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晨诵课《明天要远足》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p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天,学校要组织孩子们去快活林山庄春游了,今天,决定和孩子们晨诵台湾诗人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
  开启诗、复习诗过后,我问孩子们:“明天就要去春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孩子们纷纷高举小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激动”“兴奋”“开心”“会高兴得睡不着觉”“连做梦都会梦见自己去旅游呢”“我盼望着天早点亮”……孩子们的笑脸因兴奋而涨得通红,晨诵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也难怪,这些都是孩子们的真切体验,所以特别有表达的欲望。
  “我们都知道‘花婆婆’方素珍奶奶吧?”
  “嗯!”
  “她就写了一首表达这种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我出示了题目,让孩子们读了两遍。然后问孩子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
  马上有小朋友举手回答:“远足,就是去远方郊游的意思。”
  “真好!”接着,我出示了整首小诗,然后带着陶醉的感情示范性朗读了一遍。我把自己当做那个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孩子,一边读着,一边带上表情和肢体动作。还没等我读完,孩子们都被这首小诗逗乐了。“呵呵,的确很形象啊,好像就是写我们自己的,”孩子们纷纷说,我才一读完,还没等布置朗读任务,孩子们就已经情不自禁摇头晃脑地朗读起来了。
  我看到很多孩子读到“唉”的时候,就皱起了眉头。不错!他们读到自己心里去了。
  接着,我就点学生起立朗读。学生们今天个个都像小朗诵家,读得有滋有味的。一个学生朗读完毕,教室里马上“唰”地一下举起很多小手,都想读一读。有的孩子怕我没看见他举手,索性站了起来,身体前倾,拼命向我摇着小手。我笑着说:“都想读,那咱们一起来吧!”孩子们好像有点失望,不过才几秒钟的工夫,马上乐滋滋地起立,然后开开心心地读了起来。接着,我又让男生女生分开读、小组比赛读……
  几轮下来,很多孩子几乎熟读成诵了。于是,大家又兴趣盎然地背了一遍。
  一遍又一遍,从孩子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体会到了诗中描绘的那种激动、渴望又急切的心情了。
  接着,我要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创作。我说:“孩子们,明天我们就要远足了,你们又会因为什么而睡不着觉呢?”一边说着,我一边出示了填空式的诗歌:
  
  《明天要远足》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翻过来
  翻过去
  唉——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接茬:
  “那地方的河水,真的像妈妈说的那么清澈吗?”
  “那地方的小草,真的像奶奶说的那么绿吗?”
  “那地方的大型玩具,真的像哥哥说的那么好玩吗?”
  “那地方的树,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高大吗?”
  “那地方的鸟儿,真的像妹妹说的唱起歌来悦耳动听吗?”
  “那地方的花儿,真的像爷爷说的那么色彩斑斓吗?”
  ……
  短短的15分钟晨诵就在孩子们热情的即兴诵读中结束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都被记录在了晨诵笔记本上,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将会一直陪伴他们成长。
  在即将和孩子们春游的日子里,诵读这样的一首小诗,能将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这些与孩子们的生命体验相关联的诗歌,在与孩子们的生命产生链接时,本身也被灌注了生命力,变得更加奇妙了!
  
  附:
  《明天要远足》
   (台湾)方素珍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
  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
  翻过去
  唉——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选自“教育在线论坛”,该文链接:http://bbs.eduol.cn/2009-4/30/8385860265.html )
  
  (责任编辑:谭烨)
其他文献
小区门口新开了一间小小的包子铺,早晚供应包子。小区离地铁站、公交站都不远,赶地铁挤公交上下班的人经过那里,远远就能闻见热腾腾的包子的香味。包子铺的生意很好。  包子铺是小区门口蔬菜铺的那对中年夫妻开的。他们把蔬菜铺隔出一块地方,靠里的一部分放桌子,朝外的一部分放案板、炉子、蒸笼。  那对中年夫妻很和善,又很勤快,铺子打理得干净有条理。男人姓李,老的少的都亲切地叫他们夫妻“李哥李嫂”。  李哥李嫂之
一、引言  人是理性的动物。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并非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是需要以某种活动通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的。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启蒙是教育理所具有的内涵,有学者也曾表示“启蒙与文化和教育均属同义词”[1]。当然这里的启蒙不是指某种特定的时代精神,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指在个体心智发育和成长过程中,推动着个体认识世
2001年,黄济恩师80寿辰的时候,我写了下面几个字:“参天地寻真理以诚造就道德文章,撷英华惠后生由宽培育人格学问。”我的国学实在粗浅,只能用这句不对仗的话来表达对于先生的人生之气象的理解,我觉得,“诚”是先生人生之精髓。  记得1986年读研究生期间,到北京访学,拜谒先生,那时的我懵头懵脑,完全是一个乡下后生,憨直傻勇,向先生去请教论文中的问题。先生耐心解答之后,又把我领到楼上的王策三先生那里。
跟太太结婚的时候,我们对家里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最终,我们家确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自己赚的钱自己管理;成立家庭基金,每个月双方都往里放1000块钱作为家庭日常支出,若遇较大支出,比如买房之类,每人出一半;双方都有随时查对方账户的权利。  我自认为每天在财经圈儿里混,赚钱能力肯定比太太强多了。但结婚十几年来,每次我查她的账户,钱都比我的多,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引起了我的警惕。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北京作家、学者萧斌臣、邢文祥和四川作家袁亮深入灾区采访,并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已于2008年12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家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特别了解到,在地震中殉职的教师大多是各自家庭的精神支柱和经济支柱,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是各自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他们牺牲后,留下或嗷嗷待哺的幼小子女,或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白发老人,英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充斥于我们的社会。儿童和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由信息和科技构建的环境之中,他们从一出生,就被极其丰富的媒介产品所包围,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介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这种背景下,实行媒介教育,指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认识、理解和使用媒介是非常有必要的。[1]  阿根廷政府把实行媒介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公共政策,并把其纳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装帧非常精美的书,读起来有点沉重,合上书的时候有很多感动。    捷克,特莱津小镇,1941年10月10日,这里成为德国纳粹的犹太人集中营。一万五千个孩子先后来到这里,但他们其中的大多数或在这里失去生命或最终被送往死亡集中营,只有一百多名个孩子存活。  集中营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除了臭虫、蚊子、肮脏、拥挤、饥饿、疾病、酷刑、痛苦之外,他们还拥有什么?林达编著的《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其诸多的功能。如:实现语言的感知和积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掌握语言的规律,生成新的学习需求和目标,激发和熏陶学生的情感等等。然而,纵观当前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读的目的不明确,读的目标单一,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和评价,有的甚至只是为了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反复地读、机械地读等高耗低效现象。那么,怎样做才是有效的朗读训练呢?  一、要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真情
一个研究清史的朋友曾给我提供了两份名单,说是要考验考验我。  第一份名单上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上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左宗棠,龚自珍,盛宣怀。  对照这两份名单,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后者,这些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每个人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辉煌业绩,人生有为,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而对前一
近来,读了张楚廷先生的文章《我怎样理解校长》,[1]不由得被楚廷先生的言辞所感动,这也促使笔者有机会深入思考一个很久之前便萦绕在脑际的问题:教师究竟期待怎样的大学校长?   一、教师期待有思想的校长  即使教师不奢求一位思想家来做校长,至少要期盼一位有思想的校长。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学会思考、解放思想。有人认为,入学受教育就是学知识,传承文化。这种看法固然没错,但这只是教育的基础内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