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课内课外紧密衔接、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开展系列竞赛是有效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 课外阅读 策略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颜,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心态,形成健全人格。《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全国50个城市的初中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外书还包括一些品味低下的卡通漫画、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书籍,可见,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了如下尝试。
一、课内课外紧密衔接,一石激起千层浪
1、巧用课文,以点带面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杨修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性格,曹操心胸狭窄、阴险奸诈的本性,杨修之死的原因。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三国历史、认识三国人物、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好坏难辨,初中生因心智尚未成熟,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时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在教学《<论语>十则》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之《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论语》这一经典博大而精深,富含生活的哲理,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们不妨课外去读一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会感染激发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接手一个班级,都会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阅读的氛围。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智慧背囊》《读者》《意林》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间休息,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时间一长,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提供班级文化建设展台
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下来的心得体会,我每两周组织一次评比,并将有真切体会,看法独到的放在专用的班级文化建设"越读越快乐"这一板块中展示,既给优秀作品本人以鼓励,也能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的课外阅读中。
三、开展系列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竞赛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开展箴言积累竞赛
在教室后的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一个专栏,每天由值日生推荐板书自己认为最好的经典箴言,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恨人者人恒恨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同时,要求全班学生人手一本箴言积累册,每天都将张贴栏中的箴言摘抄下来。当一轮展示完毕,由全班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要用心品读,提高阅读的品质。此外,全班学生每天都能摘抄一条箴言,日积月累,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举办故事演讲比赛
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和演讲赛。全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比赛评委,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读写结合,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能很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年暑假,我班都会开展各种读书征文比赛。既可以是老师根据教材推荐书目的读书征文竞赛,如"《海底两万里》读书征文比赛"、"《水浒传》读书征文竞赛"等,也可以根据上级要求的读书征文比赛,如"《辉煌六十年》读书征文赛"等。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获得了课外阅读的成就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便更为浓厚。
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勇于创新,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之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品位,为推打造"书香校园"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初中生 课外阅读 策略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颜,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心态,形成健全人格。《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全国50个城市的初中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外书还包括一些品味低下的卡通漫画、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书籍,可见,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了如下尝试。
一、课内课外紧密衔接,一石激起千层浪
1、巧用课文,以点带面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杨修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性格,曹操心胸狭窄、阴险奸诈的本性,杨修之死的原因。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三国历史、认识三国人物、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好坏难辨,初中生因心智尚未成熟,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时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在教学《<论语>十则》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之《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论语》这一经典博大而精深,富含生活的哲理,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们不妨课外去读一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会感染激发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接手一个班级,都会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阅读的氛围。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智慧背囊》《读者》《意林》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间休息,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时间一长,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提供班级文化建设展台
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下来的心得体会,我每两周组织一次评比,并将有真切体会,看法独到的放在专用的班级文化建设"越读越快乐"这一板块中展示,既给优秀作品本人以鼓励,也能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的课外阅读中。
三、开展系列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竞赛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开展箴言积累竞赛
在教室后的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一个专栏,每天由值日生推荐板书自己认为最好的经典箴言,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恨人者人恒恨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同时,要求全班学生人手一本箴言积累册,每天都将张贴栏中的箴言摘抄下来。当一轮展示完毕,由全班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要用心品读,提高阅读的品质。此外,全班学生每天都能摘抄一条箴言,日积月累,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举办故事演讲比赛
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和演讲赛。全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比赛评委,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读写结合,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能很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年暑假,我班都会开展各种读书征文比赛。既可以是老师根据教材推荐书目的读书征文竞赛,如"《海底两万里》读书征文比赛"、"《水浒传》读书征文竞赛"等,也可以根据上级要求的读书征文比赛,如"《辉煌六十年》读书征文赛"等。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获得了课外阅读的成就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便更为浓厚。
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勇于创新,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之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品位,为推打造"书香校园"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