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現状并不乐观,单一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实现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只有改变教学方式、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才能提升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语文学习的基础就是打好阅读功底,掌握阅读技巧,积累阅读词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学生的导师,教师更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灵活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课堂需要师生合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有效消化、吸收、运用知识,使学生的阅读素养达到真正意义的提升。
一、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陈旧
新课标的推行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推行,单一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许多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墨守成规,仅仅注重对阅读技巧的传授,通常会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三要素进行分析。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的发挥,并使学生渐渐对小说阅读失去兴趣,大大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说阅读教学处于应试化的状态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学习时间紧、任务量大,所以,学生并没有太多时间用在小说阅读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小说阅读教学停留在表面,不去深入探究、挖掘小说的相关内容,认为高中学生只需要掌握小说阅读的相关技巧,能应付考试就足够了。这就导致原本丰富多彩的小说内容并没有被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
(三)导入语缺乏新颖性
有些语文教师忽视导入的设计,甚至有人认为导入环节是可有可无的。于是总是用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话语(如“请大家把书翻到××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导入课文。这种导入固然简洁,但它势必会极大削弱小说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教育时机。
二、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进行现代化、多样化、有效的教学方式的探索,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丰富教学手段,并根据高中学生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的发展梯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做到教学有选择、教学有重点、教学有突破,避免面面俱到、流于表面、不得要领的低效或无效教学。
在新课标指导下,笔者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首先,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预习—交流—展示—点拨—感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预习是学生根据探究目标进行课前准备;交流是把个人的预习情况与本小组成员分享;展示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汇报学习成果;点拨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进行补充或拓展。感悟是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在书上或者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加深印象。如讲《祝福》中的环境物描写时,教师可以设置“文章有哪些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讨论、交流和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阿Q正传》的教学,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变传统课堂课文点评分析为影评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阿Q的形象,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点评。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影视作品的长短,从而熟悉课文,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
(二)传授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侧重于解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因此,小说阅读教学应结合小说人物、小说环境、小说情节等多方面展开思考,进而分析人物性格,作出深刻、透彻的解析。首先,要从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多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并组织学生逐层逐句地进行分析,明确学习任务。其次,结合阅读文本环境的描写,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分析环境的不同之处,挖掘人物性格的潜在因素,从而明确影响人物后续发展与命运的伏笔因素。最后,在小说文本中,相关情节的存在一定会影响小说整体的发展,小说作者关于情节的描写一定有其寓意。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描写,从而全面、透彻地分析人物的性格。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勾画的阅读习惯。如在阅读课文时要做到读通读顺,准确、流畅、圈点出表明分段依据的重点词句,批注段落,勾画出语感所需的轻重音,圈点课文中心,批注佳词妙句。其次,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每阅读一篇课文,都要让学生摘抄一部分词语和句子,并尽可能将它们进行归类。可以摘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以及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心理、景物等的精彩片段。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记忆,使之牢固储存于其知识仓库,以便于在读写实践中灵活运用。最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如推荐一些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课外阅读书籍,并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每个学期读多少书、读什么书、怎样读),制作阅读卡片,还要定期展示阅读卡片、交流心得体会、评价阅读效果。
(三)设计优美、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只有在优美、精彩的导入语中才能让学生产生身心的愉悦感和学习的冲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小说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优美的课堂导入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入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以叩开学生的心门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教学必修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笔者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有个成语叫‘水火不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回目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处处不忘‘火’和‘雪’。那么文中究竟有哪些关于‘火’和‘雪’的具体描写?林教头和陆虞候之间又展开了哪些‘水火不容’的争斗?结果又如何?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初步的阅读探究。”问题导入一经抛出,马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迅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投入对课文的阅读与探究当中。
(四)开设阅读课
小说教学,不单单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小说内容的讲解,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就像万丈高楼的基石,小说教学如果没有了这个基石,语文教师无论讲得怎样生动形象,小说教学最后也只会沦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目前,我市大部分学校每周安排5节语文课,在这样少的课时中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让学生进行阅读了。因此,只有开设阅读课,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潜下心来读书,才能提高学生的小说欣赏水平和语文素养。
高中阶段开设阅读课,首先教师要确定阅读目标,不能让学生自由式、放羊式地阅读。同时,教师必须考虑到高中生的社会阅读环境、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语言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和高考等因素。其次,教师要把阅读范围锁定在哲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现实性较强的文章上。因为这类文章与高考题型紧密结合,示范性较强,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难度,设题点较多,知识类型新颖,可读性强,实用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时代感强,极具启发性。再次,推荐可读性强的书目给学生。如当代学者周国平、当代诗人汪国真的哲理性较强的散文、诗歌等作品。最后,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并做笔记、写随感等。
总而言之,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相关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自发性地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李翠红.高中小说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语文,2017(33).
[2]梁平.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7(14).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语文学习的基础就是打好阅读功底,掌握阅读技巧,积累阅读词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学生的导师,教师更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灵活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课堂需要师生合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有效消化、吸收、运用知识,使学生的阅读素养达到真正意义的提升。
一、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陈旧
新课标的推行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推行,单一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许多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墨守成规,仅仅注重对阅读技巧的传授,通常会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三要素进行分析。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的发挥,并使学生渐渐对小说阅读失去兴趣,大大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说阅读教学处于应试化的状态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学习时间紧、任务量大,所以,学生并没有太多时间用在小说阅读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小说阅读教学停留在表面,不去深入探究、挖掘小说的相关内容,认为高中学生只需要掌握小说阅读的相关技巧,能应付考试就足够了。这就导致原本丰富多彩的小说内容并没有被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
(三)导入语缺乏新颖性
有些语文教师忽视导入的设计,甚至有人认为导入环节是可有可无的。于是总是用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话语(如“请大家把书翻到××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导入课文。这种导入固然简洁,但它势必会极大削弱小说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教育时机。
二、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进行现代化、多样化、有效的教学方式的探索,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丰富教学手段,并根据高中学生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的发展梯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做到教学有选择、教学有重点、教学有突破,避免面面俱到、流于表面、不得要领的低效或无效教学。
在新课标指导下,笔者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首先,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预习—交流—展示—点拨—感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预习是学生根据探究目标进行课前准备;交流是把个人的预习情况与本小组成员分享;展示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汇报学习成果;点拨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进行补充或拓展。感悟是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在书上或者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加深印象。如讲《祝福》中的环境物描写时,教师可以设置“文章有哪些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讨论、交流和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阿Q正传》的教学,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变传统课堂课文点评分析为影评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阿Q的形象,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点评。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与影视作品的长短,从而熟悉课文,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
(二)传授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侧重于解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因此,小说阅读教学应结合小说人物、小说环境、小说情节等多方面展开思考,进而分析人物性格,作出深刻、透彻的解析。首先,要从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多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并组织学生逐层逐句地进行分析,明确学习任务。其次,结合阅读文本环境的描写,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分析环境的不同之处,挖掘人物性格的潜在因素,从而明确影响人物后续发展与命运的伏笔因素。最后,在小说文本中,相关情节的存在一定会影响小说整体的发展,小说作者关于情节的描写一定有其寓意。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描写,从而全面、透彻地分析人物的性格。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勾画的阅读习惯。如在阅读课文时要做到读通读顺,准确、流畅、圈点出表明分段依据的重点词句,批注段落,勾画出语感所需的轻重音,圈点课文中心,批注佳词妙句。其次,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每阅读一篇课文,都要让学生摘抄一部分词语和句子,并尽可能将它们进行归类。可以摘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以及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心理、景物等的精彩片段。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记忆,使之牢固储存于其知识仓库,以便于在读写实践中灵活运用。最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如推荐一些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课外阅读书籍,并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每个学期读多少书、读什么书、怎样读),制作阅读卡片,还要定期展示阅读卡片、交流心得体会、评价阅读效果。
(三)设计优美、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只有在优美、精彩的导入语中才能让学生产生身心的愉悦感和学习的冲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小说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优美的课堂导入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入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以叩开学生的心门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教学必修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笔者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有个成语叫‘水火不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回目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处处不忘‘火’和‘雪’。那么文中究竟有哪些关于‘火’和‘雪’的具体描写?林教头和陆虞候之间又展开了哪些‘水火不容’的争斗?结果又如何?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初步的阅读探究。”问题导入一经抛出,马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迅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投入对课文的阅读与探究当中。
(四)开设阅读课
小说教学,不单单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小说内容的讲解,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就像万丈高楼的基石,小说教学如果没有了这个基石,语文教师无论讲得怎样生动形象,小说教学最后也只会沦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目前,我市大部分学校每周安排5节语文课,在这样少的课时中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让学生进行阅读了。因此,只有开设阅读课,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潜下心来读书,才能提高学生的小说欣赏水平和语文素养。
高中阶段开设阅读课,首先教师要确定阅读目标,不能让学生自由式、放羊式地阅读。同时,教师必须考虑到高中生的社会阅读环境、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语言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和高考等因素。其次,教师要把阅读范围锁定在哲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现实性较强的文章上。因为这类文章与高考题型紧密结合,示范性较强,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难度,设题点较多,知识类型新颖,可读性强,实用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时代感强,极具启发性。再次,推荐可读性强的书目给学生。如当代学者周国平、当代诗人汪国真的哲理性较强的散文、诗歌等作品。最后,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并做笔记、写随感等。
总而言之,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相关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自发性地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李翠红.高中小说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语文,2017(33).
[2]梁平.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