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写作时会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内容枯燥等问题。想要问题得到相应的改善,就要从积累写作素材开始。为此,笔者探索了一种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即摘录。文章从让学生明确摘录的意义、教给学生摘录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四个方面对摘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摘录
从教多年以来,笔者第一次批改学生作文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把几十篇作文细细地看完一遍,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评分,因为那些作文给笔者的印象很差——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全文没有好词好句,没有亮点,读完也不知道学生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彼时彼刻,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笔者眼前,这些问题促使笔者去请教同事、请教书本。
经过与同级的教师一起研究探讨之后,发现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使得同级教师一起研究教材、研究新课标。研究表明,要想学生把文章写好,首先必须积累素材,而摘录就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方法。下面就谈谈笔者教学期间在摘录研究中的感悟:
一、让学生明确摘录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就连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达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学生在习作之前,必须有知识、思想、语言、表达方法等方面的积累。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多数是由缺乏与习作有关的积累引起的。
因此,在开始摘录之前,笔者先给学生上了一节题为“做摘录笔记有什么用”的课,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引用名人名家做摘录笔记的例子——古往今来,名人大都有一个好记性,但仍十分注重做笔记,其中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借助这些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确摘录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还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
二、教给学生摘录的方法
在让学生明白了摘录的意义以后,就进入了最艰难的工作,那就是必须帮助学生解决摘录什么和如何摘录两大难题。对于摘录什么这个难题,笔者特别选择了《拾穗》这篇课文来做示范,一是词语方面:学生往往认为词语就是四字词,因此,在摘录之前就告诉学生,摘录词语除了四字词还可以是短语,如结实的后背、宽宽的肩膀、艰苦的生活等等。二是句子方面:很多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认为,认为摘录句子就是摘录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因此在摘录开始前,必须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观念,必须告诉学生优美的句子除了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之外,还可以摘录一些细节描写的句子,如“她正深深地弯着腰,一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和“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子,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这些动作描写的句子,又如“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这一景物描写的句子。
学生明白了摘录什么之后,笔者就开始教他们怎样摘录: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之前必须把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圈画出来,在上课听讲时教师重点教导品读的句子也圈画出来;其次,每人必须拥有一本50页左右的软皮抄,并且将这个本子标好页码,做好目录。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分成写人叙事、写景、其他和句子四大类,并且这些类别是以单元为整体,每个单元分一次,因为学生初學摘录,教师对于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只是摘抄课内的,对于优生就鼓励把课外的也摘抄下来;再次,让学生把自己圈画的好词好句分门别类地抄到本子上;最后,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摘录本(即根据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配上优美的图画)。
三、引导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
在指导完方法之后,笔者选择了《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让学生尝试摘录。由于是初次布置摘录作业,笔者并没有让学生回家完成,而是利用托管课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最近学习的摘录方法,一步一步地完成。笔者先要学生在课文中圈画好词好句,并特别关注中等生圈画的情况,四字词不难被圈出,在教师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个学生圈画了“湍急、疯狂、狼狈、奔赴……”这些两个字的词,笔者就让这位学生把她圈画的读出来,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是不是好词,其中有个学生朗声说:“因为‘疯狂、狼狈、奔赴’这几个词是人物动作的神态描写。”笔者及时表扬了他,并且鼓励学生找词语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四字词,只要是运用了细节描写的词语都应该圈画出来。同时,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圈画了优美的句子,也会及时给予表扬。如有个学生圈画了这些句子:“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笔者就让他读出来,并且说说自己圈画这些句子的理由。他说:“因为这些句子里面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笔者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个认真听课又会读书的孩子。”在笔者的表扬鼓励下,其他学生就更加努力圈画好词好句。
圈画好了以后,笔者就让学生摘录到已经分好类别的本子上,学生们都细心认真地抄写着,抄好的学生就开始精心设计自己的本子,有几个学生结合自己所摘录的句子配上了优美的图画。对于摘录这一作业,我们年级会定期评选优秀作业,然后拿出来展览,这样不仅可以鼓励优秀的学生继续努力,还可以让还不是很懂得摘录的学生借鉴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便能养成良好的摘录习惯。
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有个成语叫“学以致用”,它是说学习知识是为了以后的运用。因此,在做了摘录以后,笔者就鼓励学生把自己摘抄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到习作上。在《拾穗》和《飞夺泸定桥》这两篇课文里,学生摘录了很多细节(动作)描写的词语和句子,在校运会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抓住运动会的一个场景写一次小练笔。有个学生选择了自己参加的铅球比赛作为一个场景来写,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轮到我比赛了,我站在圈里,弯下腰,右手拿起重似千斤的铅球,慢慢地举起,使尽全身力气,双脚一蹬,把这铅球远远地抛了出去。”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笔者用红笔圈出了这个句子,并且在旁边写上:你真会运用好词好句。另外,在课堂的作业评讲中,笔者也特别表扬了这个学以致用的学生,以他为榜样,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在以这个学生为榜样之后,在后来的小练笔和大作文上面,越来越多的学生运用了自己摘录的好词好句。笔者在批改作文时,也渐渐没有了一开始那种全文没有好词好句的失落感。相反,笔者发现学生的作文用词越来越生动形象,并且学生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害怕写作文了。因为他们知道,现在作文不是像以前那样干巴巴的自己编造,而是可以引用、借鉴一些别人的优美的词句,这样写起作文来就没有那么难了。每次的小练笔和大作文,学生都会自觉地拿出摘录本,翻看着,寻找着,不愿意放过哪怕是运用一个词语的机会。
在教师的不断指导、及时表扬与鼓励下,学生们对于摘录这一作业不再感到厌烦,而是越来越喜欢,很多时候都不用教师去布置类似作业,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完成。就这样,摘录已经成为本班学生的一种读书习惯,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摘录,就是为写作积累素材。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摘录
从教多年以来,笔者第一次批改学生作文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把几十篇作文细细地看完一遍,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评分,因为那些作文给笔者的印象很差——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全文没有好词好句,没有亮点,读完也不知道学生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彼时彼刻,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笔者眼前,这些问题促使笔者去请教同事、请教书本。
经过与同级的教师一起研究探讨之后,发现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使得同级教师一起研究教材、研究新课标。研究表明,要想学生把文章写好,首先必须积累素材,而摘录就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方法。下面就谈谈笔者教学期间在摘录研究中的感悟:
一、让学生明确摘录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就连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达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学生在习作之前,必须有知识、思想、语言、表达方法等方面的积累。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多数是由缺乏与习作有关的积累引起的。
因此,在开始摘录之前,笔者先给学生上了一节题为“做摘录笔记有什么用”的课,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引用名人名家做摘录笔记的例子——古往今来,名人大都有一个好记性,但仍十分注重做笔记,其中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借助这些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确摘录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语言,还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
二、教给学生摘录的方法
在让学生明白了摘录的意义以后,就进入了最艰难的工作,那就是必须帮助学生解决摘录什么和如何摘录两大难题。对于摘录什么这个难题,笔者特别选择了《拾穗》这篇课文来做示范,一是词语方面:学生往往认为词语就是四字词,因此,在摘录之前就告诉学生,摘录词语除了四字词还可以是短语,如结实的后背、宽宽的肩膀、艰苦的生活等等。二是句子方面:很多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认为,认为摘录句子就是摘录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因此在摘录开始前,必须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观念,必须告诉学生优美的句子除了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之外,还可以摘录一些细节描写的句子,如“她正深深地弯着腰,一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和“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子,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这些动作描写的句子,又如“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这一景物描写的句子。
学生明白了摘录什么之后,笔者就开始教他们怎样摘录: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之前必须把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圈画出来,在上课听讲时教师重点教导品读的句子也圈画出来;其次,每人必须拥有一本50页左右的软皮抄,并且将这个本子标好页码,做好目录。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分成写人叙事、写景、其他和句子四大类,并且这些类别是以单元为整体,每个单元分一次,因为学生初學摘录,教师对于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只是摘抄课内的,对于优生就鼓励把课外的也摘抄下来;再次,让学生把自己圈画的好词好句分门别类地抄到本子上;最后,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摘录本(即根据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配上优美的图画)。
三、引导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
在指导完方法之后,笔者选择了《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让学生尝试摘录。由于是初次布置摘录作业,笔者并没有让学生回家完成,而是利用托管课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最近学习的摘录方法,一步一步地完成。笔者先要学生在课文中圈画好词好句,并特别关注中等生圈画的情况,四字词不难被圈出,在教师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个学生圈画了“湍急、疯狂、狼狈、奔赴……”这些两个字的词,笔者就让这位学生把她圈画的读出来,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是不是好词,其中有个学生朗声说:“因为‘疯狂、狼狈、奔赴’这几个词是人物动作的神态描写。”笔者及时表扬了他,并且鼓励学生找词语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四字词,只要是运用了细节描写的词语都应该圈画出来。同时,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圈画了优美的句子,也会及时给予表扬。如有个学生圈画了这些句子:“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笔者就让他读出来,并且说说自己圈画这些句子的理由。他说:“因为这些句子里面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笔者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个认真听课又会读书的孩子。”在笔者的表扬鼓励下,其他学生就更加努力圈画好词好句。
圈画好了以后,笔者就让学生摘录到已经分好类别的本子上,学生们都细心认真地抄写着,抄好的学生就开始精心设计自己的本子,有几个学生结合自己所摘录的句子配上了优美的图画。对于摘录这一作业,我们年级会定期评选优秀作业,然后拿出来展览,这样不仅可以鼓励优秀的学生继续努力,还可以让还不是很懂得摘录的学生借鉴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便能养成良好的摘录习惯。
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有个成语叫“学以致用”,它是说学习知识是为了以后的运用。因此,在做了摘录以后,笔者就鼓励学生把自己摘抄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到习作上。在《拾穗》和《飞夺泸定桥》这两篇课文里,学生摘录了很多细节(动作)描写的词语和句子,在校运会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抓住运动会的一个场景写一次小练笔。有个学生选择了自己参加的铅球比赛作为一个场景来写,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轮到我比赛了,我站在圈里,弯下腰,右手拿起重似千斤的铅球,慢慢地举起,使尽全身力气,双脚一蹬,把这铅球远远地抛了出去。”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笔者用红笔圈出了这个句子,并且在旁边写上:你真会运用好词好句。另外,在课堂的作业评讲中,笔者也特别表扬了这个学以致用的学生,以他为榜样,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在以这个学生为榜样之后,在后来的小练笔和大作文上面,越来越多的学生运用了自己摘录的好词好句。笔者在批改作文时,也渐渐没有了一开始那种全文没有好词好句的失落感。相反,笔者发现学生的作文用词越来越生动形象,并且学生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害怕写作文了。因为他们知道,现在作文不是像以前那样干巴巴的自己编造,而是可以引用、借鉴一些别人的优美的词句,这样写起作文来就没有那么难了。每次的小练笔和大作文,学生都会自觉地拿出摘录本,翻看着,寻找着,不愿意放过哪怕是运用一个词语的机会。
在教师的不断指导、及时表扬与鼓励下,学生们对于摘录这一作业不再感到厌烦,而是越来越喜欢,很多时候都不用教师去布置类似作业,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完成。就这样,摘录已经成为本班学生的一种读书习惯,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摘录,就是为写作积累素材。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