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瓷非陶炻茶器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小车辆不断急驰而过的台13甲省道上,以瓦斯烧造为主的“纯青窑”并不起眼。看着主人林建宏取出一把没有壶扭的陶壶,从凸出的口缘掀开将水注满,以超过75度斜迤的临界点倒水,壶盖依然紧密贴住壶身,丝毫没有脱出或松动的迹象,显然壶盖的密合度与内部纵深设计都已趋近完美。接着他再将茶壶放在手上,以一只陶杯轻敲,声音居然跟金属一样嘹亮清扬,彷佛还有余音在空气中回荡,让我大感不解。他这才告诉我,茶壶非陶非瓷,而是一度近乎消失的“炻器”(炻读音:shi,释义: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制品)。
  炻器?不就是将陶土高温烧瓷化,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石陶器吗?话说陶瓷器依原料与烧成温度不同,而大别为瓷器、陶器、炻器与土器四大类: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的瓷器胚质密致,孔隙趋近零,敲击声响如玻璃般清脆,通常在摄氏1300℃烧成;陶器孔隙为中度至高度,声音沈闷,烧成温度约在1000℃上下。而炻器烧成温度则在1160至1280℃之间,已达瓷化程度,只是尚未“玻化”罢了。
  炻器学名为stoneware,台湾称“石陶器”或“粗陶土”,古籍则称为“石胎瓷”。其胚体致密且经完全烧结,尽管接近瓷器,胚体却不透明且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不同于瓷器的零吸水率与透光性,或陶器15%吸水率且全然不透光。由于耐酸耐碱,还有绝佳的强度与热稳定性,能顺利地通过从冰箱到烤炉的温度急变,可说是非常理想的贮藏容器了。至于近代陶艺家纷纷将陶土原料以超过1200℃的高温烧造,林建宏解释说那也非炻器,而是吸水率仍达5%以上的“半瓷”。
  打开中国陶瓷史,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一万多年的灰陶、八千年前的磁山文化红陶、七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四千年前的商代白陶,至秦代兵马俑、汉代釉陶、唐代唐三彩,至明、清以降的紫砂壶、广东石湾陶等,都留下许多绝世珍品。瓷器则在东汉时就有成熟的青瓷出现,并在宋代达到高峰,历经元、明、清三代发扬而臻于鼎盛,更使得瓷器成了中国的代名词CHINA。至于炻器的出现,史籍并未清楚记载,学者大多推论为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阶段,约在汉末至盛唐之间,且随着瓷器的蓬勃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日据时期,殖民当局发现苗栗土的特性,特别用来烧造炻器,可惜当时仅做为酒瓮、水缸等器皿,并未提升至艺术品的创作,因此很快就在台湾光复后没落。
  林建宏于1971年毕业于复兴工专第一届陶瓷工程科,算是科班出身了。退伍后适逢台湾瓷器外销欧美的黄金时期,因而陆续在莺歌、苗栗等地瓷器厂负责西洋玩偶的制作。1993年自行创业,在造桥开窑制作瓷器熏香灯外销。他的恩师、当时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陶艺顾问的陶艺大师李茂宗,自纽约返国休假时,特别要他烧造本土的“苗栗陶”,将陶土以高温瓷化,因为放眼两岸,仅有苗栗土可以烧造炻器,南投土与北投土皆不可。
  林建宏说,炻器结合苗栗土传统含钛、锂、铁甚高的特质,瓷化后依然有一种呼吸的存在,更有自然形成类似远红外线的功能,不仅贮藏茶品稳定性高,更能在贮藏一段时日后,为茶品的醇、甘、香再加分。因此下定决心从传统苗栗窑的纯朴、踏实与内蕴出发,建立品茶美学全新的一面。
  不过早先的炻器产品大多无釉,林建宏却致力炻器上釉的研究近二十年,将各种釉色调配,创作出色彩缤纷的茶器,彻底颠覆炻器过去单调的印象,包括黑色天目釉、骆斑釉与茶叶末釉等。
  林建宏说苗栗传统炻器,特色在原料为灰白色陶黏土,与其他地区陶瓷采用的红色陶质黏土不同,苗栗土烧成温度较高,成品颜色也较为高雅。不过他也坦诚表示,经过长年的开采,苗栗土目前根本不足所需,必须仰赖进口土调配成“具有苗栗土特性”的原料,作品也不再称为“苗栗陶”,而称做“苗栗新烧”。
  特别的是,林建宏所有作品皆以压模注浆成形,既不拉胚也不挤胚。他说,石膏模与釉色是他作品最大特色,以瓦斯窑经过16小时、1270℃高温还原烧成。尽管调配后的陶土流动性不佳,注浆不易,但客家人的“硬颈精神”让他硬是挑战将其瓷化,多年来其技术早已炉火纯青。显然,“纯青窑”的命名绝对其来有自。
  尽管炻器在两岸都非常稀少,台湾朋友知道的也并不多,但林建宏的创作炻器,在对岸却深受欢迎。近年藏茶风迅速刮起,无论炙手可热的普洱陈茶、福鼎老白茶或台湾老茶,以炻器茶仓藏茶,往往无须太长时间就能感觉茶品的转化,让许多爱茶人趋之若鹜,它作为茶器收藏的“潜力股”,绝对有其优势。
  其实北宋盛极一时的建盏(天目碗),迷人的异彩花纹就是来自含铁甚高的陶瓷土,在烧制过程中,铁质发生胶合作用并浮出黑釉表面,冷却时发生晶化,产生呈紫、蓝、黄、暗绿等色结晶。林建宏也深得其中技巧,创作的天目釉放射出绚丽多姿的闪烁变化,兔毫状的流纹在黑釉中透出褐黄与蓝绿,最令人惊艳。
  再看他黄润带黑褐色斑点的瀹茶壶,浑圆饱满的壶身从底部的火红开始,沿烧至浓雾笼罩的藏青山峦,优雅的弧度在口缘与凸出的壶盖完美契合,不见壶钮的壶盖则以金色划上完美句点,厚实的壶嘴且微微上扬,像极了林建宏脸上的自信,那一份客家子弟的骄傲。
其他文献
《茶道》:陈会长,您好!漳平水仙经过百年发展与传承,以其独特的茶饼形状和与众不同的香气在乌龙茶家族中独树一帜。然而,较之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尤其是武夷水仙的声名在外)是一种小品种茶,它自身的优势何在?  陈永林:漳平水仙茶饼作为乌龙茶类唯一的紧压茶,填补了福建省紧压茶的空白。水仙茶饼外形是标志性的压饼方块,香型的变化十分丰富,有花香、坚果香、奶油香、蜜桃香等多种变化,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鲜活,绿叶
期刊
6月13日晚,中国-湖州陆羽茶文化博览会暨中国(浙江)丝瓷茶与人类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湖州“浙北第一高楼”东吴国际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为期3天,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湖州市文广新局、湖州市农业局和湖州市旅委等主办。  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小玲、学术与宣传部部长陈永昊、湖州市有关领导及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宁夏、湖北、安徽、江苏、江
期刊
2017年6月9-11日,2017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在贵州都匀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国内外的茶界知名专家学者、国际友人、媒体记者等数千人云集黔南,品茗话茶,谈茶论道,为黔南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共同擦亮“都匀毛尖”这块金字招牌。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
期刊
仲夏来临,武夷山的茶季已入尾声。尽管青青鲜叶次第变成“绿叶红镶边”,但茶农的忙碌远没有结束——气温与焙火的双重“考验”才刚刚开始。  俗话说:“茶为君,火为臣”。按照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至少得经历初焙(走水焙)、复焙(足火)和补火(炖火)这三道火。  对于岩茶发烧友尤其是乐衷“玩票”的茶友来说,本不安分的味蕾早就蠢蠢欲动了,压根熬不到正式上市,更不用说什么喝“隔年陈”了,常常是毛茶才下焙,就成了
期刊
自从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把茶树定名为Thea slnensis L,茶原产中国似无疑义,可是1824年英国人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沙地耶地方发现野生茶树,并宣称印度是茶树原产地之后,这个问题便一直有着争议。目前,已有很多国家的植物学和茶学研究者分别从自然环境的变迁、茶籽化石的发现和野生茶树的分布等方面论证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1980年7月,中国西南贵州省晴隆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卢
期刊
我们饮茶的喜好,常会随各时气候不同、随际遇的变化而变化。  今天城中略有些雨,又来远方的客人,就想到一款温暖的茶。不妨生起炭火,以暖斗室,并增茶香。  这是一款2005年景迈古树春料制成的熟茶,由当年的玩家定制,外形上有陈化痕迹,渥堆的味道已然浅淡,细嗅还带着林木的气息。此茶数年前一直存储在云南的景迈大寨,虽以密封方式存放至今,也在不停转化。  一般而言,好的古树生普容易遇到,而好的古树熟普却显稀
期刊
又到“秋香”正好的时节。  经过一个炎夏的休憩与积蓄,芽叶渐渐地在茶蓬上“热闹”起来,安溪的茶农们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春水”和“秋香”,几乎是安溪铁观音的代名词,前者以味著称,后者以香见长。它们在想象中徐徐展开,就是一幅唯美的图画。  “春水秋香”何来?  摇青,便是淬炼“春水秋香”的最关键技艺之一。鲜叶,通过连续反复地碰撞磨损,散去多余的水分和青气,诱发沁人的花香,形成这样恰到好处的“绿叶红
期刊
若干年前,首为铁观音作传时,即为她的原产地安溪,其风土之瑰丽、人情之敦厚、文化之精深,所深深折服。唯系于此,铁观音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乌龙茶制作工艺,才得以在我们所生存的大地上薪火相传,百焙妙香,历久弥芳。而铁观音这棵茶树,在改变安溪、改变安溪人,丰富美好这个世界的同时,最终也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地理格局、经济形态——这,就是一棵植物的“伟大”与“传奇”。  此后,安溪原乡、安溪茶与安溪人的关系,开
期刊
逢每月《茶道》杂志出刊,编辑部都有一个铁打不变的任务,那就是去张老家送杂志。2005年秋天,《海峡茶道》即将创刊(2014年8月更名为《茶道》),我们去张老家请教。张老说:“办一本茶的专业杂志,这件事功德无量啊。很多刊物两三年就没了,你们要坚持住。”而后又问道:你们打算多长时间出一期?当得知我们办的是月刊后,他非常惊讶:“办月刊,你们胆子很大,茶叶哪有那么多内容可以写?希望十年后还能看见你们。” 
期刊
这个刚下过雨的午后,有点入秋的清冷。于朋友的茶室品尝今年的肉桂新茶,却被一些不是茶器的“茶器”所吸引,这些难得一见的老器物,褪去一切浮华,让时光在席间流转。  金丝楠木的幽香、红砖的粗矿、青花的秀雅、乌石的厚重,托起这袅袅茶汤,谱写成驱走秋日惆怅的和音,心里顿时明媚起来。  自古以来,人们对茶器至精至美的追求从未停止。不论古今,每一次专注而认真的饮茶,都是一场修行,不光茶有味,还要器物美。  而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