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收录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首散文诗《过客》,里面主要展示了三个不同的人物意象,坚持前行的过客,止步不前的老翁,还有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他们三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可以说是鲁迅在不同精神层面的外化表现形式。三者之间的对话也可以看作鲁迅矛盾的精神层面的外化,最终过客选择坚持前行,鲁迅也选择了继续反抗绝望。
【关键词】:《过客》;鲁迅;老翁;小女孩;过客;人物意象
《过客》创作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二日。当时的社会人士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分流,一部分的知识分子仍然坚持着反帝反封建斗争;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则选择了退缩,不问世事;一部分知识分子则跑到了敌人的阵营,投向了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怀抱。
在《两地书》里,鲁迅曾说:“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现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象在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1]在这种创作背景之下,鲁迅写作了《过客》,通过文中几个富有典型性格的人物老翁、小女孩、过客,深刻剖析了自己的精神层面,从而更加确定了要像过客一样,选择一直走下去,选择一直战斗下去。
一、小女孩——诗意的化身
小女孩的意象她所处的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还没有经历过许多的世事,不懂人世的艰险,保留着一份可贵的童真,她具有很轻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女孩意象指向明天,她是希望是未来,是一种爱的情感的诗意的化身。主要表現在小女孩意象的总体描述、对陌生人的好奇和关爱、对美好事物的坚持。
这首散文诗的一开头就给出了小女孩意象的总体描述“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2]从人物意象的描述我们就大体可以窥见一个年级尚小,充满着活力与生命力的小女孩。她的“紫发”,出挑的色彩都显示出他的活力。小女孩身上所穿着的“白地黑方格长衫”也是意味深长,相比于老翁的“黑长袍”,小女孩的长衫是白色为底色,但是可怕的是这白色纯白的底色上还有黑方格——这是一种可以吞没一切色彩的颜色。黑方格表明老翁对年轻一代的荼毒,他习惯于用过往的保守的经验去压制任何新生的思想,就好像是越来越深的黑在肆意蔓延。但是小女孩还年幼,还保留着白色的底色,仍然保留着可贵的纯洁美好。
小女孩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对人是十分关心爱护的,这是少年身上所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不同于老翁的可贵品质。开篇小女孩的前两句话——两次重复了“看一看”[3]就充分显示了好奇心这份品质,即使在老翁老思想的教育之下,“不用看他”“什么也不比这些还看……还是进去罢”[4],小女孩也坚持自己的好奇心,看到了近来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当这位乞丐向主人讨水喝的时候,小女孩默默地走进屋子里去,倒了一杯水,“小心地捧出一个木杯来,递去”,[5]从小女孩的动作可以看出来她不因过客的衣衫褴褛而嫌弃人家,仍然以宾客之礼恭敬地对待人家。过客的脚走破了,小女孩又给过客递上了一片布,用于包裹脚上的伤口。小女孩心地善良,为人美好。
小女孩身上还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就是对美好事物的坚持。当老翁告诉过客前方是坟的时候,小女孩却站出来反驳,她认为前方是一片有着许许多多野百合和野蔷薇盛开的美好地方,只有内心充满着美好的人,眼睛里所呈现出来的才会是如此美好的世界。当过客想要将带血的布片还给小女孩时,她的反应是“惊惧,退后”[6],并不想收回布片,这体现了诗意化身的小女孩对于非美好事物的天生恐惧。后来过客问及带血的布片如何处理时,小女孩对于老翁“可以随时抛在坟地里面的”[7]的提议表示反对,即使是带血的布片,她也希望能够有妥善地处理,她更愿意老翁后来提议的将布片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
二、老翁
老翁则指向人生的后期,他发现了人生的绝望,并且感觉到自己无法摆脱这种无力的境遇,因此,他采取回避、无视、忘却等方法,安于现状,苟且的活着。主要表现在老翁回答过客关于前方是什么和关于前面的声音两个问题上,还有老翁对过客和小女孩的教育上。
老翁和过客一共探讨了两个问题,即前方是什么和前方的声音。当过客问及老翁前方是什么的时候,老翁的回答是“前方?前方,是坟”。[8]死去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已经人到暮年的老翁,走过许许多多的道路,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他熟悉过客走过的路,而且也对过客准备西去的道路有着不好的定义,他认为前方是不好的,所以原地息下,止步不前。在关于第二个问题上,前方的声音在老翁年轻的时候也曾呼唤过他,但是老翁所采取的态度则是不去理睬声音的呼唤。老翁在对待这两个问题的态度上,表明了老翁已经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力量与信念了,他经不起人世的困顿挫折,抗拒不了人生悲剧的重压,渐渐地消沉退缩,完全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了。
一方面,老翁自己止步不前,另一方面,他还不断地把他的这种消极的思想态度传递给年轻的一代。在对待小女孩上,他想要扼杀小女孩身上的好奇心,他教育小女孩除了天,土,风这些事物以外,什么都是不值得去看的。在对待过客上,老翁认为前方是坟,两次劝阻过客回转回次。前方是未知的,过客身体羸弱,不一定能走完,再者,回去还能和那些关系爱护自己的人在一起。在对声音的处理上,老翁不断地奉劝过客停下来休息,不去理那声音。老翁是过客前进、小女孩成长路上的阻碍者。
三、过客
诗中的过客意象,也会苦闷、彷徨、孤独和痛苦,会怀疑现在的处境,疑惑到底做出什么选择才是正确的,但是他能够正是现实的处境和种种苦难,冷静地思考,能够坚持反抗,不屈从于黑暗的力量,在过客这一意象上,体现着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先驱者的精神风貌。主要体现在过客在绝望中的反抗,即使知道前方无望,也不肯息下,也要勇往直前。
过客的形象设置是“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9]这个外貌描写,写出了过客的衣衫褴褛、穷困潦倒,身体状态也是困顿盈弱的,但是眼中倔强的眼光则又表明他虽然深受苦痛却没有被击倒,敢于直面痛苦,承受痛苦,他拥有着清醒的目标,并且执着追求目标。这位过客虽然处在极度的困境中,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知道前处是坟,知道自己体力不支……种种的不利因素依然没有将他打到,他听从内心的声音,听从远方的声音,不断向前。林贤治这样评价过客:“这是一个无爱的人间走过来的人,一个向坟的过客,一个背负了巨大的虚妄,却执着地挑战死亡的人”。[10] 始终,老翁与过客的对话,是对过客灵魂的一次次拷问,过客经历了四次精神上的反抗,最终完成了抉择。第一次反抗是老翁告诉过客前方是坟,劝阻过客回转回去,过客的表现是“沉思,忽然惊起”,[11]过客不愿意回去,因为回去的世界里充满着驱逐、牢笼、皮面的笑容……他想要远离这非人的世界,去开拓新的世界。第二次反抗是老翁以自身经历告诉过客可以不去理那远方的声音的呼唤,停息下来,过客的表现则是“沉思,忽然吃惊”,[12]一番思考之后,他仍然选择的是前行。关于前方的声音,这是令过客前行的力量,是他反抗绝望的理想和要求。他不屈从于现实的绝望处境,想要跳出这种境遇,这种理想和要求促使着他前进。第三次反抗是老翁认为带了别人好意的过客无法继续前行,劝过客休息一会儿,过客的表现则是“但忽然惊醒,吃惊”。[13]过客的毅然前行是孤独的,他要摒弃真诚的关切、真正的同情和好意。要前进,就只能决绝地泯却一切顾盼眷恋之念,不要同情,不能感激,必须卸下所有真挚坦诚,卸下人生路途中最诱人最美丽的人间关怀。第四次反抗是在过客向老翁和小女孩道别的时候,“徘徊,沉思,忽然吃惊”。[14]过客经历了四次的沉思,在休息与行走之间内心做着痛苦的斗争,但是最终还是做出了继续向前走的决定,他高昂着头颅,奋然向西,体现了她的勇猛和悲壮之情。
四、结语
过客、老翁和小女孩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过客是小女孩的发展,老翁又是过客的发展。当前方是什么这个问题被抛出来的时候,小女孩眼中的前方是盛开着野百合、野蔷薇的,老翁眼中的前方是荒芜的坟地,而过客的回答则是,“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15]过客眼中的前方既有小女孩所说的野百合野蔷薇,又有老翁说的坟,它既不像老翁那样完全的灰心、麻木,只见坟不见鲜花;又不像小女孩那样天真,只见鲜花不见坟墓。他们三者之间,既是时间空间上并存的三个人,又是在时间关系上具有接续性的、一个人人生中的不同阶段。
这首散文詩中,过客的形象,无论从年龄、模样、气质等各个方面,都带有着鲁迅本人的特点。而过客、老翁和小女孩三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有可以将这三个人物意象统一理解为鲁迅的不同精神层面,三者之间的对话,其实就是鲁迅矛盾的精神层次的自我对话、自我选择。过客最终没有听从老者的劝告,勇往直前,鲁迅也完成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在那个黑暗复杂的社会里,他也要选择坚持战斗。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5.
[2]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88.
[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89.
[4]同上.
[5]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0.
[6]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2.
[7]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3.
[8]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0.
[9]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88.
[10]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P36.
[11]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1.
[12]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2.
[1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3.
[14]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4.
[15]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0.
参考文献:
[1] 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3] 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丸尾常喜 著,秦弓,孙丽华 编译.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
[5]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
【关键词】:《过客》;鲁迅;老翁;小女孩;过客;人物意象
《过客》创作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二日。当时的社会人士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分流,一部分的知识分子仍然坚持着反帝反封建斗争;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则选择了退缩,不问世事;一部分知识分子则跑到了敌人的阵营,投向了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怀抱。
在《两地书》里,鲁迅曾说:“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现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象在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1]在这种创作背景之下,鲁迅写作了《过客》,通过文中几个富有典型性格的人物老翁、小女孩、过客,深刻剖析了自己的精神层面,从而更加确定了要像过客一样,选择一直走下去,选择一直战斗下去。
一、小女孩——诗意的化身
小女孩的意象她所处的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还没有经历过许多的世事,不懂人世的艰险,保留着一份可贵的童真,她具有很轻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女孩意象指向明天,她是希望是未来,是一种爱的情感的诗意的化身。主要表現在小女孩意象的总体描述、对陌生人的好奇和关爱、对美好事物的坚持。
这首散文诗的一开头就给出了小女孩意象的总体描述“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2]从人物意象的描述我们就大体可以窥见一个年级尚小,充满着活力与生命力的小女孩。她的“紫发”,出挑的色彩都显示出他的活力。小女孩身上所穿着的“白地黑方格长衫”也是意味深长,相比于老翁的“黑长袍”,小女孩的长衫是白色为底色,但是可怕的是这白色纯白的底色上还有黑方格——这是一种可以吞没一切色彩的颜色。黑方格表明老翁对年轻一代的荼毒,他习惯于用过往的保守的经验去压制任何新生的思想,就好像是越来越深的黑在肆意蔓延。但是小女孩还年幼,还保留着白色的底色,仍然保留着可贵的纯洁美好。
小女孩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对人是十分关心爱护的,这是少年身上所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不同于老翁的可贵品质。开篇小女孩的前两句话——两次重复了“看一看”[3]就充分显示了好奇心这份品质,即使在老翁老思想的教育之下,“不用看他”“什么也不比这些还看……还是进去罢”[4],小女孩也坚持自己的好奇心,看到了近来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当这位乞丐向主人讨水喝的时候,小女孩默默地走进屋子里去,倒了一杯水,“小心地捧出一个木杯来,递去”,[5]从小女孩的动作可以看出来她不因过客的衣衫褴褛而嫌弃人家,仍然以宾客之礼恭敬地对待人家。过客的脚走破了,小女孩又给过客递上了一片布,用于包裹脚上的伤口。小女孩心地善良,为人美好。
小女孩身上还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就是对美好事物的坚持。当老翁告诉过客前方是坟的时候,小女孩却站出来反驳,她认为前方是一片有着许许多多野百合和野蔷薇盛开的美好地方,只有内心充满着美好的人,眼睛里所呈现出来的才会是如此美好的世界。当过客想要将带血的布片还给小女孩时,她的反应是“惊惧,退后”[6],并不想收回布片,这体现了诗意化身的小女孩对于非美好事物的天生恐惧。后来过客问及带血的布片如何处理时,小女孩对于老翁“可以随时抛在坟地里面的”[7]的提议表示反对,即使是带血的布片,她也希望能够有妥善地处理,她更愿意老翁后来提议的将布片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
二、老翁
老翁则指向人生的后期,他发现了人生的绝望,并且感觉到自己无法摆脱这种无力的境遇,因此,他采取回避、无视、忘却等方法,安于现状,苟且的活着。主要表现在老翁回答过客关于前方是什么和关于前面的声音两个问题上,还有老翁对过客和小女孩的教育上。
老翁和过客一共探讨了两个问题,即前方是什么和前方的声音。当过客问及老翁前方是什么的时候,老翁的回答是“前方?前方,是坟”。[8]死去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已经人到暮年的老翁,走过许许多多的道路,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他熟悉过客走过的路,而且也对过客准备西去的道路有着不好的定义,他认为前方是不好的,所以原地息下,止步不前。在关于第二个问题上,前方的声音在老翁年轻的时候也曾呼唤过他,但是老翁所采取的态度则是不去理睬声音的呼唤。老翁在对待这两个问题的态度上,表明了老翁已经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力量与信念了,他经不起人世的困顿挫折,抗拒不了人生悲剧的重压,渐渐地消沉退缩,完全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了。
一方面,老翁自己止步不前,另一方面,他还不断地把他的这种消极的思想态度传递给年轻的一代。在对待小女孩上,他想要扼杀小女孩身上的好奇心,他教育小女孩除了天,土,风这些事物以外,什么都是不值得去看的。在对待过客上,老翁认为前方是坟,两次劝阻过客回转回次。前方是未知的,过客身体羸弱,不一定能走完,再者,回去还能和那些关系爱护自己的人在一起。在对声音的处理上,老翁不断地奉劝过客停下来休息,不去理那声音。老翁是过客前进、小女孩成长路上的阻碍者。
三、过客
诗中的过客意象,也会苦闷、彷徨、孤独和痛苦,会怀疑现在的处境,疑惑到底做出什么选择才是正确的,但是他能够正是现实的处境和种种苦难,冷静地思考,能够坚持反抗,不屈从于黑暗的力量,在过客这一意象上,体现着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先驱者的精神风貌。主要体现在过客在绝望中的反抗,即使知道前方无望,也不肯息下,也要勇往直前。
过客的形象设置是“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9]这个外貌描写,写出了过客的衣衫褴褛、穷困潦倒,身体状态也是困顿盈弱的,但是眼中倔强的眼光则又表明他虽然深受苦痛却没有被击倒,敢于直面痛苦,承受痛苦,他拥有着清醒的目标,并且执着追求目标。这位过客虽然处在极度的困境中,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知道前处是坟,知道自己体力不支……种种的不利因素依然没有将他打到,他听从内心的声音,听从远方的声音,不断向前。林贤治这样评价过客:“这是一个无爱的人间走过来的人,一个向坟的过客,一个背负了巨大的虚妄,却执着地挑战死亡的人”。[10] 始终,老翁与过客的对话,是对过客灵魂的一次次拷问,过客经历了四次精神上的反抗,最终完成了抉择。第一次反抗是老翁告诉过客前方是坟,劝阻过客回转回去,过客的表现是“沉思,忽然惊起”,[11]过客不愿意回去,因为回去的世界里充满着驱逐、牢笼、皮面的笑容……他想要远离这非人的世界,去开拓新的世界。第二次反抗是老翁以自身经历告诉过客可以不去理那远方的声音的呼唤,停息下来,过客的表现则是“沉思,忽然吃惊”,[12]一番思考之后,他仍然选择的是前行。关于前方的声音,这是令过客前行的力量,是他反抗绝望的理想和要求。他不屈从于现实的绝望处境,想要跳出这种境遇,这种理想和要求促使着他前进。第三次反抗是老翁认为带了别人好意的过客无法继续前行,劝过客休息一会儿,过客的表现则是“但忽然惊醒,吃惊”。[13]过客的毅然前行是孤独的,他要摒弃真诚的关切、真正的同情和好意。要前进,就只能决绝地泯却一切顾盼眷恋之念,不要同情,不能感激,必须卸下所有真挚坦诚,卸下人生路途中最诱人最美丽的人间关怀。第四次反抗是在过客向老翁和小女孩道别的时候,“徘徊,沉思,忽然吃惊”。[14]过客经历了四次的沉思,在休息与行走之间内心做着痛苦的斗争,但是最终还是做出了继续向前走的决定,他高昂着头颅,奋然向西,体现了她的勇猛和悲壮之情。
四、结语
过客、老翁和小女孩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过客是小女孩的发展,老翁又是过客的发展。当前方是什么这个问题被抛出来的时候,小女孩眼中的前方是盛开着野百合、野蔷薇的,老翁眼中的前方是荒芜的坟地,而过客的回答则是,“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15]过客眼中的前方既有小女孩所说的野百合野蔷薇,又有老翁说的坟,它既不像老翁那样完全的灰心、麻木,只见坟不见鲜花;又不像小女孩那样天真,只见鲜花不见坟墓。他们三者之间,既是时间空间上并存的三个人,又是在时间关系上具有接续性的、一个人人生中的不同阶段。
这首散文詩中,过客的形象,无论从年龄、模样、气质等各个方面,都带有着鲁迅本人的特点。而过客、老翁和小女孩三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有可以将这三个人物意象统一理解为鲁迅的不同精神层面,三者之间的对话,其实就是鲁迅矛盾的精神层次的自我对话、自我选择。过客最终没有听从老者的劝告,勇往直前,鲁迅也完成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在那个黑暗复杂的社会里,他也要选择坚持战斗。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5.
[2]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88.
[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89.
[4]同上.
[5]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0.
[6]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2.
[7]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3.
[8]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0.
[9]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88.
[10]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P36.
[11]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1.
[12]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2.
[1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3.
[14]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4.
[15]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P190.
参考文献:
[1] 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3] 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丸尾常喜 著,秦弓,孙丽华 编译.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
[5]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