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充斥于我们的社会。儿童和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由信息和科技构建的环境之中,他们从一出生,就被极其丰富的媒介产品所包围,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介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这种背景下,实行媒介教育,指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认识、理解和使用媒介是非常有必要的。[1]
阿根廷政府把实行媒介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公共政策,并把其纳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学校的教学把媒介信息转换成知识,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以及评价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批判地分析媒介呈现现实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认知概念和观念图式。
然而,阿根廷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是高度分化的,不平等现象严重,文化商品的使用权也很不公平。只有极少数人拥有所有的资源、媒介和科技产品,而大部分人能接触的只有电视、广播或者是报纸。他们没有DVD播放器,不去看电影,也从未看过戏剧,他们的家庭中也没有网络,数字鸿沟和文化差异呈现为典型的“马太效应”。[2]
面对现状,阿根廷政府不仅局限于把媒介教育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并把其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而是超越传统的媒介教育聚焦点,以“公平”为视角,以弥补青少年接触和使用媒介信息中的数字鸿沟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媒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促进“公平”意义上媒介教育实践的开展,阿根廷教育部于1984年在布伊诺斯艾利斯发起了名为“学校与媒介”的项目,此项目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项目联合了媒介协会和私人公司的参与。没有媒介的媒介教育是徒劳的,与媒介协会的合作,使全国范围内的电视台、报纸、电影院以及杂志等都通过此项目参与进来,促进了媒介教育的顺利展开。而私人公司的加入,不但承担了项目运行中的成本预算,而且还在对学生进行媒介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学校与媒介”项目主要开展了四种类型的活动:对教师的培训活动;针对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针对学生个体的建议或活动;帮助社区、家庭理解和处理儿童与媒介关系的活动。这些活动具体有:[4]
(1)学校电影活动节。此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写剧本,由专门的导演和摄制组从中挑选三个剧本拍成短片,学生也可以参与短片的拍摄。拍摄完成的短片在每个电影院播放正式电影之前展映,活动由阿根廷电影协会和电影制片人联合会发起,电影制作的费用由私立公司承担。
(2)“做一天的记者”竞赛。此活动由报纸协会发起和主办,主要是向全国各地完成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征集他们写的调查文章,然后让全国各地的报纸编辑们从中选择他们想要发表的文章。在每年11月的一个周日,阿根廷的每一份报纸都会提供一两页版面专门刊登这些学生所写的文章,以此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理解、参与和运用。
(3)专为高中生的杂志。阿根廷杂志与报纸联合会出版了一份专门针对高中生的杂志RE,这份月刊杂志汇集了在前几个月已经发表过的阿根廷报纸和杂志上的新闻、文章和采访等,免费发放给全国的高中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全国青少年的阅读,也使他们发现了很多自己以前没有关注到的报纸和杂志上的消息。
(4)《家庭中的电视》。这是一份规范手册,于2006年开始发布,其内容主要是给家长提供一些怎样引导孩子观看电视的意见和建议。这个规范手册由报社主办,许多私人公司都对其进行了赞助,免费向青少年家长发放。
(5)《家庭中的互联网》。这也是一本针对父母亲的规范手册,以便他们能够引导孩子的上网行为。该规范手册于2008年出版,主要是收集一些关于网络使用安全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也是由报社主办,并由许多私人公司对其赞助,免费向青少年家长发放。
(6)高中生电影周。阿根廷电影戏剧商会主办发起的“高中生电影周”活动使得那些公共学校的家庭贫困生能够免费看一周精心挑选过的电影,活动期间影院对这些青少年都是免费开放的。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努力缩小来自贫困背景的、没有钱去看电影的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之间的文化差距。
除了以上活动以外,阿根廷教育部以及媒介教育执行者还进行了国内媒介使用状况等的相关调查和研究。这些调查研究对这一领域的政策设计和制定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例如,2005年至2006年的研究发现,全国4/10的青少年由于经济原因在过去一年中很少甚至没有去过电影院。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学校与媒介”项目组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采取行动,举办了“高中生电影周”。同样,经过研究发现,阿根廷青少年阅读率较低,这使高中生免费杂志RE得以推出。可见,在教育部的一些新举措中,研究调查具有很关键的作用。[5]
纵观阿根廷的媒介素养教育,“民主”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从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开始,阿根廷的媒介教育活动(如学校电影活动节、“做一天的记者”竞赛等)始终注重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和公民教育,教导他们在学校里如何批判性地阅读媒介信息。批判性反思将使学生见闻广博,对社会问题具有敏感性,在与他人合作时能够果断地做出决策等。[6]然而,如果说以上活动是为了完善传统媒介教育的目的和功能而实行的程序性正义,那么阿根廷教育部的另外一些活动,如免费给学生发放RE杂志、高中生电影周、给家长免费发放指导手册等活动则构成了弥补文化差异和数字鸿沟的补偿性正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缩小因数字鸿沟所导致的青少年之间媒介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差距,让来自最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更公平、更公正地获取文化和科技商品,使媒介教育不光聚焦于传统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媒介,更衍射至公平的视角,使更多的学生和青少年接触和使用媒介。
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实践和研究越来越火热,很多学者、研究机构等通过对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借鉴,对我国媒介教育的内涵、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促进我国全民媒介素养,尤其是中小学及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纵观国内现有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更多的是基于媒介教育的理念与内涵强调对媒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却很少立足于公平、公正的视角进行媒介教育实践和研究。阿根廷在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所立足的公平视角,或许可以给我们打开一扇窗,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的媒介教育环境与现状,弥补因地域、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不同青少年间媒介使用不均衡之状,使全国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青少年都能公平公正地认识、理解和使用媒介,让科学合理的媒介教育促进每一个青少年个体的发展,进而有针对性地促进我国媒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erguson,R.Debates about media edu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in the UK[J]. Critical Arts Journal, 1994(8).
[2]Roxana Morduchowicz.Mapping Media Education Policies in the World:Vision,Programmes and Challenges[C].USA:New York,1999:177-188.
[3]Landi,O. Cultura y política en la transición a la democracia [C]. Caracas: Sociedad, 1984.
[4]Livingstone, S. Young People and New Media[M]. London: Sage,2003.
[5]Roxana Morduchowicz.El capital cultural de los jóvenes[C].Buenos Aires: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2004.
[6]Roxana Morduchowicz. La generación multimedia[C]. Buenos Aires: Paidós,200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林弘宁)
阿根廷政府把实行媒介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公共政策,并把其纳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学校的教学把媒介信息转换成知识,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以及评价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批判地分析媒介呈现现实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认知概念和观念图式。
然而,阿根廷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是高度分化的,不平等现象严重,文化商品的使用权也很不公平。只有极少数人拥有所有的资源、媒介和科技产品,而大部分人能接触的只有电视、广播或者是报纸。他们没有DVD播放器,不去看电影,也从未看过戏剧,他们的家庭中也没有网络,数字鸿沟和文化差异呈现为典型的“马太效应”。[2]
面对现状,阿根廷政府不仅局限于把媒介教育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并把其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而是超越传统的媒介教育聚焦点,以“公平”为视角,以弥补青少年接触和使用媒介信息中的数字鸿沟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媒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促进“公平”意义上媒介教育实践的开展,阿根廷教育部于1984年在布伊诺斯艾利斯发起了名为“学校与媒介”的项目,此项目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项目联合了媒介协会和私人公司的参与。没有媒介的媒介教育是徒劳的,与媒介协会的合作,使全国范围内的电视台、报纸、电影院以及杂志等都通过此项目参与进来,促进了媒介教育的顺利展开。而私人公司的加入,不但承担了项目运行中的成本预算,而且还在对学生进行媒介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学校与媒介”项目主要开展了四种类型的活动:对教师的培训活动;针对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针对学生个体的建议或活动;帮助社区、家庭理解和处理儿童与媒介关系的活动。这些活动具体有:[4]
(1)学校电影活动节。此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写剧本,由专门的导演和摄制组从中挑选三个剧本拍成短片,学生也可以参与短片的拍摄。拍摄完成的短片在每个电影院播放正式电影之前展映,活动由阿根廷电影协会和电影制片人联合会发起,电影制作的费用由私立公司承担。
(2)“做一天的记者”竞赛。此活动由报纸协会发起和主办,主要是向全国各地完成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征集他们写的调查文章,然后让全国各地的报纸编辑们从中选择他们想要发表的文章。在每年11月的一个周日,阿根廷的每一份报纸都会提供一两页版面专门刊登这些学生所写的文章,以此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理解、参与和运用。
(3)专为高中生的杂志。阿根廷杂志与报纸联合会出版了一份专门针对高中生的杂志RE,这份月刊杂志汇集了在前几个月已经发表过的阿根廷报纸和杂志上的新闻、文章和采访等,免费发放给全国的高中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全国青少年的阅读,也使他们发现了很多自己以前没有关注到的报纸和杂志上的消息。
(4)《家庭中的电视》。这是一份规范手册,于2006年开始发布,其内容主要是给家长提供一些怎样引导孩子观看电视的意见和建议。这个规范手册由报社主办,许多私人公司都对其进行了赞助,免费向青少年家长发放。
(5)《家庭中的互联网》。这也是一本针对父母亲的规范手册,以便他们能够引导孩子的上网行为。该规范手册于2008年出版,主要是收集一些关于网络使用安全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也是由报社主办,并由许多私人公司对其赞助,免费向青少年家长发放。
(6)高中生电影周。阿根廷电影戏剧商会主办发起的“高中生电影周”活动使得那些公共学校的家庭贫困生能够免费看一周精心挑选过的电影,活动期间影院对这些青少年都是免费开放的。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努力缩小来自贫困背景的、没有钱去看电影的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之间的文化差距。
除了以上活动以外,阿根廷教育部以及媒介教育执行者还进行了国内媒介使用状况等的相关调查和研究。这些调查研究对这一领域的政策设计和制定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例如,2005年至2006年的研究发现,全国4/10的青少年由于经济原因在过去一年中很少甚至没有去过电影院。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学校与媒介”项目组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采取行动,举办了“高中生电影周”。同样,经过研究发现,阿根廷青少年阅读率较低,这使高中生免费杂志RE得以推出。可见,在教育部的一些新举措中,研究调查具有很关键的作用。[5]
纵观阿根廷的媒介素养教育,“民主”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从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开始,阿根廷的媒介教育活动(如学校电影活动节、“做一天的记者”竞赛等)始终注重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和公民教育,教导他们在学校里如何批判性地阅读媒介信息。批判性反思将使学生见闻广博,对社会问题具有敏感性,在与他人合作时能够果断地做出决策等。[6]然而,如果说以上活动是为了完善传统媒介教育的目的和功能而实行的程序性正义,那么阿根廷教育部的另外一些活动,如免费给学生发放RE杂志、高中生电影周、给家长免费发放指导手册等活动则构成了弥补文化差异和数字鸿沟的补偿性正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缩小因数字鸿沟所导致的青少年之间媒介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差距,让来自最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更公平、更公正地获取文化和科技商品,使媒介教育不光聚焦于传统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媒介,更衍射至公平的视角,使更多的学生和青少年接触和使用媒介。
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实践和研究越来越火热,很多学者、研究机构等通过对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借鉴,对我国媒介教育的内涵、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促进我国全民媒介素养,尤其是中小学及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纵观国内现有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更多的是基于媒介教育的理念与内涵强调对媒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却很少立足于公平、公正的视角进行媒介教育实践和研究。阿根廷在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所立足的公平视角,或许可以给我们打开一扇窗,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的媒介教育环境与现状,弥补因地域、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不同青少年间媒介使用不均衡之状,使全国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青少年都能公平公正地认识、理解和使用媒介,让科学合理的媒介教育促进每一个青少年个体的发展,进而有针对性地促进我国媒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erguson,R.Debates about media edu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in the UK[J]. Critical Arts Journal, 1994(8).
[2]Roxana Morduchowicz.Mapping Media Education Policies in the World:Vision,Programmes and Challenges[C].USA:New York,1999:177-188.
[3]Landi,O. Cultura y política en la transición a la democracia [C]. Caracas: Sociedad, 1984.
[4]Livingstone, S. Young People and New Media[M]. London: Sage,2003.
[5]Roxana Morduchowicz.El capital cultural de los jóvenes[C].Buenos Aires: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2004.
[6]Roxana Morduchowicz. La generación multimedia[C]. Buenos Aires: Paidós,200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林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