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直面传统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水墨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我国古代绘画,水墨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讲,学习水墨画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小学美术课程中,中国画课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但是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中国画并不是非常容易掌握。传统的水墨画以写意和工笔为主,工笔比较费时,而写意的笔墨韵味需要学生多年的积累和练习。所以在日常课堂中,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有挫败感。而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我们找到了一种适应于小学生的课堂水墨画的画种——没骨画,这种画种介于写意与工笔之间比较容易掌握,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水墨画。
  关键词:没骨画 兴趣 挫败感
  水墨画教学不仅在小学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重要的篇章,而没骨画是水墨画中的一种,没骨画为中国画中的一种画法,“不用笔墨,直以彩色图之”,这句话很直观地再现了没骨的技法,即没有工笔画那么费时也没有写意画的难以把握,学生可以比较快地掌握技法。没骨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技法也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国画的乐趣,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 “赏”没骨之画
  小小艺术家的成长不能没有技艺,但更不能缺少灵性,带领孩子们走进古老的传统艺术,起步要找准方向。传统的水墨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精妙的画作,但是小学生每周两节课加起来短短的八十分钟,如何让他们感受领悟这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水墨画,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找到了一个水墨画中的切入口——没骨画。
  没骨画是我们传统水墨画中的一个小的分支,很多人对没骨画都比较陌生,小学生对于没骨画更是完全空白。“没骨法”作为一种绘画表现手法,早在五代时就出现了,“画无笔墨骨气,惟用色彩画成”。这是北宋郭若虚最早用文字提出的“没骨”概念。没骨画直接用色彩来表现具体事物所展现出来的形、影、色、光。它不同于工笔和写意,没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没骨画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既没有工笔的费时也没有写意的水墨淋漓,是一种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传统水墨画技法。简单的两笔一纸一颜料,学生就可以进入到没骨画的世界中。
  在没骨画的学习中,请同学们先欣赏古代的水墨画再到没骨画,观察没骨画与它们的不同之处,了解没骨画的特点,也了解没骨画的历史。
  二、“玩”没骨之趣
  “在玩中画,在画中玩”。没骨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这个课程,喜欢是学习一门课最大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另一方面对中段的学生来说成就感也是激发兴趣很好的方式。
  1、翩若游龙——纸之妙
  没骨画在教学从玩中入手,三年级课文中《齐白石笔下的蔬果》在已教学生中国画的用色,但是没骨画和之前教学所用的纸不同,之前课堂中所用的基本都是半生宣为主,学生体会笔墨淋漓的韵味,而没骨我们选用的是熟宣,熟宣的特点是纸不会晕开,但是颜色在纸上不会很快被吸收,颜色和颜色之间可以互相融合。没骨画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色彩间相互自然融合的效果。之前学生对于中国画颜料的调色不是很清晰,通过在纸上这样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画颜色之间的相互融合。
  2、画龙点睛——笔之奇
  没骨画中用笔和工笔有些类似,没骨画的特征是只以色彩图之,不用墨线勾勒,所以用笔格外重要。没骨画中主要是两支笔,一是颜料笔,用来取色和调色用,还有一只是清水笔,主要是用来晕染。晕染是指将颜色铺开,使其自然地与边缘融合,使色彩自然地渐变。
  3、留痕巧助——染之趣
  在课堂中,我们从纸、笔一步步的递进,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的示范。主要示范过程就是晕染。晕染看似简单却是一张画的关键之处。晕染的关键在于清水笔染的过程让颜色有一个自然的渐变过程。刚开始很多学生的颜色都不够自然,痕迹比较明显,三节课过后,慢慢地学生可以掌握其中的力道。
  4、独辟蹊径——画之乐
  认识了纸的性能和笔的用法,学生可以动手实践了。“画出花样、画出个性”是这一课的重点,但学生想要画出自己的个性,要先向古人学习。在临摹中不仅要学习古人的用笔用色,还要学习他们的构图方式。如果觉得画幅太大的,学生也可以选取局部入手,再到整体。因为在熟宣上作画,笔墨不易渗透开,所以学生画得比较从容。
  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学会观察,学会欣赏经典作的精彩之处,才能在之后的创作中思考自己的画面。学生可以尽情地点、染,颜色与颜色碰撞,有趣的效果深深地吸引了这初学没骨画的孩子们,让学生看到渐变和碰撞,在小小的体验之后,忽然有了发现和感慨,原来传统的国画也可以这么“玩”啊!
  三、 “探”没骨之秘
  “玩”过没骨画之后,学生们对它最初的陌生已经渐渐褪去,兴趣渐渐高涨,萌发了创作的念头。这时我们再去深入探究没骨画的秘密。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绘画更是将这句话表现得淋漓尽致。没骨画中的很多题材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如恽南田作品:
  在小学美术课中有《映日荷花别样红》《齐白石笔下的蔬果》,这两课主要学习的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荷花以及蔬果,可以先请学生利用摆一摆的形式,脑海里对于画面的构图有初步构想。学生在创作中,还是需要借助之前临摹的基础,可以选择类似或者相近的,方便自己掌握。但是创作和临摹还是有所不同,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平时生活中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之后,将临摹中的技法运用在创作中,鼓励学生随性而为,随机而动,教师要调整教学模式,从原来的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见过的和荷花的形象来进行临摹创作,鼓励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的绘画特点。在没骨画的教学中主要以晕染效果为基础,对于造型可以先忽略,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完成一张自己比较喜欢的内容。“先色后形”的教学思路释放了孩子被“形”束缚的双手,罗恩·费德明确指出“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过程而非成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关注孩子“晕染”的效果,以及孩子在晕染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快乐,加强关注过程,减少对于创作结果的苛求,这样一来,学生绘画会更加自由,放松,收获也会更加丰富。孩子们眼中的世界独具生活趣味,又闪烁着艺术家的光芒,散发着浓浓的传统绘画的味道。
  四、“悟”没骨之道
  学校的硬件设施为艺术教育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美术教室、美术展览室、美术储藏室等一应俱全。墨色的融合,传统的味道,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孩子心中那方艺术的圣土。学生对于没骨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挑战。很多兴趣浓厚、基础扎实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在对生活的观察和表现。于是老师将我们的内容扩展到人物、风景等。同时也将没骨画和儿童画进行结合,用没骨画的形式描绘我们生活的场景。
  经过孩子们不断的色彩表达和修改,思维和体验延伸到核心素养的多个层面。学生学习没骨画不仅仅是局限于它本身的技法,而是将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也融入到我们的画面中来。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能在校园中遇见最美的自己,看到成长的自己。在短短一年的学习和摸索中,我们将没骨画的学习分为三个步骤:播种时代——探索时代——成长时代——收获时代,三个时期步步艰辛,但是又缺一不可。
  在小学水墨画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学生对水墨画技法的掌握,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没骨画课程的创意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注重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学生通过赏没骨之画、玩没骨之趣、探没骨之秘、悟没骨之道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在经过一年的短暂学习后,同学了解了没骨画这一传统水墨画中的小分支,并学习了没骨画的基本技法,从临摹到创作,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让其他的同学们看到了我们一年的收獲。
  参考文献:
  [1] 陈娟娟.《小学水墨画校本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6.
  [2]李永正主编.《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4]恽南田.《恽南田仿古山水册》.民国珂罗版画册1919年8开共12张.
  [5]《中国中小学美术》.中国美术出版社,2017.04.
  (临海小学 浙江台州)
其他文献
结束不平凡的2020,在冬日暖阳里跨入了令人期待的2021。1月18日,“翰墨皖浙”第25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皖浙赛区评审会(省级初评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此次评审会,采用线上研讨、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  中国书法家协会专委会委员、《中国篆刻》杂志副总编姚建杭,《书画教育》杂志主编李信余,浙江外国语学院美术·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洪复旦,绍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中小学书法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寿洪,杭州
期刊
摘 要:情感表达在小学美术作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情感表达有助于我们对学生的人格认识,对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意识、品格情操等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农村小学低段学生由于种种内在外在原因,在美术作品中并不能正确进行情感表达,因此,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篇选自全国艺术等级考试,国画花鸟二级课程,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双栖》。作品艺术风格独特,方形画面的构图,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他的作品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  国画花鸟二级,相对于一级的基础而言是一个提高阶段。学生前期学习的时间更长了,绘画基础和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以及其画风特点、作品等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以绘本为载体的教学形式以越来越多样的方式出现在小学课堂之中。绘本有着神奇的力量化复杂为简单,化沉重为轻松,非常深厚、丰富的现实寓意附丽在活泼生动的童趣中。小学低学段儿童绘本欣赏与制作是以绘本阅读与欣赏为载体,以学习活动贯通绘本世界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需要教师依据儿童实际,化繁为简,解析绘本构成要素,逐步构建儿童绘本教学策略,让儿童能学会欣赏,学会思考,积累美术素材,能自信、个
期刊
编者按:美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以及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培养。其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它用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来感染受教育者,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校外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将抽象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实际知识,从而去感受艺术的美。相
期刊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教材是最亲密的朋友,但是,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怎样能更好的利用它呢?它带给我们了哪些信息?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这位好朋友的主要特点:  1、减少了铅笔画、水彩等写实性较高的内容,降低了美术作业的写实性要求,更符合现代美术教育的教育观,即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让学生学会专业性较强的写实绘画的技能,而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2、增加了三大构成,设计、工艺
期刊
教学目标:  1.本课以毕加索为线索,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路径探究二十世纪现代美术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特点。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审美习惯,开阔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理解、尊重的情感和创新的精神。  重点:通过“毕加索一生作品”这条线,串联 “西方重要现代美术流派”这些珍珠,探究各现代流派的风格特点。  难点:主动探究、归纳立体派的风格特点
期刊
摘 要: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灵活性的特征。就其整体性而言,包涵了书法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重难点目标等多个层次,它是一个目标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就其层次性而言,教学目标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也是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就其灵活性而言,由于在书法课堂实践中上,会经常出现偏离原来教学目标的情形,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并加以适当影响、引
期刊
朱思源 《堆雪人》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指导教师:袁 娜  嚴雨欣 《过马路》  慈溪市掌起镇中心小学 指导教师:厉群立  冯思烨 《斑马》  宁海县西店镇第二幼儿园 指导教师:叶亚彬
期刊
臧昕彤  我叫臧昕彤,就读于台州市椒江区人民小学。我的名字中有一个“昕”字,它不仅说明了我出生的时间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也说明了我在日“昕”月异地变化着。善良真诚是我的一大优点,在家是父母的小棉袄,在学校是老师的好帮手,在班里是同学们的好朋友。我爱好广泛,画画、弹琴、跆拳道……畫画是我每天的一部分,一有空我就喜欢涂涂写写,因此我的一些美术作品曾多次在市、区级获奖,在班里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小画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