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红叶情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时,读杨朔的《香山红叶》,心里着实被勾动了一回。长大后,远离故土走进喧嚣的都市,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我的心常常飞向美丽的大自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这两句描写深秋红叶的千古名句,曾无数次地引发我的遐思……
  去年秋旅游黄金周,我携老伴去北京香山看红叶。车抵香山脚下,山中秋高气爽,林木扶疏,溪水环流,百鸟争鸣。那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层层叠叠,绯红与墨绿交织,在瓦蓝的天空下,是那样奇丽壮观,慑人魂魄!
  进入香山浩瀚的红叶林带,只见成片的红叶树棵棵举着一只火炬,株株洒出一片红色,汇聚交融,涂天抹地,使四野血红欲滴,满目流霞泻胭。在林中穿行,如置身红色纱帐,似潜入火的海洋,只觉得脸颊被映红了,衣衫被染红了,连身边的空气也似乎一片火红……
  登上香山最高峰——香炉峰,向南远眺,景色更加迷人:只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仿佛漫山遍野都燃烧着红色的火苗;又好像脚下朝南铺展开一块巨大的红地毯,一望无际。艳阳下,片片红叶泛着淡淡的光泽;秋风中,漫山“红霞”发出娓娓的絮语;空气里,花草树木散发着阵阵的清香……
  看香山红叶,使我对红叶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也终于明白了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们为何对香山红叶情有独钟。
  人们说,香山是诗的故乡。山上有多少红叶,就有多少诗篇!会写诗的人,把诗题在红叶上,寄给五湖四海的友人,表达内心的深情和雅意。想到红叶题诗自古便是一件风雅之事,又想起古人作诗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劲儿,身为“后生”的我和老伴自愧弗如,但也欣然在一枚红叶上留下了诗句:“落木萧萧芳草残,唯有红叶如火燃。秋风瑟瑟霜林染,疑是彩霞落西山。”
  在洪光寺举办的“香山风情摄影展”上,一幅题为《雪中红叶》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画中意境很美: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香山也沉浸在迷茫之中。山上的红叶不见了,只剩下红叶树空空的枝条在风雪中摇曳。不禁让人生出几分伤感。但想到它们是在给世界留下一片绚烂之后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从从容容地飘落大地,又使人对它们充满钦佩。
  老伴惊喜地发现,在画面的边缘,在一个落满雪花的枝头上,居然还挂着两片红叶,似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多么顽强的生命啊!任霜风劲吹而不愿飘去,任大雪威压而不肯凋落,好像在默默等待着春的到来!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那两片红叶栩栩如生,娇艳欲滴,仿佛在散发着生命的馨香……
  如今,这幅《雪中红叶》就摆在我家的写字台上,我们的红叶诗笺也镶嵌在镜框的一角。写作间隙,我常抬头浏览一番。此次香山之行总算圆了我多年的梦。这幅画,时时能唤起我们对香山红叶的美好回忆,并激励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乐观向上,笑对风雨人生。
其他文献
1884年11月8日,法国政府宣布将于1889年在巴黎再次举行世界博览会。1886年5月,法国为此向世界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结构拱门高塔,在众多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  1887年2月14日,铁塔正式开工后的19天,埃菲尔接到了发表在当日巴黎《时代报》上由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联合签名的《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抗议书。列在抗议书下面的签名在那一瞬间几乎把他击倒:古诺德、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科
期刊
半路出家钟情于舞蹈、艺术而成为一队之长。  金凤领舞心得:没有老年人活动的身影,那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一曲《黔南山水等你来》,黔南自治州州直老年体协舞蹈队的演出让观众如痴如醉,台上演员们万分投入展舞姿,台下掌声呼声忙鼓劲,让观众感受到了黔南人民的好客与热情。  这支舞蹈队的队长金凤今年已经65岁,她退休前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她并不是舞蹈的科班出身,而是钟情于这项艺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的。荣
期刊
前些年,早晨锻炼回来,常常遇到一些退休了的熟人送孙孙上幼儿园。他们肩上挎着孙儿的小书包,一手拿着一瓶矿泉水或者什么吃的。下午5点过钟,他们又来接孙孙回家。只见一路上老幼欢声笑语,其乐无穷。我每每向他们投去羡慕的一瞥,想着,我很快就会加入这幸福之列了。  我可爱的孙女竹子今年9月也到年龄上幼儿园了。一般都是竹子的爸妈或者奶奶早送晚接,我因为忙活别的事去了,还没干过这份美差呢。这周一,我就向家人承诺,
期刊
每当提到画画,他总是那样乐观,慈祥的面孔在我眼前浮现。这使我想起1972年北京市美协在中国美术馆东二楼办公时,经常去看娄先生作画,娄老曾对我说:“小王,我教你画画。”他对人很和蔼,还经常跟我们讲:“以人为善,以善回报社会”,并且一直保持低调。    娄师白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是齐派艺术的传承人和发扬者、国家一级美术师。跟随齐白石作画长达25年,其作品笔墨老辣,意境清新,用色鲜而不艳,雅而不俗,师法
期刊
退休了,放慢了人生的脚步,放松了紧张的心情,试着过一种“慢生活”,感觉真好。留住“慢生活”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仔细想想,其实忙碌在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强加给自己的。细心欣赏一朵花的盛开,沉醉于一阵微风的掠过,你想要的“慢生活”,原来离你不过一步之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曾经习惯快节奏生活。“小车不倒只管推”、“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激励我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共和国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坚
期刊
公爹去世已经好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一直停留在我心里,好像他从来没离开过我。  公爹出生在旧社会,他曾上过私塾,是一个粗通文墨的人。尤其是当他谈起《四书》、《五经》时,总是那样从容,那样头头是道。同时,他具有的真诚、朴实、善良、宽宏的个性,使得他超越了旧时读书人无法超越的那些封建礼教,不再用传统、守旧的家庭制度来管教子女,而是能理解子女的想法和做法,尤其是对儿媳妇的态度,更是与旧观念大相径庭。 
期刊
爷爷是我的启蒙教师。我至今忘不了10多年前在那个破旧的老房子,是爷爷手把手地教我识字、算数、诗词歌赋。是他每天劳累奔波地买菜为我做饭。我忘不掉他的那件老汉褂,更忘不掉他吃饭时满头大汗的场景。他对我操心有加,唯恐我懈怠放松,让我谨记,国文不可松,外文亦不可松。他就像一个壮汉,不知疲倦的为整个家操劳了一辈子。  如今,这个壮汉86岁了。头发不再覆盖头顶,皱纹布满了额颊,饭量也不如从前。他每次爬上3楼的
期刊
父母生我身,教我做能人;父母不识字,教我书中行;父母看得远,教我想重任;父母身为范,教我品行正;父母出身苦,教我爱人民;父母心善良,教我会记情;父母知生存,教我艺要精;父母爱子女,教我献爱心……这首小诗是我父母辞世20周年时我写的追忆。  上无半片瓦,下无隔餐粮,我父亲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凡是能填肚子的营生,我父亲自幼都去学。解放后,父亲成了国家企业的工人,多次被评选为先进生产者。“三年自然灾害
期刊
据理力争  公路上,一辆货车轧死了一头猪。几个农民拦住货车要司机赔钱。司机据理力争:“谁让你的猪往公路上跑?公路上又没有猪圈。”农民急忙争辩道:“虽然公路上没有猪圈,但你能说猪身上有公路?”    买衣服  一位顾客去服装店买衣服,她问:“请问有紧身衣吗?”店员回答:“什么款式的?”顾客说:“能把人身体的部位都凸现出来的,使人看上去有棱角的。”  店员笑了笑:“小姐,你最好到对面的粽子店去看一下。
期刊
80岁了还能挥动一两千克的铁榔头打铁,而且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这是记者在独山县麻万镇麻万村看到的一幕情景,莫让琼老人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榔头敲打着由另一只手用铁钳夹住的铁块,几次下来,老人将铁块打成了一把小镰刀。莫让琼说:“只要不种地,都要打点小东西,算是活动活动身子,还可以赚点小钱买油盐。”  独山县麻万镇麻万村是远近闻名的打铁专业村,其打造的农具以质量过硬而出名,而莫让琼目前是村里年龄最大的打铁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