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也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实践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词汇、短句的记忆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受小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我们的词汇、短句教学很难依托大篇幅的英语文章开展,没有语境的支撑,英语教学就显得枯燥、乏味,而故事教学法既能创设英语语境,又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教学法
  1.利用故事提升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重,爱听故事,我们应对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引导,使其成为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比如,在课前讲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童话、寓言,让小学生感受到这些故事的魅力和趣味,让听的愉悦指引他们去主动学习。根据小学生的词汇量选择故事,选择的故事应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儿歌集》《十万个为什么》《小王子》等。比如,在向学生讲解《小王子》的故事中,要以书中的玫瑰花rose、大象elephant、狐狸fox等学生比较熟悉或易于掌握的英语单词为例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能好好学习就可以读到更多有趣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应保证多样性,保持新鲜感,确保课前故事有足够的吸引力,确保小学生有足够的兴趣主动去学习。小学生听课前故事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老师用语言描述故事场景和情景的过程中,小学生会自动脑补有关的画面和片段,并转化为其能理解和认知的信息,甚至能根据故事整体的语境来猜测带入其中的英语句子和词汇,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2.利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故事教学法有其独特的图画语言,从色彩、构图、内容上都能吸引学生,使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片段式、碎片化,无论词义还是句意都相对比较孤立,故事没有来龙去脉,小学生在理解上抓不住关键,不利于英语语言思维的发展。反观故事教学,每一个词汇或句子的学习都有整个故事的支撑,对小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启蒙锻炼非常有益。比如,我们可将要学习的“What’s in it?”和“How long it is!”引入故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猜测它们的意思,甚至用英语来描绘故事中的某个场景。故事教学法让学生把故事和学习内容衔接在一起,使得教学活动更容易开展。
  3.利用故事提升学习广度
  与教材内容相比,故事牵扯甚广,可据此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广度。对此,老师应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些交流活动,让他们交流学习心得,让他们在彼此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实现学习广度的提升。每天利用读书活动时间在班级开展讲故事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至少运用十个不同的英语单词,每晚一个学生讲,这样一周五个故事,到周五评选出本周讲得最棒的小学生为“故事大王”。例如,让学生利用jumping,flying,walking编一个故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故事大王,这既能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准确把握好这些词的用法。这样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窗口,让小学生在掌声中收获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为他们继续扩展学习广度提供动力。实践证明,小学生通过讲故事有了主动学习英语的动力,甚至能在讲故事中用到没学过的句子和词汇。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掌声中、认可中逐渐把英语学习内化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学习广度的提高。
  此外,应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快速识词训练。训练可在课堂上开展,老师把引入词汇带入要讲的故事中,让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词汇的词义。词汇选择以及时间的控制是关键,词汇要难易适中,确保大多数小学生能看懂;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小学生查字典,锻炼小学生猜词分析句子的能力。
  4.利用故事创设话题型语境
  与一个话题相比,短语或单个句子的信息含量并不高,语境也不丰富,所包含的词汇也是有限的。对此,我们可以利用故事创设一个话题型语境。利用该语境把多个词汇串联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在更加丰富形象的语境中学习本来毫无联系的多个词汇。比如,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pull和push,可利用故事创设的话题性语境进行对比分析。把pull放在“the horse pulls a car”,把push放在“He opened the door with one push”,再把兩个句子放在一个故事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知道:pull是动词,词义是拉、扯、拉过来,力的方向向内;push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词义是推动、推、对……施加压力,力的方向向外。值得注意的是,创设话题型语境的关键是所引入的词汇应能自然而然地串联在一起,避免生搬硬套,破坏语境的完整性、合理性,只有这样学生对语境中的词汇的联想和记忆才能更加高效。
  5.利用故事营造文化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词汇还是句子都是语言性语境,但非语言性语境,即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不可以忽视的,要在教学中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儿童版读物,特别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文儿童著作,鼓励学生多读英语小儿书籍,让学生在了解英语世界原汁原味文化的过程中学习新的词汇或复习原有的词汇。总之,文化语境虽然针对性不强,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见效持久,对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词汇信息意义重大。
  二、故事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本文以“A little,green man”为例,综合运用了多种故事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先报告如下:“A little,green man”是一则句型以动词的过去式为主的英语故事,以此实施故事教学法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实现阅读能力和质疑能力的提升,确保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学的难点是动词过去式的变化,重点是故事的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克服学习难点的阻碍,掌握学习的重点是故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以多媒体课件为核心,通过声、色、形来构建英语学习的语境环境和活动空间,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逐步引导诱发学生想象力和求知欲,并最终实现英语知识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输入。   案例实录:
  1.结合学生特点,引入话题
  在开始阶段,为了引入话题,我问学生: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学生对运动兴趣较高,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体育课,他们的发言有:
  S1: I like basketball,I am a Lakers fan.
  S2: I think I like football,because I like watching football game.
  …
  学生发言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猜测我最喜欢的运动,这就完成了话题的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发言欲望和思考热情,还拉近了学生与我的关系,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融洽,他们的回答发言有:
  S1: You like running.
  S2: You like teaching(笑……)
  …
  学生的猜测结束后,我告诉他们说:Yes,I like teaching,because I love you.说这句话的时候,应注意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上述话题的讨论没有固定的答案,主要是想借助于话题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认识交流、情感交流和心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答、猜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为故事要素的引入创造条件。
  Spaceship是“A little,green man”的主要要素,学生对太空船的兴趣也非常高,对此,我提出以下问题:
  What’s spaceship do you think?
  学生的回答有:
  S1:Flying house.
  S2:A plane named UFO.
  …
  我并没有料到学生对太空船会有这么深的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语教学不应该强调学生知识面窄这个问题,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还是能理解一些陌生事物。
  为了对故事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又问学生:
  Who did see the UFO?
  What colour was it?
  What can we do in it?
  Do you welcome the UFO?
  Do you think there will be a war between Earthman and ET?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学生会根据这些问题展开想象。认为见过飞船的人,会对飞船介绍一番,没有见过飞船的,会把自己认为的飞船的样子描述出来。无论何种答案,都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然后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前面的问题相比,最后一个问题的发散性更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以下是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
  S1:No,I will invite ET to my home,we are friends.
  S2:Yes,I don’t lik it,it was ugly.
  S3:I don’t know,if the war breaks out,I will begged him for mercy.
  S4:I will run away,I’m young.
  …
  对最后一题,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甚至已背离了问题的核心,除了进行适当的引导外,我没有进行过多的限制,以免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确保学生保持一定的思维活力,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在话题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正是话题讨论的魅力所在,这正是故事教学法的核心内容,这使得我们的教学立足于教材,又存有超于教材的可能。在实施故事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话题,营造英语学习的语境,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探索兴趣,实现学生能动性的提升。
  2.层层设梯,逐步解决难点和掌握重点
  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我把“A little,green man”分为三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然后再据此设定教学策略、训练内容。从难易程度上看,难度逐渐增加。
  在第一部分,我根据该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并出示故事的开头画面,让学生回答,训练学生看图回答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的提问:
  S1:What’s her name?
  S2:Where does she come from?
  S3:What colour is her skin?
  S4: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通过多媒体我把学生给出的各个答案展示到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确定故事第一部分的具体内容,为第二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个部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我直接利用视频、图片或文字展示故事的经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解答。由于有了前期的铺垫,学生具有较高的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热情。通过一问一答,班级开始进入讨论的高潮,在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模仿老师问问题的句型,继而实现英语知识的传输。
  在第二部分,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会有其他学生进行解答。我能做的就是,把学生好的问题以及好的答案通过多媒体记录下来。讨论热烈有序,在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习潜力,彼此间的思维碰撞又使他们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收尾阶段,在该阶段,我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系统的概括,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并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纠正,确保学生能准确掌握知识点。
  本次的故事教学法的心得是:在信息时代,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储备,我們在教学中过度轻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故事教学法的优势非常明显,但需要加强学习方面的引导。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故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方向、深度、广度进行引导,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语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启志.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情感激趣[J].新课程学习:上,2011(5).
  [2]林映虹.英语词汇单元化教学法探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3]唐德海,周西安,韦莉娜.论教育目的的预设与生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7(08).
  [4]龚玉香.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编辑 董慧红
其他文献
我们在理解课堂或建构课堂中,总有个挣不脱的“枷锁”,即“创设情境”。教师们习惯于在这个“设计”之中编织出种种知识陷阱,只等学生入彀。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教学情境,真的是创设出来的吗?  杜威在其著名的“五步教学法”中提出“在情境中体验—找到问题—搜集信息—解决问题一检验结果”的过程,他尤其强调教学必须基于“真实的情境”;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泰勒原理”也指出生活情境与学习情境的相似度,决定了知识和技能的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领域外的社会因素也加快了全球化的脚步.在我国现有教育体系下,对于教学阶段特质和目标的有效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发展个性。它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
期刊
语文是贾穿中国学校教育始终的学科,融汇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当前课改对语文基础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小学阶段的施行,对数学课堂质量的标准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其要求,一部分老师开始对教學模式尝试着进行改革与创新,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他们的成果之一,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将具体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以及对其应如何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价值分析;有效性探讨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质量提出了高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才成长、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每一个学生都如一张未曾点染的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因此,
期刊
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所存在问题主要是:教师与学生都只是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角度出发,教师批改作业仅仅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划上对与错的符号,对学生书写的好坏,做题思路的优劣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汉语拼音的学习对我们的一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识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把钥匙,学好汉语拼音将受益终生.笔者多年耕耘在教学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课程时代的迅速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也在加快改革的步伐,将微课程应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当中,正是教学改革的结果。英语新课标中着重强调了要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