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典的“非经典”改编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麦兆辉、庄文强执导的电影《关云长》将关羽这一在历史长廊和文学画卷中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进行了重新塑造。纵观整部影片,其对关云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演绎并不尽如人意,存在母题与人物原型主题脱节、对人物原型的“颠覆”与“恶搞”等主要弊病。
  [关键词]《关云长》;电影;人物形象;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J9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33-02
  由香港电影人麦兆辉、庄文强联合执导的古装电影《关云长》已于2011年4月26日公映,上映六天,票房1.1亿,这个成绩也算是差强人意。虽说两位港产导演联袂当今中国影坛姜文、甄子丹两位重量级明星上演“双雄对决”大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但通过上映后影片所取得的票房成绩来看,与各方的预期还存有一定的差距。“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这样一个原本在中国文学殿堂中家喻户晓的经典桥段,缘何得不到观众的倾情关注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一、影片母题与人物原型主题的脱节
  迷失是麦兆辉、庄文强两位导演经常涉猎的一个电影母题。比如电影《无间道》中的刘建明和陈永仁错位的生活状态,《伤城》中刘正熙内心世界中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影片《窃听风云》中梁义俊为了保全性命而不惜买凶杀人、玩忽职守的作为,这些故事情节的编排与人物的设置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在生活、工作、道德中迷失了人性与自我的现代人形象。而在影片《关云长》中,在关云长这一人物的设置上也依旧遵循了麦、庄二人一贯的母题——迷失。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中的“义绝”武圣被描绘成一个和兄嫂玩暧昧的“深情种子”,誓言“汉贼不两立”的忠臣变成一个与奸相讲恩情却与皇帝决裂了的不忠之人,本欲保全无辜者的性命却被荥阳百姓手中的石子无情砸中,这些无不使关云长迷失在了自己一直以来坚守并践行的“忠上、仁下、义友的道德品质”中。①
  众所周知,关羽(字云长)一直以来被当作“忠”、“义”的典范而为世人所称颂。《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先主与二人(指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此足以反映出历史中的关羽对刘备以君臣、兄弟之礼侍之,关羽之忠义,可见一斑。历史中的关羽本就忠义,小说《三国演义》中更是极尽书写了关羽之忠义。以“屯土山约三事”为例,《三国演义》中关羽面对张辽的劝降,提出了三个约定:“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危急时刻,在自身即将成为降将之躯之时,关羽仍能为忠义而不惧生死,真可谓大丈夫也。难怪后世有诗赞曰:“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堂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越,真所谓荡乎难名。”②
  由上可知,关云长这一人物形象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来分析,其忠义都是横贯始终的标志,并且早已深入到民间百姓的传统意识之中,古人如此,今人亦然。然而影片《关云长》中所展现的关于那种对“忠”与“义”的迷茫与迷失让人大跌眼镜。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我们所熟识的那个武圣人吗?
  二、对关云长人物形象的“颠覆”与“恶搞”
  (一)对“忠”、“义”的消解与重建
  平心而论,《关云长》中非但没有摒弃“忠”与“义”这一传统的中华文明内核,而是亦处处彰显着忠义理念,只是这种忠义让受众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讽刺的意味。剧中秦琪、韩福本都受关云长救命之恩,却都在关云长“过关”之时“奉命”阻击,让人看后不禁后背发凉,好一个“恩将仇报”啊。在渡口,汉献帝竟亲口下令要杀死他,这可是他一直以来所要效忠的天子啊,却下达了诛杀令,怎能不让义士寒心?多年后的麦城,他那位追随了一生、为其奔波卖命、对其忠贞不二的大哥,却在人生的生死关头没有搭给他一把援手……种种的这些是对“仁”、“忠”、“义”最赤裸的剥离与杀戮。故事讲到这里,关羽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其身上固有的“忠”与“义”特质便被消解殆尽了。但与此同时,新的“忠”与“义”便也重建了出来:当《关云长》将悲情关公的形象演绎至极致时,当关云长发现曾帮助过的兄弟暗算他、曾敬仰的天子欲将他置之于死地、曾爱惜的百姓也背离他时,蓦然间,他竟发现,有一个人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十分尊重他的意愿,并愿意原谅他所有的过错,这个人就是曹操!
  曹操对关云长是讲“义”的。“屯土山”的诺言他做到了,并且多次下令沿途不许追杀、堵截关羽,就连在渡口当天子要置关羽于死地之时,是曹操又一次搭手相救。面对曹操的如此之“义”,关云长是不是对其也应尽“忠”呢?我想,这恐怕是影片的编导者要让观众所思考的问题吧?麦、庄两位导演选择“忠”、“义”这一传统符号欲将之放在当下来进行意义的消解与重建本无可厚非,可也许是由于影片篇幅所限之故,片中根本没有表现出刘备对关云长之“仁”、“义”,甚至对刘备一方几乎只字未提,而关云长却在曹、刘之间异常纠结。笔者不知,这种挣扎与徘徊从何而来。影片中将固有的“忠”、“义”打破,却又试图构建新的“忠”、“义”框架,本意是要创新,是可取的,只是其在构思的逻辑性上还有待商榷。难怪有人这样评价道:“与《赤壁》的强调蜀吴团结不同,与《见龙卸甲》感喟英雄迟暮不同,《关云长》充满《无间道》式的黑暗,关云长是一个被历史绑架的个人,是被宏大叙事碾压的生命。”③
  (二)“武圣”也有爱情
  如果说对“忠”、“义”的消解与重建是对关云长这一人物形象的颠覆的话,那么让“武圣”也谈个恋爱那简直就是对经典的“恶搞”。影片中凭空设置了一个女主角——绮兰。这是一个让“武圣”魂牵梦绕、痴迷颠倒的女子,这是一个让“武圣”曾为之杀人而不惜流浪四方的女子,这是一个让“武圣”曾经爱恋至今亦深爱的女子,这是一个让“武圣”无论再怎么喜欢却都无法得到的女子,因为她是他的嫂子。真的难以理解,编导者加入这一历史中本不存在的人物,其用意为何。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故事更具“戏剧性”?抑或是从侧面来证明关云长的忠义与定力?抑或是如片中绮兰的扮演者孙俪所说的那样:“圣人如果不经过女人,怎么会变成圣人?但我觉得绮兰最后对关羽这样的圣人也不爱,这才是颠覆。”④   三、大众文化背景下对经典的“消费”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其所著《民众的反抗》一书中提出的,本意是指某一国家、地区或社团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从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其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伴随高度发达的社会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生产而呈现出的物质文化消费。“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当代形态万千,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学经典不再作为单一的文学文本被看待,而成为了一种潜藏着巨大轰动效应的商业资源被消费。”⑤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种“消费”的属性,加之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处在西方大众文化以及港台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才使得大众文化在其生成过程中出现了泥沙俱下的负面效应。正如某位学者所说:“在多元文化激荡交融形势下所勃兴的这种大众文化,其负面效应尤其表现在价值失落、价值混乱、价值扭曲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戏谑庄严、贬损崇高、褒扬庸俗、膨胀自我的病态现象日趋严重,表现在对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⑥
  在电影《关云长》中,麦、庄两位导演“将关云长的故事改造成了江湖叙事”,⑦其本身就打下了深厚的香港电影叙事风格的烙印。关云长忠义价值观念的迷失与错乱,历史正面人物“儿女情长式”的故事构造,正反、善恶人物的颠覆性设置等,无不是大众文化背景下负面效应的体现。市场经济之下,对经典做适度的“消费”其实并无不可,但是我们还是应当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品质、精神以及一些经典之作。
  [注 释]
  ①宋培宪:《“〈三国〉精神”论——兼及“〈三国〉精神”的当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2期。
  ②贾颖:《〈三国演义〉与关羽形象的形成和流变》,《文学教育》,2009年第5期。
  ③⑦杨早:《〈关云长〉他来自江湖》,《深圳商报》,2011年4月29日(第C06版)。
  ④新浪娱乐:《〈关云长〉孙俪玩转双雄 争议角色突破“花瓶”》,http://ent.sina.com.cn/r/i/2011-04-28/10533294314.shtml,2011年4月28日。
  ⑤李芳:《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再阐释》,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⑥宋培宪:《大众文化背景下经典的“消费”与“颠覆”——由对四大名著的戏说和恶搞说开去》,《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其他文献
“用而不疑”,语出汉王逸撰《楚辞章句·离骚经章句》,原指殷商武丁的用人政策。后亦曰“用人不疑”。五代、宋以后有了完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说。历代帝王能用此策者,可谓之“贤主”。  段院长是否“疑人不用”,我不清楚,但他“用人不疑”,我可深有体会。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段院长与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曹克己社长,雄心勃勃要出一本“文革”以后介绍敦煌的大型图录,出版社派出的编辑是马负书,敦煌文物研究所
期刊
段文杰对敦煌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敦煌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索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敦煌壁画临摹方面不仅个人成就卓著,而且开始了科学总结,为创建临摹学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掌门人,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1944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近70年历史中,共有三位领导人,即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在全国的科研院所中是
期刊
芬兰湾醉人的黄昏  我是在秋高气爽的8月,从陆路由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乘车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上午出发,由于俄罗斯海关效率低下,通关十分缓慢,用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办完出关手续。到赫尔辛基吃过晚饭以后,已是夕阳西下了。  下榻的宾馆在郊区,七拐八绕,开进一片茂密的大森林。到宾馆以后,发现是一家森林式宾馆,全是原木搭建的木屋,自然纯朴,原生态,住腻了冷硬的钢筋混凝土鸽子笼,觉得很新鲜、很亲切,心中顿然
期刊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战略大转移,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击退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经历十一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行军二万五千里。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早就在广泛流传,而且在1937年即通过美国记者埃·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而传于国外(见于该书第五编《长征》),很多的学者都谈过关于此诗的意义和艺术表现。  毛
期刊
[摘要]在甘肃永登连城镇牛站村流传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九天圣母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写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地方保护神的形象,表达出民众的英雄认同、和平愿望、价值追求,生动展示了口头叙事与村落信仰民俗的双向建构过程,满足了民众多方面的信仰需求,也以特殊的方式完成了村落史的记忆过程。传说的文化功能与民众传承心理紧密胶合、互为支撑,在这个意义上,传说不仅仅是神圣性的,更是世俗性的,甚至带有某种些微的历史气
期刊
段文杰先生逝世后,段兼善先生遵从父亲遗愿,将他生前珍爱的各种图书和资料共2784册无偿捐赠给了敦煌研究院。这些图书资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学术遗产,也是他“情系敦煌”的又一真实写照。敦煌研究院领导对段先生捐赠图书的接受和入藏工作十分重视。从一开始的清点、接受到最后的分类、编目以至入藏、开放阅览,院领导全程关心、大力支持;具体承担任务的院信息资料中心的全体员工认真负责、通力合作,圆满地完成了这项
期刊
[摘要]小调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它所反映的集体式生产方式保留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因素,为解决后现代文化危机打通了一条通道。嘉峪关民间小调的表演艺术具有委婉、明快、野艳、爽朗、粗犷等鲜明特色,这和河西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性格以及流行于这个地区的民间音乐舞蹈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嘉峪关民间小调;民间艺术;文化建设;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要]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甘肃省典藏古籍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古籍门类齐全、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其中列入国家善本目录的有书527种、7003册。为了更好地开展古籍普查工作,保护和利用馆藏古籍,可采取以下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古籍保护的投入;加大古籍普查的力度、重视古籍利用;加强馆员专业培训,加快引进专业人才;加快古籍数字化;借助校内科研机构整理古籍。  [关键词]古籍普查;古籍保护;西北师范大学
期刊
[摘要]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是一件珍贵的国宝级文物。这件符牌对认识和了解元代符牌制度、八思巴文文体和语言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符牌制度;八思巴文  [中图分类号]K87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34-02  元朝时期,中国版图空前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①成吉思汗
期刊
[摘要]有着近十年日本留学经历的作家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留日作品中对异国形象的个性化抒写,对于研究近现代留学生对祖国对异域的双重矛盾心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本文从郁达夫自身经历出发,结合社会现实和作品形象,研究一代留学生对祖国、对日本爱与怨的复杂心理。  [关键词]郁达夫;留日作品;爱与怨  [中图分类号]I20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