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米雨区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yhi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晴天竟然下起了毛毛细雨,而且只出现在几平米的狭小区域,
  萨满祭祀“载歌载舞”,
  专家学者应邀而至,
  五龙山晴天下雨究竟事出何因?
  2006年“十一黄金周”,辽宁省丹东电视台的值班记者崔光辉接到一个提供奇特信息线索的电话。电话是一位在丹东五龙山景区观光的游客打来的,说在景区佛爷洞附近有一块不足3平米的地方,大晴天竟然下起了雨(图1)。不仅如此,而且是每当人多的时候,雨点会变大、变多,甚至人们说话的声音大一些的时候雨点也会变多……随即,经核实后辽宁省丹东电视台播发了这条新闻,在当地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1)争相体验三平米雨区“晴日甘霖”滋润的游客们
  
  为了解开晴天下雨的秘密,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栏目的一个摄制组赶到了丹东。五龙山上真的有晴天下雨的现象吗?下雨的原因会是特殊的气象条件吗?会不会和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关呢?带着这些问题,为使调查能够顺利进行,《百科探秘》的摄制组找到了最早报道五龙山晴天下雨现象的丹东电视台记者崔光辉,并在他的带领下,奔赴充满神秘气氛的五龙山。
  
  “‘测’井观天” 无功而返
  
  五龙山,位于丹东市西北17公里处,主峰海拔708.5米,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是东北地区佛教文化和图腾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珍存着众多人文古迹和多元宗教文化遗迹。当摄制组一行随着崔光辉来到那位游客所说的出现过晴天下雨现象的地方时,天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拍晴天下雨的计划算泡汤了。好在有一位路经此地的山民向摄制组证实了晴天下雨现象的存在。
  呼风唤雨,只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和描绘。在现实生活中,竟然不用借助任何手段就能形成晴天降雨,而且只出现在3平方米左右的区域,这个奇怪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科学道理呢?
  就在大家感到十分遗憾的时候,一位摄制组的成员突然发现在佛爷洞不远处有一口水井。据当地人介绍:这是一口古井,叫作“圣水井”,它的水可以用来治病……
  那么,晴天下雨的现象会不会与水井有关呢?因为就在前不久曾经有媒体报道,四川雅安蒙顶山上的“甘露井”,每当人们打开井盖的时候,总会有或大或小的雨滴从天而降,有时更是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这一奇特的现象曾经在当地引起极大轰动,很多当地居民认为这是一口神井,具有呼风唤雨的神力。后来,科技人员对其进行了一番考察研究发现,下雨与水井形成的小气候有关,这才给这一奇特事件画上了句号。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摄制组决定采访一下当地的气象部门。
  当地气象专家介绍:降雨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有足够的水气,再者要有气流的上升运动。当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成雨滴,空气托不住它时就会掉下来形成降雨。四川雅安蒙顶山就是因为当地空气湿度非常大,湿度一直保持着下雨的临界状态。随后,气象专家与摄制组商量好,选一个晴好的天气,带着设备一起上山测一下晴天降雨现象到底是否与气象有关。
  这次上山,崔光辉前次拍到的下雨的区域并没有下雨,而距那里100多米远的另一处地方则不时有雨丝飘下。当地人讲,下雨的地方是经常变的。气象专家决定用带来的两种湿度仪分别测量一下湿度,看看这里是否具有足够充足的水汽,是否有形成降雨的条件。很快结果就出来了,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期:无论是下雨的地方还是“圣水井”周边,湿度都很低,根本不可能形成降雨(图2)。
  


  (2)经科学仪器测试,“雨区”根本不具备降雨条件,“圣水井”也无异常
  
  那么,会不会是周围有瀑布或者暗河之类的水源,雨是被风吹过来的呢?人们在周边一番寻找,仍是一无所获。
  
  疑点乍现再搬“援兵”
  
  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随行的摄像师通过镜头有了新的发现:在出现降雨的那片地方的一棵树上,有一片树叶正在不断地滴水(图3)。很明显,水滴是从树上落下来的。这一发现让大家很兴奋,难道是树在下雨?于是,摄制组立即向北京林业大学的有关专家求援,邀请他们帮助揭开五龙山晴天降雨的秘密。
  


  (3)晴空万里,天未降雨,而“雨区”林木的枝叶上却在滴水,实在蹊跷
  
  在等待专家的时间里,摄制组的记者们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到了不少晴天下雨的相关报道:此前,在深圳、海口以及广东揭西等地方,都曾经出现过大晴天树下雨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无一不与树有关。尤其是在浙江省淳安县安阳乡的山下村,2005年夏天曾出现一棵黄檀树一连10多天晴天下雨的现象,而且也是人越多的时候雨越大,当地村民把这棵神秘的大树奉若神灵……“盼星星、盼月亮”,2天后,终于盼来了北京林业大学的两位专家:一位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主要从事植物分类方面研究的路端正高级实验员;一位是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要从事昆虫分类方面研究的武三安教授。待两位风尘仆仆的专家稍稍休息后,一行人便直奔五龙山。
  自从“佛爷洞”附近晴天降雨的现象被报道后,当地居民纷纷涌向五龙山,争睹这奇怪的下雨现象。更由于尚无科学的解答,各种迷信活动便见缝插针,五龙山上于是法事兴盛。摄制组与专家一行到达的时候,正赶上当地民众在表演萨满教的祭祀活动(图4)。这些活动使专家、记者们找到答案心情更加急切。
  


  (4)正在搞萨满祭祀活动的当地山民。萨满教是一种流行于亚洲和欧洲极北部等地区的原始宗教,萨满就是指跳神作法的男巫
  
  真相大白“‘虫’工降雨”
  
  一行人直接来到了前几天拍到树下雨的地方,但这时树已经不下雨了,摄制组成员们的心情立即“晴转多云”。
  与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路先生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棵栎树,而发生过晴天下雨现象地方的树种大多是栎树、腊树、银杏等在北方地区常见的树种。路先生很快下了结论:这些树都不是会“下雨”的树。这时,轮到武教授“上阵”了,他决定爬到这棵树上去看一看到底有什么蹊跷。很快,武教授便发现一片栎树叶子上有一只小小的昆虫,他边指给人们看边解释说:“这是一种叶蝉,叫作黑尾大叶蝉,是与人们平时常见的蝉亲缘关系比较近的一种蝉,只是它的体形较小。这种黑尾大叶蝉在幼虫期群居于叶背,靠吸食树汁为食;八九月份时成虫羽化,在林木上群飞;过了11月进入冬季便销声匿迹了……”
  可是,这种叶蝉会与下雨有关吗?这么几只小虫子的排泄物怎么会产生那么明显的下雨现象呢?但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点线索,于是大家继续在周围寻找。
  一会儿,武教授招呼摄像师过去,原来他又有了新的发现:在一丛葛藤的叶片上面,大量聚集着刚才发现的那种叶蝉,数量之多、排列之密集令人惊讶。仔细再看,葛藤的叶片上到处都是水一样的液体,有的 像露珠呆在那儿不动,有的则沿着叶子流下来。随即,摄像师通过镜头又有了新的发现:这些叶蝉正在一边吸食树叶叶脉中的汁液,一边从身体里排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这些液体渐渐顺着树叶汇集到一起,沿着树叶滴下来。
  据此,武教授得出了初步结论:“下雨”现象可能就是叶蝉或者类似昆虫聚集在一起,大量吸食树汁,同时产生分泌物而形成的(图5)。
  


  


  (5)图组:葛藤叶片上密密麻麻扎堆儿的叶蝉,每只蝉的后部都有晶莹如水滴般的分泌物。这就是三平米雨区的“雨源”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一行人接下来又回到了“十一”期间那位游客所指的那棵“下雨”的树前。这时,这棵树的叶子已经掉光了,但武教授还是在地上的落叶上找到了被大量昆虫啃噬过的斑痕(图6)。陆先生解释说:“秋天,不同树种的叶子变黄、掉落的时间是先后不同的,这样虫子就会不停地转移阵地觅食,于是下雨的地方也就随着转移了。”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丝丝入扣的推论已经足够让人们相信,晴天下雨现象的出现就是这些虫子在作怪。
  


  (6)在曾经“下雨”的那棵树的落叶上,确有虫迹斑斑
  
  回到驻地,记者联系到了曾经报道过浙江淳安“下雨树”事件的杭州电视台记者,得到的答复是:浙江淳安县的黄檀树“下雨”,也是一种叫作“沫蝉”的昆虫在作怪。看来,两位专家的推论是有道理的。
  晴天下雨之谜自此告破,三平米雨区不再神秘。
其他文献
纵观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丧权亡国的原因各不相同,有昏庸无能误国的,有民穷国弱丧国的,但你相信因饮食也会陨命丧国吗?老子历览那些惨痛的教训,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出了独到的饮食智慧。     作者介绍  姚淦铭,现任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出版了《王国维文献学研究》等多部专著,发表了160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国家图书奖。    老子其人      老子,原名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期刊
话说唐僧师徒西行取经,路遇一座山,“山上有八百里火焰。若过得山,铁身躯、铜脑壳也会化成汁。”《西游记》中的神奇描述,使这座山平添了几分神秘,也使它成为新疆吐鲁番的标志——  火焰山,它赫赫名声堪与三山五岳相提并论。传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踢翻了炼丹炉,一块炽热的碎片落在这里,便成了烈焰熊熊的火焰山。  其实是这里的独特气候和火焰山的山势造成了它好似燃烧的样子。地壳运动留下的条条皱褶和风雨剥蚀出的道
期刊
不少男孩或许在儿时都曾有过这样一个梦想:长大当一名空军飞行员,能够驾着“战鹰”在蓝天中自由地飞翔……  可是,如若他能如愿以偿,他会发现飞行不仅仅拥有着浪漫,也充满了危险。  而相对于战斗机飞行员而言,那些为新型战机发“通行证”的人——试飞员们,面对着那些刚刚研发、生产出来但还没有定型的试验型战机,他们在工作中更是要随时面对——    2004年的7月1日,空军成都某试飞机场迎来了一个雨过天晴难得
期刊
2005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收音机博物馆,邱建球先生将自己收藏的2000多台收音机全部捐献出来。现在,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到收音机博物馆来看看这些藏品,有时还充当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这些收音机里的故事(图1)。    (1)邱建球非常珍爱这些藏品    收音机博物馆共设有6个展区,展出藏品中有200多台具有代表性的收音机。早期的矿石收音机,由于条件简陋、无线电零件价格也贵,就用
期刊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泄漏事故,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辐射。  1986年4月26日的凌晨,位于乌克兰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传出两声沉闷的爆炸声,4号核反应堆顶盖被掀飞,8吨多强辐射物质喷涌而出……(图1)。      (1)图组: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一直到今天,依然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阴影    然而,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让世界对核能的
期刊
非致命性武器在体现人性化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那么与之匹配的非致命性弹药有哪些?哪个更适用于处置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呢?   手投式非致命性弹药——爆震弹    美国好莱坞大片《王牌对王牌》中有一个场面:一个黑人警察遭人陷害,他为洗刷自己的冤屈,在市政大楼与前来抓捕他的特警队员发生了冲突,身陷险境。为了逃脱,又不伤到不明真相的同事,他抛出了一个特殊的手雷(图1),终于成功逃脱。    (1)爆炸产生了
期刊
多少年来似乎是人类一直在控制着动物的生命。然而,“非典”和禽流感的爆发让现代的人们感受到动物真正的凶猛,这些疾病似乎是动物向人们暗示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是向人类再次发出的警告。  最近几百年,人类的数量在迅速地膨胀,而动物的数量却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甚至灭绝。动物世界已经开始向人类发起了进攻,疾病成为动物反击人类的方式。瑞典病理学家福尔克·汉申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疾病的历史。而人类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大规
期刊
人类总是对有关自身命运的探索充满了好奇,许多研究人员正是以现实存在和考古发现印证只言片语的历史记载或者神话传说,为我们揭示千古之谜。     “女娲补天”是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之一,关于这个神话的最早记载见于《淮南子·览冥训》,其中是这样描述的:“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位于河北省涉县中皇山山腰
期刊
唯王不剪发    距库车2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苏巴什佛寺遗址,从遗存的残墙判断,这里曾有高大的讲经堂和众多的佛塔。今天,寺中还有一个基座相对完整的塔庙。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塔座里挖掘出了坟墓,而且里面埋葬的竟然不是僧人(图1)。    (1)墓主人所穿的衣料表层是用黄金织就的龟兹锦    种种迹象表明,墓主人具有相当高的身份。通过对遗骨和牙齿的分析,确定墓主人为一位年轻女性。令人不解的是,墓主
期刊
一场由人类导演的鸟类战争,  演绎出一群英勇战鸽的感人故事;  一批解除秘密的二战时期的文件,  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历史。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以鸽子为主角,创作了传世名作“和平鸽”:将口衔橄榄枝的鸽子比作和平的象征。鸽子从此成为和平的使者。  但是,从解密的一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绝密文件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和平鸽”曾经作为特殊的战士,活跃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这个被历史尘封了半个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