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作业安排必须摆脱题海战术的传统模式,切实按照减负提质的要求进行积极探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学科的作业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阶段特征和能力现状,才能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巩固和知识技能的科学培养,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为长远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培养;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设计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素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应试思想严重,作业形式单一而枯燥,总是以重复的练习活动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基于此,教师需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注重趣味,培养学生作业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在的引导和规范。而影响学生主动投入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兴趣的内在驱动力,这是取得有效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以前的作业设计中,格式化和形象化的倾向严重,忽略学生兴趣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学生只感受到作业带来的负担和压力,进而采取应付式的态度处理作业,严重影响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在巩固乘法口诀的作业设计中,教师既可以安排书面的作业练习,也可以借助口语作业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在你问我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被有效集中和吸引,实现更好的作业效果。这样的作业安排广泛适用于定理概念的学习活动中,而且更容易反映出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不足和误区,实现高效的作业时间管理。同时需要注意,趣味性作业的设计离不开游戏性质的参与过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对应的趣味参与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愉快的体验经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生活,提高学生实践参与性
小学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要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在作业设计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作业活动中,教师的作业安排多在理论方面,学生的认知缺乏深刻性和全面性,导致脱离实际的低效学习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可实践的作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比如在统计表制作的知识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可用来数据统计的生活现象,然后进行实践调查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绘制成表格。第二天进行课堂汇报,学生之间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明确统计表一目了然的优势特点,进一步提升对表格制作和注意事项的相关认知,和广泛的应用范围,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在这个过程中,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观察生活、分析思考生活的习惯得到培养,并且动手动脑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又比如在圆锥体积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圆锥模型,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测量,然后求出对应的体积大小。总之,教师的作业安排要和学生的实践应用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获得广泛的技能培养。
三、关注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性
科學的教育理念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获取,还要具有主动探索和大胆怀疑的精神和能力。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给他们提供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
比如在百分比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是学生通常会局限在现在学习的知识框架之内,按部就班地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套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两到三种方式的解题尝试探索,通过异曲同工的最终结果展现,提高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同时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分拓展延伸的作业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从而提升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这样的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完成,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共同配合下,提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之,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的作业安排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改变传统作业模式的弊端,全面认识素质教育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教育内容,以符合学生阶段发展特点的方式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的知识巩固和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探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仝淑青. 中国校外教育. 2018(25).
[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江艳. 文理导航(下旬). 2015(04).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培养;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设计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素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应试思想严重,作业形式单一而枯燥,总是以重复的练习活动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基于此,教师需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注重趣味,培养学生作业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在的引导和规范。而影响学生主动投入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兴趣的内在驱动力,这是取得有效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以前的作业设计中,格式化和形象化的倾向严重,忽略学生兴趣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学生只感受到作业带来的负担和压力,进而采取应付式的态度处理作业,严重影响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在巩固乘法口诀的作业设计中,教师既可以安排书面的作业练习,也可以借助口语作业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在你问我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被有效集中和吸引,实现更好的作业效果。这样的作业安排广泛适用于定理概念的学习活动中,而且更容易反映出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不足和误区,实现高效的作业时间管理。同时需要注意,趣味性作业的设计离不开游戏性质的参与过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对应的趣味参与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愉快的体验经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生活,提高学生实践参与性
小学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要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在作业设计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作业活动中,教师的作业安排多在理论方面,学生的认知缺乏深刻性和全面性,导致脱离实际的低效学习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可实践的作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比如在统计表制作的知识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可用来数据统计的生活现象,然后进行实践调查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绘制成表格。第二天进行课堂汇报,学生之间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明确统计表一目了然的优势特点,进一步提升对表格制作和注意事项的相关认知,和广泛的应用范围,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在这个过程中,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观察生活、分析思考生活的习惯得到培养,并且动手动脑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又比如在圆锥体积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圆锥模型,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测量,然后求出对应的体积大小。总之,教师的作业安排要和学生的实践应用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获得广泛的技能培养。
三、关注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性
科學的教育理念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获取,还要具有主动探索和大胆怀疑的精神和能力。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给他们提供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
比如在百分比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是学生通常会局限在现在学习的知识框架之内,按部就班地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套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两到三种方式的解题尝试探索,通过异曲同工的最终结果展现,提高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同时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分拓展延伸的作业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从而提升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这样的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完成,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共同配合下,提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之,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的作业安排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改变传统作业模式的弊端,全面认识素质教育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教育内容,以符合学生阶段发展特点的方式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的知识巩固和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探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仝淑青. 中国校外教育. 2018(25).
[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江艳. 文理导航(下旬).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