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节奏是学生对音乐的最初印象,也是学生感知音乐的第一要素。本文从获得节奏感的首要途径和培养节奏感的重要环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身体律动;节奏感;音乐语言
节奏是学生对音乐的最初印象,也是学生感知音乐的第一要素。良好的节奏感使学生在演唱、演奏时,既能做到稳定、准确,又能保持音乐内在的动力和丰富的表现力。笔者结合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获得节奏感的首要途径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学生对情感的反映。〓学生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节奏运动)唤起学生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通过节奏运动,可以使学生在身体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1. 通过行走感受恒拍
人的身体天生具有节奏的基本属性——时间感,如心跳、呼吸、行走等,而行走是唯一完全受意念支配的节奏活动,因此,行走是学生学习节奏的自然起点。
例一:通过游戏“找朋友”,初步感受恒拍。
教学活动描述:
第一步,听教师唱《阿西里西》,跟着教师做动作:边走边拍腿,每走一步双手拍一次腿,节拍为x,结束时拍三次腿,节拍为xxx。
第二步,听教师唱歌拍手,结束时做对拍的动作。
第三步,教师走到做得最标准的学生面前,一起做“拍拍手”的动作,直到所有学生都加入游戏为止。
2. 引入声势练习巩固恒拍
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声势指用脚和手敲击出一定的节奏,因其既有声音,又有节奏,既有姿势,又有动作,所以称作“声势”,也可称为“身体的打击乐”。
例二:声势练习巩固恒拍。
教学活动描述:
第一步,听音乐跟着教师做“拍腿、拧指、拍手、踏脚”的动作,每四拍换一次动作。(训练手与脚的协调性,用身体动作感受恒拍和整个小节的时值)
第二步,听音乐看教师做这四个动作,然后模仿出来。(训练对音乐及动作的记忆力、视觉的空间感)
第三步,继续听音乐模仿“拍腿、拧指、拍手、踏脚”的动作。
第四步,两人一组做动作。
3. 通过律动保持时值的准确性
学生通过为各种时值设计的相应身体动作,在练习中保持时值的准确性,逐渐在大脑中形成准确的时值概念。
例三:通過律动保持时值的准确性。
教学活动描述:
慢走—重音钢片琴;走—手鼓;跑步—高音木琴。
第一步,教师用奥尔夫乐器演奏出不同步态的节奏或音乐,学生用步态跟随。(聆听不同乐器的音色并用步态跟随,做出反应)
第二步,教师用两种不同音色的奥尔夫乐器演奏出不同步态的节奏或音乐,学生分组用步态跟随。
第三步,学生用不同的奥尔夫乐器,跟随教师行走的不同步态和速度演奏。(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步态,并用奥尔夫乐器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和速度。)
4. 拍律的记忆练习
拍律是指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拍律的记忆练习是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变换重音的指令,进行变换拍子的身体运动。
例四:基于同一恒拍的2/4、3/4、4/4拍子的转换练习。
教学活动描述:
第一步,单独练习三种节拍的手脚动作组合。(训练手与脚的协调性)
第二步,两人一组做动作。(为律动做准备)
拍子的转换练习是在节拍教学中较难的部分,有了针对性的变换拍子的身体运动,学生就有了身体和思维之间自由转换的媒介。
二、培养节奏感的重要环节
在节奏教学中要特别强调音乐节奏的功能性,它是音乐元素中表现力最强的手段之一,不仅属于时间的范畴,也更反映出音乐的情绪、色彩、内容和最生动的音乐形象,这就是节奏的功能体现。
根据学生爱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读儿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读儿歌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数板形式的读儿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培养了学生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良好的节奏感,是学生感知、学习并掌握音乐语言的基础,需要学生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演唱、演奏、欣赏等实践活动才能获得。不是每个学生都要成为音乐家,但他们必须是优秀的听众,享受音乐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也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音乐;身体律动;节奏感;音乐语言
节奏是学生对音乐的最初印象,也是学生感知音乐的第一要素。良好的节奏感使学生在演唱、演奏时,既能做到稳定、准确,又能保持音乐内在的动力和丰富的表现力。笔者结合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获得节奏感的首要途径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学生对情感的反映。〓学生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节奏运动)唤起学生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通过节奏运动,可以使学生在身体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1. 通过行走感受恒拍
人的身体天生具有节奏的基本属性——时间感,如心跳、呼吸、行走等,而行走是唯一完全受意念支配的节奏活动,因此,行走是学生学习节奏的自然起点。
例一:通过游戏“找朋友”,初步感受恒拍。
教学活动描述:
第一步,听教师唱《阿西里西》,跟着教师做动作:边走边拍腿,每走一步双手拍一次腿,节拍为x,结束时拍三次腿,节拍为xxx。
第二步,听教师唱歌拍手,结束时做对拍的动作。
第三步,教师走到做得最标准的学生面前,一起做“拍拍手”的动作,直到所有学生都加入游戏为止。
2. 引入声势练习巩固恒拍
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声势指用脚和手敲击出一定的节奏,因其既有声音,又有节奏,既有姿势,又有动作,所以称作“声势”,也可称为“身体的打击乐”。
例二:声势练习巩固恒拍。
教学活动描述:
第一步,听音乐跟着教师做“拍腿、拧指、拍手、踏脚”的动作,每四拍换一次动作。(训练手与脚的协调性,用身体动作感受恒拍和整个小节的时值)
第二步,听音乐看教师做这四个动作,然后模仿出来。(训练对音乐及动作的记忆力、视觉的空间感)
第三步,继续听音乐模仿“拍腿、拧指、拍手、踏脚”的动作。
第四步,两人一组做动作。
3. 通过律动保持时值的准确性
学生通过为各种时值设计的相应身体动作,在练习中保持时值的准确性,逐渐在大脑中形成准确的时值概念。
例三:通過律动保持时值的准确性。
教学活动描述:
慢走—重音钢片琴;走—手鼓;跑步—高音木琴。
第一步,教师用奥尔夫乐器演奏出不同步态的节奏或音乐,学生用步态跟随。(聆听不同乐器的音色并用步态跟随,做出反应)
第二步,教师用两种不同音色的奥尔夫乐器演奏出不同步态的节奏或音乐,学生分组用步态跟随。
第三步,学生用不同的奥尔夫乐器,跟随教师行走的不同步态和速度演奏。(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步态,并用奥尔夫乐器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和速度。)
4. 拍律的记忆练习
拍律是指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拍律的记忆练习是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变换重音的指令,进行变换拍子的身体运动。
例四:基于同一恒拍的2/4、3/4、4/4拍子的转换练习。
教学活动描述:
第一步,单独练习三种节拍的手脚动作组合。(训练手与脚的协调性)
第二步,两人一组做动作。(为律动做准备)
拍子的转换练习是在节拍教学中较难的部分,有了针对性的变换拍子的身体运动,学生就有了身体和思维之间自由转换的媒介。
二、培养节奏感的重要环节
在节奏教学中要特别强调音乐节奏的功能性,它是音乐元素中表现力最强的手段之一,不仅属于时间的范畴,也更反映出音乐的情绪、色彩、内容和最生动的音乐形象,这就是节奏的功能体现。
根据学生爱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读儿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读儿歌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数板形式的读儿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培养了学生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良好的节奏感,是学生感知、学习并掌握音乐语言的基础,需要学生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演唱、演奏、欣赏等实践活动才能获得。不是每个学生都要成为音乐家,但他们必须是优秀的听众,享受音乐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也是终身受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