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元素的发掘与培植,并以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形式乃至机制,促成实践教学的“三结合”,即教学主体相互动,不同性质、形式的教学客体相结合,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相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实践性元素 “三结合”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做法。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方方面面探求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路径,给了我极大的启迪。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掘和培植实践性元素,并努力促成实践教学各要素的结合。
一、在课堂开展实践教学,发掘与培植实践性元素之意义
或有人会质疑,与我议题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实践教学早已开展,此时再议此题是否有必要?非也,我所议之题与前者有联系,也有不同。不同者:从目前看两者基本是分离的或者至少是相对独立的部分。一是体现在实施教学(教育)的场合不同:一个在课堂,一个在课堂之外的其他地方;二是体现为实施教学(教育)的基本形式、方式方法乃至机制都有所不同。三是体现在实施教学(教育)的操作规程也不同,比较而言,课堂教学要更为复杂,但也更为规范。联系者:所要关注和强调的实质相同矣,都紧紧围绕着实践这个实质;再者它们同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些是相通并可借鉴的。我们曾对07级和08级共473名大学生作过相关的问卷调查,当被问及“你认为除教师素质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是(可以多选)什么?”时,50%的人认为是“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仅次于“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的热点难点”的55%;而在回答“你最喜欢的社会实践方式”时,90%的人选择“志愿者服务”、“校外走访”、“参观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所采取的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考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以更直观、更贴近实际的形式,使大学生走进现实的社会,接触、了解、体验、感受、认识现实社会的人与事,更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对此,我们可通过某种合适的方式和形式在课堂的某些合适的环节予以借鉴,凸显其实践性,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对课内的实践教学研究,弄清楚各种实践教学所蕴含的实践性元素是什么、在哪里,其地位和作用如何,等等,都有利于我们在采取此种实践方式时更好地驾驭它,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也限制其可能的消极影响。因此,在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时,注意发掘与培植实践性元素,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发掘与培植实践性元素,并使其相融,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三结合”
实践教学,顾名思义应该有实践性元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也概莫能外。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有两大部分:一是教学的主体,二是教学的客体。而从实践教学的真谛来讲,应该做到“三结合”:一是主体相互动,即教师和学生两者不可或缺,不能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特别是学生主体,不能徒有形式、空有其表,而应与教师主体相互动,真正融入到课堂中。二是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客体的相结合,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从实践教学的客体来看,教学的内容应既源自实践又能回归实践,理论与实际要密切联系。三是主体与客体相融合。实践教学要有实践的实质内涵,也就是要使主体与客体相融合,特别是使大学生主体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客体,从而提高自我。
在对47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肯定,确切来讲是大学生对课外社会实践的肯定。因为我们看到他们所讲的社会实践是指“志愿者服务”、“校外走访”、“参观考察”。这些纯属课堂之外的形式,但从某种角度讲又包含着对课堂实践教学的肯定和对实践教学的实质的认同。因为我们看到了选择“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的热点难点”的人占到55%,位居首位。因此,课堂实践教学关键在于实践性元素的发掘与培植和这些元素之间的融合。我以为,应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三结合”,使主体成为实至名归的积极主动的主体,且实现主体间的互动,使客体呈现出实践的内核,使主体和客体间相融合,如此才能显示实践教学的威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性元素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各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手段、形式的运用去实现这些要素的充分结合,使之相互激荡,激发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潜能。具体而言,应注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要有意识地搜集与之较为贴近现实材料,以使理论能够联系实际,增强实践性的成份,消减理论性太强所可能带来的枯燥感,这也有利于理论本身被接受。同时,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形式,要有利于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要有利于把学生导入到近乎实践的氛围。如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某些主题片,呈现一种较直观较实在的场景,或者是更加贴近甚至几乎就是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活生生的事情;搞案例教学或者课例教学,呈现的同样是实际的东西;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采用互动性教学,或者组织一些专题讨论或模拟道德法庭等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这更是教师活用教材的表现,也是学生暂别教材投身各种实践的表现,实践元素更加凸显。另外,在课程的考核上,也可以采取有别于传统的卷面考试之外的其他形式和方式。如依据个人在课堂上的各种实际的表现登记在案对其进行考核;采用教师评议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甚至主要以学生自评互评作为课程成绩的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一些合适的形式和方式,真正实现主体相互动、客体相融合、主客体相结合之“三结合”。特别重要的是,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使学生主体真正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通过亲身的实践培养相关的能力、意识和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大学生亲临实践之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体验、理解教材中相关的理论和观念。我以为,应该在教学的各方面,继续挖掘和创新更多更好的含有实践性元素(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实践性元素)的形式、方式、方法和机制,营造泛实践的环境、氛围,以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之基础教育阶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掘和培植实践性元素,并使其相融,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三结合”,更为切实可行。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类似的探索和尝试,如“实践型课堂”[1]。高等教育也有这样的探索和尝试,如“活动教学法”[2]等。高等教育有着比基础教育阶段更为成熟和更为有利的条件:一是学生的基础更扎实,知识更牢固,素质和能力更强更全面。二是高等教育模式更适合推进实践性教学。客观来讲,高校正在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大学生学习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掌握知识、完善自身,促使自己更好更快更全面的成长成才。三是大学校园氛围也比较适合进行实践性教学。大学校园营造形成了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有更为充裕更为广阔的时空进行这种尝试。因而,这更是切实可行的。
三、实现课堂实践教学“三结合”之功效和着眼点
1.在课堂教学中发掘和培植实践性元素,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落实及其具体化,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较强的一类课程,因此怎样克服由此带来的枯燥乏味,激发科学理论原本就有的生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与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紧密联系,通过一些贴近现实的新颖、直观、形象、有吸引力的具有实践性成份的材料、形式、方式和方法加以表现,当有助于更好地克服其弊端从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性元素如种子,应该撒播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让其在适宜的土壤中发芽、生根并发育成长,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须臾也离不开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使之发挥重要作用。实践性元素是催化剂,它们间的相互激荡,既激活了理论这个客体,使不同形式不同体裁不同性质的客体得以融合;又调动激活了学生主体,促成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相互动,使教学主体特别是学生主体与教学客体更好结合,如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实践教学之着眼点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掘与培植实践性元素,实现“三结合”,促成大学生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是特别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搞活了,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一步改善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在过去的课堂上,总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和记,或者是只听不记、不听不记;或是学生在台下只是被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甚至不跟老师的思路走,各走各的。而今,大学生应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从游离于课堂之外到融入课堂之中的转变,这种角色转变将有助于大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在同一份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采用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效果的帮助时,有10.5%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58.3%的大学生认为“有帮助”,两者相加有68.8%。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抓住大学生主体对优化实践教学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可以说,抓住了大学生这一点,就抓住了“三结合”之关键;抓住了“三结合”这一块,就抓住了实践教学之要旨。因此,紧紧围绕大学生主体这一点,努力促使实践教学各要素的结合和融合,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将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玲萍.实践型数学课堂的创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2).
[2]王灵玲.活动教学法与俄语口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实践性元素 “三结合”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做法。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方方面面探求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路径,给了我极大的启迪。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掘和培植实践性元素,并努力促成实践教学各要素的结合。
一、在课堂开展实践教学,发掘与培植实践性元素之意义
或有人会质疑,与我议题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实践教学早已开展,此时再议此题是否有必要?非也,我所议之题与前者有联系,也有不同。不同者:从目前看两者基本是分离的或者至少是相对独立的部分。一是体现在实施教学(教育)的场合不同:一个在课堂,一个在课堂之外的其他地方;二是体现为实施教学(教育)的基本形式、方式方法乃至机制都有所不同。三是体现在实施教学(教育)的操作规程也不同,比较而言,课堂教学要更为复杂,但也更为规范。联系者:所要关注和强调的实质相同矣,都紧紧围绕着实践这个实质;再者它们同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些是相通并可借鉴的。我们曾对07级和08级共473名大学生作过相关的问卷调查,当被问及“你认为除教师素质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是(可以多选)什么?”时,50%的人认为是“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仅次于“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的热点难点”的55%;而在回答“你最喜欢的社会实践方式”时,90%的人选择“志愿者服务”、“校外走访”、“参观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所采取的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考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以更直观、更贴近实际的形式,使大学生走进现实的社会,接触、了解、体验、感受、认识现实社会的人与事,更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对此,我们可通过某种合适的方式和形式在课堂的某些合适的环节予以借鉴,凸显其实践性,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对课内的实践教学研究,弄清楚各种实践教学所蕴含的实践性元素是什么、在哪里,其地位和作用如何,等等,都有利于我们在采取此种实践方式时更好地驾驭它,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也限制其可能的消极影响。因此,在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时,注意发掘与培植实践性元素,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发掘与培植实践性元素,并使其相融,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三结合”
实践教学,顾名思义应该有实践性元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也概莫能外。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有两大部分:一是教学的主体,二是教学的客体。而从实践教学的真谛来讲,应该做到“三结合”:一是主体相互动,即教师和学生两者不可或缺,不能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特别是学生主体,不能徒有形式、空有其表,而应与教师主体相互动,真正融入到课堂中。二是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客体的相结合,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从实践教学的客体来看,教学的内容应既源自实践又能回归实践,理论与实际要密切联系。三是主体与客体相融合。实践教学要有实践的实质内涵,也就是要使主体与客体相融合,特别是使大学生主体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客体,从而提高自我。
在对47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肯定,确切来讲是大学生对课外社会实践的肯定。因为我们看到他们所讲的社会实践是指“志愿者服务”、“校外走访”、“参观考察”。这些纯属课堂之外的形式,但从某种角度讲又包含着对课堂实践教学的肯定和对实践教学的实质的认同。因为我们看到了选择“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的热点难点”的人占到55%,位居首位。因此,课堂实践教学关键在于实践性元素的发掘与培植和这些元素之间的融合。我以为,应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三结合”,使主体成为实至名归的积极主动的主体,且实现主体间的互动,使客体呈现出实践的内核,使主体和客体间相融合,如此才能显示实践教学的威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性元素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各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手段、形式的运用去实现这些要素的充分结合,使之相互激荡,激发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潜能。具体而言,应注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要有意识地搜集与之较为贴近现实材料,以使理论能够联系实际,增强实践性的成份,消减理论性太强所可能带来的枯燥感,这也有利于理论本身被接受。同时,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形式,要有利于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要有利于把学生导入到近乎实践的氛围。如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某些主题片,呈现一种较直观较实在的场景,或者是更加贴近甚至几乎就是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活生生的事情;搞案例教学或者课例教学,呈现的同样是实际的东西;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采用互动性教学,或者组织一些专题讨论或模拟道德法庭等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这更是教师活用教材的表现,也是学生暂别教材投身各种实践的表现,实践元素更加凸显。另外,在课程的考核上,也可以采取有别于传统的卷面考试之外的其他形式和方式。如依据个人在课堂上的各种实际的表现登记在案对其进行考核;采用教师评议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甚至主要以学生自评互评作为课程成绩的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一些合适的形式和方式,真正实现主体相互动、客体相融合、主客体相结合之“三结合”。特别重要的是,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使学生主体真正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通过亲身的实践培养相关的能力、意识和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大学生亲临实践之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体验、理解教材中相关的理论和观念。我以为,应该在教学的各方面,继续挖掘和创新更多更好的含有实践性元素(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实践性元素)的形式、方式、方法和机制,营造泛实践的环境、氛围,以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之基础教育阶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掘和培植实践性元素,并使其相融,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三结合”,更为切实可行。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类似的探索和尝试,如“实践型课堂”[1]。高等教育也有这样的探索和尝试,如“活动教学法”[2]等。高等教育有着比基础教育阶段更为成熟和更为有利的条件:一是学生的基础更扎实,知识更牢固,素质和能力更强更全面。二是高等教育模式更适合推进实践性教学。客观来讲,高校正在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大学生学习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掌握知识、完善自身,促使自己更好更快更全面的成长成才。三是大学校园氛围也比较适合进行实践性教学。大学校园营造形成了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有更为充裕更为广阔的时空进行这种尝试。因而,这更是切实可行的。
三、实现课堂实践教学“三结合”之功效和着眼点
1.在课堂教学中发掘和培植实践性元素,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落实及其具体化,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较强的一类课程,因此怎样克服由此带来的枯燥乏味,激发科学理论原本就有的生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与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紧密联系,通过一些贴近现实的新颖、直观、形象、有吸引力的具有实践性成份的材料、形式、方式和方法加以表现,当有助于更好地克服其弊端从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性元素如种子,应该撒播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让其在适宜的土壤中发芽、生根并发育成长,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须臾也离不开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使之发挥重要作用。实践性元素是催化剂,它们间的相互激荡,既激活了理论这个客体,使不同形式不同体裁不同性质的客体得以融合;又调动激活了学生主体,促成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相互动,使教学主体特别是学生主体与教学客体更好结合,如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实践教学之着眼点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掘与培植实践性元素,实现“三结合”,促成大学生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是特别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搞活了,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一步改善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在过去的课堂上,总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和记,或者是只听不记、不听不记;或是学生在台下只是被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甚至不跟老师的思路走,各走各的。而今,大学生应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从游离于课堂之外到融入课堂之中的转变,这种角色转变将有助于大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在同一份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采用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效果的帮助时,有10.5%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58.3%的大学生认为“有帮助”,两者相加有68.8%。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抓住大学生主体对优化实践教学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可以说,抓住了大学生这一点,就抓住了“三结合”之关键;抓住了“三结合”这一块,就抓住了实践教学之要旨。因此,紧紧围绕大学生主体这一点,努力促使实践教学各要素的结合和融合,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将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玲萍.实践型数学课堂的创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2).
[2]王灵玲.活动教学法与俄语口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