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人格培养的研究背景入手,从不同角度对“人格”一词的含义进行了解读,进而指出大学生健全人格培養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揭示了人格形成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最后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出发,探究了辅导员应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人格培养
一、人格培养研究背景
人格教育滥觞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较为迅速。当今社会,人格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一个不具备完善人格的大学生无法在社会上寻得立足之地。
国际范围内,各国都在自身的教育方针及政策的制订之处兼顾着人格养成方面的要求。如日本战后修订的教育相关法律中,明确将人格培养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抓手。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对美国人的国民性表现出了强烈的忧虑,美国把人格教育作为刻不容缓的百年大计。人格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研究并运用到实践中。
据张岱年先生考证,“人格”一词的最早来源是“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就是指人自己有一个独立意志,它不受外界势力的压制。”
所以,“人格”一词在我国的文化语境中的含义是兼容并包的,如魏晋时期的名士“定品第,溯流别”那样,是对一个人品格的综合评价。
无论古今,人格的高低评判与人们的认知水平有关,深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变得丰富起来。以孔子为例,在生产力水平和认知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孔子只能意识到安邦治国需要道德修养。那个时代,他所能看到的不是社会形态如何在突飞猛进的生产力影响下蜕变演进,而是反身内求,向往美好人性。
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早已由以往的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理想人格应该在横向上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能力上的要求,同时,在纵向上又不失于培养具有乐观进取精神的现代化健全人格。
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当中关于人格教育方面的研究仍然较为欠缺。这一切说明了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迫在眉睫。
二、人格培养的机制
1.人格的内涵
荀子曾在《荀子·性恶》中说道:“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他认为,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是至关重要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培养的意识。荀子认为“化性起伪”的根本途径是教育,这一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制度运行之下,人格的含义还涉及法定的权限,也成为法律表述当中的一个概念。
因此,对人格的定义包含着多方面的意味:既可以指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又可以在道德层面上赋予其意义,甚至在法律界定上,在心理学上,人格都有其特定而又丰富的意义。
健康人格,是指个体做人的起码资格、性格和品格的总和。健康的人格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个体身心的发展。从人格的发展阶段看,它是自我意识基本成熟、人的社会化基本完成和人的主体性基本确立的产物和标志。健康人格是人的良性的行为模式,它由理智所引导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尊重。健康的人格可以促进个人成长,维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和幸福。
2.人格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礼记·缁衣》中有言:“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每个人自身的条件与造就它的社会条件,人格在人的成长及社会化的过程中,以身心统一方式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带有人的尺度的功能,通过人格体现在个体上的特殊性不断给予自身以规范,使自身的价值得到确证。人格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特点:
第一,外部影响层面。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深受外界的影响,人的不断成长也体现为一种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学习外部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主动或被动地学习思想、文化、观念、道德等,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特点,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第二,内在动机层面。个体的人格发展也不完全由外界的影响所决定,如相同的成长环境中的一群孩子,在长大之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同一家庭里的兄弟姐妹长大成人之后会表现出某种家庭价值文化上的相近,但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还取决于个体自身内在的动机,也就是说人格的发展不是环境决定论,是有方向的,在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中,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领着个体人格的生成。
第三,习惯成自然。虽然每个个体内在的动机支配着自身的行为,但一个简单的动作重复多遍,就会使人形成反射,进而形成习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人格的养成离不开自身的改变。
第四,自然而然。通过习惯来改造行为,是对人格养成的具体行动,然而真正的人格并不是个人指导行动的观念,而是产生这种意识的内在价值认同。“格物致知”是外在功夫,而要以“人格”上看,仍需做到“发明本心”。
人格不全是先天而生的,大部分依靠人们后天与社会的接触而逐渐形成。上文提到的人格形成的四个阶段也是如此,可以归纳为内化和外化的两次转化。首先是一个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过程的统一。同时,两种转化过程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与反馈,不断修正,在回环往复的运动变化中适应外界,形成人格中新的内容。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与人格教育
首先,高校辅导员的人格是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这种不断努力的过程,就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健全条件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的一种最好的熏染。因为大学生的人格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辅导员人格的投射。
其次,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自查、内省、自我剖析等方式进一步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把握自己,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使自身尽快成长并迈入“超我”的阶段,使自己的人格认识得以提高,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大学生人格发展就需要辅导员从日常学生工作层面给予强有力的引导与支持。
最后,人格魅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人人都可以并且应该具备的特质。《史记》评价孔子时说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放眼今朝,新时代的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健全的人格也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最有力的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承担思政教育责任的高校教师,更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人格培养
一、人格培养研究背景
人格教育滥觞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较为迅速。当今社会,人格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一个不具备完善人格的大学生无法在社会上寻得立足之地。
国际范围内,各国都在自身的教育方针及政策的制订之处兼顾着人格养成方面的要求。如日本战后修订的教育相关法律中,明确将人格培养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抓手。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对美国人的国民性表现出了强烈的忧虑,美国把人格教育作为刻不容缓的百年大计。人格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研究并运用到实践中。
据张岱年先生考证,“人格”一词的最早来源是“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就是指人自己有一个独立意志,它不受外界势力的压制。”
所以,“人格”一词在我国的文化语境中的含义是兼容并包的,如魏晋时期的名士“定品第,溯流别”那样,是对一个人品格的综合评价。
无论古今,人格的高低评判与人们的认知水平有关,深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变得丰富起来。以孔子为例,在生产力水平和认知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孔子只能意识到安邦治国需要道德修养。那个时代,他所能看到的不是社会形态如何在突飞猛进的生产力影响下蜕变演进,而是反身内求,向往美好人性。
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早已由以往的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理想人格应该在横向上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能力上的要求,同时,在纵向上又不失于培养具有乐观进取精神的现代化健全人格。
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当中关于人格教育方面的研究仍然较为欠缺。这一切说明了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迫在眉睫。
二、人格培养的机制
1.人格的内涵
荀子曾在《荀子·性恶》中说道:“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他认为,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是至关重要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培养的意识。荀子认为“化性起伪”的根本途径是教育,这一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制度运行之下,人格的含义还涉及法定的权限,也成为法律表述当中的一个概念。
因此,对人格的定义包含着多方面的意味:既可以指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又可以在道德层面上赋予其意义,甚至在法律界定上,在心理学上,人格都有其特定而又丰富的意义。
健康人格,是指个体做人的起码资格、性格和品格的总和。健康的人格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个体身心的发展。从人格的发展阶段看,它是自我意识基本成熟、人的社会化基本完成和人的主体性基本确立的产物和标志。健康人格是人的良性的行为模式,它由理智所引导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尊重。健康的人格可以促进个人成长,维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和幸福。
2.人格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礼记·缁衣》中有言:“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每个人自身的条件与造就它的社会条件,人格在人的成长及社会化的过程中,以身心统一方式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带有人的尺度的功能,通过人格体现在个体上的特殊性不断给予自身以规范,使自身的价值得到确证。人格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特点:
第一,外部影响层面。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深受外界的影响,人的不断成长也体现为一种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学习外部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主动或被动地学习思想、文化、观念、道德等,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特点,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第二,内在动机层面。个体的人格发展也不完全由外界的影响所决定,如相同的成长环境中的一群孩子,在长大之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同一家庭里的兄弟姐妹长大成人之后会表现出某种家庭价值文化上的相近,但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还取决于个体自身内在的动机,也就是说人格的发展不是环境决定论,是有方向的,在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中,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领着个体人格的生成。
第三,习惯成自然。虽然每个个体内在的动机支配着自身的行为,但一个简单的动作重复多遍,就会使人形成反射,进而形成习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人格的养成离不开自身的改变。
第四,自然而然。通过习惯来改造行为,是对人格养成的具体行动,然而真正的人格并不是个人指导行动的观念,而是产生这种意识的内在价值认同。“格物致知”是外在功夫,而要以“人格”上看,仍需做到“发明本心”。
人格不全是先天而生的,大部分依靠人们后天与社会的接触而逐渐形成。上文提到的人格形成的四个阶段也是如此,可以归纳为内化和外化的两次转化。首先是一个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过程的统一。同时,两种转化过程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与反馈,不断修正,在回环往复的运动变化中适应外界,形成人格中新的内容。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与人格教育
首先,高校辅导员的人格是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这种不断努力的过程,就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健全条件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的一种最好的熏染。因为大学生的人格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辅导员人格的投射。
其次,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自查、内省、自我剖析等方式进一步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把握自己,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使自身尽快成长并迈入“超我”的阶段,使自己的人格认识得以提高,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大学生人格发展就需要辅导员从日常学生工作层面给予强有力的引导与支持。
最后,人格魅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人人都可以并且应该具备的特质。《史记》评价孔子时说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放眼今朝,新时代的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健全的人格也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最有力的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承担思政教育责任的高校教师,更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