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场番茄记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ma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他的《洛阳牡丹记》中这样写道:“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在他的心目中,洛阳牡丹就是所有牡丹产地中的天下第一。如今我想说的是,位于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的船场村,在历经了长达六十几年的番茄種植实践之后,产出来的番茄,品种丰富,品味纯正,品质卓越,也能给予我同样的感受。
  我并非从事农业研究的专家,是不宜轻易下结论的。然而,我确实吃过许多不同产地的番茄,个人的感受是最为直接真实的,再结合一下众人的口碑,大致可以确认,船场番茄就是众多番茄产地中的佼佼者。
  自从我记事起,每年的秋冬季节,都常可以吃到美味的番茄,即使是在物流并不发达的年代。原因是,在距离我所居住的村庄不出六公里的船场村,每年都有许多农户规模种植番茄,船场番茄果大质优。近水楼台嘛,自然是得之不难。
  也许是因为南方的气候比较暖和吧,番茄虽属凉性食物,但当时的我们大多是拿它来生吃的。番茄生吃,肉质感明显,多汁液,味道酸甜可口,适量食用,有助于消化,还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至于拿番茄来炒蛋,或者煮成番茄蛋汤,或在牛肉丸汤里加入一个切片的番茄,那都是后来的事。大概是从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才听到一些专业人士说起,说番茄加热后进一步变酸所产生的物质有益于防癌抗癌,我们才拿它来做菜。接着,番茄做菜的花样还越来越多,并且逐渐日常化,而在以前则是很少的。
  二
  其实,在我们村的菜地里,也一直常见番茄苗,但它们只是零零星星地散生于种着其它蔬菜的菜地里,或者长于一块菜地与另一块菜地之间的边角地带,不是专门的规模种植。至于这些散生苗的种子来源,大致也是通过鸟类的粪便传播或是大人们掏大粪浇菜时带过来的。小时候的我们,一看见菜地里偶尔长出一株或者几株番茄苗来,就会央求父母亲千万别把它们当作杂草除去,这样,小孩子们就似乎多了一份期待的喜悦心情,可以期待看着它们成长,也可以期待得到一份额外的收获。
  番茄苗,从小全身就长有粘质腺毛,气味很浓烈,而且是越长大气味越浓烈。长大后,它们的茎很容易倒伏,仿佛藤状,所以想要有点小收成,还得帮它们搭个小竹架子。当时的我们,每天盼呀盼呀,盼着它们开出管状的黄花,盼着它们结出扁球状的果实。
  可在船场村,所见的就全然不是这样的景象了。船场村的小孩子,是一定看不上这样的散生番茄苗的,也根本无需这样的一份期盼。因为,在他们的视野里,满眼满眼的,都是整片整片的番茄地,少则三五分地,多则十来亩,一块连着一块,挖深沟,垒高畦,就连为番茄植株所搭的竹架子也都得是“三层楼”的,真可谓繁盛无比。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我正读高中,同班的就有几位同学是船场村的,他们家里的番茄地多呀,而且产量和产值都特别高。他们当时种植的番茄都是大粒番茄,成熟的番茄果在四到六两左右,单果上斤的也不罕见,正常的收购价每斤在三四毛钱之间。这样一亩地种下来,产量可达三万斤左右,亩产值也在万元左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上很流行“万元户”这个叫法,那可是一个象征着富有和快速发展的新兴概念。可见,当年番茄种植的经济效益和船场村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是非同寻常的。
  三
  都说,趋利是人类本性中最显露的特征。按理说,船场村的番茄种植效益如此之高,那么,附近村庄的菜农们必是争相效仿而迅速普及才对呀,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
  这,恐怕得追溯一下番茄的传播和种植历史,以及其后期的选择性发展,才能说得更清楚一些。
  番茄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载,番茄原产于南美洲,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后来,传入欧洲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之后,是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番茄传入中国后曾有多个别名,有的称之为番柿,有的称之为西红柿,有的则称之为洋柿子。然而,由于番茄果实味道特殊,色彩娇艳,人们对它十分警惕,不敢品尝,早期仅仅作为观赏栽培。一直到上世纪初期,一些城市的郊区才开始有人尝试栽培食用。我国的番茄栽培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均有广泛栽培,而且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果菜之一。
  不容忽视的是,在此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对番茄的种植始终起着不断适应或基因改良的作用。如今的番茄果,营养十分丰富,风味独特,不仅可以生食或者煮食,还可以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或者整果罐藏,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说到番茄对种植地的适应和要求,它与船场村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之间,简直就是一对精密度极高的卯眼与榫头。——北边有低山丘陵挡护,南边靠近内海滩涂,近千亩“围海造田”而成的改良盐碱地,地势宽广平坦,空气循环通畅,且不受北风侵袭。这里,种植出来的番茄植株染病率相对较低,结出来的番茄果实不易裂果,且酸甜适度,口感极佳。
  当然,随着番茄种质资源库的不断丰富,近些年来,船场村种植的番茄品种也在逐渐增多。从成熟的果实来看,以个头大小区分:有个头较大的金元宝和绿霸,有个头中等的万粉红与台湾番茄,也有个头比较细小的樱桃番茄与春桃番茄;以外观颜色区分:有青头红腚的一点红,有粉红色的金圣粉钻,有淡黄色的黄金宝,也有紫红色的紫番茄。船场村,不仅能适应种植如此丰富的番茄品种,而且种植优势非常明显。
  每到采摘季节,若是漫步于船场村的番茄地里,便是珠围翠绕,琳琅满目,到处都是一片片的翡翠绿般的珠光宝气。
  其实,无论是称之为趋利性,还是称之为向往美好,那都是人类的本性。早些年前,在我们村,以及船场村邻近的其他几个村庄,的的确确,不乏一些经济头脑活络的菜农,他们都是辛勤的劳动者和奋斗者,都曾陆陆续续跟着尝试种植番茄,但结果皆大为逊色,事倍功半,甚至是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或是因为种植地周围气流不通畅而导致病虫害多,或是因为备受北风侵袭而导致裂果多,或是因为土壤含水率过高而导致番茄口感平淡……或许,还有一些我一时也难以说明白的其他缘故。总之,他们种植出来的番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要求。关于番茄种植,据我考证,恰恰是因为船场村同时拥有了其他一些地方难以齐备的地理环境,才造就了船场村独特的番茄种植优势。   四
  根据清代园艺学专著《广群芳谱》关于“番柿”的记载:“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它说的应该是,番茄在农历六月可以采摘。同时,还有其他关于番茄种植的书籍里也说,番茄的花果期为夏秋季。——这,相比较于船场番茄的实际种植时间和采摘季节,是大有出入的。于是,可以得出一个推论:他们所记载的番茄具体品种可能有所不同,以及拿来当样本记录的番茄种植地,其地理纬度也可能有所差异。记得海南有一句俗语叫:有雨无雨看龙王爷的,有病没病听郎中哥的。想弄明白船场番茄的种植时间和采摘季节,就得问问船场村的番茄种植大户们。如果只咨询一两位还担心得不到准确的信息,那就得多咨询几位,然后再结合实地观察,相互印证,这也是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通过多方走访和实地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台湾番茄和黄番茄,播种时间是在阳历八月中旬,育苗时间大约是个把月,定植在九月中旬,一般在定植二十天后陆续开花,开花后四十天左右可以开始摘果;石头番茄,播种时间是在阳历九月中旬;一点红的播种时间还要更晩一些,大约是在十月初才开始播种。整个船场村的番茄采果期大约可以从阳历十月底开始,延续至来年四月份,可长达五六个月的时间。
  船场村的番茄种植大户们,通过长期的积累,在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经常出现的白粉虱、潜叶娥、粘虫和菜青虫,会有针对性地使用灭蝇胺、联菊·定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辛硫磷或氯氰菊脂等几种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杀菌性的,则一般使用代森猛锌、代森锌或甲基硫菌灵。总之,不仅要达到有效治虫杀菌,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安全用药,符合果蔬无公害裁培标准。
  船场村的“老农”们,通过多年的种植实践经验,还能更加细致地分辨出不同的田地區域种植出来的不同番茄品质。即使是同在船场村,不同方位的田地,种植出来的番茄口味还是有细微差异的。比如,船场村就有一个叫大墩的地方,那里地势相稍高,但灌溉水源充足,一百多亩的田地,是盐碱地改良后的粘质土,那里种出来的番茄虽然个头偏小,但皮厚肉多,甜中带点儿酸,口感脆爽,品质堪称最上等。村里其他的田地,若是沙、土掺半的土质,种植出来的番茄品质就略次等;若是偏沙质土的,再次之。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继续保持船场番茄的特优品质,目前,船场村仍有许多番茄种植大户拒绝使用大棚种植模式。尽管大棚种植确实更有利于病虫害防冶和提高产量,但他们就固执地认为:只有种植在旷野之中的番茄,才能尽享阳光雨露,博采日月之精华;只有在日照更加充足,而且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中种植出来的番茄,才是又酸又甜、香气浓郁的最地道的“船场番茄”。
其他文献
当我站在南靖县龙山镇南坪村内洞自然村村口面對连绵起伏的山岭时,竟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八十多年前漳州战役的主战场了。  上个月,我到天宝的古寨农场呼吸新鲜空气。那里四处飘着红旗,五角星衬底镰刀铁锤,“中国工农红军”几个繁体字特别醒目。一个六十来岁的男子穿了一身单薄的灰军装,领章帽徽红彤彤,挺立在红旗底下。细雨霏霏,空气冷得有些咬人,我忍不住把手插到裤袋里贴着大腿取暖。可他挺得像一张绷紧的弓,脸色和
期刊
闽南三月的天气傲娇而随意。明明昨天还是春寒料峭棉衣加身,今天就在日光的加持下把温度飙到30℃,直接把人送进入夏的错觉中,丝毫不顾及早已汗流浃背的保暖内衣。而后天,却又立刻温度骤降,反悔般地落下雨来。一落十几天,天天暗无天日,雨帘绵绵。  这样的阴雨天,欲拒还迎,乍暖还寒,毫无诚意。  我索性背起相机挎包,决绝地跨门而出。我已经在家里躺着发霉了四十八天。一场突临的小疾让我与床朝夕相伴了近两个月时间。
期刊
有人说人生如登山,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可半途而廢;有人说人生如酿酒,千呼万唤始出来,不可急于求成。我看两者皆然。  昨夜读蔡刚华《坂里红酒,长泰舌尖上的乡愁》,很有感触。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酿酒岁月。那回忆是如此的韵味悠长,仿佛才开封的陈年佳酿。  万事开头难。要酿好酒,首先得先煮好饭。现在酿酒一般用木制或铝制蒸笼蒸饭,松软适中,不会烧糊。我以前酿酒沿用古法,米饭是用大铁锅煮的,那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期刊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林语堂这个人。我想凡是看过电视剧《京华烟云》的人,大体上都知道林语堂是一个小说家。如果没看过这片的人就不一定知道。  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林语堂是很著名的,特别是在欧美,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鲁迅还高,这是我们现在想象不来的。我不久前看过我们福建省著名的散文家章武的一篇散文,叫《蕉海中的林语堂》。他里面一段话讲得很绝,他说:古往今来中国可敬的作家很多,但可
期刊
漳州古城是闽南文化集中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荟萃、文风昌盛,也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聚集区。悠悠龙江水孕育出享誉中外的布袋木偶、古朴雅致的木版年画、流芳翰墨的八宝印泥、精美绝伦的棉花画作……走在古城的老街上,走在悠长的巷道里,走在随处弥漫着民国风情的建筑物前,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着这座古城心脏的律动,捕嗅那来自古城灵动身韵的情调。为了让这些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老建筑,继续诉说着不老的
期刊
盛夏的午后,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热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似乎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冒着烈日来到位于漳州泗洲河段的泗洲巷。这条北起新浦路前锋市场,南至水仙大街的道路,原为前锋路,后改为泗洲巷。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却因赫赫有名的漳州110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的故事而不同凡响。今天我随亲历的110民警小赖特意前来寻访。  一进泗洲巷,
期刊
今夏校园半月潭的莲花绽放矣。虽仅占七亩方塘之一角,仍郁郁乎可观焉。余前年初夏,甫至电大履新,高继文先生则问及原半月潭之莲花安在否?既知校园早已不见此君,即嘱余务必复种以恢复昔日旧貌。盖因高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于龙师培训,时半月潭之大,莲花之美记忆犹新矣!余甚以为然,莲固有君子之徳气象,种莲岂非立徳树人之义乎!  莲素有“花中君子” 之美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有爱莲深切者。故莲可入诗入文入画,成为
期刊
郭香玉,1897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江山乡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8岁那年,为生活所逼,她嫁给了内坂村农民黄六仔为妻,第二年生下一子取名黄业章。不久,年轻的丈夫病故。郭香玉咬紧牙关,苦度日子,守寡将儿子抚养长大。1928年,闽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闹起了革命,深受影响的郭香玉母子也投身到革命洪流中。1929年秋,郭香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儿子加入了共青团(不久也入了党)。入党后,郭香玉坚决执行党的决定
期刊
2019年金秋,97岁高龄的退役军人李水意先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望着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颁发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金质奖章,年迈的老人双眼潮湿了。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的老兵,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多次荣立战功。尤其是在抗美援朝那枪林弹雨的沙场上,他英勇奋战,至今右脚的腿肚子上尚残留敌人的弹片,成为乙级伤残军人。他18岁进军
期刊
103岁,该是怎样的年华?  这样的年岁,世间少有人体验。  百岁老人黄金木1917年生人,目睹过民国时期变幻的风云,亲身经历过国土沦丧的悲惨屈辱,参加过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剿匪斗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早年在闽南游击队庄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军十九年,前后受伤十余次,至今头、背、腿部留有弹片、刀枪伤痕十余处……  采访他的时候,他已过百岁,眼神有些浑浊散漫,红里透黑的皮膚有些松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