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远出——南阳汉画艺术中线性表达

来源 :经济·艺术商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阳汉画像石在全国汉画像石艺术中占有突出地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表现在特殊的天象神仙等题材,并以概括、简明、意象的造型表现出汉代艺术厚重、自信的审美特点。南阳汉画像石画面的物象形态和动势多用线条描绘传达,线条或曲或直,形态极尽变化,突出表现了物象的生命气息。
  南阳汉画像石本身属于墓葬艺术,加之南阳地区曾作为楚国的旧地,楚人喜好巫术,在受到楚国文化的影响下,题材上相当大一部分是在描绘生命逝去之后的引魂升,神仙天界和天文星象,以此引起的对于生命精神一吐一呐“气”的表达。南阳汉画像石的制作为了表现这种日月经天,万物周而复始的“生生之气”与其他地域的汉代画像石就出现了不同的艺术手法。
  1 以线为主的“骨气”传达
  彭吉象在《中国艺术学》中讲到:“中国艺术是气的世界,同样也是力的世界,动的世界。”追求“气”的律动根本在于表现“力”的状态,而力的来源出自运动、动态,正如南阳汉画中的“气”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带来的阳刚之力来传达。中国古代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运行意识,生机勃勃的运动很好的为艺术提供了灵感,无论是南阳汉画中的社会生活、还是神仙异兽、天文星象等几乎都是带有强烈动感的线性形式。为了更好的突出生命运动的铿锵之力,经常采用概括的线条表达生命的运动状态,再把独立简练的形象放置到空无它物的畫面背景中,而这背景多象征无尽飘渺的涌动时空。南阳地区的汉代刻石艺术比其它地方的汉代刻石艺术更具有强烈的运动感,原因就在于熟练地运用洗炼的线条,给人以力拔山河的运动美。
  美学大师宗白华说:“这内部的运动,用线纹表达出来的,就是物的骨气”,“中国绘画中之骨法用笔,即运用笔法把握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首先,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凿是以斧刀代刻画的毛笔,线条运用多以雄强刚健、生动简洁为特点。南阳汉画像石在对具体形象的处理时,以曲线为基调共同组成物象形态并赋予其强劲的韵律感,画面变得舒朗而明快,线条之流动与形态之律动油然而生。其次,在整幅大的画面上也不刻意地搪塞堆砌,而是以主要剪影似的轮廓、形态为依托,以线条来做进一步的雕凿绘制,将生命之律动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这种表达为此后中国画特殊的空间意识以及以线条为主的造型特点都打下了的基础。
  2 曲线图像构成产生的连绵“气势”
  南阳汉画艺术气的表现一方面通过技法上塑造物象运动的线条的力,也就是上面所说,即为“骨气”、“力气”。另一方面还表现为连贯的外在曲线图像构成一气呵成的“气势”。
  宗白华指出:“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南阳汉画像石就是以曲线图像依形布势、就势生气为显著特征,展现出由大汉文化带来的荡气回肠的奔放与豪迈,塑造出富有节奏律动,回味无穷的艺术形象。如南阳麒麟岗出土的汉画像石《神兽·仙人》,从仙人到神兽的跌宕起伏动势形象,两条一波三折式的仙人曲线形象上下相向,左右相背,从左向右贯通整个画面,就在这一前一后,一扑一让中,紧凑而强烈的连绵激烈之势彰显无遗。南阳汉画像石擅于运用以“S”为基本形态的曲线图像,如风驰电掣的雷公,垂尾画地的应龙,抵力相向的角兕,手持仙草的羽人,舞动奔月的嫦娥,搭弓射日的后羿等等,各个形态不同的节奏和律动,大至天体星象的勾连变幻,小至飞鸟走兽的一呼一吸,形成了图象与内涵相联系的律动和气势,反应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后来“六法”所提到的“气韵生动”,而具有“气韵生动”的曲线形态无不展现着独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势”。
  3 主观精神作用下的“意气”
  南阳汉画艺术为表现生命的不朽需要通过气的贯通,既要技法上线条运动呈现的内在“气力”,也要图像勾连呈现的外在“气势”。两者共同作用于物象,传达出具有特定意味的思想、内容、品格、意志等形而上的精神,即为“意气”。
  在南阳汉画像石雕凿中,工匠有意地使用线的长短曲直、顿挫粗细及各种组合形式,去传达和展现独具一格的神韵。如南阳汉画像石《雷公出行》,可以看出,三只虎的曲线姿态形体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雷公出行的风驰电掣、雷厉风行,在几根简单的线里,直线和曲线组合转换互用,表达了强有力的生命力实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不可分割的表现形式,南阳汉画图像艺术有意地追求和表现这种神韵,以线条传万物之神,去繁就简而从大处着眼,不仅是为了突出整体动势,还是为了强调画面的神韵。用线勾勒是汉画图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线条流畅起伏、富有弹性和节奏感,在视觉上形成连绵不绝之形态,心理上产生周而复始的生命寓意。
  南阳汉画像石用线传达的跌宕连绵的典型特征,形态之多样,动态之俊美,极大地展现了汉代艺术的思想文化含量。汉代先民们不仅追求自然主义的现实美,而且更着重追求去繁就简的雄强粗放的意象神似之美,这使无论是以后中国画的空间营造还是以线为基础造型的特点都找到了依据和根源。
  作者简介:王炎(1994.01-)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理论与创作研究
其他文献
亲子互动研究是从父母与儿童互动的角度来研究父母与儿童的交往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亲子沟通是家庭各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状况,是维系整个家庭良好氛围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机制。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良性循环,从而加固孩子的健康成长,并减少青少年成长中不良行为的发生。本文从亲子互动的影响因素和亲子互动对儿童的社会化、认知、心理、自我情感
期刊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家装市场和互联网家装APP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互联网家装的模式发展,并分析其发展方向。针对交互设计内容,如何让互联网家装平台的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互联网家装的概述及研究现状  互联网家装是指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装修,靠着互联网采取线上的渠道来推广,后期达成合作,通过互联网寻找家装公司来进行施工,互联网家装有效地改善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互联网家装的出现让装修行业
期刊
全要素生产率(TFP)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一般认为TFP增长率越高的国家越有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TFP水平的提高对于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和战略调整期的中国而言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对影响TFP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深刻解读,以期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基本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然而,近年来劳动力短缺、真实工资迅
期刊
科学与艺术都是人认识世界和交换感觉的手段,是灵性思维在这个世界的集中表现,艺术是用创新的方法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而科学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的准确的观察和抽象,这抽象的总结是自然是定律。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1初探自旋之谜  “自旋”是指量子物理学中,微观粒子内禀角动力引起的内禀运动。宏观与微观粒子的自旋,基本粒子的自旋是一
期刊
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目前存在普遍的情感缺失问题。本文以故宫文创为例,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审视文创产品开发中的问题和策略,从消费者情感的三种认知角度入手归纳了文创产品情感化的设计策略,并以此来指导设计实践,为我国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北京是一个坐拥丰富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城市,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也是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忆。在现代社
期刊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一时间,视频媒体、线上艺术抗疫的作品层出不穷,从艺术的角度表达着人性的关怀,与此同时形成了一股浪潮。时值互联网空前发达的当下,版画作为互联网时代新旧交替的一个画种和一个媒介,所能表达的语言与意涵已经完全超乎了其本身,中世纪时期的西方,古腾堡印刷术一经发明便携带着复制的属性,也是因此印刷方式,成功的推动了媒体界、印刷界的改革,因为复制的广泛性而
期刊
高句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之一,为了更好的发展高句丽文化,本文从民俗、考古、宗教三个方面研究高句丽文化的视觉符号特征,并分析高句丽文化的传播及发展价值。  1 高句丽文化  高句丽在历史上是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古国,他们非常崇拜中原文化,所以在高句丽的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中原的痕迹。现今高句丽文化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地区,高句丽壁画也藏在这个地区,从壁画中我
期刊
雕塑是展现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不同的雕塑题材也成为了人们研究和创新的重点。材料的发展推动了雕塑的进步,材料是打造雕塑语言的关键要素,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中,雕塑也逐渐从青涩走向了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及艺术语言。  1雕塑材料发展概述  自古至今,中西方雕塑中均使用了大量的传统雕塑材料,传统材料形式的变化和新材料的出现与应用促进了雕塑作品的多样化建设与发展。雕塑材料的
期刊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旅游APP也越来多,广为人知的去哪旅行、携程旅行、马蜂窝等等,我国通过互联网预定旅行的人已经多达4.18亿人,针对导游相关的APP却少之又少,导游又是人们游园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旅游APP也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在游玩前、游玩中、游玩后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游玩中是用
期刊
建水古城作为中原合院式建筑南迁至云南地区后发展形成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有着特殊的价值,无论是建筑构造还是装饰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建筑的造型、内部构造、细节装饰,都是在传统中原合院式建筑基础上,融合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形成自身的建筑装饰特色。  1古民居外部形态特征  建水民居的程式化做法还体现在外面的形式上。各家宅院毗邻相接,主体建筑被封闭在院墙和大门之内,从街道上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