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金湖县辖内企业有2000多户,90%是小型企业,由于小企业总量小、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而无法从银行融资,成为制约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金湖县以创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突破口,以解决农村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难”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创造性地运作“信用协会”信贷模式,以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信用社具体操作“三位一体”的方式,使同行业小企业自发成立的合作组织——“信用协会”成为小企业加速发展的新“引擎”。截止8月份,该县已有1152户小企业在农村信用社建档落户,已占其开户小企业总数的65%,共组建“信用协会”13个,会员数达126家,授信贷款总额6969万元,贷款余额6370万元。
成立“信用协会”的具体做法
成立组织、强势推进。该县在推进“信用协会”时,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成立了“金湖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全县11个镇相应成立了由政府、信用社及有关部门参加的资信评审小组,负责信用企业(户)的评定发证工作,为信用协会的组建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同时,该县还多次组织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金湖县农村信用协会推广大会”、信贷员和小企业主联谊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动员部署,对组建信用协会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在已创建的农村信用户、信用村(镇)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农村多个经济领域信用协会工程建设,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县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社企主动、齐抓共进”的局面。
积极引导、广泛宣传。该县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咨询热线等形式,对组建信用协会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动员和宣传。通过广播电台勤廉热线现场解答业主关心及需要帮助的问题,在《金湖快报》和县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递进式、跟踪式宣传,以鲜活的事例全面介绍“信用协会”的准入条件、服务功能、操作流程,使有意参与协会的中小企业及农民群众了解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评审条件、标准及评审办法等,为组建信用协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通过加强舆论监督,开辟诚信大家谈,诚信光荣榜、诚信曝光台等专题或专栏,宣传和倡导社会新风,对“信用协会”发展得好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对差的乡镇进行批评,通过宣传典型,推广经验,把信用工程建设引向深入。
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为使信用协会评审与管理工作,做到规范操作、有章可循,减少盲目性,该县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小企业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信用协会管理章程》等管理制度,对评审标准、条件、程序及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细化,使信用协会的组建既具有指导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各镇、村、相关部门协助信用社建立客户经济档案、评定信用等级、授信贷款额度,扩大贷款面,为创建信用协会创造条件。各信用社营业网点还相应成立了“信用协会”信贷服务小组,全面负责辖内小企业的信息搜集、协会创建与组建、信贷调查与管理工作。同时,信用社还设立专门的柜面业务窗口,专职为“信用协会”信贷申报服务,对小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进服务质量,确保对小企业的服务不丢不漏、不错不乱。
严格管理,以点带面。该县明确规定:参加“行业信用协会”后,每个会员的经营管理必须接受“信用协会”的监督与管理,不仅对信用社发放的贷款与所经营的产品相挂钩,任何人不得将贷款挪作他用,否则全部收回,取消会员资格;而且一旦发现会员有不良行为及时在“信用协会”内部进行通报。同时,对“信用协会”实行年审制、动态管理,定期进行复查。对评定后出现信用等级降低,不符合条件的协会会员进行黄牌警告,限期达标,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取消其相应的称号,并予以公告 。“信用协会”运作以来,已有2名会员因参加小玩小赌,影响协会会员声誉而被协会理事会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促使其珍惜行业声誉。
与此同时,该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前锋镇和黎城镇作为组建信用协会试点镇,分别组建“木业信用协会”和“机械行业信用协会”。信用协会成立后,通过每个会员缴纳互助担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会员准入、市场化运作、资金互助、风险控制、行业协调与自律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小规模企业无法提供有效担保而“融资难”的困扰。目前,前锋镇木器加工企业纷纷在农村信用社建档落户,已占开户小企业总数的88%,授信贷款总额达740万元,收取互助基金74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200万元,现入会小企业的信贷满足率已经达到100%。这两个镇“行业信用协会”的成功运作,成为全县推进信用协会的“蓝本”。随后,在此基础上,全县在吕良、涂沟、金北、塔集、陈桥等镇相继成立了“水产品信用协会”、“粮食加工信用协会”等信用协会13家。
“信用协会”贷款的特点
“信用协会”贷款与过去的一些传统信贷产品相比,有速度快、费用省、范围广、条件宽的特点。
准入条件较低。凡依法登记注册,独立核算,有还本付息能力,拥有法定资本金,年销售在1000万元以下的5个以上企业均可申请组建“信用协会”,不受经营规模大小的限制。
互助组织形式新颖。“信用协会”每个会员必须坚持“自愿入会、交纳基金、会员联保、协会负责、互相监督”的原则,贷款到期必须无条件归还。申请入会的信用户必须经信用社考核确定为AA级以上,方可成为会员,入会后每个会员缴纳申请授信贷款总额10-15%的互助基金。贷款由会员根据实际生产经营能力申请,报协会审核同意,信用社核定授信额度,由协会监督使用。会员贷款如有发生不良的,协会自愿帮助信用社催收,对造成损失的,信用社直接扣收协会 “互助基金”账户存款,不足扣收的部分由会员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协会设常务理事会,由3名以上会员组成,选举产生理事长,负责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常务理事会成员应具备:为人公道正派、办事公平公正、热情助人、诚实守信、德高望重、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生产经营规模。
信用社给予多种优惠。一是采取会员之间联保,促成会员之间在经营过程中实现相互监督。二是提高会员授信额度,由原单个企业最高授信200万元上调至授信500万元,增强企业业务发展空间;并实行“一次授信,周转使用”,增强企业资金流动的有效周转率。三是实行利率优惠政策,会员贷款利率按同期同档次下浮15%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小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四是信用创建与信用激励相结合,更好地解决了信用户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中的资金困难,为会员做大做强提供资金保障。
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活。除传统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外,可以经营权抵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经济林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存货质押、小企业联保等,抵押担保方式更加灵活。
“信用协会”贷款的
“引擎”效应
“信用协会”贷款的推出,不仅进一步缓解了社企资金供需矛盾,使社企双方找到了信贷融资的切入口和共振点,而且更大范围地支持和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加深了银企之间的互动合作,也为新型社企信贷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新桥梁、新纽带。通过小企业“信用协会”贷款的强有力投放,为小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助推了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农民增收、政府满意、信用社受益的“三赢”局面。
支持特色农业企业。立足放大农业资源优势,围绕特色农业支持加工农业、品牌农业等小企业的生产,先后为32户从事木板加工、渔业机械、饲料加工等小企业贷款2530万元。淮胜社区是典型的木器加工特色区,2008年有23户小企业组建木业信用协会,在这些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整个社区争创信用户,争做信用协会会员成风,现社区企业主动还贷率达到80%以上,无一产生新的不良,资信A级创建率也达到60%以上,还激发了2户新企业安家,社区销售收入、利税同比分别增加40%和32%,并初步形成了木器加工产业带。
支持涉农龙头企业。立足农业产业链接和产业延伸,共为32个涉农龙头企业组建“信用协会”3个,支持传统粮食企业,从过去收购资金的供应转向收购、生产、仓储等“一条龙”资金供应,使企业增税、增效,保持产销两旺。
支持生产变革企业。立足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支持部分新兴粮油食品企业,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开展技术改造,扩大生产,逐步做大做强,金湖县泗湾湖米业有限公司、金湖县金珠米业有限公司、金湖县湖滨米业有限公司在“信用协会”的支持下,现已经成为我县粮食加工重点企业。
支持全民创业企业。立足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策应全市、全县全民创业服务活动的开展,在对全县全民创业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逐个建立企业信息档案的基础上,对市场前景好、经营效益好、诚实守信好的小企业重点支持,先后两次借助银企对接的形式,向13户全民创业小企业现场授信600万元,培植了一批农村信用社的“黄金客户”群体。
“信用协会”成功运作的启示
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信用协会”贷款的前提。为助推小企业发展,增强服务水平,作为这项工作具体承办单位的金湖农村信用联社,一是多次主动向政府汇报,取得政府的信赖与支持,在全县专门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 11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金湖县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社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不足。三是明确小企业服务的“八性”原则,即:项目投资的政策性、投资规模的合理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经营效益的稳定性、发展阶段的成长性、现金流量的充足性、担保方式的安全性及经营者行为和信用的可靠性。农信社为培植一批成长性良好的优质小企业客户群体,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小企业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将符合“八性”原则的优质小企业客户作为信贷营销的重点。
信用社推行“一站式”服务是推进“信用协会”创建的必要条件。金湖农联社专门在营业网点设立柜面业务窗口,对小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进服务质量。同时在联社营业大厅设立业务受理中心,专职为“信用协会”信贷申报服务、为会员融资服务。各信用社营业网点还相应成立了“信用协会”信贷服务小组,全面负责辖内小企业的信息搜集、协会创建与组建、信贷调查与管理工作,确保对小企业的服务不丢不漏、不错不乱。
建立相关制度是做好“信用协会”贷款的保证。为使“信用协会”信贷管理有据可查、有章好依,金湖农联社根据领导小组提议,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并下发了《金湖县农村信用社信用协会贷款管理办法》,使小企业贷款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管理体系。
加强宣传与培训是做好“信用协会”贷款的前提。为将“信用协会”服务活动引向深入,实现社企双赢,金湖农联社多次对“信用协会”进行产品宣传和业务培训,多次以召开信贷员会议和小企业主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推介,还利用媒体宣传,以典型事例使每个小企业对“信用协会”认知、熟悉,从而主动使用。
成立“信用协会”的具体做法
成立组织、强势推进。该县在推进“信用协会”时,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成立了“金湖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全县11个镇相应成立了由政府、信用社及有关部门参加的资信评审小组,负责信用企业(户)的评定发证工作,为信用协会的组建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同时,该县还多次组织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金湖县农村信用协会推广大会”、信贷员和小企业主联谊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动员部署,对组建信用协会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在已创建的农村信用户、信用村(镇)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农村多个经济领域信用协会工程建设,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县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社企主动、齐抓共进”的局面。
积极引导、广泛宣传。该县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咨询热线等形式,对组建信用协会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动员和宣传。通过广播电台勤廉热线现场解答业主关心及需要帮助的问题,在《金湖快报》和县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递进式、跟踪式宣传,以鲜活的事例全面介绍“信用协会”的准入条件、服务功能、操作流程,使有意参与协会的中小企业及农民群众了解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评审条件、标准及评审办法等,为组建信用协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通过加强舆论监督,开辟诚信大家谈,诚信光荣榜、诚信曝光台等专题或专栏,宣传和倡导社会新风,对“信用协会”发展得好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对差的乡镇进行批评,通过宣传典型,推广经验,把信用工程建设引向深入。
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为使信用协会评审与管理工作,做到规范操作、有章可循,减少盲目性,该县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小企业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信用协会管理章程》等管理制度,对评审标准、条件、程序及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细化,使信用协会的组建既具有指导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各镇、村、相关部门协助信用社建立客户经济档案、评定信用等级、授信贷款额度,扩大贷款面,为创建信用协会创造条件。各信用社营业网点还相应成立了“信用协会”信贷服务小组,全面负责辖内小企业的信息搜集、协会创建与组建、信贷调查与管理工作。同时,信用社还设立专门的柜面业务窗口,专职为“信用协会”信贷申报服务,对小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进服务质量,确保对小企业的服务不丢不漏、不错不乱。
严格管理,以点带面。该县明确规定:参加“行业信用协会”后,每个会员的经营管理必须接受“信用协会”的监督与管理,不仅对信用社发放的贷款与所经营的产品相挂钩,任何人不得将贷款挪作他用,否则全部收回,取消会员资格;而且一旦发现会员有不良行为及时在“信用协会”内部进行通报。同时,对“信用协会”实行年审制、动态管理,定期进行复查。对评定后出现信用等级降低,不符合条件的协会会员进行黄牌警告,限期达标,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取消其相应的称号,并予以公告 。“信用协会”运作以来,已有2名会员因参加小玩小赌,影响协会会员声誉而被协会理事会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促使其珍惜行业声誉。
与此同时,该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前锋镇和黎城镇作为组建信用协会试点镇,分别组建“木业信用协会”和“机械行业信用协会”。信用协会成立后,通过每个会员缴纳互助担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会员准入、市场化运作、资金互助、风险控制、行业协调与自律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小规模企业无法提供有效担保而“融资难”的困扰。目前,前锋镇木器加工企业纷纷在农村信用社建档落户,已占开户小企业总数的88%,授信贷款总额达740万元,收取互助基金74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200万元,现入会小企业的信贷满足率已经达到100%。这两个镇“行业信用协会”的成功运作,成为全县推进信用协会的“蓝本”。随后,在此基础上,全县在吕良、涂沟、金北、塔集、陈桥等镇相继成立了“水产品信用协会”、“粮食加工信用协会”等信用协会13家。
“信用协会”贷款的特点
“信用协会”贷款与过去的一些传统信贷产品相比,有速度快、费用省、范围广、条件宽的特点。
准入条件较低。凡依法登记注册,独立核算,有还本付息能力,拥有法定资本金,年销售在1000万元以下的5个以上企业均可申请组建“信用协会”,不受经营规模大小的限制。
互助组织形式新颖。“信用协会”每个会员必须坚持“自愿入会、交纳基金、会员联保、协会负责、互相监督”的原则,贷款到期必须无条件归还。申请入会的信用户必须经信用社考核确定为AA级以上,方可成为会员,入会后每个会员缴纳申请授信贷款总额10-15%的互助基金。贷款由会员根据实际生产经营能力申请,报协会审核同意,信用社核定授信额度,由协会监督使用。会员贷款如有发生不良的,协会自愿帮助信用社催收,对造成损失的,信用社直接扣收协会 “互助基金”账户存款,不足扣收的部分由会员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协会设常务理事会,由3名以上会员组成,选举产生理事长,负责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常务理事会成员应具备:为人公道正派、办事公平公正、热情助人、诚实守信、德高望重、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生产经营规模。
信用社给予多种优惠。一是采取会员之间联保,促成会员之间在经营过程中实现相互监督。二是提高会员授信额度,由原单个企业最高授信200万元上调至授信500万元,增强企业业务发展空间;并实行“一次授信,周转使用”,增强企业资金流动的有效周转率。三是实行利率优惠政策,会员贷款利率按同期同档次下浮15%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小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四是信用创建与信用激励相结合,更好地解决了信用户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中的资金困难,为会员做大做强提供资金保障。
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活。除传统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外,可以经营权抵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经济林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存货质押、小企业联保等,抵押担保方式更加灵活。
“信用协会”贷款的
“引擎”效应
“信用协会”贷款的推出,不仅进一步缓解了社企资金供需矛盾,使社企双方找到了信贷融资的切入口和共振点,而且更大范围地支持和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加深了银企之间的互动合作,也为新型社企信贷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新桥梁、新纽带。通过小企业“信用协会”贷款的强有力投放,为小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助推了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农民增收、政府满意、信用社受益的“三赢”局面。
支持特色农业企业。立足放大农业资源优势,围绕特色农业支持加工农业、品牌农业等小企业的生产,先后为32户从事木板加工、渔业机械、饲料加工等小企业贷款2530万元。淮胜社区是典型的木器加工特色区,2008年有23户小企业组建木业信用协会,在这些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整个社区争创信用户,争做信用协会会员成风,现社区企业主动还贷率达到80%以上,无一产生新的不良,资信A级创建率也达到60%以上,还激发了2户新企业安家,社区销售收入、利税同比分别增加40%和32%,并初步形成了木器加工产业带。
支持涉农龙头企业。立足农业产业链接和产业延伸,共为32个涉农龙头企业组建“信用协会”3个,支持传统粮食企业,从过去收购资金的供应转向收购、生产、仓储等“一条龙”资金供应,使企业增税、增效,保持产销两旺。
支持生产变革企业。立足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支持部分新兴粮油食品企业,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开展技术改造,扩大生产,逐步做大做强,金湖县泗湾湖米业有限公司、金湖县金珠米业有限公司、金湖县湖滨米业有限公司在“信用协会”的支持下,现已经成为我县粮食加工重点企业。
支持全民创业企业。立足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策应全市、全县全民创业服务活动的开展,在对全县全民创业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逐个建立企业信息档案的基础上,对市场前景好、经营效益好、诚实守信好的小企业重点支持,先后两次借助银企对接的形式,向13户全民创业小企业现场授信600万元,培植了一批农村信用社的“黄金客户”群体。
“信用协会”成功运作的启示
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信用协会”贷款的前提。为助推小企业发展,增强服务水平,作为这项工作具体承办单位的金湖农村信用联社,一是多次主动向政府汇报,取得政府的信赖与支持,在全县专门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 11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金湖县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社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不足。三是明确小企业服务的“八性”原则,即:项目投资的政策性、投资规模的合理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经营效益的稳定性、发展阶段的成长性、现金流量的充足性、担保方式的安全性及经营者行为和信用的可靠性。农信社为培植一批成长性良好的优质小企业客户群体,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小企业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将符合“八性”原则的优质小企业客户作为信贷营销的重点。
信用社推行“一站式”服务是推进“信用协会”创建的必要条件。金湖农联社专门在营业网点设立柜面业务窗口,对小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进服务质量。同时在联社营业大厅设立业务受理中心,专职为“信用协会”信贷申报服务、为会员融资服务。各信用社营业网点还相应成立了“信用协会”信贷服务小组,全面负责辖内小企业的信息搜集、协会创建与组建、信贷调查与管理工作,确保对小企业的服务不丢不漏、不错不乱。
建立相关制度是做好“信用协会”贷款的保证。为使“信用协会”信贷管理有据可查、有章好依,金湖农联社根据领导小组提议,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并下发了《金湖县农村信用社信用协会贷款管理办法》,使小企业贷款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管理体系。
加强宣传与培训是做好“信用协会”贷款的前提。为将“信用协会”服务活动引向深入,实现社企双赢,金湖农联社多次对“信用协会”进行产品宣传和业务培训,多次以召开信贷员会议和小企业主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推介,还利用媒体宣传,以典型事例使每个小企业对“信用协会”认知、熟悉,从而主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