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护士与年轻护士的合作。【方法】老护士言传身教,小护士虚心请教、认真学习。【结果】老护士与年轻护士配合默契,科室工作受到领导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老护士与年轻护士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老护士与年轻护士、沟通、合作。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密切护患关系及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已成为护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广大病人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然而新、老护士的默契配合也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资历老的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办事稳妥,有许多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办法,这些都是年轻护士所不能比的,年轻护士要多向老护士虚心学习、请教,接受她们的指导与分配的工作,遇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要认识到对年轻护士的严格要求,是希望他们尽快胜任本职工作,迅速成长进步。
1. 沟通的概念
沟通(communication)由拉丁字“communis”蜕变而来,有分享,建立共识之意,是二人间信息的传递,包括观点、情感、技能等的交换。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传递信息的内容,也包括判断信息的意义。在我们护理工作中,不但面临着护患沟通,也存在着老护士与年轻护士的沟通。
2. 沟通的方法
2.1 端正工作态度
护理工作中的态度是护理人员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和准备行为的心理倾向,它含有认识、情感及意向3种成分。包括喜欢—讨厌,尊敬—轻视,同情—冷淡等。其中认识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意向是态度的外观。老护士对年轻护士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反應。年轻护士有理想、有热情、有朝气、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新精神。级别高、资历老的护士要看到年轻护士的这些特长,关心帮助级别低、年龄小的护士。
2.1 加强责任意识
有责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责任意识对护士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自我内修、点滴养成这种意识。“硬性”是工作职责、标准,“软性”是个体工作的灵魂,“硬性”好比骨骼,“软性”恰似血肉,都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所缺一不可的。没有责任意识就好比一个人没有血肉一样,没有生命力。尤其是老护士在平日的工作中,不但要严于律己,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严格要求年轻护士。护理工作量大,而人员相对不足,在人员缺编的情况下,护士要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完成工作时间和工作范围内的所有任务。
2.2 创造平等意识
加强责任意识是做好本职工作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应该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责任意识创造性的拓展工作。老护士与年轻护士之间要相互尊重,重视对方的存在,老护士要把年轻护士当做自己的儿女一样,手把手的教,心平气和的讲,不要对年轻护士指手画脚,呼来喝去,让年轻护士对老护士总有一种惧怕的感觉,敬而远之。对年轻护士、吃苦精神不强的缺点,要通过自己热情、耐心的言传身教,在护理实践中感染、带动新护士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通过自己的传、帮、带,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弥补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形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谦虚谨慎,彼此尊重的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保证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
2.3促进朋友意识
在平等意识的基础上老护士与年轻护士之间还应确立朋友意识,有了朋友意识就可以缩小老护士与年轻护士之间距离感。由于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护理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加上工作性质需要经常三班倒,个人睡眠和休息相对不足,易感觉疲倦,因而老护士一定要体谅年轻护士、倒班护士,尽量在生活上多帮助她们,工作上多支持她们,鼓励她们。遇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尤其是文书方面要经常指导、完善。
3 .护士长的桥梁作用
护士长要经常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中要注意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以我科为例,我科老护士与年轻护士数量几乎相同,一个科两个护理站,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护士长合理排班,新老交替,使每个班都有老护士与年轻护士搭班,这样使她们工作起来配合默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的服务。
4 小结
总而言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长与护士的沟通,老护士与年轻护士的沟通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年轻护士较多的科室,采取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法,将年轻护士的知识与老护士的临床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提高工作能力,充分调动每位护士的积极性,鼓励自我实现,做到工作上有分工,职务上有高低,人格上要平等。这样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接受病人和社会的监督。
关键词:老护士与年轻护士、沟通、合作。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密切护患关系及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已成为护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广大病人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然而新、老护士的默契配合也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资历老的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办事稳妥,有许多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办法,这些都是年轻护士所不能比的,年轻护士要多向老护士虚心学习、请教,接受她们的指导与分配的工作,遇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要认识到对年轻护士的严格要求,是希望他们尽快胜任本职工作,迅速成长进步。
1. 沟通的概念
沟通(communication)由拉丁字“communis”蜕变而来,有分享,建立共识之意,是二人间信息的传递,包括观点、情感、技能等的交换。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传递信息的内容,也包括判断信息的意义。在我们护理工作中,不但面临着护患沟通,也存在着老护士与年轻护士的沟通。
2. 沟通的方法
2.1 端正工作态度
护理工作中的态度是护理人员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和准备行为的心理倾向,它含有认识、情感及意向3种成分。包括喜欢—讨厌,尊敬—轻视,同情—冷淡等。其中认识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意向是态度的外观。老护士对年轻护士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反應。年轻护士有理想、有热情、有朝气、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新精神。级别高、资历老的护士要看到年轻护士的这些特长,关心帮助级别低、年龄小的护士。
2.1 加强责任意识
有责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责任意识对护士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自我内修、点滴养成这种意识。“硬性”是工作职责、标准,“软性”是个体工作的灵魂,“硬性”好比骨骼,“软性”恰似血肉,都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所缺一不可的。没有责任意识就好比一个人没有血肉一样,没有生命力。尤其是老护士在平日的工作中,不但要严于律己,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严格要求年轻护士。护理工作量大,而人员相对不足,在人员缺编的情况下,护士要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完成工作时间和工作范围内的所有任务。
2.2 创造平等意识
加强责任意识是做好本职工作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应该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责任意识创造性的拓展工作。老护士与年轻护士之间要相互尊重,重视对方的存在,老护士要把年轻护士当做自己的儿女一样,手把手的教,心平气和的讲,不要对年轻护士指手画脚,呼来喝去,让年轻护士对老护士总有一种惧怕的感觉,敬而远之。对年轻护士、吃苦精神不强的缺点,要通过自己热情、耐心的言传身教,在护理实践中感染、带动新护士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通过自己的传、帮、带,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弥补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形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谦虚谨慎,彼此尊重的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保证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
2.3促进朋友意识
在平等意识的基础上老护士与年轻护士之间还应确立朋友意识,有了朋友意识就可以缩小老护士与年轻护士之间距离感。由于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护理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加上工作性质需要经常三班倒,个人睡眠和休息相对不足,易感觉疲倦,因而老护士一定要体谅年轻护士、倒班护士,尽量在生活上多帮助她们,工作上多支持她们,鼓励她们。遇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尤其是文书方面要经常指导、完善。
3 .护士长的桥梁作用
护士长要经常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中要注意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以我科为例,我科老护士与年轻护士数量几乎相同,一个科两个护理站,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护士长合理排班,新老交替,使每个班都有老护士与年轻护士搭班,这样使她们工作起来配合默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的服务。
4 小结
总而言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长与护士的沟通,老护士与年轻护士的沟通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年轻护士较多的科室,采取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法,将年轻护士的知识与老护士的临床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提高工作能力,充分调动每位护士的积极性,鼓励自我实现,做到工作上有分工,职务上有高低,人格上要平等。这样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接受病人和社会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