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坚持绿色管理
“绿色教育”核心是“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致力于个体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绿色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人本管理”“校本管理”的管理理念。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工作,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老师。学校需要把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在日常教学检查中,多发现老师们的优点,放大老师们的优点;在日常听课评课中,多肯定老师的优势。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尊重、信任、支持教师,使教师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激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动力。
要想教职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管理者一定要知其需,知其想,知其难,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唤醒教师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借用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的发展不断唤起教师适度的工作危机感,给教师提供一个竞争的环境,把教师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不断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促其尽职尽责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引导他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校本研训
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同时学校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共同追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深入,教育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培训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教研活动。学校努力构建多个层次的研训活动,实现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一) 加强校本,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自身,学校为更多的教师创造了成长的条件,没有老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提升等于是空话。加强校本培训,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学校充分发挥部分骨干教师力量,在年级组、科组中推广课题成果,促进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渗透,促进了更多青年教师的学习、实践、研究与反思,促进了对日常教学的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逐步转变观念,融洽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主体性。
(二)研训结合,合作提高
在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的过程中,学校逐步确定了“训为研服务,指明方向,把脉;训为理论指导,研为实践检验”工作理念,遵循“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产生新问题——进行新一轮研究”的过程。
坚持一个主题:“以学定教,主体发展”贯穿课堂教学研讨的整个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课堂观察为手段,边实践边学习,逐步提高,不断提高课堂有效性。
两个关注就是关注最后一名学生,关注学习共同体与优质教师群体的构建。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着重建立年级组备课制度,只有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才可能将整节课的各个环节展现出来后,通过大家的评课,给予中肯的点评。根据这些建议和意见,上课教师会得到启发,进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改进。因此,学校不断总结校本教研的成功做法,根据“二元五次”课例研讨模式,实施“四级”研讨课例展示制度(推门课--年级--科组--校级)。紧紧围绕“五个固定”(固定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固定备课内容,固定安排中心发言人,固定修改,固定反馈)要求,加强跨学科研讨,使集体备课经常化,校本教研制度化,网络教研常规化,促进教师学习。同时不断创新教师集体备课形式,语文科尝试实施电子备课制度,并分五步走:确立单元主备,个人二次备课,主备选取单元课例研讨,反思研讨,完成电子教案。努力促进教学研讨取得实效。
三个依靠首先是依靠自身。依靠名师的炉火效应,开展结对互助。帮助老师加强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能力。 其次依靠结盟共进活动,我们与邻近的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研究伙伴关系,经常开展共同学习活动,资源共享。既丰富了研讨资源,互帮互助提高了研讨质量。最后就要依靠专家引领。为避免萝卜炒萝卜的局面,我校有计划地邀请专家到校指导。主要解决各科在围绕学校教研主题研讨中的困惑,提高指导的针对性,真正把力量专注在“校本”上。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绿色教育”核心是“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致力于个体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绿色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人本管理”“校本管理”的管理理念。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工作,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老师。学校需要把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在日常教学检查中,多发现老师们的优点,放大老师们的优点;在日常听课评课中,多肯定老师的优势。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尊重、信任、支持教师,使教师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激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动力。
要想教职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管理者一定要知其需,知其想,知其难,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唤醒教师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借用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的发展不断唤起教师适度的工作危机感,给教师提供一个竞争的环境,把教师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不断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促其尽职尽责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引导他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校本研训
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同时学校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共同追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深入,教育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培训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教研活动。学校努力构建多个层次的研训活动,实现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一) 加强校本,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自身,学校为更多的教师创造了成长的条件,没有老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提升等于是空话。加强校本培训,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学校充分发挥部分骨干教师力量,在年级组、科组中推广课题成果,促进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渗透,促进了更多青年教师的学习、实践、研究与反思,促进了对日常教学的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逐步转变观念,融洽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主体性。
(二)研训结合,合作提高
在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的过程中,学校逐步确定了“训为研服务,指明方向,把脉;训为理论指导,研为实践检验”工作理念,遵循“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产生新问题——进行新一轮研究”的过程。
坚持一个主题:“以学定教,主体发展”贯穿课堂教学研讨的整个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课堂观察为手段,边实践边学习,逐步提高,不断提高课堂有效性。
两个关注就是关注最后一名学生,关注学习共同体与优质教师群体的构建。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着重建立年级组备课制度,只有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才可能将整节课的各个环节展现出来后,通过大家的评课,给予中肯的点评。根据这些建议和意见,上课教师会得到启发,进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改进。因此,学校不断总结校本教研的成功做法,根据“二元五次”课例研讨模式,实施“四级”研讨课例展示制度(推门课--年级--科组--校级)。紧紧围绕“五个固定”(固定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固定备课内容,固定安排中心发言人,固定修改,固定反馈)要求,加强跨学科研讨,使集体备课经常化,校本教研制度化,网络教研常规化,促进教师学习。同时不断创新教师集体备课形式,语文科尝试实施电子备课制度,并分五步走:确立单元主备,个人二次备课,主备选取单元课例研讨,反思研讨,完成电子教案。努力促进教学研讨取得实效。
三个依靠首先是依靠自身。依靠名师的炉火效应,开展结对互助。帮助老师加强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能力。 其次依靠结盟共进活动,我们与邻近的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研究伙伴关系,经常开展共同学习活动,资源共享。既丰富了研讨资源,互帮互助提高了研讨质量。最后就要依靠专家引领。为避免萝卜炒萝卜的局面,我校有计划地邀请专家到校指导。主要解决各科在围绕学校教研主题研讨中的困惑,提高指导的针对性,真正把力量专注在“校本”上。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