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博作为可以即时发布信息的微型博客系统,是一种具有强大传播力的新媒体。本文比较分析了微博与BBS、博客等其他新媒体的不同特点,就怎样把握微博的特性,运用其优势,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微博;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micro-blog)是一种以个人面向网络即时发布消息的精简模式博客系统,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发布,具有极强的新媒体传播特性。作为一种工具,微博的开放程度更高,可以通过即时聊天软件(QQ、MSN、Gtalk、Skype)、手机和外部应用编程接口(API)发布消息。2006年,美国Twitter网站首先打破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间的界限,推出了微博。2009年8月,在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开放微博后,腾讯、网易、凤凰、搜狐等综合门户网站也开始推出微博产品。据新浪网发布的《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显示,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这充分体现出微博相对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的高渗透率。
一、微博作为传播媒体的优势
微博作为全新的互动交流媒体,具有优于其他媒体的使用简单便捷、实时传播的特征。微博作为传播媒体的优势,从以下五方面来探讨。
1.以普通用户为主,人人都可以被关注。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从早期出现的BBS到随后风靡一时的博客,再到现今微博的发展壮大,新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的生存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相比传统媒体点对面的方式,网络媒体互动传播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早期出现的BBS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小组交流,具有明显的主题性。随后流行的博客有了更多个性化的设计,但还是需要通过组织语言陈述事实。在BBS和博客的信息传播中,信息主要来源于有较强传播能力的传播者。而微博的出现一开始就使得传播者拥有主动的参与性,并进一步突显出网络媒体的平民化趋向。微博为普通人提供了表达、分享和沟通的平台,不需要完整的逻辑性就可以发表大量的原创观点,因此,它更倾向于一种个人的互联网。
2.进一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随时随地在第一时间传播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层面上,BBS对上网的地点有一定的限制,写作博客往往也受到计算机终端地点相对固定的限制。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和微博本身简短精炼的特点,使它迅速地整合了各类工具尤其是手机短信和彩信的优势。2010年7月14日至2010年8月2日,在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的指导下,缔元信(万瑞数据)对我国微博用户使用状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该调查显示,有22%的用户是因手机登录微博而开始使用微博的,已有31%的微博用户是用手机登陆,在交通中和等候时使用手机登陆微博的用户分别占了78.5%和68.9%。手机媒体无时空限制的特征,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布和回复信息,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平等地对任何一个拥有网络传输设备的人提供或获取信息,从而形成更加迅速方便的互动。面对突发事件,微博更加显示出相对于以往的所有媒体而独具的实时性和快捷性。
3.信息交流更为平等自由。BBS中存在明确的群体关系,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博客虽然为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提供了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空间,但由于对写作能力有一定要求,而限制了信息的产出量。从信息交流的角度看,微博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这些限制。相关调查显示,写微博是为了发泄情绪和表达观点的人占到了微博用户的74.3%,有75.8%的人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是个人的内心感受。这种进一步扩大的平等性和开放性,使得在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个人的言论自由权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4.特殊的交往纽带功能。BBS中虽然参与者众多,但经常互动的只发生在少数人之间,由于持续性较差,保持联系的更是少之又少,之后便不再有太多的交流。在博客中,虽然受众可以主动选取消息并对其加以评论,但传播者也可以对其行为做出处理,很难保证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紧密的关系。在微博互动中,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与虚拟的交往圈相重叠。调查显示,微博用户主要关注的人有88.9%是朋友、同学和业内人士。微博不仅是及时信息发布的平台,更结合了社交网络的关系结构,同时也具有不同于即时聊天软件纯粹沟通的信息累积功能。微博相比BBS和博客还具有更好的沟通效率,用户的关注状态从“被动”转为了“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用户可关注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传播者,可通过微博的开放性和便利性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停地建立临时的纽带关系。
5.信息交互的普遍性。BBS拥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但交流多半只是在单纯的小组成员内进行,在信息交流的普遍性上有一定的局限。博客虽然具备了全球传播主体的属性,但仍存在传者和受者双方不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等问题。而微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改变了人们搜寻分享信息和使用媒介的方式。调查显示,89%的微博用户会推荐朋友使用产品,47%的用户会在微博上转发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信息。在微博中,不仅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而且这种信息交换的普遍化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受众参与得越多,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就越频繁。
二、运用微博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缔元信的上述调查显示,微博的用户呈现出平民化和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在国内微博的用户中企业员工和学生占的比重较大,分别是29%和17%,18~30岁的年轻用户占了67%,63%的微博用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同时,有96%的用户表示会通过微博了解、发布对突发事件的观点。有37%的用户认为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只有6%的用户认为不可信。“Journal of Information Warfare”于2010年9月第1卷刊登出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商学院P.R.Chamberlain的一篇名为“Twitter as a Vector for disinformation”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搜集了数以万计的包含商品品牌的微博评论,发现其中超过50%的内容是负面的,33%的是批评性的。由于微博的实时通讯和交互功能非常强大,其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和便利性等,都使它在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中更容易推广。因此,如何发挥微博的传播优势,运用微博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中面临的新机遇。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微博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运用微博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以往的媒体不同,微博具有实时传播的特性,运用微博平台,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动态,并及时作出反应。微博内容的简明要求,也可以精炼突出教育主题,使微博成为红色文化的推荐引擎,并运用高频率的网络分享量,让青年学生在关注相关学习、生活、娱乐等话题之际,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同时,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也可以通过微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忠于事实并快捷地发布消息,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疏通。
2.注重微博的平等性和参与性,吸引广大师生开展微博上的引导教育工作。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都建设了较为完备的校园网络,应当依循微博信息交流的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特征,在校园网上开辟微博空间,吸引师生参与微博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活动。通过对微博空间的文化导向,使教师和学生主动传播承载“真、善、美”的信息,抵制“假、恶、丑”的信息,共同、持续地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3.注重微博信息交互的普遍性,发挥微博品牌的影响力。在微博上创建品牌,一是要利用好微博这一传播平台,以榜样示范人,通过吸引教学名师、学术专家、优秀学生等写作微博,从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不同方面入手,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情感的引导;二是可以创办手机报等手机传播媒体,引导师生关注社会时事、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各种学校的新闻信息,不断提高学生对它们的信赖度和忠诚度。在微博上建设好各种品牌,可以使之获得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关注,并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交换出现普遍化趋势,从而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4.注重微博的交往纽带作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推进网上网下的互动。高校应当利用微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特征,面向学生群体,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开发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栏目,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以增强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粘性。并通过网上网下的互动,密切师生关系和不同学生群体的关系,共享学习进步、实践锻炼的心得体会和富有积极意义的信息,从而形成一种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教育的良性循环。
5.注重技术更新,促进手机与互联网的融合。微博包含了从简单的语言文字到图片、音乐等形式,信息承载形式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受众选择交流表达和接受信息的方式,这些都需要以技术支持为前提。手机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灵活使用的特点。微博的简短形式同手机的使用相结合,更能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进行沟通、交流与传播,因而在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引入新技术,促进手机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拥有更加便捷和开放交流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新浪.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EB/OL].http://www.slideshare.net/lxm19871231/ss-5245420,2010-09-09.2010-11
-17.
[2]网易.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09年媒体高峰论坛.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EB/OL].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401L/
2009mediasummit.html,2009-12-12.2010-11-19.
[3]缔元信.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EB/OL].http://www.dratio.com/report/2010-08-16/1281949804d4190
86.shtml,2010-08-16.2010-11-19.
[6]六度空间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代,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来的.
[9]潘晓宁.潜伏的商业价值:学会与“微生物”互动[EB/OL].数字商业时代.http://finance.qq.com/a/20101014/005647_2.htm,2010-10-14.2010-11-15.
作者简介:杨若妍(1988-),女,江苏南通人,重庆邮电大学2010级研究生,专业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微博;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micro-blog)是一种以个人面向网络即时发布消息的精简模式博客系统,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发布,具有极强的新媒体传播特性。作为一种工具,微博的开放程度更高,可以通过即时聊天软件(QQ、MSN、Gtalk、Skype)、手机和外部应用编程接口(API)发布消息。2006年,美国Twitter网站首先打破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间的界限,推出了微博。2009年8月,在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开放微博后,腾讯、网易、凤凰、搜狐等综合门户网站也开始推出微博产品。据新浪网发布的《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显示,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这充分体现出微博相对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的高渗透率。
一、微博作为传播媒体的优势
微博作为全新的互动交流媒体,具有优于其他媒体的使用简单便捷、实时传播的特征。微博作为传播媒体的优势,从以下五方面来探讨。
1.以普通用户为主,人人都可以被关注。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从早期出现的BBS到随后风靡一时的博客,再到现今微博的发展壮大,新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的生存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相比传统媒体点对面的方式,网络媒体互动传播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早期出现的BBS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小组交流,具有明显的主题性。随后流行的博客有了更多个性化的设计,但还是需要通过组织语言陈述事实。在BBS和博客的信息传播中,信息主要来源于有较强传播能力的传播者。而微博的出现一开始就使得传播者拥有主动的参与性,并进一步突显出网络媒体的平民化趋向。微博为普通人提供了表达、分享和沟通的平台,不需要完整的逻辑性就可以发表大量的原创观点,因此,它更倾向于一种个人的互联网。
2.进一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随时随地在第一时间传播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层面上,BBS对上网的地点有一定的限制,写作博客往往也受到计算机终端地点相对固定的限制。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和微博本身简短精炼的特点,使它迅速地整合了各类工具尤其是手机短信和彩信的优势。2010年7月14日至2010年8月2日,在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的指导下,缔元信(万瑞数据)对我国微博用户使用状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该调查显示,有22%的用户是因手机登录微博而开始使用微博的,已有31%的微博用户是用手机登陆,在交通中和等候时使用手机登陆微博的用户分别占了78.5%和68.9%。手机媒体无时空限制的特征,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布和回复信息,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平等地对任何一个拥有网络传输设备的人提供或获取信息,从而形成更加迅速方便的互动。面对突发事件,微博更加显示出相对于以往的所有媒体而独具的实时性和快捷性。
3.信息交流更为平等自由。BBS中存在明确的群体关系,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博客虽然为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提供了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空间,但由于对写作能力有一定要求,而限制了信息的产出量。从信息交流的角度看,微博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这些限制。相关调查显示,写微博是为了发泄情绪和表达观点的人占到了微博用户的74.3%,有75.8%的人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是个人的内心感受。这种进一步扩大的平等性和开放性,使得在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个人的言论自由权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4.特殊的交往纽带功能。BBS中虽然参与者众多,但经常互动的只发生在少数人之间,由于持续性较差,保持联系的更是少之又少,之后便不再有太多的交流。在博客中,虽然受众可以主动选取消息并对其加以评论,但传播者也可以对其行为做出处理,很难保证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紧密的关系。在微博互动中,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与虚拟的交往圈相重叠。调查显示,微博用户主要关注的人有88.9%是朋友、同学和业内人士。微博不仅是及时信息发布的平台,更结合了社交网络的关系结构,同时也具有不同于即时聊天软件纯粹沟通的信息累积功能。微博相比BBS和博客还具有更好的沟通效率,用户的关注状态从“被动”转为了“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用户可关注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传播者,可通过微博的开放性和便利性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停地建立临时的纽带关系。
5.信息交互的普遍性。BBS拥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但交流多半只是在单纯的小组成员内进行,在信息交流的普遍性上有一定的局限。博客虽然具备了全球传播主体的属性,但仍存在传者和受者双方不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等问题。而微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改变了人们搜寻分享信息和使用媒介的方式。调查显示,89%的微博用户会推荐朋友使用产品,47%的用户会在微博上转发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信息。在微博中,不仅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而且这种信息交换的普遍化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受众参与得越多,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就越频繁。
二、运用微博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缔元信的上述调查显示,微博的用户呈现出平民化和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在国内微博的用户中企业员工和学生占的比重较大,分别是29%和17%,18~30岁的年轻用户占了67%,63%的微博用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同时,有96%的用户表示会通过微博了解、发布对突发事件的观点。有37%的用户认为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只有6%的用户认为不可信。“Journal of Information Warfare”于2010年9月第1卷刊登出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商学院P.R.Chamberlain的一篇名为“Twitter as a Vector for disinformation”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搜集了数以万计的包含商品品牌的微博评论,发现其中超过50%的内容是负面的,33%的是批评性的。由于微博的实时通讯和交互功能非常强大,其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和便利性等,都使它在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中更容易推广。因此,如何发挥微博的传播优势,运用微博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中面临的新机遇。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微博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运用微博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以往的媒体不同,微博具有实时传播的特性,运用微博平台,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动态,并及时作出反应。微博内容的简明要求,也可以精炼突出教育主题,使微博成为红色文化的推荐引擎,并运用高频率的网络分享量,让青年学生在关注相关学习、生活、娱乐等话题之际,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同时,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也可以通过微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忠于事实并快捷地发布消息,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疏通。
2.注重微博的平等性和参与性,吸引广大师生开展微博上的引导教育工作。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都建设了较为完备的校园网络,应当依循微博信息交流的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特征,在校园网上开辟微博空间,吸引师生参与微博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活动。通过对微博空间的文化导向,使教师和学生主动传播承载“真、善、美”的信息,抵制“假、恶、丑”的信息,共同、持续地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3.注重微博信息交互的普遍性,发挥微博品牌的影响力。在微博上创建品牌,一是要利用好微博这一传播平台,以榜样示范人,通过吸引教学名师、学术专家、优秀学生等写作微博,从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不同方面入手,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情感的引导;二是可以创办手机报等手机传播媒体,引导师生关注社会时事、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各种学校的新闻信息,不断提高学生对它们的信赖度和忠诚度。在微博上建设好各种品牌,可以使之获得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关注,并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交换出现普遍化趋势,从而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4.注重微博的交往纽带作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推进网上网下的互动。高校应当利用微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特征,面向学生群体,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开发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栏目,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以增强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粘性。并通过网上网下的互动,密切师生关系和不同学生群体的关系,共享学习进步、实践锻炼的心得体会和富有积极意义的信息,从而形成一种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教育的良性循环。
5.注重技术更新,促进手机与互联网的融合。微博包含了从简单的语言文字到图片、音乐等形式,信息承载形式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受众选择交流表达和接受信息的方式,这些都需要以技术支持为前提。手机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灵活使用的特点。微博的简短形式同手机的使用相结合,更能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进行沟通、交流与传播,因而在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引入新技术,促进手机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拥有更加便捷和开放交流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新浪.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EB/OL].http://www.slideshare.net/lxm19871231/ss-5245420,2010-09-09.2010-11
-17.
[2]网易.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09年媒体高峰论坛.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EB/OL].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401L/
2009mediasummit.html,2009-12-12.2010-11-19.
[3]缔元信.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EB/OL].http://www.dratio.com/report/2010-08-16/1281949804d4190
86.shtml,2010-08-16.2010-11-19.
[6]六度空间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代,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来的.
[9]潘晓宁.潜伏的商业价值:学会与“微生物”互动[EB/OL].数字商业时代.http://finance.qq.com/a/20101014/005647_2.htm,2010-10-14.2010-11-15.
作者简介:杨若妍(1988-),女,江苏南通人,重庆邮电大学2010级研究生,专业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