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北宋全景式大山大水的构图转而到南宋却着意于摘取自然界最动人的一些局部,遂开一代新风。马远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又有着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把南宋山水画艺术推向巅峰。
一、北宋“全景式”构图与南宋“边角式”构图的对比
北宋时期的绘画主要主张于郭熙的构图布局观点,即通过自然景物丘壑变化的“景外意”达到“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以大观小”的全景式构图。这种构图布局的观点使当时的画风和画意显得十分大气、豪爽。而到了南宋时期,山河破碎、国运衰竭,被迫宋室南渡,定都于临安。随着地域的变迁,画家生活的处境不同于在北宋时期。地域风景和画家心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画家的创作风格和审美偏好也有异于北宋时期的全景式巨幅构图。渐渐转变成去其繁复,集中强调某一景物的角隅,应用“以小显大”的截取式构图。所以北宋时期的绘画就显得雄浑、博大、庄重,而南宋时期的绘画就显得秀丽、小巧、优雅。
二、马远作品构图的特征
(一) 取“边角之景”
马远在南宋画坛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通常把他与李唐、刘松年、夏圭联系在一起,称为“南宋四大家”。马远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与其绘画手法、独特的构图特征有很大的关联。他作画布局相当的简妙,线条硬劲,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当时山水画的时代特色。由于马远在构图上擅于采用以偏概全的手法,即突出主景一隅,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画面呈露出大片空白,所以,被人称为“马一角”。
《梅石溪凫图》(图1)是马远的一幅传世精品。画面呈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边角式”构图如果布局不当的话很容易形成画面中心不稳、对比失衡的现象。从形式上看,它是对常规构图的逆反和超越,但在实质上还是遵循构图规则的。马远对“边角式”构图布局处理的相当巧妙。
(二)独特的“马远折枝”
在马远的其他作品当中常见一种独特的折枝手法。例如马远的《雪滩双鹭图》(图2)与《梅石溪凫图》一样也充分体现了马远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造型技巧。同样,《雪滩双鹭图》也是幅山水花鸟的结合图。画中以隐约出现的高大的雪山一角作为背景,几乎布满了整个画面,渲染了雪景的寒冷气氛,对作为重点描写的前景,山石、树木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左侧及下部的山石,也表现得棱角突出、坚硬有力。右边的石上站立着一只白鹭,还有三只则在左边的石后,一只站立,另两只似乎还害羞的只探出头来,白鹭的神态动态被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有趣。带有积雪的树枝从左侧伸出,向下弯曲后转向右上伸长,横斜曲折极富有变化。“马远折枝”成为马远作品构图造型的突出风貌。
(三)构图布局中的“以小显大”
马远的“边角式”构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仍然可以在他风格基础上加以修饰和变通,《踏歌行》(图3)是马远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画幅长192.5厘米,宽111厘米。这和他的其它作品相比幅面大很多。这幅画画面重心下移,在大幅山水中山林、楼阁、人物尽有,在构图上马远并没有完全采用其特色的“边角之景”,而采用远景、中景和近景的构图方式。但马远选择这样的构图方式表现出来的绘画风格与北宋时期的大山大水雄伟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通过烟雾、云层的缭绕遮挡,使近景、中景、远景的表现仍然是看不见山水全貌的“边角之景”,依然秀雅、别致。
尽管农人踏歌的场景在整幅画的篇幅中所占据的位置只是仅仅的一小块地方,但它是马远诠释这幅画最精致、最具有内涵深意的地方,“以小显大”完全在这块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马远作品构图特点与其意境营造的联系
这幅《寒江独钓图》(图4)确实很少绘画内容。除了渔翁、船只、蓑笠、波纹外就是一大片的空白了。然而,这些空白并不会给画面带来空洞感,反而很好的运用“计白当黑”的方法将空白融入画面之景,成为画面的一部分,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独”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情。表现了虚和实的对比与融合,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缥缈、悠远的意境和广阔、无限的想象余地,体味到江上孤舟独钓时的无拘无束任情往来的心态。
从北宋的“全景山水”到南宋简洁明快、田园牧歌式的“边角之景”,正是艺术家不断寻求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由宏观把握进入到对微观体悟的具体体现。马远绘画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山水中的诗情与感人力量,着意形象的加工与提炼,注重章法剪裁和经营,使得作品更加简洁完整,主题更为明确突出。并且在绘画构图布局中也不缺乏对追求意境的创造。经营位置的合理安排把画面处理得更为情生意动。把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推向了极致,这不但是马远作品意境丰富的表达,也是欣赏者与画意相融的延伸,令人体会得真切。
一、北宋“全景式”构图与南宋“边角式”构图的对比
北宋时期的绘画主要主张于郭熙的构图布局观点,即通过自然景物丘壑变化的“景外意”达到“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以大观小”的全景式构图。这种构图布局的观点使当时的画风和画意显得十分大气、豪爽。而到了南宋时期,山河破碎、国运衰竭,被迫宋室南渡,定都于临安。随着地域的变迁,画家生活的处境不同于在北宋时期。地域风景和画家心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画家的创作风格和审美偏好也有异于北宋时期的全景式巨幅构图。渐渐转变成去其繁复,集中强调某一景物的角隅,应用“以小显大”的截取式构图。所以北宋时期的绘画就显得雄浑、博大、庄重,而南宋时期的绘画就显得秀丽、小巧、优雅。
二、马远作品构图的特征
(一) 取“边角之景”
马远在南宋画坛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通常把他与李唐、刘松年、夏圭联系在一起,称为“南宋四大家”。马远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与其绘画手法、独特的构图特征有很大的关联。他作画布局相当的简妙,线条硬劲,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当时山水画的时代特色。由于马远在构图上擅于采用以偏概全的手法,即突出主景一隅,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画面呈露出大片空白,所以,被人称为“马一角”。
《梅石溪凫图》(图1)是马远的一幅传世精品。画面呈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边角式”构图如果布局不当的话很容易形成画面中心不稳、对比失衡的现象。从形式上看,它是对常规构图的逆反和超越,但在实质上还是遵循构图规则的。马远对“边角式”构图布局处理的相当巧妙。
(二)独特的“马远折枝”
在马远的其他作品当中常见一种独特的折枝手法。例如马远的《雪滩双鹭图》(图2)与《梅石溪凫图》一样也充分体现了马远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造型技巧。同样,《雪滩双鹭图》也是幅山水花鸟的结合图。画中以隐约出现的高大的雪山一角作为背景,几乎布满了整个画面,渲染了雪景的寒冷气氛,对作为重点描写的前景,山石、树木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左侧及下部的山石,也表现得棱角突出、坚硬有力。右边的石上站立着一只白鹭,还有三只则在左边的石后,一只站立,另两只似乎还害羞的只探出头来,白鹭的神态动态被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有趣。带有积雪的树枝从左侧伸出,向下弯曲后转向右上伸长,横斜曲折极富有变化。“马远折枝”成为马远作品构图造型的突出风貌。
(三)构图布局中的“以小显大”
马远的“边角式”构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仍然可以在他风格基础上加以修饰和变通,《踏歌行》(图3)是马远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画幅长192.5厘米,宽111厘米。这和他的其它作品相比幅面大很多。这幅画画面重心下移,在大幅山水中山林、楼阁、人物尽有,在构图上马远并没有完全采用其特色的“边角之景”,而采用远景、中景和近景的构图方式。但马远选择这样的构图方式表现出来的绘画风格与北宋时期的大山大水雄伟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通过烟雾、云层的缭绕遮挡,使近景、中景、远景的表现仍然是看不见山水全貌的“边角之景”,依然秀雅、别致。
尽管农人踏歌的场景在整幅画的篇幅中所占据的位置只是仅仅的一小块地方,但它是马远诠释这幅画最精致、最具有内涵深意的地方,“以小显大”完全在这块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马远作品构图特点与其意境营造的联系
这幅《寒江独钓图》(图4)确实很少绘画内容。除了渔翁、船只、蓑笠、波纹外就是一大片的空白了。然而,这些空白并不会给画面带来空洞感,反而很好的运用“计白当黑”的方法将空白融入画面之景,成为画面的一部分,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独”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情。表现了虚和实的对比与融合,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缥缈、悠远的意境和广阔、无限的想象余地,体味到江上孤舟独钓时的无拘无束任情往来的心态。
从北宋的“全景山水”到南宋简洁明快、田园牧歌式的“边角之景”,正是艺术家不断寻求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由宏观把握进入到对微观体悟的具体体现。马远绘画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山水中的诗情与感人力量,着意形象的加工与提炼,注重章法剪裁和经营,使得作品更加简洁完整,主题更为明确突出。并且在绘画构图布局中也不缺乏对追求意境的创造。经营位置的合理安排把画面处理得更为情生意动。把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推向了极致,这不但是马远作品意境丰富的表达,也是欣赏者与画意相融的延伸,令人体会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