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绡满堂,笙歌旖旎,隔着长袖纷舞,小宫女恍然见到了梦中那个不可捉摸的清俊身影,看到痴时,不知今夕是何年。
身侧的内臣说,那便是“红杏尚书”宋祁。她曾听过这个名字,宫人们私下闲话时,亲昵地称他为小宋。她向来不参与她们的话题,却在心底将这个名字默默念了千遍。
那日御宴上,放眼望去,满座衣冠皆楚楚,然而在他周围,便都成了陪衬。他于艳丽之中见清雅,恍如传说中的瑶池仙品,一拂衣袖便将人间烦忧尽数抹去。尘世的繁华或疾苦,都改变不了他眉间的浅笑。
他果然如她想象般,举手投足皆潇洒,眼角眉梢尽是春意。她自幼长在宫闱,随侍当今圣上,不知见过多少王孙公子,却再无一人及他的优雅俊逸、超然出尘。
侧耳听得那些乐伎掩唇偷笑,窃窃私语,约赌谁能得到“红杏尚书”青眼一顾,她却只能沉默,她连在他面前歌舞一曲的机会都没有。
他是声名远扬的才子,是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更是皇帝偏爱的座上宾。而她不过是一个寻常宫婢,只能远远地站在随侍队伍中,泯然众人。
不过也正因如此,她无需如乐伎般寻隙偷窥,可以放心大胆地看他,不用担心遭人侧目。
她似是入了魔,每每皇帝私下与会朝臣,她都会锁定他的身影,目光痴缠,越发肆无忌惮。
他是那样豁达洒脱、清俊出尘的才子,于她却像一捧殷红的罂粟,绚丽诱人,令她沉醉到迷失了自己。
他文采斐然,那阕《玉楼春》中的“紅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人人称道,加之他官居尚书,于是时人称其为“红杏尚书”。
红杏一句确是神来一笔,她却独爱那句“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她第一次听到时便想看看他的模样,这般潇洒的人,她在宫里从未见过。
宋祁与长兄宋庠同举进士,礼部阅罢考卷,上奏宋祁当居第一,其兄宋庠列第三。刘太后却言长幼有序,将宋庠擢升为状元郎,将宋祁置于第十名。此后“二宋”的名声传遍天下,世人皆曰“双状元”。
这等功名于宋家自是美谈,于宋祁却多有不公。不是没有人为他抱憾,他自己却不介意,不过付之一笑。
宫中生活本就不易,宫女们闲来听词唱曲是为了娱乐,不愿更添愁闷、自寻烦恼。当世词曲名家,譬如晏同叔,写词大多伤春悲秋,好不愁苦。唯独这位小宋学士,无论咏春还是颂秋,都能让人笑意盈然。
深宫中万紫千红开得再浓烈,也不能让宫人心生明媚。可他这首《玉楼春》却悄悄将春色遍染宫闱,无论谁听到都忍不住勾起唇角。
在遇到他之前,她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可御宴上的那一面,她竟毫无预料地坠入跗骨思念之中。见不到时思绪恍然,盼望能见他一面以解相思。而每多见他一次,过后却越发失落,整夜辗转反侧,想念更甚,更期待再见,如饮鸩止渴。
一日,她随宫人外出,同往常般端坐车内。宫车行过繁台街时,她鬼使神差地掀起绣帘一角向街上瞥去。只那一眼,便瞧见了骏马上的他。
他于闹市中经过,却纤尘不染,全无烟火气,孑身独行,超然物外。隔着狭窄的街道,她有一瞬恍惚,这或许是她离他最近的一次。可此时她置身闹市,他却宛若谪仙,他们之间像是隔了整个红尘。
她忽然伤感起来,心头涌起一股悲凉,也许终此一生他都不会知道,曾有一个卑微的小宫女如此痴恋又绝望地看着他。
她愁绪满怀,不知怎的,竟忍不住轻唤了一声“小宋”。这是她第一次唤他。尽管这两个字已在舌尖转过千遍,真的喊出声来却细如蚊蚋,就连身旁的其他宫婢没有听清,他却似已听闻,向宫车这边望过来。他双眸澄澈,如涓涓清溪淌过她的心房。擦肩而过的瞬间,却好似一生一世。
她手一抖,绣帘从指间滑落,掩住了窗外的红尘滚滚,也掩住了他的身影。抬眼再看时,分不清与他四目相对的那一刻究竟是真的,还是她痴心妄想的幻觉。
自那日后,不觉已过去三月,她再没见过他,眼前却总浮现出他那双眸子,以及那一缕若有似无的情愫。
一日,皇帝突然召集三个月前出过宫的宫人问话,众人心中皆惴惴。她万万没有料到,皇帝竟是问那日繁台街上可有人卷帘唤小宋。
她心中涌起些许惶恐,天威难测,不知是喜是忧,只好站出来作答:“顷侍御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曰,小宋也。时在车子偶见之,呼一声尔。”
她万分困惑,皇帝却未作解释,只令她躲于帘后。
宋祁奉诏立于堂上,依旧衣袂翩然,清雅若仙,仿若初见。她在帘帷遮掩下,透过层层阻碍凝眸细看。她许久未曾见他,一时恍如梦中。
“听闻子京过繁台街,逢内家车子,有褰帘者曰小宋也。子京归家竟思之甚笃,夜不能寐,而作《鹧鸪天》。可有此事?”宋祁难得一见地露出被人窥破心事的惊惶,俯身称是。
原来,自那日繁台街一瞥后,她一直心慌意乱,近乡情怯般刻意避开他所有消息,竟不知他近日新作了一首《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红烛昏罗帐,她坐在新房,仍不敢相信自己竟幸运如斯,得御赐霞帔,嫁与他为妻。他款款走来,执起她的手,双眸含情,笑言姻缘天定。
她还记得那日皇帝拊掌大笑,“如此说来,蓬山不远。”然后他似有所悟,喜上眉梢。她从未见他欣喜若此,蓦然明了—她只道那是自己的一场妄念,却原来君心似我心。
至此,她终是信了一见钟情。
身侧的内臣说,那便是“红杏尚书”宋祁。她曾听过这个名字,宫人们私下闲话时,亲昵地称他为小宋。她向来不参与她们的话题,却在心底将这个名字默默念了千遍。
那日御宴上,放眼望去,满座衣冠皆楚楚,然而在他周围,便都成了陪衬。他于艳丽之中见清雅,恍如传说中的瑶池仙品,一拂衣袖便将人间烦忧尽数抹去。尘世的繁华或疾苦,都改变不了他眉间的浅笑。
他果然如她想象般,举手投足皆潇洒,眼角眉梢尽是春意。她自幼长在宫闱,随侍当今圣上,不知见过多少王孙公子,却再无一人及他的优雅俊逸、超然出尘。
侧耳听得那些乐伎掩唇偷笑,窃窃私语,约赌谁能得到“红杏尚书”青眼一顾,她却只能沉默,她连在他面前歌舞一曲的机会都没有。
他是声名远扬的才子,是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更是皇帝偏爱的座上宾。而她不过是一个寻常宫婢,只能远远地站在随侍队伍中,泯然众人。
不过也正因如此,她无需如乐伎般寻隙偷窥,可以放心大胆地看他,不用担心遭人侧目。
她似是入了魔,每每皇帝私下与会朝臣,她都会锁定他的身影,目光痴缠,越发肆无忌惮。
他是那样豁达洒脱、清俊出尘的才子,于她却像一捧殷红的罂粟,绚丽诱人,令她沉醉到迷失了自己。
他文采斐然,那阕《玉楼春》中的“紅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人人称道,加之他官居尚书,于是时人称其为“红杏尚书”。
红杏一句确是神来一笔,她却独爱那句“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她第一次听到时便想看看他的模样,这般潇洒的人,她在宫里从未见过。
宋祁与长兄宋庠同举进士,礼部阅罢考卷,上奏宋祁当居第一,其兄宋庠列第三。刘太后却言长幼有序,将宋庠擢升为状元郎,将宋祁置于第十名。此后“二宋”的名声传遍天下,世人皆曰“双状元”。
这等功名于宋家自是美谈,于宋祁却多有不公。不是没有人为他抱憾,他自己却不介意,不过付之一笑。
宫中生活本就不易,宫女们闲来听词唱曲是为了娱乐,不愿更添愁闷、自寻烦恼。当世词曲名家,譬如晏同叔,写词大多伤春悲秋,好不愁苦。唯独这位小宋学士,无论咏春还是颂秋,都能让人笑意盈然。
深宫中万紫千红开得再浓烈,也不能让宫人心生明媚。可他这首《玉楼春》却悄悄将春色遍染宫闱,无论谁听到都忍不住勾起唇角。
在遇到他之前,她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可御宴上的那一面,她竟毫无预料地坠入跗骨思念之中。见不到时思绪恍然,盼望能见他一面以解相思。而每多见他一次,过后却越发失落,整夜辗转反侧,想念更甚,更期待再见,如饮鸩止渴。
一日,她随宫人外出,同往常般端坐车内。宫车行过繁台街时,她鬼使神差地掀起绣帘一角向街上瞥去。只那一眼,便瞧见了骏马上的他。
他于闹市中经过,却纤尘不染,全无烟火气,孑身独行,超然物外。隔着狭窄的街道,她有一瞬恍惚,这或许是她离他最近的一次。可此时她置身闹市,他却宛若谪仙,他们之间像是隔了整个红尘。
她忽然伤感起来,心头涌起一股悲凉,也许终此一生他都不会知道,曾有一个卑微的小宫女如此痴恋又绝望地看着他。
她愁绪满怀,不知怎的,竟忍不住轻唤了一声“小宋”。这是她第一次唤他。尽管这两个字已在舌尖转过千遍,真的喊出声来却细如蚊蚋,就连身旁的其他宫婢没有听清,他却似已听闻,向宫车这边望过来。他双眸澄澈,如涓涓清溪淌过她的心房。擦肩而过的瞬间,却好似一生一世。
她手一抖,绣帘从指间滑落,掩住了窗外的红尘滚滚,也掩住了他的身影。抬眼再看时,分不清与他四目相对的那一刻究竟是真的,还是她痴心妄想的幻觉。
自那日后,不觉已过去三月,她再没见过他,眼前却总浮现出他那双眸子,以及那一缕若有似无的情愫。
一日,皇帝突然召集三个月前出过宫的宫人问话,众人心中皆惴惴。她万万没有料到,皇帝竟是问那日繁台街上可有人卷帘唤小宋。
她心中涌起些许惶恐,天威难测,不知是喜是忧,只好站出来作答:“顷侍御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曰,小宋也。时在车子偶见之,呼一声尔。”
她万分困惑,皇帝却未作解释,只令她躲于帘后。
宋祁奉诏立于堂上,依旧衣袂翩然,清雅若仙,仿若初见。她在帘帷遮掩下,透过层层阻碍凝眸细看。她许久未曾见他,一时恍如梦中。
“听闻子京过繁台街,逢内家车子,有褰帘者曰小宋也。子京归家竟思之甚笃,夜不能寐,而作《鹧鸪天》。可有此事?”宋祁难得一见地露出被人窥破心事的惊惶,俯身称是。
原来,自那日繁台街一瞥后,她一直心慌意乱,近乡情怯般刻意避开他所有消息,竟不知他近日新作了一首《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红烛昏罗帐,她坐在新房,仍不敢相信自己竟幸运如斯,得御赐霞帔,嫁与他为妻。他款款走来,执起她的手,双眸含情,笑言姻缘天定。
她还记得那日皇帝拊掌大笑,“如此说来,蓬山不远。”然后他似有所悟,喜上眉梢。她从未见他欣喜若此,蓦然明了—她只道那是自己的一场妄念,却原来君心似我心。
至此,她终是信了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