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预设与灵动生成的链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坚持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要相信学生是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的。教师的课堂预设如何沟通与学生的可能生成,有效而理性的情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数学知识结果,更要关注数学探究发现过程的经历与活动经验积累的生命体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关注人作为个体的认识主体,是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我们的课题实验的数学教学,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考量的依据,而是坚持着眼于人的发展,鼓励学生课堂内外个性化的展示和自主性生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一生的成长。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是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作为数学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数学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数学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小学数学课堂,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发现、操作实践、质疑问难、合作交流、猜想验证、练习训练等一系列的数学认知建构活动,从而引导数学课堂多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把课本中的数学结论转变为学生自我探究的课题,能让学生亲历把现实情境“数学化”的过程,通过“数学化”的经历,对课堂教学的开展起到“三化”的作用,即促使探究活动主题化,静态知识动态化,预设教学生成化。这样能够让数学课堂成为灵动的春水,充满活力,生成于整个课堂。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架构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空前活跃,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已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知识和技术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备武器。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知觉活动便能较自觉、顺利地开展,从而形成相应清晰的知识结构。根据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而且使得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强化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在操作中研究数学——关注学生如何实践数学
  动手操作是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进行有效探究的良好手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索,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和合作中展开探究思维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发展,促其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三、在游戏中活化数学——引领学生“玩”出数学味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而游戏对于儿童则是他们体验生活、获得童年乐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学习中创设游戏情境即恰当地提供诱因、激疑、引思、激发自主思考,体现思考发现的学习轨迹,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去感知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学习内容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感悟。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化机 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在游戏中,学生“玩”了,“想”了,数学思考得以发展,课堂会因此而丰富、灵动,生发出许多生成的契机,使得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课堂才显得有效。
  四、在童话中架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童话是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它给孩子的不仅是认知和教育,还有美的感悟和心灵的熏陶。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让枯燥的数学符号变成了生活中快乐的精灵,成为数学知识中温暖的调色板。它不仅向我们揭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强大作用,体现了数学的重要价值,童话的形式还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抹上了一份天真烂漫的童趣,对繁难枯燥的数学给出了一种生动的感性诠释,一个个科学童话展现了一个个丰富的数学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数学知识充满了灵性,这个世界里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了欢乐和幽默,飘满了数学音符。正是这些个童话世界为孩子打造爱与美、提供生活与知识融汇的数学王国。我们的课题研究实践表明,童话情境是否引入课堂,与儿童的学习态度的改变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这是源于情境的趣味性具有一定的关联。将童话情境引入数学学习,往往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场景,使他们认识到许多生活中的场景充满着奇妙的数学知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通过对这类场景的探索,儿童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五、在设问中深化数学——启迪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可见,精心设计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由问题开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适当的问题情境会促进他们在现实问题与原有认知矛盾的心理冲突中,由“疑”点燃其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地发现问题,真正使问题情境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热情,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建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富有新意,富有情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产生出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当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情况,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感到突然,说明问题难度太大或表述不清楚,教师就要恰当地给一些提示,或灵活补充一些辅助性的问题进行铺垫过渡。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不以为然,或者不经过认真思考就纷纷举手要求回答,说明问题过于容易,也要迅速进行调整,增添难度大一些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课堂上师生双方的状态,信息交流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则应灵活处置,当场设计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来调整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时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真实的现象,不应诧异。教师应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错的根源,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新问题,以有效地化解疑难,纠正差错。
  关于创设教学的策略除了形成五类情境外,笔者认为:①上述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提出,并非是固定唯一的方式,只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方式进行的粗略梳理,使用中会有一些变化与交叉。②教学情境的创设意义在于诱导课堂中儿童对于教学意义的生成。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在预设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教学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引发其探索,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③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实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有益于儿童的数学学习的教学“包装”,而不是数学的“内核”。④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会随着学生的成长、年级的升高而逐步走向抽象化、形式化和问题化,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绝不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必备要素。⑤数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是为了“去数学化”,而恰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经受“数学化”,感受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要营造鲜活的生成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趋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仅是生活化的,而且是富有挑战性的,紧紧环绕教学的知识点,同时又适合学生思维与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出现“生成”的需要和教学场景,使教学过程始终是动态的,经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认知运动,最终达到有效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严英秀以独特的女性立场,感伤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当下社会知识分子的境遇及其平实的生活,她的作品中多有关于女性病态的书写,这些书写承载着女性的生活和情感,故选取1篇作品,试图以此为例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进行阐释。  关键词:严英秀;病态;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3  严英秀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对女性的生活和情
1.超模贺聪与摄影师刘颂从第一组造型开始便默契十足。2.贺聪丰富的肢体表现力令诸多花絮照堪比时装大片。3.一头粉色假发的贺聪让春日气息扑面而来。4.造型师与创意指导灵机一动,使气球成为拍摄中的点睛之笔。  从2014年的时尚杂志首秀,到本次单独登上《Vogue服饰与美容》封面,可以说我们见证了贺聪从青涩的模特新人蜕变为备受青睐的国际超模的全过程。如今已然跻身models.com排名前50的贺聪,即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海港区档案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 按照年初既定目标,以事争一流的信心和决心,真抓实干,拼搏创新,通过“三个坚持到底”,全年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县区前列。  一、坚持一个人物了解到底,全方位记录榜样沈汝波。为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沈汝波先进事迹,海港区档案馆开展征集沈汝波同志档案资料活动,将这位立誓一生要做10万件好事的优秀共产党员了解到底,通过征集沈汝波做好事
当充满少女感的粉色遇到酷感十足的超模 Cara delevingne,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借由Dior全新魅惑星耀唇膏上市的机会,Cara也跟我们聊了聊她和粉色的“爱恨情仇”。   摄影:杨子坤   一提到Cara Delevingne,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个个性十足又非常有趣的姑娘。不管是T台上表现的气势,还是社交媒体上展现出来的样子,都显示了她是一个非常勇敢自信,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
抓好低年级写话教学,夯实低年级学生写话基础,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低年段学生由于初入学门,词汇量不足,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写话能力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在写话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巧用素材,注重方法指导,努力落实“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趣味生活,写话大世界  1.进生活大教材  叶圣陶曾说过:“
【目标预设】  1.调动多种感官,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水果,抓住水果不同的特点,从形状、颜色、手感、气味、滋味等方面进行介绍,连成一个片段。  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体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水果的特点。  【教学现场】  第一板块:猜谜导入,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点击课件,出示谜语。)  师:身穿绿衣裳,肚里有红瓤,生的籽儿多,个个黑脸膛。猜猜看,是
在教中低年级学生写作文时,笔者发现,总有些小学生皱眉头、咬笔头,半天写不出几个字;有的硬着头皮写下去了,却要么是三言两语,要么是不着边际、空洞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捕捉能力、感受体验能力以及联想想象能力。文章是生活的反映,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准确、具体、生动地反映生活。观察少了或观察方法不对,素材积累也就少,写作时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笔者在教学生观察生活中的
网购频繁检査物流  网购之后频繁刷新宝贝状态,明知卖家何时会发货依然乐此不疲地査看。从下单、出单号、分拣中心、库房,能够精确知道物流的路程,计算出几天能收到宝贝。一旦发现物流信息跟自己计算的时间不吻合就会开始焦虑,刷新的频率在这个时候加大一音,这种焦虑在看到派送员正在派送时达到顶峰。不用邮件用微信工作  比起邮件,他们更喜欢用微信工作。他们坚信用微信沟通工作更方便更高效,节假日、早上醒来、半夜都能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家都致力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舍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式”的课堂,转而实施“启发式”教学。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误将“启发式教学”与“提问式教学”等同起来,将“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殊不知“一叶以障目”,这样的教学形式已偏离了素质教育和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一种潮流的今天,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促进师生互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迈进,教育的许多理念、模式、方法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同样,随着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我们教育的对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也在经受着时代、国情、社会带给他们的冲击。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他们刚出生时、在他们最需要亲情的儿童或少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离开了他们。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群体——留守儿童。  今年2月至4月,我们对九江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