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矿安全文化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成果表明,煤矿安全文化可以分解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四个部分。其中安全精神文化是前三者的升华,是安全文化中的最高部分,是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的直接显现。通过煤矿安全精神文化的研究,形成较为有效的煤矿安全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精神和意识的支持。
关键词:煤矿;安全;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2
随着我国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但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仍然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煤矿安全文化研究就是力图利用文化的手段,通过促进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发挥人的积极能动作用,来实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目标。
一、煤矿精神文化的概念和构成
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精神文化是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的,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包括安全哲学思想、企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思维方法、安全生产心理素质;安全生产心态与环境、企业安全风貌、企业安全形象、工业安全科技水平、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生产机制、安全文明氛围;安全审美意识(安全美学),安全文学、艺术,包括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安全科学理论。例如,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心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等。企业安全精神文化从本质上看,它是企业员工的安全文明生产及经营活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它是员工在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对安全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果的真实体现,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员工长期实践形成的心理和思维的产物。反映在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对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态度和自觉性;反映在企业的安全形象的塑造、安全目标的迫求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上;反映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保障安全操作和安全产品的质量上;反映在关心企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安全态度和风貌上;反映在自觉学习安全技能、自救互救的应急训练的热情和对企业安全承诺和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和行动上。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在社会群体的文化结构中,在企业生产经常活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作为企业文化一般理论、具体化的煤矿安全文化,自然也包括着煤矿安全精神文化,从一般的企业精神文化引申出来的煤矿安全精神文化,是煤矿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基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知而形成的精神成果,它主要包括了体现在煤矿企业精神、煤矿企业哲学和煤矿企业价值观中的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意识形态内容。
从煤矿安全精神文化的构成来讲,一般应包括煤矿企业精神、煤矿企业哲学和煤矿企业价值观三个部分。因此,煤矿安全精神文化的建设实践也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开展。
二、煤矿企业精神建设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
一般地说,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
企业精神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随着这种实践的发展,企业逐渐提炼出带有经典意义的指导企业运作的哲学思想,成为企业家倡导并以决策和组织实施等手段所强化的主导意识。企业精神集中反映了企业家的事业追求、主攻方向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企业精神常常以各种形式在企业组织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强有力的贯彻。于是,企业精神又常常成为调节系统功能的精神动力。
企业精神总是要反映企业的特点,它与生产经营不可分割。企业精神不仅能动地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本质特性,而且鲜明地显示企业的经营宗旨和发展方向。它能较深刻地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它在管理上的影响,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将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上去。企业精神恰好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难把握的因素。现代管理学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和人本管理,其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找一种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共同理想,将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精神的旗帜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精神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给人以理想、以信念,给人以鼓励、以荣誉,也给人以约束。
企业精神一旦形成群体心理定势,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地关注企业的前途,维护企业的声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国煤矿企业在企业精神建设上已经卓有成就,矿党委和矿行政在集中全体职工智慧的基础上,已经普遍形成了诸如“和谐文明、创新发展”、“生命第一、生产第二”、“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等的矿训内容。在此基础上又纷纷提出了“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等的安全生产思想。这些矿训内容一般都会放置在煤矿的显著位置,它时时刻刻提醒着全矿职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今后的发展来看,随着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如何使矿训以更接近职工生活实际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除了矿训外,矿徽和矿歌也是企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就目前情况看,煤矿在矿徽和矿歌的建设上还有所欠缺。作为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的煤矿企业,在未来的矿歌和矿徽建设中,一定要凸显安全生产的精神内涵。
三、煤矿企业哲学建设
企业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雇主与雇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消费者与生产者、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利益)、人与物(产品质量与产品价值、职工操作规范、技术开发与改造、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情报、计划、成本、财务等)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处理这些关系中形成的经营哲学,一方面与民族文化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特定的经济形态及国家经济体制有关。
煤矿是一个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生产单位,在煤矿的企业哲学建设中一定要彰显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哲学理念,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运用到煤矿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结合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矿党委应该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增加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这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武装各级管理人员的头脑,进而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将会对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煤矿生产经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煤矿企业价值观培养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
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可选择的关系范畴。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对什么人有意义,而且还取决于是谁在做判断。不同的人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如一个把“创新”作为本位价值的企业,当利润、效率与“创新”发生矛盾时,它会自然地选择后者,使利润、效率让位。同样,另一些企业可能认为:“企业的价值在于致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利润”、“企业的价值在于服务”、“企业的价值在于育人”。那么,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分别可称为“致富价值观”、“利润价值观”、“服务价值观”、“育人价值观”。
作为煤矿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乃至于一般职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不讲究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安全生产又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在对待效益和生命安全谁先谁后的选择上,将是煤矿价值观建设和培养上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之所以和发达国家差距巨大,除了地质条件、技术设备等客观条件外,最主要的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重视程度不够。在经济效益和生命健康的先后选择中,我们往往首先选择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在企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上,经济效益往往先于生命健康。其实这种状况不仅仅是在煤矿生产中,在其它社会领域中也是大量存在的,而且不仅仅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也是早已有之。例如俗语中所说的“爱财如命”、“要钱不要命”等便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这种价值观和西方相比正好相反,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的。作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价值观的培养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认识。
由于人们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受到现实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而这两个方面的制约条件都不利于把生命健康放到首位的价值观的形成,这无疑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价值观的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煤矿在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和培养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思想的提出和贯彻,以及各项关于安全生产的奖惩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把安全生产放到首位的企业价值观的形成。
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在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和培养上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把管理人员的安全价值观培养和一般职工安全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管理人员安全价值观的形成是第一位的,特别是矿领导的安全价值观的形成最为重要,因为她们是决策者,是指挥者。一般职工的安全价值观的培养是基础,因为他们是任务的执行者。总之,要把两方面人群的价值观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第二,通过各种文化建设手段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价值观的培养。要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把安全价值观的建设工作永久地推行下去,因为人们价值观地形成不是在一段时间内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衬托,所以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来看待。
第三,加强事例宣传教育。在实际宣传教育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典型事例的宣传,尤其是正面事例的宣传,来达到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目的。
第四,发挥家庭的影响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发挥职工家庭成员的作用,通过家庭亲人的嘱咐和牵挂,使我们的职工充分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从而提高对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
安全精神文化建设是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和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集中和升华,是相对比较抽象的企业意识形态范畴的内容。煤矿在安全精神文化建设上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矿的安全精神文化建设还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徐德,邱成.企业安全文化简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煤矿;安全;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2
随着我国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但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仍然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煤矿安全文化研究就是力图利用文化的手段,通过促进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发挥人的积极能动作用,来实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目标。
一、煤矿精神文化的概念和构成
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精神文化是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的,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包括安全哲学思想、企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思维方法、安全生产心理素质;安全生产心态与环境、企业安全风貌、企业安全形象、工业安全科技水平、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生产机制、安全文明氛围;安全审美意识(安全美学),安全文学、艺术,包括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安全科学理论。例如,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心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等。企业安全精神文化从本质上看,它是企业员工的安全文明生产及经营活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它是员工在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对安全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果的真实体现,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员工长期实践形成的心理和思维的产物。反映在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对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态度和自觉性;反映在企业的安全形象的塑造、安全目标的迫求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上;反映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保障安全操作和安全产品的质量上;反映在关心企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安全态度和风貌上;反映在自觉学习安全技能、自救互救的应急训练的热情和对企业安全承诺和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和行动上。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在社会群体的文化结构中,在企业生产经常活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作为企业文化一般理论、具体化的煤矿安全文化,自然也包括着煤矿安全精神文化,从一般的企业精神文化引申出来的煤矿安全精神文化,是煤矿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基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知而形成的精神成果,它主要包括了体现在煤矿企业精神、煤矿企业哲学和煤矿企业价值观中的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意识形态内容。
从煤矿安全精神文化的构成来讲,一般应包括煤矿企业精神、煤矿企业哲学和煤矿企业价值观三个部分。因此,煤矿安全精神文化的建设实践也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开展。
二、煤矿企业精神建设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
一般地说,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
企业精神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随着这种实践的发展,企业逐渐提炼出带有经典意义的指导企业运作的哲学思想,成为企业家倡导并以决策和组织实施等手段所强化的主导意识。企业精神集中反映了企业家的事业追求、主攻方向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企业精神常常以各种形式在企业组织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强有力的贯彻。于是,企业精神又常常成为调节系统功能的精神动力。
企业精神总是要反映企业的特点,它与生产经营不可分割。企业精神不仅能动地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本质特性,而且鲜明地显示企业的经营宗旨和发展方向。它能较深刻地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它在管理上的影响,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将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上去。企业精神恰好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难把握的因素。现代管理学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和人本管理,其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找一种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共同理想,将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精神的旗帜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精神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给人以理想、以信念,给人以鼓励、以荣誉,也给人以约束。
企业精神一旦形成群体心理定势,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地关注企业的前途,维护企业的声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国煤矿企业在企业精神建设上已经卓有成就,矿党委和矿行政在集中全体职工智慧的基础上,已经普遍形成了诸如“和谐文明、创新发展”、“生命第一、生产第二”、“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等的矿训内容。在此基础上又纷纷提出了“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等的安全生产思想。这些矿训内容一般都会放置在煤矿的显著位置,它时时刻刻提醒着全矿职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今后的发展来看,随着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如何使矿训以更接近职工生活实际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除了矿训外,矿徽和矿歌也是企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就目前情况看,煤矿在矿徽和矿歌的建设上还有所欠缺。作为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的煤矿企业,在未来的矿歌和矿徽建设中,一定要凸显安全生产的精神内涵。
三、煤矿企业哲学建设
企业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雇主与雇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消费者与生产者、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利益)、人与物(产品质量与产品价值、职工操作规范、技术开发与改造、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情报、计划、成本、财务等)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处理这些关系中形成的经营哲学,一方面与民族文化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特定的经济形态及国家经济体制有关。
煤矿是一个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生产单位,在煤矿的企业哲学建设中一定要彰显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哲学理念,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运用到煤矿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结合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矿党委应该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增加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这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武装各级管理人员的头脑,进而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将会对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煤矿生产经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煤矿企业价值观培养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
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可选择的关系范畴。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对什么人有意义,而且还取决于是谁在做判断。不同的人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如一个把“创新”作为本位价值的企业,当利润、效率与“创新”发生矛盾时,它会自然地选择后者,使利润、效率让位。同样,另一些企业可能认为:“企业的价值在于致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利润”、“企业的价值在于服务”、“企业的价值在于育人”。那么,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分别可称为“致富价值观”、“利润价值观”、“服务价值观”、“育人价值观”。
作为煤矿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乃至于一般职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不讲究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安全生产又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在对待效益和生命安全谁先谁后的选择上,将是煤矿价值观建设和培养上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之所以和发达国家差距巨大,除了地质条件、技术设备等客观条件外,最主要的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重视程度不够。在经济效益和生命健康的先后选择中,我们往往首先选择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在企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上,经济效益往往先于生命健康。其实这种状况不仅仅是在煤矿生产中,在其它社会领域中也是大量存在的,而且不仅仅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也是早已有之。例如俗语中所说的“爱财如命”、“要钱不要命”等便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这种价值观和西方相比正好相反,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的。作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价值观的培养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认识。
由于人们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受到现实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而这两个方面的制约条件都不利于把生命健康放到首位的价值观的形成,这无疑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价值观的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煤矿在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和培养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思想的提出和贯彻,以及各项关于安全生产的奖惩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把安全生产放到首位的企业价值观的形成。
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在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和培养上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把管理人员的安全价值观培养和一般职工安全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管理人员安全价值观的形成是第一位的,特别是矿领导的安全价值观的形成最为重要,因为她们是决策者,是指挥者。一般职工的安全价值观的培养是基础,因为他们是任务的执行者。总之,要把两方面人群的价值观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第二,通过各种文化建设手段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价值观的培养。要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把安全价值观的建设工作永久地推行下去,因为人们价值观地形成不是在一段时间内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衬托,所以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来看待。
第三,加强事例宣传教育。在实际宣传教育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典型事例的宣传,尤其是正面事例的宣传,来达到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目的。
第四,发挥家庭的影响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发挥职工家庭成员的作用,通过家庭亲人的嘱咐和牵挂,使我们的职工充分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从而提高对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
安全精神文化建设是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和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集中和升华,是相对比较抽象的企业意识形态范畴的内容。煤矿在安全精神文化建设上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矿的安全精神文化建设还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徐德,邱成.企业安全文化简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