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小车辆不断急驰而过的台13甲省道上,以瓦斯烧造为主的“纯青窑”并不起眼。看着主人林建宏取出一把没有壶扭的陶壶,从凸出的口缘掀开将水注满,以超过75度斜迤的临界点倒水,壶盖依然紧密贴住壶身,丝毫没有脱出或松动的迹象,显然壶盖的密合度与内部纵深设计都已趋近完美。接着他再将茶壶放在手上,以一只陶杯轻敲,声音居然跟金属一样嘹亮清扬,彷佛还有余音在空气中回荡,让我大感不解。他这才告诉我,茶壶非陶非瓷,而是一度近乎消失的“炻器”(炻读音:shi,释义: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制品)。
炻器?不就是将陶土高温烧瓷化,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石陶器吗?话说陶瓷器依原料与烧成温度不同,而大别为瓷器、陶器、炻器与土器四大类: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的瓷器胚质密致,孔隙趋近零,敲击声响如玻璃般清脆,通常在摄氏1300℃烧成;陶器孔隙为中度至高度,声音沈闷,烧成温度约在1000℃上下。而炻器烧成温度则在1160至1280℃之间,已达瓷化程度,只是尚未“玻化”罢了。
炻器学名为stoneware,台湾称“石陶器”或“粗陶土”,古籍则称为“石胎瓷”。其胚体致密且经完全烧结,尽管接近瓷器,胚体却不透明且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不同于瓷器的零吸水率与透光性,或陶器15%吸水率且全然不透光。由于耐酸耐碱,还有绝佳的强度与热稳定性,能顺利地通过从冰箱到烤炉的温度急变,可说是非常理想的贮藏容器了。至于近代陶艺家纷纷将陶土原料以超过1200℃的高温烧造,林建宏解释说那也非炻器,而是吸水率仍达5%以上的“半瓷”。
打开中国陶瓷史,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一万多年的灰陶、八千年前的磁山文化红陶、七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四千年前的商代白陶,至秦代兵马俑、汉代釉陶、唐代唐三彩,至明、清以降的紫砂壶、广东石湾陶等,都留下许多绝世珍品。瓷器则在东汉时就有成熟的青瓷出现,并在宋代达到高峰,历经元、明、清三代发扬而臻于鼎盛,更使得瓷器成了中国的代名词CHINA。至于炻器的出现,史籍并未清楚记载,学者大多推论为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阶段,约在汉末至盛唐之间,且随着瓷器的蓬勃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日据时期,殖民当局发现苗栗土的特性,特别用来烧造炻器,可惜当时仅做为酒瓮、水缸等器皿,并未提升至艺术品的创作,因此很快就在台湾光复后没落。
林建宏于1971年毕业于复兴工专第一届陶瓷工程科,算是科班出身了。退伍后适逢台湾瓷器外销欧美的黄金时期,因而陆续在莺歌、苗栗等地瓷器厂负责西洋玩偶的制作。1993年自行创业,在造桥开窑制作瓷器熏香灯外销。他的恩师、当时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陶艺顾问的陶艺大师李茂宗,自纽约返国休假时,特别要他烧造本土的“苗栗陶”,将陶土以高温瓷化,因为放眼两岸,仅有苗栗土可以烧造炻器,南投土与北投土皆不可。
林建宏说,炻器结合苗栗土传统含钛、锂、铁甚高的特质,瓷化后依然有一种呼吸的存在,更有自然形成类似远红外线的功能,不仅贮藏茶品稳定性高,更能在贮藏一段时日后,为茶品的醇、甘、香再加分。因此下定决心从传统苗栗窑的纯朴、踏实与内蕴出发,建立品茶美学全新的一面。
不过早先的炻器产品大多无釉,林建宏却致力炻器上釉的研究近二十年,将各种釉色调配,创作出色彩缤纷的茶器,彻底颠覆炻器过去单调的印象,包括黑色天目釉、骆斑釉与茶叶末釉等。
林建宏说苗栗传统炻器,特色在原料为灰白色陶黏土,与其他地区陶瓷采用的红色陶质黏土不同,苗栗土烧成温度较高,成品颜色也较为高雅。不过他也坦诚表示,经过长年的开采,苗栗土目前根本不足所需,必须仰赖进口土调配成“具有苗栗土特性”的原料,作品也不再称为“苗栗陶”,而称做“苗栗新烧”。
特别的是,林建宏所有作品皆以压模注浆成形,既不拉胚也不挤胚。他说,石膏模与釉色是他作品最大特色,以瓦斯窑经过16小时、1270℃高温还原烧成。尽管调配后的陶土流动性不佳,注浆不易,但客家人的“硬颈精神”让他硬是挑战将其瓷化,多年来其技术早已炉火纯青。显然,“纯青窑”的命名绝对其来有自。
尽管炻器在两岸都非常稀少,台湾朋友知道的也并不多,但林建宏的创作炻器,在对岸却深受欢迎。近年藏茶风迅速刮起,无论炙手可热的普洱陈茶、福鼎老白茶或台湾老茶,以炻器茶仓藏茶,往往无须太长时间就能感觉茶品的转化,让许多爱茶人趋之若鹜,它作为茶器收藏的“潜力股”,绝对有其优势。
其实北宋盛极一时的建盏(天目碗),迷人的异彩花纹就是来自含铁甚高的陶瓷土,在烧制过程中,铁质发生胶合作用并浮出黑釉表面,冷却时发生晶化,产生呈紫、蓝、黄、暗绿等色结晶。林建宏也深得其中技巧,创作的天目釉放射出绚丽多姿的闪烁变化,兔毫状的流纹在黑釉中透出褐黄与蓝绿,最令人惊艳。
再看他黄润带黑褐色斑点的瀹茶壶,浑圆饱满的壶身从底部的火红开始,沿烧至浓雾笼罩的藏青山峦,优雅的弧度在口缘与凸出的壶盖完美契合,不见壶钮的壶盖则以金色划上完美句点,厚实的壶嘴且微微上扬,像极了林建宏脸上的自信,那一份客家子弟的骄傲。
炻器?不就是将陶土高温烧瓷化,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石陶器吗?话说陶瓷器依原料与烧成温度不同,而大别为瓷器、陶器、炻器与土器四大类: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的瓷器胚质密致,孔隙趋近零,敲击声响如玻璃般清脆,通常在摄氏1300℃烧成;陶器孔隙为中度至高度,声音沈闷,烧成温度约在1000℃上下。而炻器烧成温度则在1160至1280℃之间,已达瓷化程度,只是尚未“玻化”罢了。
炻器学名为stoneware,台湾称“石陶器”或“粗陶土”,古籍则称为“石胎瓷”。其胚体致密且经完全烧结,尽管接近瓷器,胚体却不透明且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不同于瓷器的零吸水率与透光性,或陶器15%吸水率且全然不透光。由于耐酸耐碱,还有绝佳的强度与热稳定性,能顺利地通过从冰箱到烤炉的温度急变,可说是非常理想的贮藏容器了。至于近代陶艺家纷纷将陶土原料以超过1200℃的高温烧造,林建宏解释说那也非炻器,而是吸水率仍达5%以上的“半瓷”。
打开中国陶瓷史,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一万多年的灰陶、八千年前的磁山文化红陶、七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四千年前的商代白陶,至秦代兵马俑、汉代釉陶、唐代唐三彩,至明、清以降的紫砂壶、广东石湾陶等,都留下许多绝世珍品。瓷器则在东汉时就有成熟的青瓷出现,并在宋代达到高峰,历经元、明、清三代发扬而臻于鼎盛,更使得瓷器成了中国的代名词CHINA。至于炻器的出现,史籍并未清楚记载,学者大多推论为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阶段,约在汉末至盛唐之间,且随着瓷器的蓬勃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日据时期,殖民当局发现苗栗土的特性,特别用来烧造炻器,可惜当时仅做为酒瓮、水缸等器皿,并未提升至艺术品的创作,因此很快就在台湾光复后没落。
林建宏于1971年毕业于复兴工专第一届陶瓷工程科,算是科班出身了。退伍后适逢台湾瓷器外销欧美的黄金时期,因而陆续在莺歌、苗栗等地瓷器厂负责西洋玩偶的制作。1993年自行创业,在造桥开窑制作瓷器熏香灯外销。他的恩师、当时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陶艺顾问的陶艺大师李茂宗,自纽约返国休假时,特别要他烧造本土的“苗栗陶”,将陶土以高温瓷化,因为放眼两岸,仅有苗栗土可以烧造炻器,南投土与北投土皆不可。
林建宏说,炻器结合苗栗土传统含钛、锂、铁甚高的特质,瓷化后依然有一种呼吸的存在,更有自然形成类似远红外线的功能,不仅贮藏茶品稳定性高,更能在贮藏一段时日后,为茶品的醇、甘、香再加分。因此下定决心从传统苗栗窑的纯朴、踏实与内蕴出发,建立品茶美学全新的一面。
不过早先的炻器产品大多无釉,林建宏却致力炻器上釉的研究近二十年,将各种釉色调配,创作出色彩缤纷的茶器,彻底颠覆炻器过去单调的印象,包括黑色天目釉、骆斑釉与茶叶末釉等。
林建宏说苗栗传统炻器,特色在原料为灰白色陶黏土,与其他地区陶瓷采用的红色陶质黏土不同,苗栗土烧成温度较高,成品颜色也较为高雅。不过他也坦诚表示,经过长年的开采,苗栗土目前根本不足所需,必须仰赖进口土调配成“具有苗栗土特性”的原料,作品也不再称为“苗栗陶”,而称做“苗栗新烧”。
特别的是,林建宏所有作品皆以压模注浆成形,既不拉胚也不挤胚。他说,石膏模与釉色是他作品最大特色,以瓦斯窑经过16小时、1270℃高温还原烧成。尽管调配后的陶土流动性不佳,注浆不易,但客家人的“硬颈精神”让他硬是挑战将其瓷化,多年来其技术早已炉火纯青。显然,“纯青窑”的命名绝对其来有自。
尽管炻器在两岸都非常稀少,台湾朋友知道的也并不多,但林建宏的创作炻器,在对岸却深受欢迎。近年藏茶风迅速刮起,无论炙手可热的普洱陈茶、福鼎老白茶或台湾老茶,以炻器茶仓藏茶,往往无须太长时间就能感觉茶品的转化,让许多爱茶人趋之若鹜,它作为茶器收藏的“潜力股”,绝对有其优势。
其实北宋盛极一时的建盏(天目碗),迷人的异彩花纹就是来自含铁甚高的陶瓷土,在烧制过程中,铁质发生胶合作用并浮出黑釉表面,冷却时发生晶化,产生呈紫、蓝、黄、暗绿等色结晶。林建宏也深得其中技巧,创作的天目釉放射出绚丽多姿的闪烁变化,兔毫状的流纹在黑釉中透出褐黄与蓝绿,最令人惊艳。
再看他黄润带黑褐色斑点的瀹茶壶,浑圆饱满的壶身从底部的火红开始,沿烧至浓雾笼罩的藏青山峦,优雅的弧度在口缘与凸出的壶盖完美契合,不见壶钮的壶盖则以金色划上完美句点,厚实的壶嘴且微微上扬,像极了林建宏脸上的自信,那一份客家子弟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