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梳理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折算认定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程属性的研究,提出了创新创业实践的课程观点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分数概念,探讨了创新创业实践这一特殊课程的学分属性和成绩属性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折算的内涵.以某民办高校为例,探讨了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分类分级、构成范围,以及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分数折算认定规则与流程、激励措施、学分替代和系统管理.最后,对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折算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机 构】
:
广东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广东肇庆,526100;广东理工学院校长办公室,广东肇庆,526100;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江西赣州,34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梳理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折算认定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程属性的研究,提出了创新创业实践的课程观点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分数概念,探讨了创新创业实践这一特殊课程的学分属性和成绩属性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折算的内涵.以某民办高校为例,探讨了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分类分级、构成范围,以及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分数折算认定规则与流程、激励措施、学分替代和系统管理.最后,对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折算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青年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激发民族创新活力,带动社会创业热情是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青年创新创业实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与关注,从学术研究层面助力青年创新创业实践也是学者的应有之义.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十三五”时期有关青年创新创业研究的799篇期刊文章进行分析,梳理出了“十三五”时期青年创新创业研究脉络,清晰地呈现出了青年创新创业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基于“十三五”时期的分析结果,对“十四五”时期青年创新创业研究趋势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展望,发现如下研究趋势:发文质量与研究水平共提升;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职业院校如何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立足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提出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理论支撑、设计思路和实施路径.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
创新和劳动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培养创新型劳动者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培育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劳动塑造创新精神,锤炼创新能力,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劳动教育要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第二课堂、学生自我管理、家庭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学业职业发展中,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揭示企业创始人人格特质对创业企业拼凑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创业网络为中介,构建了创始人的成就动机、风险承担和创造性特质与创业拼凑的关系模型,通过163份创始人问卷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 创始人的成就动机、风险承担和创造性对创业拼凑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初创企业创业拼凑的重要推动力;② 创业网络为创始人提供丰富的资源、宽容的拼凑环境和异质性的知识,显著促进了初创企业创业拼凑;③ 创业网络在创始人人格特质对创业拼凑的影响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中介作用,即人格特质帮助创始人构建和发展创业网络,进而促进创业拼凑.研究
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加强调学生学科交叉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道路工程”课程为载体,对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开展研究,提出研究导向型教学需要多维度教学设计、深层次参与式学习以及全过程有效评价.其中,多维度教学设计能够有效解决知识点理解、知识脉络建立以及知识体系构建等问题.深层次参与式学习,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参与研究,主动构建知识.全过程的有效评价,需要着重考察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教学研究与实践表明,研究导向型教学广泛
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中的主体阵营,在我国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引领作用和规范作用.针对高校学报中的同构化现象严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复合型人才缺乏、数字信息化程度偏低以及评价制度不合理等现实困境,提出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合理设置栏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学术期刊共同体、打造数字化传播平台等.只有探索适合学报自身发展规律的特色办刊之路,才能推动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发挥高校学报在繁荣学术期刊中的引领作用.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专业特色不鲜明、与地方经济衔接不紧密等问题.以计算机专业为例,首先将招聘网站作为数据源,以获取D市计算机人才职位需求为出发点,基于爬虫获取招聘网站的512条有效职位信息,并采用中文分词、关键词提取等方法获得客观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然后按照递进关系,将其划分为基础能力需求、专业融合能力需求和产业服务能力需求.最后以这三种能力需求为基础,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这种构建方法为新经济形势下解决人才供给侧与产业人才需求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创新创业课程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存在着学生参与度较低、体验感较差、教学效果难以评价等问题,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以SC教学理念为依据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辅助的特点.运用课程设计三角形模型和反向设计法,设计了课程的学习目标、评价和反馈方法、教学活动,并分开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结果表明,基于SC理念的教学设计为创新创业课程提供了可行的教学方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延伸,社会创业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创造社会价值的意识,植入社会变革精神,培养学生跨部门寻找新方法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能力.实施社会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精神为根本,以引导学生关注、了解、研究社会与环境问题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跨部门思维和行动能力为重点.当前,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呈现“片面化”“边缘化”“片段化”“表面化”等问题,为促进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发展,需重塑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理念,形成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发展共识,加快高校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实施社会创业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社
针对目前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材的编写以教育界专家为主导、没有考虑学生及企业等多方实际需求的现象,提出创新创业教材编写要从“供给侧改革”视角,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在政府指导、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共同编写,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首先,对学校、学生、企业、行业等多方进行充分的调研;然后,通过综合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教材编写的框架;最后由多方专家共同进行创新创业教材编写.“供给侧改革”视角的创新创业教材编写路径对创新创业教材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