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困难,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关注和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其良好的社会心态、心理素质,培养其高尚的心理情操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亟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77-02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扶志是体现教育公正公平、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通过“奖、贷、减、助、补、免、缓”等政策,贫困生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然而,由于存在着在经济状况、社会背景、成长道路、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一些贫困生产生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自我封闭、心理失衡、愤世嫉俗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及个人潜能的发挥,使其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并较好地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对于助困工作的认识就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要深入学生心理世界,了解其行为动机背后反映的某种心理需求、心理状态。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在马斯洛看来,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复杂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需要的表现。他将人的需要为序将其排列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五种需要就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但这种次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因为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这些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的。但是,由于人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它是驱使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对其行为起决定作用。总的说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研究基本上是符合人的需要产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二、贫困生心理需求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贫困生,将更进一步发展到安全、社交等心理需求层面。
(一) 安全需要
贫困大学生由于从小受乡土文化影响较深,对于城市文化、人际交往规则以及城市内隐文化等了解较少,所以进入大学后,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比本身就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学生相对困难得多,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一方面,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现在需要他去做,但他又不知道如何去做。另一方面,从过去熟悉的社会环境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原来的社会关系现在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使得他们常常感到茫然无助,感到缺乏安全感。贫困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有理想,他们渴望成才,对未来充满向往。但是,当前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和城市学生相比,由于缺乏物质支持和社会支持,贫困生如果要获得同样的机会必须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由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形成的紧张焦虑、忧虑的消极情绪之中,让他们觉得前途渺茫,缺乏安全感。
(二) 爱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渴望与人交往获得同学的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渴望被社会接受和认同,从而有一定的归属感。但是,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可能会无奈地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不愿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久而久之使他们变的自卑自闭、敏感多疑。勒温的场域理论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系统中,系统对人有作用力,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城市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比较好,优越的家庭条件也养成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可能对贫困生产生一种排斥力。在这种排斥力的作用下,他们可能被这个群体边缘化,加剧他们内向、封闭、孤僻心理的形成。
(三)尊重的需要
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贫穷会导致个体自尊降低,而低自尊的人会表现出消极的、悲观的、畏缩的行为。对贫困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常常因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时常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另一方面,大学与几乎以成绩作为对学生个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中学时代不同,大学里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贫困生由于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而缺乏其他评价所需资源,会担心别人对他们另眼相看。同时,他们自尊心又很强,同学之间的一些无心之话,或是一句玩笑,都有可能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就可能会挫伤贫困学生敏感的自尊心。
(四)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促使其潜在的能力得以实现的愿望。每个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但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永远存在。由于一些贫困生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期望值过高,当他们面对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矛盾时,由于缺乏心理准备,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便引发许多心理上的挫折、感情上的苦恼和情绪上的不安。
三、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解困”途径
(一)切实关心贫困生的需要,建立多渠道扶助机制
继续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评定资助工作。同时,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打工自助机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收入的自助教育,既可以帮助贫困生建立起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意识,培养其拼搏进取的性格,提高其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又增长了他们的社会阅历,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心理,减轻心理负担。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贫困生成长的校园环境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贫困生中去,掌握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暂时的困难。指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以积极的态度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前途。教会其能自我采取调整情绪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和工作的自信心。
第二,大力弘扬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着力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创造的浓厚氛围,努力培养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这样不仅有利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应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等载体,宣传国家和学校对贫困生的帮扶政策、措施,加大宣传优秀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先进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贫困生奋发向上,同时也让其他同学从优秀贫困生的感人事迹中受到教育。
第三,引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贫困生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交友不多、生活范围狭窄,容易产生自闭抑郁的心理。可以通过和谐班级、和谐寝室建设,开展学习交流、生活互助等活动鼓励他们开展必要的人际交往。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问题,使他们能以尊重、欣赏、友爱、自信的态度与周围人相处,并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构建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让贫困生真切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情谊,消除与同学之间的心理隔阂。
(三)做好心理辅导,给予人文关怀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贫困生中的心理问题多数属于心理失衡,可以随着诱发情境的消失或老师的心理辅导而恢复正常,只有少数属于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四)开展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学校应结合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举办就业知识讲座,传授就业技巧,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明确价值取向、调整就业心态,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客观看待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业过程中,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通过搜集相关就业信息,或主动推荐优秀贫困生等方式为贫困生就业提供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罗卉芳,黄启焕.高校贫困生需求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
[2]刘崇俊,吕新发.高校贫困生的灰色心理问题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2).
[3]阮艳平.增权理论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4).
[4]刘峰,田志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77-02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扶志是体现教育公正公平、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通过“奖、贷、减、助、补、免、缓”等政策,贫困生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然而,由于存在着在经济状况、社会背景、成长道路、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一些贫困生产生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自我封闭、心理失衡、愤世嫉俗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及个人潜能的发挥,使其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并较好地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对于助困工作的认识就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要深入学生心理世界,了解其行为动机背后反映的某种心理需求、心理状态。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在马斯洛看来,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复杂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需要的表现。他将人的需要为序将其排列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五种需要就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但这种次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因为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这些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的。但是,由于人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它是驱使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对其行为起决定作用。总的说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研究基本上是符合人的需要产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二、贫困生心理需求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贫困生,将更进一步发展到安全、社交等心理需求层面。
(一) 安全需要
贫困大学生由于从小受乡土文化影响较深,对于城市文化、人际交往规则以及城市内隐文化等了解较少,所以进入大学后,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比本身就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学生相对困难得多,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一方面,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现在需要他去做,但他又不知道如何去做。另一方面,从过去熟悉的社会环境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原来的社会关系现在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使得他们常常感到茫然无助,感到缺乏安全感。贫困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有理想,他们渴望成才,对未来充满向往。但是,当前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和城市学生相比,由于缺乏物质支持和社会支持,贫困生如果要获得同样的机会必须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由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形成的紧张焦虑、忧虑的消极情绪之中,让他们觉得前途渺茫,缺乏安全感。
(二) 爱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渴望与人交往获得同学的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渴望被社会接受和认同,从而有一定的归属感。但是,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可能会无奈地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不愿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久而久之使他们变的自卑自闭、敏感多疑。勒温的场域理论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系统中,系统对人有作用力,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城市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比较好,优越的家庭条件也养成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可能对贫困生产生一种排斥力。在这种排斥力的作用下,他们可能被这个群体边缘化,加剧他们内向、封闭、孤僻心理的形成。
(三)尊重的需要
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贫穷会导致个体自尊降低,而低自尊的人会表现出消极的、悲观的、畏缩的行为。对贫困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常常因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时常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另一方面,大学与几乎以成绩作为对学生个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中学时代不同,大学里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贫困生由于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而缺乏其他评价所需资源,会担心别人对他们另眼相看。同时,他们自尊心又很强,同学之间的一些无心之话,或是一句玩笑,都有可能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就可能会挫伤贫困学生敏感的自尊心。
(四)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促使其潜在的能力得以实现的愿望。每个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但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永远存在。由于一些贫困生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期望值过高,当他们面对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矛盾时,由于缺乏心理准备,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便引发许多心理上的挫折、感情上的苦恼和情绪上的不安。
三、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解困”途径
(一)切实关心贫困生的需要,建立多渠道扶助机制
继续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评定资助工作。同时,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打工自助机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收入的自助教育,既可以帮助贫困生建立起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意识,培养其拼搏进取的性格,提高其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又增长了他们的社会阅历,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心理,减轻心理负担。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贫困生成长的校园环境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贫困生中去,掌握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暂时的困难。指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以积极的态度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前途。教会其能自我采取调整情绪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和工作的自信心。
第二,大力弘扬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着力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创造的浓厚氛围,努力培养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这样不仅有利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应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等载体,宣传国家和学校对贫困生的帮扶政策、措施,加大宣传优秀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先进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贫困生奋发向上,同时也让其他同学从优秀贫困生的感人事迹中受到教育。
第三,引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贫困生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交友不多、生活范围狭窄,容易产生自闭抑郁的心理。可以通过和谐班级、和谐寝室建设,开展学习交流、生活互助等活动鼓励他们开展必要的人际交往。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问题,使他们能以尊重、欣赏、友爱、自信的态度与周围人相处,并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构建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让贫困生真切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情谊,消除与同学之间的心理隔阂。
(三)做好心理辅导,给予人文关怀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贫困生中的心理问题多数属于心理失衡,可以随着诱发情境的消失或老师的心理辅导而恢复正常,只有少数属于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四)开展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学校应结合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举办就业知识讲座,传授就业技巧,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明确价值取向、调整就业心态,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客观看待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业过程中,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通过搜集相关就业信息,或主动推荐优秀贫困生等方式为贫困生就业提供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罗卉芳,黄启焕.高校贫困生需求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
[2]刘崇俊,吕新发.高校贫困生的灰色心理问题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2).
[3]阮艳平.增权理论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4).
[4]刘峰,田志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