境外直接投资正呈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趋势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更大更复杂的风险。本文提出了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与决策的两阶段评价框架,第一阶段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量化从而判断风险的总体水平,第二阶段在传统的折现估价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后的净现值估价方法(ANPV),并在考虑实物期权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管理与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
期刊
〔摘 要〕本文建立一个包括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的实际商业周期模型(RBC model),模拟货币冲击和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同时通过将模型经济的二阶矩与现实经济二阶矩的比较来评价模型的解释力。结果发现,模型经济中的产出、就业、通胀的波动与真实经济非常接近,而资本、货币余额、消费、实际利率和技术的波动则大于真实经济的波动,但是它们的波动方向还是一致的。  〔关键词〕技术冲击;货币冲击;经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法理学教学主要采取的还是教师单方讲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单独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对话式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的讲授法的弊端,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值得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本文以《法理学》教学为例,分析论证对话式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法的优越性,说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同时指出
期刊
〔摘要〕本文以分析企业集团转移定价的应用条件为基础,以东北制药集团为研究对象,具体阐述企业集团转移定价的类型特点,重在剖析转移定价策略对企业集团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指出企业集团转移定价可能引发的内部代价堪忧和外部评价消极等问题,既需要引起企业集团的高度重视,也对政府治理改革和相关规制制度建设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企业集团;转移定价;关联交易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