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d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为适应信息新型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从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等五个方面对新时期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做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35-01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同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标明了“信息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本,用新的理念,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把学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作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部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当前的中学生大多具有好奇、好玩、好动、好斗、好问、好学、好强、好胜的个性,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从引发学生的注意,到学生能够在好学、好强、好胜中轻松获得知识,就是抓住学生的“个性”来激发学生兴趣的。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的中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此需要教师更要注意运用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形象化方式教学,以便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特别是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计算机教师更应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劲头。
  二、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但是對游戏却很感兴趣,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游戏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玩,而是从游戏着手,让学生逐步熟悉键盘、指法等基本知识,以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其他相关知识、技能。对学生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即使是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出现最低级的错误,看着就能够让人发笑,但笔者从不这样认为(这是一个过程),应该跟上辅导予以及时纠正,而不能是嘲笑和训斥学生,让学生更加难堪;另外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用激励性语言来鼓励和赞许学生前进的每一步。笔者在教学《汉字输入训练》时,有些学生因为汉字输入很枯燥的原因,在学会了基本的输入方法之后就不愿再去学习,这样指法不能够得以熟练,也不能够达到新课标的输入速度要求。该怎么办才能够让学生“心平气和”的持久训练,并能够提高输入速度呢是摆在笔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笔者见到了打字游戏软件,于是笔者就试着在学生用机上安装打字游戏软件,以便创设一种和睦、愉快的指法练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练中学,打字游戏的花样百出引起了学生练习指法、打字的浓厚兴趣。几堂课下来,学生很快就记住了指法与键位,并且兴致盎然,调动起了学习的热情。
  三、在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新课标下实施探究式教与学的一种方法。它首先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好处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本,学习目标十分明确,易于学生接受。其次就是教师围绕教学任务(大纲)展开教学,为此“任务”的设计需要教师课前备课设计要合理、得当,同时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和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还要想到融进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提出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并把教学的内容贯穿渗透到任务中。二是教师可根据不值得的任务,结合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安排适当的游戏或其它内容,能够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探究,以便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以便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在教师组织的信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把时间用于组织讲解信息技术课的教案设计上,而是要把教学的精力放在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方便学生在利用资源的学习中具有探究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探究提前突破难点,并且能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教学重点,充分挖掘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五、利用多媒体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课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恰好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和求知特点,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学习的“热”度。二是多媒体具有多种“声光电”的特点,能够将学校学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身临其境,让初中的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三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总之,教师在信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教学环境,使一些学生无法认知和搞懂的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必将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快速、持续的发展,迎来一个开放、均衡、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的革新正在悄然改变着课堂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媒体力量的不断渗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中职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亦是如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研究出更多课堂教学设计新模式,为学生带来更精彩、多元的课堂教学体验,是时代赋予一线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课堂教学内容为例,就如何基于信息化背景,设计出新的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跟上计算机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步伐。本文从计算机课堂教学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出了一些探索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
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孩子自然就成为家庭的中心,许多独生子女身上时常沐浴着爱的春风,倍受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在家里很少
本文以具体课例为载体,采用“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如何引领学生追“本”溯“源”,达成自我认知进行了探索。初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先“探”后“引”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41-02  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当我们认识到它时,就可以改变对数学的成见,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数学中美的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数学美感。在解数学题时,应以审美的心态去观察、思考,看能否运用美学的方法——简单性方法、和谐性方法、对称性方法、类比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