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有一篇传世名作《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堪称散文中的极品。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布局严谨,文辞朴美,更重要的是他在这篇小文中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使无数人为之神往。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对政治的腐败、社会的混乱深恶痛绝,但又无奈。他也曾从政为官,也是一步一步在仕途上苦熬。曾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四十一岁好不容易有机会做了彭泽县令,成为一个“七品芝麻官”,但不到三个月,他就辞职回乡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就思想观念来说,他属于黄老学派的虚无思想,而就当时的社会政治来看,他主要是不满当时的官场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出来做官是迫于生计,到了官场又感到郁闷,生活和精神的压力都困扰着他,但他最终选择了解放思想负担而苦于耕种劳作的道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这一思想讲得很清楚。他说,自己家境很贫困,靠耕田不能养活全家,家里孩子很多,米坛子里没有储备的粮食,连正常生活用品也没有办法弄到。在生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亲戚朋友都劝他出来做官,做官有点俸禄还可以解生活之急。他的心被说动了,也想到仕途上试一试,但又苦于没有进入仕途的门路。恰好遇上了战乱四起,各路诸侯以招揽人才为美德,他的叔父就推荐他去做一个小县的长官。因社会动乱,他害怕到远处做官不安全,彭泽县离他的家乡仅有一百多里,而且县里公田收获的粮食可以用来酿酒供他喝,就要求到彭泽县去任职。但到职不久,他就产生了回家的念头。原因是自己的天性是喜爱自然,这个天性是无法改变的。饥寒虽然是切身的事,然而违反自己的意愿也会使身心都感到痛苦。以前自己也做过几任小官,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役使自己。于是心中感到悲哀失意,为自己不能实现平生的志向而深感惭愧。不过陶渊明还是想干满一年后再悄然离开,而此时他的妹妹出嫁不久就去世了,他就以奔丧为名辞官离去,仅仅做了八十一天的县令就结束了从政生涯而归隐田园。
生活与精神,这是陶渊明要面对的两大难题。一个生活能够温饱,一个精神能够舒放,但这样的生活哪里去找?陶渊明想象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这个理想的社会生活就在《桃花源记》里。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生活要求并不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以渔人之行来描绘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生活:在桃花源深处,芳草鲜美,落花缤纷,从此进入另外一个世界,那里土地平坦开阔,屋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翠竹等,样样东西都有。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都可以听到。村民往返耕作,老人孩子都很快活,人人自得其乐,家家生活安逸,待客友好热情,衣食无忧,神安气闲,对世事不管不问,更不知道改朝换代,没有任何政治烦扰。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生活就是求个温饱安逸和无忧无虑,使老百姓能过上没有烦扰的田园日子。陶渊明的愿望无法实现,历朝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也都在努力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生活,但也都没有办到,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表达志趣和抒怀罢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办到了,而且比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记》生活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
去年我到乡下去,来到黑河。农垦北安管理局的同志带我来到了处于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畔的一个偏远小农场——逊克农场。
我们驱车沿黑龙江东行,而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渔民划小船沿小溪而进。黑龙江的风光要比陶渊明笔下的小溪壮阔得多、秀美得多。沿江森林茂密,草茂粮丰,一江两国风情各异,更添了几分别样的奇丽。沿江道路依山而修,顺江而行,有曲折,有迂回,且均是水泥和柏油铺面,车行其上快捷安稳,比坐在船中要惬意得多。隔着车窗相望,江水辽阔,重山叠翠,天蓝云白,阡陌齐整。行车约个把小时,汽车向南驶入小兴安岭北麓林中,这里虽没有桃林落花,但林中的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树一丛丛、一片片,丛丛片片、郁郁葱葱。汽车时而入林,时而进川,林中树木茂密,川中青草茂盛,还有潺潺流水从草中流过,一切都是自然而原始的大美景色。就在这大美景色之中,汽车走过一座石桥,爬上一段高坡,走出林海,突然出现在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新式典雅的楼房和一栋栋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的欧式别墅。不是桃源,胜似桃源,桃源何有此城此景。
逊克农场是黑龙江农垦总局最偏远的一个小农场,有人口2.3万,场区内居住着汉、满、回、达斡尔、鄂伦春、俄罗斯等10余个民族。农场有耕地60余万亩、林地40余万亩、草原20余万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15000余元。我来到一户农场职工家中,这是一栋200余平方米的二层别墅小楼,进门是个大客厅,一楼有车库、厨房、餐厅、卫生间,还有一间卧室。楼上有两间卧室,还有一个小书房。这在北京是个部长级住的房子,且还没有这样布局合理而宽敞。楼上楼下都有卫生间。我坐下来同他们拉家常,得知他们家中有三口人,女儿上学,夫妻两人种地,还有几台农机,种地和农机年纯收入40余万元。这样的户在农场是上等水平的,当然还有年收入上百万元的,那是种粮大户,承包土地均在千亩以上。我每到一地,都要走进农民、职工家中,我最关心的是他们的收入状况、衣食住行。我期望我们的农民都能住上像逊克农场这样的房屋和有这样的收入水平。其实,在黑龙江农垦,户均年收入20余万的不在少数,户均年收入40余万元也是有一定数量的。我们的农民能有这样的收入,过上这样的日子,不就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吗?不就说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走对了吗?尽管现在还仅仅是一部分农户,但我坚信,只要路子走得对,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户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逊克农场地处北纬49°~50°之间,平均无霜期仅有116天,年平均积温2150.9℃,多年来以种植大豆为主,粮食产量很低,且对土壤损害也很严重。他们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进行科学试验,在寒冷的地区试种玉米、水稻,一方面加快发展蓝莓种植。今年9月,我又来到逊克农场,仅隔一年,这里又有了新的更大变化,而且创造了惊人的奇迹。新盖的别墅楼群拔地而起,小城镇道路四通八达,小镇公园赏心悦目,艺体馆、幼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相继落成。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玉米扩大到31万亩,还种了4000多亩水稻。新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000余台,大中小型配套农机具7000余台套,农机化率达到98%。我来到玉米万亩大地号的田埂上,看着丰收在望的玉米,心里无比兴奋。在历年历代只能种大豆的地方,大面积种植玉米成功,且亩产在1400斤以上,这真是个奇迹,是科技的威力、人民的创造。什么叫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发展生产力。更令人惊奇的是,第一次来逊克农场和逊克县,站在黑龙江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我感到惋惜,惋惜这肥沃的土地只能种植大豆,惋惜这清澈的江水白白流去。我同随行的同志们和市县及农场的同志们讲,能不能就在逊克县黑龙江边搞出一块试验示范田来,场县共建,省里支持,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实现水稻北移,并进行玉米、大豆高产示范。省市县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同志们都表示赞同,并说干就干,仅仅一年时间,他们就在逊克县高滩村建成了农业科技示范园。他们从培训、服务、科技研发、生物预警和灾害预防、大农业与产后信息服务几大功能入手,建设核心示范区2000亩,其中种植玉米示范田500亩,水稻示范田600亩,小麦示范田450亩,马铃薯示范田450亩,并辐射周边1.9万亩耕地。也仅仅一年时间,他们完成了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在黑龙江上建设移动浮船泵站1处,铺地下输水管道900米,打机井2眼,建16250立方米景晾水池1处。也就是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建立了自动气象站,配备了给水滴灌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监测系统。还是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建成了700平方米管理中心,576平方米标准化催芽间,6栋8640平方米育秧大棚。也是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还栽植云杉1500余棵、灌木1.2万余丛,种花4万余株,种植草坪1万平方米,硬化路面4公里,修农田路2.2公里,建桥涵12座,秧田混凝土面5000平方米,铺设地砖630平方米。此外还建了3栋专家楼等等。我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罗列这些数字,是为我们参与这一工程的干部、专家、省市县乡和农场的同志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敬仰他们,感谢他们,是他们能使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是他们能使荒芜的大地改变面貌,是他们能使不可能而成为可能,是他们在寒冷的黑土地上创造出种植高产农作物的奇迹。 我来到这2000亩的仅仅一年时间新建的示范田里,如同站在建三江的万亩稻田埂上同样感慨,感慨我们干部群众的辛勤工作和伟大创造。稻田齐整,稻色金黄,玉米茂盛,棒大籽实。技术人员告诉我,水稻他们搞了20多个品种的试验,最好的品种今年单产可超过1200斤,玉米单产可超过1400斤。试验成功了!在北纬49.5°种植高产玉米、水稻成功了!它带来的将是这个地区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农村面貌的巨大改变。
去年,我来到逊克农场,不但为美丽安静的小城镇所吸引,更为他们的蓝莓种植所吸引。2008年,逊克农场栽植了蓝莓、树莓3000亩,其中蓝莓600亩。我站在蓝莓园里,看着已经挂果的蓝莓,十分兴奋,这又是一条农民致富的好门路。蓝莓的经济价值很高,加工产品多,产业链条长,如果能够做成一个产业,那将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富裕山区、林区人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我在伊春调研时,曾提出要在全省用10年时间,努力发展200万亩蓝莓的设想,并请有关部门去调查研究编制规划。我知道要发展200万亩蓝莓是很难的,苗从哪里来,土地怎样调整,如何栽培,如何管理,如何加工,如何营销等等,这都是十分复杂的事情,需要典型引路,做出示范,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我一直苦于从何处入手,典型在哪里培育。站在逊克农场600亩蓝莓园里,我的眼睛亮了,心也踏实了,典型示范就从这里开始。我提出让逊克农场从63万亩耕地中拿出10万亩耕地来种植蓝莓,把逊克农场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蓝莓基地,成为一个享誉国内外的蓝莓小镇。不但要种植蓝莓,还要加工蓝莓,销售蓝莓,带动示范全省,创造育苗、栽培、管理、加工和营销的经验。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说干就干,而且干得很快。我设想10万亩要用10年时间来完成,而且去年提出,今年编制规划、进行育苗,到三年后才有可能进行栽植。今年我又来到逊克小镇,来到新建的蓝莓育苗大棚和新栽的蓝莓果园,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什么叫创业,什么叫创新,什么叫创优,这才是真正的创业、创新、创优,我为我们党有这样的干部而骄傲。我去年提出要求,今年就得以落实,逊克农场又新栽种蓝莓1万亩,建设温室育苗大棚10栋,搭大棚骨架100栋,加上原有的温室和大棚,已有育苗温室20栋,大棚及其骨架130栋,还新修了3.8公里田间道路,新打机井10眼,新建蓄水池10座和400平米组培室1处。农场的同志告诉我,他们今后三年内将建设育苗温室190栋、冷棚400栋、灌溉井328眼、晒水池328座、滴灌设施9.9万亩,10万亩种植计划在2016年就可顺利完成。在育苗的同时,蓝莓加工冷冻厂、加工厂也已开工建设。站在育苗的大棚里,看着绿油油的幼苗,给人一种无限的希望;站在新栽植的万亩大田里,望着新栽植的整整齐齐的苗木,不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笔直的、齐整的,我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感慨。这是真正的建设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能想象得到他们克服的困难,我能想象得到他们付出的艰辛。10万亩蓝莓基地建成后,职工收入可以成倍增长,每年可安排3.5万人就业,仅劳务收入就可达4.3亿元。10万亩蓝莓进入盛果期,每年可产鲜果8万吨,加工蓝莓浓缩果汁2350吨、蓝莓速冻果14760吨、蓝莓冻干果1640吨,分别按每吨24万元、4万元、16.5万元的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年销售收入就可达25亿元。小蓝莓,大产业,这是使林区人民走向富裕的又一条康庄大道,我能不为之高兴吗?设想成为现实,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只要坚持下去,必能有所成。
逊克农场没有桃花,没有小溪,但有13条河流,其中大沾河就在小镇脚下,水量充沛,水质极佳,没有任何污染。而逊克农场的蓝莓、河流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小溪要好得多。大沾河穿过丛林,走过草地,来到小镇脚下,一边是多彩的湿地,一边是火山熔岩石壁,林茂草丰,水清石赤,更是一道绝佳的风景。顺河漂流,穿林越涧,则更有一番不同的心情。
逊克农场没有桃花,而我以《新桃花源记》来叙述这里的情景,也是借用陶渊明的名气名作来抒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感慨。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陶渊明无奈中的幻想,而我们的“新桃花源”——逊克农场——蓝莓小镇,则是实实在在的。像逊克农场这样的风光、这样的情景,龙江大地上已有100多个,何止一个逊克农场,而且以后还会更多更多。
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 吉炳轩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生活就是求个温饱安逸和无忧无虑,使老百姓能过上没有烦扰的田园日子……
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办到了。
在黑龙江畔的一个偏远小农场——逊克农场,老百姓的生活比《桃花源记》所描述的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对政治的腐败、社会的混乱深恶痛绝,但又无奈。他也曾从政为官,也是一步一步在仕途上苦熬。曾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四十一岁好不容易有机会做了彭泽县令,成为一个“七品芝麻官”,但不到三个月,他就辞职回乡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就思想观念来说,他属于黄老学派的虚无思想,而就当时的社会政治来看,他主要是不满当时的官场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出来做官是迫于生计,到了官场又感到郁闷,生活和精神的压力都困扰着他,但他最终选择了解放思想负担而苦于耕种劳作的道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这一思想讲得很清楚。他说,自己家境很贫困,靠耕田不能养活全家,家里孩子很多,米坛子里没有储备的粮食,连正常生活用品也没有办法弄到。在生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亲戚朋友都劝他出来做官,做官有点俸禄还可以解生活之急。他的心被说动了,也想到仕途上试一试,但又苦于没有进入仕途的门路。恰好遇上了战乱四起,各路诸侯以招揽人才为美德,他的叔父就推荐他去做一个小县的长官。因社会动乱,他害怕到远处做官不安全,彭泽县离他的家乡仅有一百多里,而且县里公田收获的粮食可以用来酿酒供他喝,就要求到彭泽县去任职。但到职不久,他就产生了回家的念头。原因是自己的天性是喜爱自然,这个天性是无法改变的。饥寒虽然是切身的事,然而违反自己的意愿也会使身心都感到痛苦。以前自己也做过几任小官,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役使自己。于是心中感到悲哀失意,为自己不能实现平生的志向而深感惭愧。不过陶渊明还是想干满一年后再悄然离开,而此时他的妹妹出嫁不久就去世了,他就以奔丧为名辞官离去,仅仅做了八十一天的县令就结束了从政生涯而归隐田园。
生活与精神,这是陶渊明要面对的两大难题。一个生活能够温饱,一个精神能够舒放,但这样的生活哪里去找?陶渊明想象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这个理想的社会生活就在《桃花源记》里。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生活要求并不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以渔人之行来描绘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生活:在桃花源深处,芳草鲜美,落花缤纷,从此进入另外一个世界,那里土地平坦开阔,屋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翠竹等,样样东西都有。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都可以听到。村民往返耕作,老人孩子都很快活,人人自得其乐,家家生活安逸,待客友好热情,衣食无忧,神安气闲,对世事不管不问,更不知道改朝换代,没有任何政治烦扰。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生活就是求个温饱安逸和无忧无虑,使老百姓能过上没有烦扰的田园日子。陶渊明的愿望无法实现,历朝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也都在努力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生活,但也都没有办到,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表达志趣和抒怀罢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办到了,而且比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记》生活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
去年我到乡下去,来到黑河。农垦北安管理局的同志带我来到了处于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畔的一个偏远小农场——逊克农场。
我们驱车沿黑龙江东行,而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渔民划小船沿小溪而进。黑龙江的风光要比陶渊明笔下的小溪壮阔得多、秀美得多。沿江森林茂密,草茂粮丰,一江两国风情各异,更添了几分别样的奇丽。沿江道路依山而修,顺江而行,有曲折,有迂回,且均是水泥和柏油铺面,车行其上快捷安稳,比坐在船中要惬意得多。隔着车窗相望,江水辽阔,重山叠翠,天蓝云白,阡陌齐整。行车约个把小时,汽车向南驶入小兴安岭北麓林中,这里虽没有桃林落花,但林中的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树一丛丛、一片片,丛丛片片、郁郁葱葱。汽车时而入林,时而进川,林中树木茂密,川中青草茂盛,还有潺潺流水从草中流过,一切都是自然而原始的大美景色。就在这大美景色之中,汽车走过一座石桥,爬上一段高坡,走出林海,突然出现在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新式典雅的楼房和一栋栋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的欧式别墅。不是桃源,胜似桃源,桃源何有此城此景。
逊克农场是黑龙江农垦总局最偏远的一个小农场,有人口2.3万,场区内居住着汉、满、回、达斡尔、鄂伦春、俄罗斯等10余个民族。农场有耕地60余万亩、林地40余万亩、草原20余万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15000余元。我来到一户农场职工家中,这是一栋200余平方米的二层别墅小楼,进门是个大客厅,一楼有车库、厨房、餐厅、卫生间,还有一间卧室。楼上有两间卧室,还有一个小书房。这在北京是个部长级住的房子,且还没有这样布局合理而宽敞。楼上楼下都有卫生间。我坐下来同他们拉家常,得知他们家中有三口人,女儿上学,夫妻两人种地,还有几台农机,种地和农机年纯收入40余万元。这样的户在农场是上等水平的,当然还有年收入上百万元的,那是种粮大户,承包土地均在千亩以上。我每到一地,都要走进农民、职工家中,我最关心的是他们的收入状况、衣食住行。我期望我们的农民都能住上像逊克农场这样的房屋和有这样的收入水平。其实,在黑龙江农垦,户均年收入20余万的不在少数,户均年收入40余万元也是有一定数量的。我们的农民能有这样的收入,过上这样的日子,不就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吗?不就说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走对了吗?尽管现在还仅仅是一部分农户,但我坚信,只要路子走得对,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户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逊克农场地处北纬49°~50°之间,平均无霜期仅有116天,年平均积温2150.9℃,多年来以种植大豆为主,粮食产量很低,且对土壤损害也很严重。他们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进行科学试验,在寒冷的地区试种玉米、水稻,一方面加快发展蓝莓种植。今年9月,我又来到逊克农场,仅隔一年,这里又有了新的更大变化,而且创造了惊人的奇迹。新盖的别墅楼群拔地而起,小城镇道路四通八达,小镇公园赏心悦目,艺体馆、幼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相继落成。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玉米扩大到31万亩,还种了4000多亩水稻。新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000余台,大中小型配套农机具7000余台套,农机化率达到98%。我来到玉米万亩大地号的田埂上,看着丰收在望的玉米,心里无比兴奋。在历年历代只能种大豆的地方,大面积种植玉米成功,且亩产在1400斤以上,这真是个奇迹,是科技的威力、人民的创造。什么叫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发展生产力。更令人惊奇的是,第一次来逊克农场和逊克县,站在黑龙江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我感到惋惜,惋惜这肥沃的土地只能种植大豆,惋惜这清澈的江水白白流去。我同随行的同志们和市县及农场的同志们讲,能不能就在逊克县黑龙江边搞出一块试验示范田来,场县共建,省里支持,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实现水稻北移,并进行玉米、大豆高产示范。省市县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同志们都表示赞同,并说干就干,仅仅一年时间,他们就在逊克县高滩村建成了农业科技示范园。他们从培训、服务、科技研发、生物预警和灾害预防、大农业与产后信息服务几大功能入手,建设核心示范区2000亩,其中种植玉米示范田500亩,水稻示范田600亩,小麦示范田450亩,马铃薯示范田450亩,并辐射周边1.9万亩耕地。也仅仅一年时间,他们完成了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在黑龙江上建设移动浮船泵站1处,铺地下输水管道900米,打机井2眼,建16250立方米景晾水池1处。也就是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建立了自动气象站,配备了给水滴灌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监测系统。还是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建成了700平方米管理中心,576平方米标准化催芽间,6栋8640平方米育秧大棚。也是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还栽植云杉1500余棵、灌木1.2万余丛,种花4万余株,种植草坪1万平方米,硬化路面4公里,修农田路2.2公里,建桥涵12座,秧田混凝土面5000平方米,铺设地砖630平方米。此外还建了3栋专家楼等等。我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罗列这些数字,是为我们参与这一工程的干部、专家、省市县乡和农场的同志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敬仰他们,感谢他们,是他们能使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是他们能使荒芜的大地改变面貌,是他们能使不可能而成为可能,是他们在寒冷的黑土地上创造出种植高产农作物的奇迹。 我来到这2000亩的仅仅一年时间新建的示范田里,如同站在建三江的万亩稻田埂上同样感慨,感慨我们干部群众的辛勤工作和伟大创造。稻田齐整,稻色金黄,玉米茂盛,棒大籽实。技术人员告诉我,水稻他们搞了20多个品种的试验,最好的品种今年单产可超过1200斤,玉米单产可超过1400斤。试验成功了!在北纬49.5°种植高产玉米、水稻成功了!它带来的将是这个地区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农村面貌的巨大改变。
去年,我来到逊克农场,不但为美丽安静的小城镇所吸引,更为他们的蓝莓种植所吸引。2008年,逊克农场栽植了蓝莓、树莓3000亩,其中蓝莓600亩。我站在蓝莓园里,看着已经挂果的蓝莓,十分兴奋,这又是一条农民致富的好门路。蓝莓的经济价值很高,加工产品多,产业链条长,如果能够做成一个产业,那将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富裕山区、林区人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我在伊春调研时,曾提出要在全省用10年时间,努力发展200万亩蓝莓的设想,并请有关部门去调查研究编制规划。我知道要发展200万亩蓝莓是很难的,苗从哪里来,土地怎样调整,如何栽培,如何管理,如何加工,如何营销等等,这都是十分复杂的事情,需要典型引路,做出示范,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我一直苦于从何处入手,典型在哪里培育。站在逊克农场600亩蓝莓园里,我的眼睛亮了,心也踏实了,典型示范就从这里开始。我提出让逊克农场从63万亩耕地中拿出10万亩耕地来种植蓝莓,把逊克农场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蓝莓基地,成为一个享誉国内外的蓝莓小镇。不但要种植蓝莓,还要加工蓝莓,销售蓝莓,带动示范全省,创造育苗、栽培、管理、加工和营销的经验。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说干就干,而且干得很快。我设想10万亩要用10年时间来完成,而且去年提出,今年编制规划、进行育苗,到三年后才有可能进行栽植。今年我又来到逊克小镇,来到新建的蓝莓育苗大棚和新栽的蓝莓果园,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什么叫创业,什么叫创新,什么叫创优,这才是真正的创业、创新、创优,我为我们党有这样的干部而骄傲。我去年提出要求,今年就得以落实,逊克农场又新栽种蓝莓1万亩,建设温室育苗大棚10栋,搭大棚骨架100栋,加上原有的温室和大棚,已有育苗温室20栋,大棚及其骨架130栋,还新修了3.8公里田间道路,新打机井10眼,新建蓄水池10座和400平米组培室1处。农场的同志告诉我,他们今后三年内将建设育苗温室190栋、冷棚400栋、灌溉井328眼、晒水池328座、滴灌设施9.9万亩,10万亩种植计划在2016年就可顺利完成。在育苗的同时,蓝莓加工冷冻厂、加工厂也已开工建设。站在育苗的大棚里,看着绿油油的幼苗,给人一种无限的希望;站在新栽植的万亩大田里,望着新栽植的整整齐齐的苗木,不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笔直的、齐整的,我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感慨。这是真正的建设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能想象得到他们克服的困难,我能想象得到他们付出的艰辛。10万亩蓝莓基地建成后,职工收入可以成倍增长,每年可安排3.5万人就业,仅劳务收入就可达4.3亿元。10万亩蓝莓进入盛果期,每年可产鲜果8万吨,加工蓝莓浓缩果汁2350吨、蓝莓速冻果14760吨、蓝莓冻干果1640吨,分别按每吨24万元、4万元、16.5万元的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年销售收入就可达25亿元。小蓝莓,大产业,这是使林区人民走向富裕的又一条康庄大道,我能不为之高兴吗?设想成为现实,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只要坚持下去,必能有所成。
逊克农场没有桃花,没有小溪,但有13条河流,其中大沾河就在小镇脚下,水量充沛,水质极佳,没有任何污染。而逊克农场的蓝莓、河流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小溪要好得多。大沾河穿过丛林,走过草地,来到小镇脚下,一边是多彩的湿地,一边是火山熔岩石壁,林茂草丰,水清石赤,更是一道绝佳的风景。顺河漂流,穿林越涧,则更有一番不同的心情。
逊克农场没有桃花,而我以《新桃花源记》来叙述这里的情景,也是借用陶渊明的名气名作来抒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感慨。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陶渊明无奈中的幻想,而我们的“新桃花源”——逊克农场——蓝莓小镇,则是实实在在的。像逊克农场这样的风光、这样的情景,龙江大地上已有100多个,何止一个逊克农场,而且以后还会更多更多。
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 吉炳轩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生活就是求个温饱安逸和无忧无虑,使老百姓能过上没有烦扰的田园日子……
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办到了。
在黑龙江畔的一个偏远小农场——逊克农场,老百姓的生活比《桃花源记》所描述的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