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课内课外紧密衔接、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开展系列竞赛是有效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 课外阅读 策略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颜,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心态,形成健全人格。《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全国50个城市的初中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外书还包括一些品味低下的卡通漫画、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书籍,可见,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了如下尝试。
   一、课内课外紧密衔接,一石激起千层浪
   1、巧用课文,以点带面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杨修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性格,曹操心胸狭窄、阴险奸诈的本性,杨修之死的原因。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三国历史、认识三国人物、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好坏难辨,初中生因心智尚未成熟,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时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在教学《<论语>十则》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之《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论语》这一经典博大而精深,富含生活的哲理,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们不妨课外去读一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会感染激发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接手一个班级,都会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阅读的氛围。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智慧背囊》《读者》《意林》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间休息,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时间一长,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提供班级文化建设展台
   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下来的心得体会,我每两周组织一次评比,并将有真切体会,看法独到的放在专用的班级文化建设"越读越快乐"这一板块中展示,既给优秀作品本人以鼓励,也能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的课外阅读中。
   三、开展系列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竞赛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开展箴言积累竞赛
   在教室后的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一个专栏,每天由值日生推荐板书自己认为最好的经典箴言,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恨人者人恒恨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同时,要求全班学生人手一本箴言积累册,每天都将张贴栏中的箴言摘抄下来。当一轮展示完毕,由全班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要用心品读,提高阅读的品质。此外,全班学生每天都能摘抄一条箴言,日积月累,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举办故事演讲比赛
   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和演讲赛。全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比赛评委,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读写结合,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能很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年暑假,我班都会开展各种读书征文比赛。既可以是老师根据教材推荐书目的读书征文竞赛,如"《海底两万里》读书征文比赛"、"《水浒传》读书征文竞赛"等,也可以根据上级要求的读书征文比赛,如"《辉煌六十年》读书征文赛"等。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获得了课外阅读的成就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便更为浓厚。
   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勇于创新,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之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品位,为推打造"书香校园"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人们在学困生问题,存在种种不正确的观念和教育方法,以致压抑着学困生的心理,阻碍着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因此,对学困生要正确分析。何谓学困生?就是指"思想行为后进、学习上比其他人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具体表现在思想行为和学习成绩落后两方面。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不仅不能轻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期刊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以幼儿发展为本,实现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现代化,已成为现代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幼儿园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于幼儿、家长和教师,它促进孩子素质提高,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带领家长走进幼儿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幼儿 教师 家长 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象征时代特征
【摘要】 视力残疾小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自暴自弃,形成心理问题,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提出了"苏北农村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苏北农村 视力残疾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一、研究背景   视力残疾小学生由于视力障碍,社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往往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
【摘要】 信息技术课,是国民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的课程,必须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 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上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构筑科学的 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 信息技术课的出现,是教育革新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应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出 现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而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一定是身心健康的人才。拥有良好的自信心可以使大学生处逆境而不颓废,遇挫折而不放弃。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不能正确面对现实和自身的历史,自信心不足或自卑心理正日益困扰着相当部分大学生。培养和维护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自信心状况及原因   在心理学中,"自卑"是同"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