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在温岭虐童事件通报会上公布消息:当地幼儿园约四成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据媒体报道,幼师“无证上岗”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这似乎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没有资格意味着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没有资格意味着可能缺少一定的职业素养。于是,讨论思路指向了资格和证书——如果有了资格证,有了符合资格的师资,问题也许就能得到顺利解决。不知道这样的思路是否会导致对民办幼儿园师资的审核,是否会导致新的补考证书热?
首先,有没有资格证并不是最关键的。对于幼教来说,最基本的门槛应该是爱心,而不是资格证。尽管新闻中的虐待儿童者是没有幼师资格证的,但在现实中没有幼师资格证的教师多了,如此极端的也只是极少数。并不能说资格证就是一纸保证书,实际上,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也有虐待孩子的。其实,比资格证更重要的是职业的认同感。因为一个爱自己职业的人,一定会爱自己职业服务的对象,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所以,民办幼儿园的师资经常出现问题,并不是有没有证书造成的,而是他们通常更缺少职业的认同感。他们觉得这份职业只是临时工作,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尊严。于是,在面对孩子时,他们涌起的不是爱心,而是不平。一个没有职业认同感的人,是不会爱自己职业的,也容易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职业认同感既是一种心理感受,也是一种现实的比较,包括物质收入的比较,职业地位的比较。民办幼儿园往往提供不了诱人的薪酬、福利,又不能给人以稳定的预期,就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一些达不到条件的人,就可能进入幼师队伍;或者,一些人进入幼师队伍之后,因对未来的迷茫而产生异化。所以,虐童事件看似是教师个人的性格和素质问题,其实与待遇有关,与所处的环境有关,与教育的投入不足有关。这种不公平,不是考一个幼师资格证就可以解决的,这种社会问题也不是严肃处理虐童事件可以遮蔽的。人们在看待虐童事件时,更应该把反思的触角伸向民办幼儿园所面临的处境,是少了资格证,还是缺少了职业认同?
(摘自10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首先,有没有资格证并不是最关键的。对于幼教来说,最基本的门槛应该是爱心,而不是资格证。尽管新闻中的虐待儿童者是没有幼师资格证的,但在现实中没有幼师资格证的教师多了,如此极端的也只是极少数。并不能说资格证就是一纸保证书,实际上,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也有虐待孩子的。其实,比资格证更重要的是职业的认同感。因为一个爱自己职业的人,一定会爱自己职业服务的对象,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所以,民办幼儿园的师资经常出现问题,并不是有没有证书造成的,而是他们通常更缺少职业的认同感。他们觉得这份职业只是临时工作,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尊严。于是,在面对孩子时,他们涌起的不是爱心,而是不平。一个没有职业认同感的人,是不会爱自己职业的,也容易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职业认同感既是一种心理感受,也是一种现实的比较,包括物质收入的比较,职业地位的比较。民办幼儿园往往提供不了诱人的薪酬、福利,又不能给人以稳定的预期,就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一些达不到条件的人,就可能进入幼师队伍;或者,一些人进入幼师队伍之后,因对未来的迷茫而产生异化。所以,虐童事件看似是教师个人的性格和素质问题,其实与待遇有关,与所处的环境有关,与教育的投入不足有关。这种不公平,不是考一个幼师资格证就可以解决的,这种社会问题也不是严肃处理虐童事件可以遮蔽的。人们在看待虐童事件时,更应该把反思的触角伸向民办幼儿园所面临的处境,是少了资格证,还是缺少了职业认同?
(摘自10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