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生活化理念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也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因此,教师要注意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偏离生活实际的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中浓厚生活的特点,并结合生活中具体的元素和各种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让他们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明白更多的道理,做出理性正确的决策。本文重点探究如何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以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94
小学思想品德课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并能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处理好各种关系。因此,要在科学正确高效的理念指导之下,开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需要教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以及个人主导作用发挥的角度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体现在对小学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忽视学生思想品德、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落后,效果低下。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让生活化的情境融入教学活动中,并成为唤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热情的重要来源。那么,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该如何自然地将生活化的理念和各种素材融入进来呢?下面,笔者对此浅谈以下几种方法。
一、打造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思想品德的教育
结合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小学生自然融入生活化浓厚的教学情境氛围之中。这种直观的体验式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理解接纳和感受思想品德的理念和做法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因为他们的直观思维是占主导的,抽象思维还正处在发展当中。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活动中,结合情境教学法再自然融入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现象,然后带领学生去理解和体验,这样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榜样法以及个人的体验当中,对思想品德规则规范等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当中,有很多的内容教师都可以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开展。一方面,在教材中给我们指明了这些主题可以用哪些素材来辅助教学或者在构建情境的时候可以从哪些方向入手。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并广泛产生自然的联系,联想到自己在生活当中有哪些观察和体验。所以,在构建情境的时候很多生活中的现象会自然表现出来,学生感到非常的熟悉,并能结合着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进行着理性的分析和感性上的体验。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设计实施的主导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要做一个对生活有细心观察和深刻体验的人。这样,教师在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设计和展开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让各种有关联的素材自然整合进去,让课堂情境更加活泼生动,更具有生活的气息,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使他们积极参与。所以,生活化元素是情境教学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具有较强的整合和设计能力,才能将生活化的元素,以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取得预期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课堂教学组织具有濃厚的生活化的特点
课堂教学组织体现出了教师个人的理念,也体现出来对这门学科是如何理解以及教学的目标和标准体系的特点都是什么,要让课堂教学组织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的特点,意味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是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这需要教师把课堂作为生活和理论知识两者相互结合的重要场所。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直以“师者为尊”的形式存在,而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过去有着其不可逾越的优越性,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必须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就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具备将生活化理念引入进来的意识和实际的行动。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在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与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以及相关问题传道授业解惑的标杆,甚至成为学生在思想品德规范等方面学习的榜样,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中,教师的主导和榜样作用发挥着核心引领的价值,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以此作为核心,在学科教学中分享个人的一些体验和感受。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当中,教师也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让学生有思考、有分享,这样的课堂更有活力,小学生更多参与,他们在社会实践当中也会产生更多的联想,也能够有意识地去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去处理各种社会的事务。所以,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师以生活化理念作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这样才能更多展现出学科自身的特点和魅力,也能够更多鼓励小学生在社会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也能多回顾。所以,排除学科教学活动中现存的理念阻碍以及方式方法和教学能力的阻碍,让课堂教学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引之下,更加高效的组织起来。
三、用生活化的案例,充实丰富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生活化是一种理念,而生活化理念指导之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融合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方法,展现出思想品德课堂浓厚的生活化的气息。案例教学起初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提出的。案例教学法指的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事以及案例来进行教学,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发挥的是主导引导和带动者的角色,学生作为主体真正参与进来,并且学生会结合着案例的学习更多的思考,对整个内容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案例教学法经常围绕着一个问题而展开,给学生提供关于该问题的各种线索,让学生通过阅读以及自己主观的理解,寻找自己所认同的答案。为了让学科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对学生实际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价值,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案例的总结当中要展现出生活的特点。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上来,即便是能拿过来也会经过教师的创编和主观的整理,既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又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引导和探究,所以,一方面要有案例清晰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有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很多,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当天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能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很多的报道和信息可能存在着主观的偏差,所以,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在观点态度方面要保持中立性,这样一个案例放在学生面前,我们才能通过问题真正清楚学生是怎么想的,并且要考虑到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案例教学法也是我们很好体现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特征的重要的途径。这也要求教师要进一步丰富和理解学科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展现出学科自身的特点,不断地进行创新,形成课程教学的亮点,让小学生被课堂教学的内容深深吸引。 四、结合课后生活化作业的布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很多的价值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更重要的是结合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实践,让小学生内心慢慢真正产生认同,逐渐把一些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作为自己的信仰。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会短时间的就可以检测,所以,我们要更加长远的观察。因为在学生的生活环境当中可能有很多的现象,会导致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受到一些干扰,让他们产生思想的困扰和行动上的阻碍,所以,教师要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系统地考虑学科教学活动该如何组织。特别是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实践类的作业,让他们在课后的时间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思想品德作业,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到课堂教学内容的价值。
所以,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的课程,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学生实践体验学习的自然结合,要重视课后实践类作业的设计和安排。小学生每天都处在非常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里,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让他们能够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特点,能够在生活的多姿多彩里还能对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一些思想品德的方法、规则、技术等有所联想,并且有意识进行应用。有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理论道理,学生都清楚,但是在实践中为什么没有具体的行动呢?这可能表明了他们对于这些道理实际上还没有真正产生信奉的程度。如果他们真的信奉,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这样做,按照某些规则规范去行动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那么,他们即便是在实践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碍,也会想办法去克服这些问题。他们也会向成人寻求更多的帮助,提出一些疑问。所以,要给他们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体验通过作业的方式,使他们逐渐养成一些习惯,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通过软件打卡完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作业,让他们体会到很多的事情虽非常的细小,但是长期堅持却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和创新,将生活化的理念以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融合到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来;要善于整合,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与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体验,并推动他们在社会实践当中进一步产生对课堂所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让他们能够自觉自发地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行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水平,也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陈兴福,韩文治.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
[2]刘敏.基于生活化的小学品德高效课堂建构[J].新课程研究,2019(6).
[3]宋燕欢.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J].教育,2016(1).
[责任编辑 胡雅君]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94
小学思想品德课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并能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处理好各种关系。因此,要在科学正确高效的理念指导之下,开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需要教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以及个人主导作用发挥的角度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体现在对小学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忽视学生思想品德、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落后,效果低下。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让生活化的情境融入教学活动中,并成为唤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热情的重要来源。那么,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该如何自然地将生活化的理念和各种素材融入进来呢?下面,笔者对此浅谈以下几种方法。
一、打造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思想品德的教育
结合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小学生自然融入生活化浓厚的教学情境氛围之中。这种直观的体验式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理解接纳和感受思想品德的理念和做法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因为他们的直观思维是占主导的,抽象思维还正处在发展当中。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活动中,结合情境教学法再自然融入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现象,然后带领学生去理解和体验,这样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榜样法以及个人的体验当中,对思想品德规则规范等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当中,有很多的内容教师都可以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开展。一方面,在教材中给我们指明了这些主题可以用哪些素材来辅助教学或者在构建情境的时候可以从哪些方向入手。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并广泛产生自然的联系,联想到自己在生活当中有哪些观察和体验。所以,在构建情境的时候很多生活中的现象会自然表现出来,学生感到非常的熟悉,并能结合着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进行着理性的分析和感性上的体验。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设计实施的主导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要做一个对生活有细心观察和深刻体验的人。这样,教师在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设计和展开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让各种有关联的素材自然整合进去,让课堂情境更加活泼生动,更具有生活的气息,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使他们积极参与。所以,生活化元素是情境教学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具有较强的整合和设计能力,才能将生活化的元素,以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取得预期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课堂教学组织具有濃厚的生活化的特点
课堂教学组织体现出了教师个人的理念,也体现出来对这门学科是如何理解以及教学的目标和标准体系的特点都是什么,要让课堂教学组织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的特点,意味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是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这需要教师把课堂作为生活和理论知识两者相互结合的重要场所。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直以“师者为尊”的形式存在,而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过去有着其不可逾越的优越性,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必须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就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具备将生活化理念引入进来的意识和实际的行动。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在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与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以及相关问题传道授业解惑的标杆,甚至成为学生在思想品德规范等方面学习的榜样,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中,教师的主导和榜样作用发挥着核心引领的价值,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以此作为核心,在学科教学中分享个人的一些体验和感受。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当中,教师也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让学生有思考、有分享,这样的课堂更有活力,小学生更多参与,他们在社会实践当中也会产生更多的联想,也能够有意识地去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去处理各种社会的事务。所以,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师以生活化理念作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这样才能更多展现出学科自身的特点和魅力,也能够更多鼓励小学生在社会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也能多回顾。所以,排除学科教学活动中现存的理念阻碍以及方式方法和教学能力的阻碍,让课堂教学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引之下,更加高效的组织起来。
三、用生活化的案例,充实丰富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生活化是一种理念,而生活化理念指导之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融合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方法,展现出思想品德课堂浓厚的生活化的气息。案例教学起初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提出的。案例教学法指的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事以及案例来进行教学,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发挥的是主导引导和带动者的角色,学生作为主体真正参与进来,并且学生会结合着案例的学习更多的思考,对整个内容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案例教学法经常围绕着一个问题而展开,给学生提供关于该问题的各种线索,让学生通过阅读以及自己主观的理解,寻找自己所认同的答案。为了让学科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对学生实际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价值,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案例的总结当中要展现出生活的特点。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上来,即便是能拿过来也会经过教师的创编和主观的整理,既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又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引导和探究,所以,一方面要有案例清晰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有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很多,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当天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能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很多的报道和信息可能存在着主观的偏差,所以,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在观点态度方面要保持中立性,这样一个案例放在学生面前,我们才能通过问题真正清楚学生是怎么想的,并且要考虑到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案例教学法也是我们很好体现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特征的重要的途径。这也要求教师要进一步丰富和理解学科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展现出学科自身的特点,不断地进行创新,形成课程教学的亮点,让小学生被课堂教学的内容深深吸引。 四、结合课后生活化作业的布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很多的价值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更重要的是结合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实践,让小学生内心慢慢真正产生认同,逐渐把一些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作为自己的信仰。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会短时间的就可以检测,所以,我们要更加长远的观察。因为在学生的生活环境当中可能有很多的现象,会导致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受到一些干扰,让他们产生思想的困扰和行动上的阻碍,所以,教师要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系统地考虑学科教学活动该如何组织。特别是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实践类的作业,让他们在课后的时间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思想品德作业,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到课堂教学内容的价值。
所以,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的课程,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学生实践体验学习的自然结合,要重视课后实践类作业的设计和安排。小学生每天都处在非常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里,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让他们能够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特点,能够在生活的多姿多彩里还能对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一些思想品德的方法、规则、技术等有所联想,并且有意识进行应用。有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理论道理,学生都清楚,但是在实践中为什么没有具体的行动呢?这可能表明了他们对于这些道理实际上还没有真正产生信奉的程度。如果他们真的信奉,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这样做,按照某些规则规范去行动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那么,他们即便是在实践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碍,也会想办法去克服这些问题。他们也会向成人寻求更多的帮助,提出一些疑问。所以,要给他们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体验通过作业的方式,使他们逐渐养成一些习惯,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通过软件打卡完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作业,让他们体会到很多的事情虽非常的细小,但是长期堅持却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和创新,将生活化的理念以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融合到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来;要善于整合,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与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体验,并推动他们在社会实践当中进一步产生对课堂所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让他们能够自觉自发地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行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水平,也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陈兴福,韩文治.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
[2]刘敏.基于生活化的小学品德高效课堂建构[J].新课程研究,2019(6).
[3]宋燕欢.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J].教育,2016(1).
[责任编辑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