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2
摘 要 本文从人文视角去看社会转型时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从管理学、决策学角度出发,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类型,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健身性和人文性为统一原则,构建“三位一体”的公共体育课程格局,建设有特色的“三自主教学”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课程 健康人文 实践探索
近两届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突出讨论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重健康、轻人文的倾向”,现有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及其改革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运用体育冰山学说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改革重视的往往是“冰山”上轰轰烈烈的知识、技术、体质等有形健康成分,而忽略了水面以下的被遮盖的,对其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无形的人文因素研究。一项对江苏、上海、浙江二十多所重点高校的调研结果表明,“我们高校体育课程还处在‘重体轻育’的状态”,提出“体育课应健身、健心并举。”
现代高校体育课程应是一种广义的大课程概念,它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组成,应成为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有特点、有个性、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而所有的这些都应围绕“健身和人文性的统一原则”展开。高校体育课程创新设置要始终坚持将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体育课向着既强身健体,又熏陶身心的方向发展,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1世纪是高校体育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教育部2002年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此纲要的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学校体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关的研究也逐步增多。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特点的格局,普遍的做法是:重建教学体系,增加理论学时,推行选修课,项目设置多样化,男女合班教学,实行有偿教学,完善课外体育。这些做法对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在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还仍然普遍存在的运行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一个标准,一种规格”,在教学内容上“一个模式,一种秩序”,在时间结构上“一刀切和齐步走”,在教材体系上“单一、滞后”,在考核与评价上“偏重结果、忽视过程”。
赖炳森[ ]在《执行<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对策分析》中指出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效果不理想,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欠佳。王江民[2]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自我保健、心理保健、营养知识的了解分别只占23.7%、18.7%、45.7%。但这些研究都是针对大学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某一方面提出的,而对影响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因素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中小学相比没有明显区别,没有体现高校体育“高”字的内涵。对不同个体的人传授同样的竞技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压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体育教学的任务过于局限在所谓的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得“体育”这一从小学到大学都设置的一门长线学科,连起码的“习惯”问题都没解决。各高校设置了不同的体育课程类型,大部分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体现在时间与空间排列上的重新组合,但严格看,还谈不上对课程的重新定位与设计。
高校体育课程是以技术教学为主,大部分高校选用实践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三大球、武术、健美操等项目上,一些高校已开设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和定向运动等项目,另一些学校根据地区特色开设了季节性、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项目,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上,仅有不到10%的学校把学生的进步幅度和表现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中。从总体上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还没有充分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高校体育课程应是一种广义的大课程概念,它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组成,应成为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有特点、有个性、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而所有的这些都应围绕“健身和人文性的统一原则”展开。我校体育课程创新设置要始终坚持将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体育课向着既强身健体,又熏陶身心的方向发展,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体育教育课程要求科学化、人格化,个性化;提倡健康与人文相结合;倡导科学化与人格化。只有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才有可能发挥民族精神和民族创造力,这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时代潮流。
首先,要建立“健身育人”的体育思想;其次,要揭示健康与人文融合的体育原理;再次,要组合健康与人文融合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试图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在课程实施中重视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体育的精神内涵,健身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如此才能尊重学生的各种需求,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相应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实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改革高校公共体育的目标,在“三自主教学”构想基础上进行的有创新的体育教改实践,其主要特点是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较好地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和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新课程将本着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的精神,改变过去以单一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重新构建课内外相衔接的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新课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辅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构建一个体现“体”与“美”内在联系、健康与人文融合的新型的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全方位地提高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质量,全面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促进学生热爱体育和热衷锻炼校风的形成,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
允许学生依据个性自主选择锻炼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运动时间。方案包括适应校情和学情的多个运动项目,编辑了各门项目课的教学大纲,制定了统一的体能考核内容及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管理方案,开发了能适应“三自主教学”的服务系统和软件。同时,针对“三自主教学”需要,培训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保证教学质量。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在其全员与全程性,实现大学体育四年不断线,与终身体育对接。加强体育教学研究,确保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引领和推动更多学生能积极参与科学体育锻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及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赖炳森.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05).
[2] 王江民.浅议大学生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04).
摘 要 本文从人文视角去看社会转型时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从管理学、决策学角度出发,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类型,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健身性和人文性为统一原则,构建“三位一体”的公共体育课程格局,建设有特色的“三自主教学”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课程 健康人文 实践探索
一、前言
近两届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突出讨论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重健康、轻人文的倾向”,现有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及其改革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运用体育冰山学说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改革重视的往往是“冰山”上轰轰烈烈的知识、技术、体质等有形健康成分,而忽略了水面以下的被遮盖的,对其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无形的人文因素研究。一项对江苏、上海、浙江二十多所重点高校的调研结果表明,“我们高校体育课程还处在‘重体轻育’的状态”,提出“体育课应健身、健心并举。”
现代高校体育课程应是一种广义的大课程概念,它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组成,应成为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有特点、有个性、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而所有的这些都应围绕“健身和人文性的统一原则”展开。高校体育课程创新设置要始终坚持将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体育课向着既强身健体,又熏陶身心的方向发展,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
21世纪是高校体育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教育部2002年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此纲要的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学校体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关的研究也逐步增多。
(一)全国各省市高校体育课程一系列改革措施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特点的格局,普遍的做法是:重建教学体系,增加理论学时,推行选修课,项目设置多样化,男女合班教学,实行有偿教学,完善课外体育。这些做法对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在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还仍然普遍存在的运行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一个标准,一种规格”,在教学内容上“一个模式,一种秩序”,在时间结构上“一刀切和齐步走”,在教材体系上“单一、滞后”,在考核与评价上“偏重结果、忽视过程”。
(二)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需要更进一步
赖炳森[ ]在《执行<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对策分析》中指出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效果不理想,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欠佳。王江民[2]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自我保健、心理保健、营养知识的了解分别只占23.7%、18.7%、45.7%。但这些研究都是针对大学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某一方面提出的,而对影响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因素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中小学相比没有明显区别,没有体现高校体育“高”字的内涵。对不同个体的人传授同样的竞技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压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体育教学的任务过于局限在所谓的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得“体育”这一从小学到大学都设置的一门长线学科,连起码的“习惯”问题都没解决。各高校设置了不同的体育课程类型,大部分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体现在时间与空间排列上的重新组合,但严格看,还谈不上对课程的重新定位与设计。
(四)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方面
高校体育课程是以技术教学为主,大部分高校选用实践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三大球、武术、健美操等项目上,一些高校已开设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和定向运动等项目,另一些学校根据地区特色开设了季节性、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项目,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上,仅有不到10%的学校把学生的进步幅度和表现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中。从总体上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还没有充分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和改革目标
(一)突破体育课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狭隘观念
现代高校体育课程应是一种广义的大课程概念,它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组成,应成为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有特点、有个性、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而所有的这些都应围绕“健身和人文性的统一原则”展开。我校体育课程创新设置要始终坚持将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体育课向着既强身健体,又熏陶身心的方向发展,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体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健康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结合
体育教育课程要求科学化、人格化,个性化;提倡健康与人文相结合;倡导科学化与人格化。只有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才有可能发挥民族精神和民族创造力,这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时代潮流。
(三)融合学生健康与人文为特点的高校体育课程创新体系
首先,要建立“健身育人”的体育思想;其次,要揭示健康与人文融合的体育原理;再次,要组合健康与人文融合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试图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在课程实施中重视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体育的精神内涵,健身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如此才能尊重学生的各种需求,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四)创建新型的、重健身实效、重文化内涵又自洽于学生自主性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
相应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实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改革高校公共体育的目标,在“三自主教学”构想基础上进行的有创新的体育教改实践,其主要特点是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较好地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和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公共体育课程格局,建设有特色的“三自主教学”课程新体系
(一)重新构建课内外相衔接的“三位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新课程将本着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的精神,改变过去以单一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重新构建课内外相衔接的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新课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辅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构建一个体现“体”与“美”内在联系、健康与人文融合的新型的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全方位地提高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质量,全面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促进学生热爱体育和热衷锻炼校风的形成,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
(二)设计“三自主教学”的整体课程方案
允许学生依据个性自主选择锻炼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运动时间。方案包括适应校情和学情的多个运动项目,编辑了各门项目课的教学大纲,制定了统一的体能考核内容及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管理方案,开发了能适应“三自主教学”的服务系统和软件。同时,针对“三自主教学”需要,培训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保证教学质量。
五、结论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在其全员与全程性,实现大学体育四年不断线,与终身体育对接。加强体育教学研究,确保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引领和推动更多学生能积极参与科学体育锻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及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赖炳森.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05).
[2] 王江民.浅议大学生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