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84例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疗效与心理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9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 临床 效果
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统慢性前列腺炎是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对中老年人身心均造成巨大的痛苦,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在临床上,手术治疗是疗效较为显著的方法,但手术总会有创伤出现,给患者的身体、心理带来一定影响,致使患者在治疗前产生恐惧、不安等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带来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2]。本次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护理的效果进行有效对比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84例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42例。常规组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8.65±1.86)岁,平均病程为(4.6±1.9)年。研究组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13±1.97)岁,平均病程为(4.9±2.0)年。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现代前列腺病学》的诊断标准,患者中已经排斥精神障碍患者、语言障碍患者、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两组患者年龄、学历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护结果上可以相互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并对护理的效果和心理评分进行观察了解。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认知干预法,通常是将理论医学与心理学相互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治疗的方式,在对认知干预法进行使用时,最主要就是患者自身认知对情绪变化的影响,造成身体疾病的发生。
(2)心理干预,要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形成良好的认知,提高护理的效果,大部分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都会存在焦躁不安心理特征,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在教导和鼓励时采取温和的态度,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保证患者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增强患者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疾病的了解,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还可以通过引导患者通过合适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从而实现病情治愈的目的。
(3)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能长时间久坐,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走动。在饮食方面,禁忌使用酸、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禁止引用酒精类饮料,戒烟。并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散步、打球、慢跑等,每周3-4次,每次约半小时。
(4)家庭情感干预。除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外,患者家属需支持患者,增加陪伴时间,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治疗。
1.3 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量表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精神状态予以评估,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情绪越不好。
1.4 评定标准
对患者护理的疗效进行分析。有效:心理干预后,患者心态积极,焦虑不安与抑郁消失;显效:护理后患者焦躁、抑郁情况改善;无效:护理后患者心理并无明显变化,严重者抑郁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2.0软件的采用,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并使t值带入到计量的资料中,当P<0.05时,统计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为24例,显效为16例,无效为2例,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月有效为19,显效为15例,无效为8例,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95%。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通过对SAS量表评估的发现,护理前研究组焦虑评分为(66.31±1.38)分,护理后患者焦虑评分为(32.58±1.64)分。护理前常规组焦虑评分为(66.27±1.29)分,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焦虑的评分为(46.35±2.15)分。SDS評分,护理前研究组抑郁评分为(68.76±1.65)分,护理后为(36.58±1.23)分。护理前常规组抑郁评分为(68.68±1.71)分,护理后常规组患者抑郁的评分为(47.32±1.63)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数为高龄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临床症状表现为腺体纤维化缩小、变硬,引起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在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主要以改善会阴部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为主。由于治疗环境、医护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产生陌生感,引发恐惧心理,致使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心理,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心理干预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病情,主动配合治疗。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95%。护理后研究患者焦虑评分为(32.58±1.64)分,常规组患者焦虑的评分为(46.35±2.15)分;研究组抑郁评分(36.58±1.23)分,常规组患者抑郁的评分为(47.32±1.63)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琳,高祖梅. 心理干预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8:121-122.
[2]李艳. 心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2015,07:72.
[3]蔡国梅,秦玉霞,王小翠. 健康教育干预和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伴抑郁症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11,08:130-131.
[4]张群. 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优质护理分析[J]. 北方药学,2013,03(16):94-95.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 临床 效果
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统慢性前列腺炎是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对中老年人身心均造成巨大的痛苦,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在临床上,手术治疗是疗效较为显著的方法,但手术总会有创伤出现,给患者的身体、心理带来一定影响,致使患者在治疗前产生恐惧、不安等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带来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2]。本次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护理的效果进行有效对比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84例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42例。常规组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8.65±1.86)岁,平均病程为(4.6±1.9)年。研究组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13±1.97)岁,平均病程为(4.9±2.0)年。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现代前列腺病学》的诊断标准,患者中已经排斥精神障碍患者、语言障碍患者、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两组患者年龄、学历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护结果上可以相互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并对护理的效果和心理评分进行观察了解。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认知干预法,通常是将理论医学与心理学相互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治疗的方式,在对认知干预法进行使用时,最主要就是患者自身认知对情绪变化的影响,造成身体疾病的发生。
(2)心理干预,要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形成良好的认知,提高护理的效果,大部分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都会存在焦躁不安心理特征,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在教导和鼓励时采取温和的态度,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保证患者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增强患者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疾病的了解,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还可以通过引导患者通过合适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从而实现病情治愈的目的。
(3)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能长时间久坐,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走动。在饮食方面,禁忌使用酸、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禁止引用酒精类饮料,戒烟。并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散步、打球、慢跑等,每周3-4次,每次约半小时。
(4)家庭情感干预。除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外,患者家属需支持患者,增加陪伴时间,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治疗。
1.3 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量表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精神状态予以评估,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情绪越不好。
1.4 评定标准
对患者护理的疗效进行分析。有效:心理干预后,患者心态积极,焦虑不安与抑郁消失;显效:护理后患者焦躁、抑郁情况改善;无效:护理后患者心理并无明显变化,严重者抑郁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2.0软件的采用,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并使t值带入到计量的资料中,当P<0.05时,统计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为24例,显效为16例,无效为2例,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月有效为19,显效为15例,无效为8例,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95%。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通过对SAS量表评估的发现,护理前研究组焦虑评分为(66.31±1.38)分,护理后患者焦虑评分为(32.58±1.64)分。护理前常规组焦虑评分为(66.27±1.29)分,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焦虑的评分为(46.35±2.15)分。SDS評分,护理前研究组抑郁评分为(68.76±1.65)分,护理后为(36.58±1.23)分。护理前常规组抑郁评分为(68.68±1.71)分,护理后常规组患者抑郁的评分为(47.32±1.63)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数为高龄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临床症状表现为腺体纤维化缩小、变硬,引起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在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主要以改善会阴部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为主。由于治疗环境、医护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产生陌生感,引发恐惧心理,致使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心理,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心理干预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病情,主动配合治疗。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95%。护理后研究患者焦虑评分为(32.58±1.64)分,常规组患者焦虑的评分为(46.35±2.15)分;研究组抑郁评分(36.58±1.23)分,常规组患者抑郁的评分为(47.32±1.63)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琳,高祖梅. 心理干预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8:121-122.
[2]李艳. 心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2015,07:72.
[3]蔡国梅,秦玉霞,王小翠. 健康教育干预和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伴抑郁症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11,08:130-131.
[4]张群. 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优质护理分析[J]. 北方药学,2013,03(1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