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

来源 :伊犁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咔嚓咔嚓的剪刀声不停地在耳边响着,一小撮一小撮稀软的头发飘落在披布和地板上,我靠在座椅的后背上,闭上眼睛全身放松,惬意地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静。
  外出一个多月,回到家就直奔理发店,头发确实长了,蓬头垢面的怎么出门见人?
  座落在城市中心挂着华美招牌的这家理发店,装潢朴素,设备简单,是一个单纯的理发场所,让人放心。再说离家近,我平时经常来这里理发。
  店主人姓姜,一位年龄四十开外的中年妇女,路边租个小店,既是老板又是技师,是名副其实的一人店。
  她手艺很熟练,三下五除二就剃好了我这“地方包围中央”的难剃的头。接下来她要处理我两鬓的白发,知道我对染发剂过敏也就涂得很细心。我在舒适中思索着应该给她多付点钱,以表示对她的特别酬劳。想着……想着……眼皮抬不起来了,不知不觉伴随着细长的鼾声进入了浅睡状态。
  突然,一阵喧哗将我吵醒:“他妈的,这样的男人也真是,一个子儿都不想掉,还想再婚找老伴?老娘没那么傻,做他的美梦去罢!”
  这声音也太粗犷了!
  从面前的壁镜往后一瞧,墙根下的钢制连椅上坐着一胖一瘦两个老年妇女,手舞足蹈聊得正欢。胖妇人六十岁出头,胖乎乎的圆脸上戴着一付时髦的眼镜,一头又粗又直又黑的浓发,与她满脸的地图极不相符,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尖锐的女高音是从她那张大嘴中发出的。瘦的五十六七岁,长脸黑皮肤,声音不高,比起胖妇人的高音要柔和多了。听得出,这是两个单身老妇人,正在交流择偶的心得。
  胖妇人的情况我了解一些,她姓刘,是城外附近一个农场的退休职工,前两年老伴去世后一直想找个老伴再婚。去年冬天经人介绍认识了公交公司单身的退休干部老孙头,她刚才说的可能就是那个老孙。
  姜师傅看我被吵醒了,不无歉意地小声给我解释:“吵醒你了!胖刘你知道的,那个瘦的姓吴,也是丧偶想成个家,别人给她介绍了好几个她都没敢见,说还没拿定主意。她们经常到店里来玩,刘老太太天生高嗓门,我不好说她们。”
  姜师傅是个热心人,附近谁家遇到困难都喜欢到她这里来说叨说叨,她也乐意听这些老邻居们家长里短地叙说,能帮忙的就帮忙,帮不上的就开导开导人家。
  胖老太是常客。以前听姜师傅说过,她退休后每月领着几千元的退休金,生活比较优裕,老伴虽然去世了,儿子儿媳都在城里有着满意的工作和收入,有房有车,她什么也不缺。
  丈夫去世后,胖老太封建观念很重的哥哥多次打来电话,要求她一个人安度晚年,不要再去改嫁,说是以免她百年入土后无法向先去的老头子交代。她倒思想解放,活一天快活一天,除了不想活守寡,还有个另外的打算——期望找上一个收入高的单身老头,不但可省下大量生活费,说不定还能得到一大笔额外的收入。
  然而,两年的寻偶之路实在不那么顺当,要找到合适的对象还真不容易。双方的经历、职业、爱好、脾气性格的差异和追求的不同,更增加了成功的难度。条件好的看不上她,条件不好的她看不上,谈了几个都是把钱看得比命还重的吝啬老头,她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窄。
  姜师傅涂完了焗油膏,还要等待二十分钟以后才能洗头,我闭目养神,两个老太太的谈话不时飘过来……
  “大姐,你和老孙头谈半年了还没结果,就是因为他太抠?”瘦老太问胖老太。
  “他说婚后实行AA制,这年头都要讲实际,一点好处没有,总不能让我贱到白给人家当老妈子去吧!”胖老太颇不耐烦地回答。
  “那你的想法呢?”瘦老太的话明显带有取经的味道。
  “我的条件不高,每月只要他给三千元用来操办伙食就行。”
  “在这个地方,两个人的伙食哪能用得了三千元?”瘦老太质疑。
  “我知道用不完,余下的就算对我的劳务补偿,雇个老妈子得多少钱?”胖老太解释。
  “这么看条件不算高。”瘦老太点点头。
  “就这样人家还不同意呢!”胖老太露出一脸不无鄙夷的神色,“后来他又说是要把房产证过到我名下,谁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说不要房产证,要是真心,把工资卡交给我行了。”
  瘦老太听后面露惊讶之色,啧啧两声,叹道:“厉害!厉害!”
  “他不同意,说我得寸进尺,条件越来越高。现在的老男人怎么都变态了呢?我们年轻时谈恋爱可不是这样的!”
  听到这里,一直默不做声的姜师傅突然插话道:“现在老年人找对象再婚,忌讳的就是不讲责任、不想付出,都想占对方便宜,當然谈不出结果。”
  姜师傅的话太狠了,两位老太瞬间语塞,半天回不过神来。沉默了一会儿,胖老太才解释道:“我没想占他的便宜,只是不愿白白为别人做老妈子……”
  低头忙活的姜师傅没接话,朝我努了努嘴。
  这时正是上班时间,店里没有等待理发的人,姜师傅闲不住,就给我做起了头部和肩部的按摩。
  两个老妇人沉默一会儿,又开始交流。我一边享受着按摩带来的惬意,一边饶有兴味听着。
  “大姐,你要再找个老伴过,你家儿子媳妇咋想?他们赞成吗?”瘦老太率先说话。
  胖老太抬头看了她一眼,颇为得意地回道:“我儿子赞成,媳妇也不干涉,让我自己拿主意。”
  瘦老太投来羡慕的眼光:“你家孩子真懂事。”显然,她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心里没底。
  胖老太说,有一次家里的煤气灶坏了,是她请老孙头把灶修好的。儿子问起老孙头的情况,她说人还不错,就是有点抠门。儿子说既然不满意就早点散了,她也就犹豫了。
  “老孙头就是这点好,懂机械,会修理,有手艺,人勤快,家里的煤气灶、油烟机、自来水、暖气管、下水道什么的要是出了问题,他都能鼓捣好,也会心疼人。唉,就是小气了点。”她话语中带点惋惜,“孩子他爸走了,屋里转来转去就是我一个人,平时一天说不了两句话,年轻人有谁爱听一个老婆子絮叨?等病了爬不起来的时候,跟前没个人连口水都喝不上……”
  我听明白了,胖老妇人的择偶动机没有偏离正确的轨道——老伴老伴,老来相伴,打发晚年生活的寂寞和孤独。可是,她怎么会知道婚姻的基础是感情和真诚,如果缺少了这两点又加入了金钱成分,怎么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该洗头了。姜师傅将温水冲向我的头颅,热乎乎的无比舒坦,怪不得老辈人说老年男人爱理发呢,这是一种享受。
  也许,老年人的婚姻就像理发,两人可以没有爱情,可以没有共同的爱好,但不可以没有舒适,也不可以没有和谐,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也是乐意的。如果付出了代价,得到的不是和谐和满意,甚至是痛苦和烦恼,谁还会继续朝那个理发店里走呢?
  ......
  一周后,在理发店前的大街上,又一次路遇了胖老太,隔着马路看到六十岁出头的她穿着打扮特别时髦:上身穿一件浅红色的西装,下着一条深红色的紧身裤子,脚蹬一双铮亮的黑色半高跟鞋,把女性的身段突出得扎眼。
  这年龄,这打扮,不仅又让我想起了她的择偶,但愿她能如愿……
其他文献
吐峪沟,在维吾尔语里,意为“走不通的山沟”。  我以前常听到吐峪沟去写生的画家朋友说,吐峪沟怎么原始怎么古老怎么原生态怎么神秘,仿佛那里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其实,吐峪沟距离吐鲁番市不远,只有55公里(行政上属鄯善县管辖),但它仿佛是另一个风景王国。  这里,五颜六色的荒山高耸起伏,沙石交错,沟壑纵横,溢满了蛮荒时代的印迹。在它们的护持中,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吐峪沟麻扎村”,闲适地守在沟中的一片开阔
期刊
1  每次去那片胡杨林时,我都感觉是我第一次去那里,每次都带有许多疑问去叩访它们。  说它们是胡杨林,似乎有点夸张了,它们前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里面又不全是胡杨树组成,似乎是我说的那片胡杨林的子孙后代。  走进我说的那片胡杨林,它们只有几株,呈苍颜鹤发龙钟老态,枝干矮壮,枝条虬劲,没有你挨着我,我挤着你而成林。它们只有四五株,相互间隔着十多米,就那样,谁一抬头就能看到谁的样子站在那里。就这样,
期刊
沁园春·新疆好  大美新疆,迤逦三山,浩渺两盆。博峰望南北,风光无限,交河史话,妃子身馨;尼雅藏奇,格登树碑,历史车轮新旧尘。天条上,去察今访古,靖乱安民。   司晨唱响千门,見百姓荷锄刨苦根。借天时地利,夙兴夜寐,调风顺雨,栽果疏林。玉枣花前,葡萄架下,人道甘甜出艰辛。思良久,怕民情不许,守住良心。  清平乐·秋问  秋行何路?潇洒苍黄处。迎迓新冬追云雾,堪比雪花飞舞。  春留芳草无私,冬吟花
期刊
连续十年的每个农历三月十八,都是我深切思念母亲和拷问人生的日子,并且这个日子已经在我的人生岁月里,毫无疑问地成为我感情纠结的惯例。因为,在2008年的这一天里,这个世界上我最亲近的人永远地离我远去了。  确切地讲,母亲走的那天是戊子年农历三月十八,也就是公历2008年4月23日的凌晨两点,而前一天的4月22日,是我和未婚妻领取结婚证的日子,因为我们遵母亲的叮嘱,要在“5·1”这天走进婚姻的殿堂。 
期刊
出差中转,停留嘉峪关,换乘前往上海的火车,虽说15个小时的停留会非常辛苦,但内心却有些小兴奋,毕竟嘉峪关途径无数次,却从未驻足过。  嘉峪关的夏夜凉风习习,睡眼惺忪地赶到网签的宾馆,却被告知订单取消,早已客满。还好,相距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小旅馆,虽然条件较差,但老板态度谦和,单凭这份美好心情,我欣然入住。  “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去坐公交车吧。”嘉峪关的早晨,阳光和蓝天干净得让人不忍直视。早餐
期刊
遍地艾叶似你飘散的发。汨罗江水,是你博大的胸怀。你吟诵的诗篇,淬炼着不朽的魂。那阙离骚,附庸风雅了多少人,一曲《天问》拔出求索的利剑,可又有几人读懂你,忠贞炽烈的赤子情怀。  楚宫诡谲,雕梁画栋变幻莫测。无路请缨的才俊空洒悲泪,恨君王不察,负无数士子济世韬晦。  长髯飘飘,怅然伫立,东流逝水,千古一人。百年后贾生与屈子重逢于河畔,惊绝也好,厌俗也罢,历史终究不过轮回。唯有一枚粽子,留给世人多少扼腕
期刊
1  每次去烈士公园散步,总看见很多中老年人挥舞着鞭子,用力地在铺着广场砖的地面上抽陀螺。这时我总要停下脚步,前去从某个大爷的手中借过鞭子,挥舞几鞭子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这时总会想起少年时光,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我们那时能放开心抽几次陀螺,那简直是一件高兴得可以不要吃饭的事。当然,那时也没什么饭吃。那年月每个父母生孩子一般都是从年轻生到年老,没有哪对夫妻不生三五个以上的。大人天天要出集体工,小孩放
期刊
水调歌头·赛里木湖  屏处雪峰北,襟带果林东。金沙碧草斜岸,远树接芳丛。湖水清澄如镜,仿佛轻声告我:表里与君同。不共俗人语,谈笑对熏风。   栖天鹅,翔鸥鹭,隐鱼龙。渊深亘古难测,独向晚霞红。欲駕扁舟一叶,阅尽烟波万顷,恍在画图中。至此思呼酒,合使醉千钟。  念奴娇·伊犁纪行  伊州寻梦,看伊州山水,伊州风月。我访伊州兼问酒,为使诗多清冽。岩泻甘泉,草铺春色,峰顶千秋雪。晴岚开处,岫云烟树明灭。 
期刊
1  我曾无数次在凌晨的一地霜华中行走,寻找理想世界的希望之门。  2000年,那个千禧之年的七月,在南方打工,年关前夕才回家的父亲提前回来了,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们兄弟:我要带你们去广州。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了一个圈。从此,天南海北的寻梦者都将目光聚焦在这块南国热土上。我的家乡湘南农村偏僻闭塞,对改革开放的新鲜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迟钝。春风吹到我们那个小村庄时,已经是九十年代中
期刊
我是自驾从新疆来到北海的。因为向往南方海滨生活,去年初我让妻子飞来北海,在靠近银滩的一个小区购买了一套小户型期房。今年还没入夏,我就和妻子驾着我们的昂科威,急匆匆来做候鸟了。  我自小喜爱信鸽,但这么多年或工作忙或因家居条件所限,一直没真正饲养过,对信鸽的眷恋,只默默埋在心里。去年终于退休,本想在楼顶搭建鸽棚,却因在北海买了房,心想后半辈子可能会过游动生活,便作罢了。来北海前,我突发奇想,若在北海
期刊